本文目录一览:
- 1、庄周梦蝶是谁的故事?
- 2、《庄周梦蝶》的原文是什么?
- 3、庄周梦蝶的原文
- 4、庄周梦蝶的全诗内容是什么?
- 5、“终是庄周梦了蝶”是出自哪首诗
- 6、庄周梦蝶的出处是哪里?
- 7、庄子梦蝶什么意思啊?
- 8、庄周梦蝶是什么意思,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哪里?
- 9、庄周梦蝶出自哪里,表达什么意思?
庄周梦蝶是谁的故事?
“庄周梦蝶”的故事出自《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其大意就是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翩起舞,感到悠然自得,非常快乐,不知道自己是庄周。过了一会儿梦醒了,发现自己是躺在床上的庄周,于是感到迷惑: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子之所以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原因在于他一向“齐物”的哲学思想,而这篇寓言就是宣扬他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一向认为人的生死、物我的界限其实是虚幻的,并且可以打破,而且只有打破之后,人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在一般人看来,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但在庄周看来,它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在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所谓“物与我皆无尽也,物与我皆无界也”。这其实也就是道家一向的“宇宙万物本为一体”的哲学思想。
通过“梦蝶”寓言,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便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其实不只是庄周,许多人都会偶尔在某一瞬间产生人生如梦的想法,只是庄周将这种感悟利用寓言形象化地表达出来了。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意思是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幻莫测,昔日的东陵侯,现在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可见,庄周的这种想法古怪则古怪,但并不“曲高和寡”,反而得到了不少人的共鸣。
庄生梦蝶图
《庄周梦蝶》的原文是什么?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意思是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那么《庄周梦蝶》的原文是什么?
1、 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 译文: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3、 典故:后遂以“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蝶化庄生、蝴(胡)蝶梦、蝶梦、梦蝴(胡)蝶、梦蛱蝶、梦蝶、化蝶、蝶化、化蝴蝶、蝴蝶庄周、庄周蝴(胡)蝶、蝶为周、周为蝶、漆园蝶、南华蝶、庄蝶、庄生蝶、庄叟蝶、枕蝶、蝶入枕、庄周梦、庄叟梦、庄梦、蘧蘧梦、梦蘧蘧、梦蘧、梦栩栩、栩栩蘧蘧、蘧蘧栩栩、蝶蘧蘧”等写虚幻、睡梦及边蒙之态;亦用以写蝶。
4、 出处:《庄子·齐物论》战国·庄子。
以上的就是关于《庄周梦蝶》的原文是什么的内容介绍了。
庄周梦蝶的原文
1、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典故:
庄子自己曾经做过一个梦,他觉得这个梦很有趣,很值得思考,就把这个梦记录下来,让人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体会庄周梦蝶的寓意何在。
故事呢是这样子的。有一天啊庄周很累了,在床上很快熟睡了过去。当睡得正香的时候呢,突然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庄子的身体突然变得轻飘飘的,似乎要飞了起来一样。
庄周低头一看,惊讶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想飞到那就飞到那,于是庄周又惊又喜,十分投入地感受蝴蝶的身体,轻松自在。庄周在梦里认定自己就是一只蝴蝶了。
突然间梦醒了,梦里的幻境一下子破灭,蝴蝶不复存在,庄周变回了自己。庄周这才发现自己不是蝴蝶还是庄周。但是庄周不甘心,就开始思考。
到底是自己梦里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变成了自己呢?想来想去庄周觉得很有意思,就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
3、译文: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
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4、出处:
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
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扩展资料:
背景:
庄周那时还是漆园吏,常在住处冥想。一日睡觉时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庄子若有所悟,便用这一篇文章记载那种逍遥愉悦的境界。
人物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
庄子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唐玄宗曾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庄周典故,涸辙之鲋:
庄周很穷,没粮食吃了,有一天他无奈向当地管理河道的官借粮食。官吏答应说等他得到租金了到时候就借给庄周三百两。庄周听到之后很生气,说道,我昨天走路听到一个声音再叫我。
我一看是车杠上的一条小鱼粘附在那里。我过去蹲下问小鱼,你是什么鱼,从哪里来的?鱼回答说,我是海神的手下,你能否给一点水来救我?我回答说可以,等我去找吴王和越王。
让他们把西江的江水引过来救你可以吗?鱼生气说,我离开了我常在的水就快要死了,我只需要一点点水就可以救我,你却说去引西江的水,还不如去卖鱼干的地方等我。
这个故事后来引出一个成语叫“涸辙之鲋”,用来比喻人处于困境之时落魄得像没有水的鱼。这个故事也被庄周用来讽刺当人们在困难之中需要求助的时候,统治阶级的冷漠态度。
庄周梦蝶的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出处:《庄子·齐物论》
典故:
黄庭坚《寂住阁》诗:“庄周梦为胡蝶,胡蝶不知庄周。当处出生随意,急流水上不流。”辛弃疾《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词:“怎得身似庄周,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世。”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
黄庭坚《次韵石七二七首》之六:“看着庄周枯槁,化为胡蝶翾轻。”
白居易《疑梦二首》之二:“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
扩展资料:
化用“庄周梦蝶”这一典故的诗歌:
1、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梁简文帝萧纲的《十空六首·如梦》
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
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参考资料:
庄周梦蝶-百度百科
【发音】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解释】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出处】
《庄子?6?1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示例】 死离生别,一似~。 ——明?6?1胡文焕《群音类选?6?1〈投笔记?6?1匈奴困超〉》
【典故】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6?1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哲学观点】
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
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选自《庄子?6?1内篇?6?1齐物论第二》 ]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相关形式】
1641年,笛卡尔在《形而上学的沉思》(en: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中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通过意识感知世界,世界万物都是间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这一论点是怀疑论的重要前提。
【诗文中的“庄周梦蝶”意象】
庄周梦蝶的故事为后人所喜爱,成为了诗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诗人们常常借助这一意象来表达人生如梦、故国与亲友之思以及恬淡闲适之情。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阐释。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典故:
后遂以“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蝶化庄生、蝴(胡)蝶梦、蝶梦、梦蝴(胡)蝶、梦蛱蝶、梦蝶、化蝶、蝶化、化蝴蝶、蝴蝶庄周、庄周蝴(胡)蝶、蝶为周、周为蝶、漆园蝶、南华蝶、庄蝶、庄生蝶、庄叟蝶、枕蝶、蝶入枕、庄周梦、庄叟梦、庄梦、蘧蘧梦、梦蘧蘧、梦蘧、梦栩栩、栩栩蘧蘧、蘧蘧栩栩、蝶蘧蘧”等写虚幻、睡梦及边蒙之态;亦用以写蝶。
出处:《庄子·齐物论》 战国·庄子
扩展资料:
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它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庄子在用一个最简单的寓言来说明一个人类最沉重的疑问,即生死问题。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典故:
后遂以“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蝶化庄生、蝴(胡)蝶梦、蝶梦、梦蝴(胡)蝶、梦蛱蝶、梦蝶、化蝶、蝶化、化蝴蝶、蝴蝶庄周、庄周蝴(胡)蝶、蝶为周、周为蝶、漆园蝶、南华蝶、庄蝶、庄生蝶、庄叟蝶、枕蝶、蝶入枕、庄周梦、庄叟梦、庄梦、蘧蘧梦、梦蘧蘧、梦蘧、梦栩栩、栩栩蘧蘧、蘧蘧栩栩、蝶蘧蘧”等写虚幻、睡梦及边蒙之态;亦用以写蝶。
出处:《庄子·齐物论》 战国·庄子
扩展资料:
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它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庄子在用一个最简单的寓言来说明一个人类最沉重的疑问,即生死问题。
庄周梦蝶的全诗内容是什么?
《庄周梦蝶》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翻译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这个故事,好像表达了庄子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的梦幻思想,实则表示了“道”通为一、化生万物和万物互化的哲理。
庄周梦蝶
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终是庄周梦了蝶”是出自哪首诗
“终是庄周梦了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后来改为了“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终是庄周梦了蝶”是出自网络网友流传的现代诗句,是根据典故“周庄梦蝶”所做,全文如下:
庄周梦蝶
微博版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若无庄周梦中蝶亦无恩赐亦无劫
奈何庄周梦了蝶即是缘分亦是劫
庄周有了梦中蝶吾也有了命中劫
庄周梦醒蝶消散吾却梦醒断了劫
庄周入梦化那蝶吾沉梦中寻那劫
庄周一生梦一蝶吾用一世渡一劫
典故“周庄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意思是;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庄子.齐物论》此文虽极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的诗化哲学精义,成为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作。其中包含浪漫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
因而,自战国时期后,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思想共鸣,成为人们经常吟咏的文辞课题。
庄周梦蝶的出处是哪里?
这首诗出自《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
终是庄周梦了蝶 你是恩赐也是劫
若无庄周梦中蝶 亦无恩赐亦无劫
奈何庄周梦了蝶 即是缘分亦是劫
庄周有了梦中蝶 吾也有了命中劫
庄周梦醒蝶消散 吾却梦醒断了劫
庄周入梦化那蝶 吾沉梦中寻那劫
庄周一生梦一蝶 吾用一世渡一劫
大意如下:庄周梦见自己变成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庄子梦蝶什么意思啊?
庄子梦蝴蝶意思是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是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出自《庄子·齐物论》。《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这首诗出自《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
终是庄周梦了蝶 你是恩赐也是劫
若无庄周梦中蝶 亦无恩赐亦无劫
奈何庄周梦了蝶 即是缘分亦是劫
庄周有了梦中蝶 吾也有了命中劫
庄周梦醒蝶消散 吾却梦醒断了劫
庄周入梦化那蝶 吾沉梦中寻那劫
庄周一生梦一蝶 吾用一世渡一劫
大意如下:庄周梦见自己变成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庄周梦蝶是什么意思,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哪里?
庄周梦蝶的典故是什么意思?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生平只做过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周梦蝶 出自《庄子·齐物论》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庄周梦蝶出自哪里,表达什么意思?
周庄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
《周庄梦蝶》表达了众生平等,人与物合一的思想,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 》。意思是最终只是庄周梦中的蝴蝶,梦醒,蝴蝶消失,你的出现是上天的赏赐,也是命中劫数。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本是说真实和虚幻难以区分以及生死物化的话题。但随着文化发展,现在更多用来表达对爱情的惋惜。你的出现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可是因为某些因素最终并没有走到一起。你的出现是上天对我的爱怜,你的离去是我命中的劫数。
现实生活中,许多曾经相爱的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他们却也曾拥有美好时光,幸福过往。这样的感情大概就是所谓情深缘浅,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往往是发生在青葱岁月。那时,我们懵懂年少,对感情一知半解。遇到喜欢的人就去追,不会有过多顾虑,即使后来因为学习工作的原因往往没有走到一起。
尝过许多生活的酸甜苦辣后,男男女女在择偶的时候会更注重生活,实际很多。没有那么多爱情,只有合适与否,简言之“门当户对”。有时候会感叹,人见得多了,成熟起来,究竟是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们会更加利益,感情也可以用钱去衡量。不会或很少再会出现“庄周梦蝶”的景象,现实和梦幻能够分得清清楚楚。
笔者始终觉得,钱要自己努力去赚,感情要用心做主。挣钱是实现自己价值的一种方式,而感情是生活的一种追求。
有人说最初的时候赚钱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最后却成了所有追求。这种状态是不健康的,却也和生活经历有关,不应被批判。
短暂的一生我们终将逝去,不妨大胆爱一个人,攀一座山,筑一个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