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电动机功率因素的计算公式。
- 2、功率因数的单位是什么?
- 3、功率因数怎么算?
- 4、功率因数怎样算?
- 5、功率因数计算公式是什么?
- 6、功率因数都是怎么算出来的,有计算公式
- 7、功率因数怎么计算?
- 8、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
- 9、怎么计算功率因数
电动机功率因素的计算公式。
功率因素等于功率除以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功率因数=功率/电压*根号3*电流 这是三相的,单相就不用根号3
功率因数的单位是什么?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是用来度量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的一个无量纲量。因为功率因数是一个比值,所以它没有特定的单位。通常,功率因数表示为小于等于1的一个正数或零,常见的功率因数范围是-1到1之间。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功率因数 = 有功功率 / 视在功率
其中,有功功率(Active power)通常用单位瓦(W)表示,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通常用单位伏安乘以安培(VA)表示。
所以,功率因数没有单位,它只是一个比值,用来衡量有功功率在整体视在功率中的占比。
是P/S。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扩展资料:
由于感性、容性或非线性负荷的存在,导致系统存在无功功率,从而导致有功功率不等于视在功率,三者之间关系如下:
S^2=P^2+Q^2
S为视在功率,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三者的单位分别为VA(或kVA),W(或kW),var(或kvar)。
简单来讲,在上面的公式中,如果kvar的值为零的话,kVA就会与kW相等,那么供电局发出来的1kVA的电就等于用户1kW的消耗,此时成本效益最高。
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的资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9~1之间,低于0.9时需要接受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怎么算?
其计算公式为:P=U×Icosφ。
其中的φ指的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扩展资料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
(1)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据有关的统计,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
(2)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满载无功功率约为空载时的1/3。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3)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功功率
功率因数怎样算?
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的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常用于衡量电路质量和稳定性。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是:
功率因数=实际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在正弦电路中,功率因数还等于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值,即:
功率因数=∣cos?∣
其中,?是功率相角。
视在功率=开平方(有功的平方+无功的平方)功率因数=有功(每月耗电)/视在功率
电量英文:quantity of electric charge; electrical voltage; electrical amperage 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的电量就是电流。
一般来说,电荷的数量叫电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一个电子的电量e=1.60*10^-19库。实验指出,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电量,或者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或者是它们的电量的整数倍,所以把1.60*10^-19库叫做基元电荷。
扩展资料:
计算
功率因数低的根本原因是电感性负载的存在。例如,生产中最常见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时的功率因数一般为0.7--0.9,如果在轻载时其功率因数就更低。其它设备如工频炉、电焊变压器以及日光灯等,负载的功率因数也都是较低的。
从功率三角形及其相互关系式中不难看出,在视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越低(角越大),有功功率就越小,同时无功功率却越大。这种使供电设备的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例如容量为1000kVA的变压器,如果cosφ=1,即能送出1000kW的有功功率;而在cos=0.7时,则只能送出700kW的有功功率。功率因数低不但降低了供电设备的有效输出,而且加大了供电设备及线路中的损耗,因此,必须采取并联电容器等补偿无功功率的措施,以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既然表示了总功率中有功功率所占的比例,显然在任何情况下功率因数都不可能大于1。由功率三角形可见,当φ=0°即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有功功率等于视在功率。
这时cos的值最大,即cosφ=1,当电路中只有纯阻性负载,或电路中感抗与容抗相等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感性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总是滞后于电压,此时0°<φ<90°,此时称电路中有“滞后”的cosφ;而容性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总是超前于电压,这时-90°<φ<0°,称电路中有“超前”的cos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是什么?
cosφ=P/√(P*P+Q*Q)。
其中:
1、cosφ:功率因数。
2、P:有功功率。
3、Q: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是三角函数的关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是垂直边。
视在功率2=有功功率2+无功功率2。
功率因子=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扩展资料:
功率因数的提高: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
(1)合理选择异步电机;
(2)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
(3)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
(4)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2、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电力电容器。
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主要在于如何减少电力系统中各个部分所需的无功功率,特别是减少负荷取用的无功功率,使电力系统在输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可降低其中通过的无功电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都是怎么算出来的,有计算公式
功率因数cos=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力率考核通常是随同电费结算周期,根据有功P抄见电量及无功Q抄见电量来计算,计算1、COSφ=P/√P2+Q2.
计算2、COSφ=1/√(Q/P)2
+1
例:当月抄录有功100kw.h
无功75kvar.h
试求功率因数计算1、
代入上式COSφ=P/√P2+Q2=COSφ=100/√1002+752=100/√10000+5625=100/√15625=100/125=0.8
计算2、代入上式
cos=1/√(Q/P)2
+1=COS=1/√(75/100)2+1=1/√0.752+1=1/√0.5625+1=1/√1.5625=1/1.25=0.8
二种计算式结果都是0.8。
功率因数怎么计算?
cosφ=P/根号(P*P+Q*Q)
cosφ:功率因数
P:有功功率
Q: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占视在功率的比例就是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等于有功功率除以视在功率。
正弦系统中,功率因数等于电压与电流相位差的余弦值。
非正弦系统中,单次谐波的功率因数等于谐波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的余弦值。
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
功率因数计算方法为cosφ=P/S。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cosφ=P/S。对于公式cosφ=P/S,其中cosφ表示功率因数,P为有机功率,S为视在功率。即功率因数在数值上等于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功率因数表示总功率中有功功率所占的比例,那么cosφ≤1。即在任何情况下有机功率都不大于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路有功功率对视在功率的比值。用户电器设备在一定电压和功率下,该值越高效益越好,发电设备越能充分利用。常用cosΦ表示。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
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提高功率因数的好处:
通过改善功率因数,减少了线路中总电流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的容量,因此不但减少了投资费用,而且降低了本身电能的损耗。
良好的功因数值的确保,从而减少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可以使负载电压更稳定,改善电能的质量。可以增加系统的裕度,挖掘出了发供电设备的潜力。如果系统的功率因数低,那么在既有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装设电容器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增加负载的容量。
怎么计算功率因数
问题一:功率因数怎么算 功率因数存在于感性设备中,如电机、电磁阀等。纯脆的阻性设备(如电热管)没有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cos-p是有功功率P(w)与视在功率S(vA)的比值,即cos-p=P/S
另外还有无功功率Q(var)的存在,它是维持感性设备正常工作不可获缺的,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耗电能,但它的存在阻碍了电能的使用率,因而称它为无功功率。
有勾股定理可解释三种功率的关系:S=根号下(P^2+Q^2)
在生活实际运用中,功率因数总是存在的,通过S=U*I(三相设备为:S=U*I*1.732)可算出各用电器的视在功率,将所有设备的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分别相加,再以比值的形式:P/S=cos-p就可以知道总的功锭因数是多少了。
问题二:如何计算功率因数 10小时走4.8度电,说明有功功率是4鸡8/10=0.48KW
电压230V,电流4.5A,说明视在功率是0.23*4.5=1KVA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0.48
这个功率因数实在是太低,无功功率已经达到0.88KVAR
无功是有功的差不多2倍
问题三:求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 视在功率S
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功率因数cos@(符号打不出来用@代替一下)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无功功率Q 的平方) 再开平方
而功率因数cos@=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
问题四:用什么工式怎样计算平均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的平方+无功功率的平方=视在功率的平方 4000*4000+3000*3000=25000000=S平方
视在为5000KVA P/S?cosφ = 4000/5000=0.8
问题五: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用什么表示,它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 计算公式;COSφ=P/S=√P2+Q2
计算方法:供电与实行力率考核的用电户结算通常是按月(期)平均加权功率因数计算出来,具体做法:按月(期)抄录电量(有功、无功)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力率再比对考核标准计算出力调电费的增或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