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斜长石(Plagioclase)
- 2、斜长石的断口呈什么状
- 3、斜长石是什么
- 4、斜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5、斜长石的主要特征
- 6、斜长石主要成分是()。
- 7、斜长石鉴定特征
- 8、斜长石正长石的区别
- 9、 斜长石
- 10、斜长石的解理
斜长石(Plagioclase)
【化学组成】Na1-xCax[Al1+xSi3-xO8]。常含Or分子,并可有极少量Cn(BaAl2Si2O8)分子。一般含An越高则含Or越少,常不超过5%,但含An少者则稍多。还可含少量Ti4+,Fe3+,Fe2+,Mn2+,Mg2+,Sr2+等,Ti4+及Fe3+应置换Al3+,其他离子若不是混入物的话,则应置换Ca2+。
【晶体结构】三斜晶系;架状结构。钠长石:空间群 ;a0=0.8135nm,b0=1.2788nm,c0=0.7154nm;a=94°13′,β=116°31′,γ=87°42′;Z=4。钙长石:空间群 及 ;a0=0.8177nm,b0=1.2877nm,c0=1.4169nm;a=93°10′,β=115°51′,γ=91°13′;Z=8。钙长石和钠长石空间群及c0差异较大,由此导致其类质同象系列某些区间出现不混溶现象。
【形态】平行{010}板状,有时沿 a 轴延伸,但很少沿 c 轴延伸。叶片状的叶钠长石(cleavelandite)之叶片也平行(010),为高温矿物。如沿b轴延伸,称肖钠长石(pericline),为低温矿物。常见钠长石律、肖钠长石律双晶和钠长石-卡斯巴复合双晶(图19-82)(热液蚀变和成岩自生者可不出现双晶)。
【物理性质】白色或灰白色,某些拉长石由于聚片双晶使光发生干涉而产生彩虹效应(晕彩);由于含分布均匀、定向排列的微细包裹体(赤铁矿、针铁矿、绿云母等)而产生闪光效应的称为日光石(sunstone);玻璃光泽;透明。{001}及{010}完全解理;硬度6~6.5。相对密度为2.61~2.76。物理性质如相对密度、折光率等随成分的规律变化而变化,如含An分子越多,相对密度越大。
图19-82 斜长石的钠长石律聚片双晶
(据潘兆橹等,1993)
【成因产状】作为造岩矿物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高温斜长石产于某些火山岩及浅成岩中,低温斜长石则产于深成岩及区域变质岩。酸性斜长石产于酸性和碱性岩中,中性斜长石产于中性岩中,基性斜长石产于基性和超基性岩中。其An含量随变质作用的加深而增高。钠长石化就是通过热液蚀变形成钠长石或奥长石的过程。沉积岩中可以有钠长石自生矿物(成分纯净,无条纹;可有简单双晶,但无聚片双晶)。碎屑岩中也可以有斜长石存在,但是远不及碱性长石普遍。
【鉴定特征】各矿物种的精确鉴定一般要靠光性、成分和X射线测试资料。与正长石的外观区别见表19-9。
表19-9 斜长石与正长石的肉眼鉴定特征
(据潘兆橹,1993)
【主要用途】钠长石可用作玻璃、陶瓷原料,富钨斜长石可作耐火材料;日光石(又名砂金石)及具晕彩的拉长石是重要的宝石材料。
斜长石的断口呈什么状
斜长石的断口呈贝壳状或劈开状。斜长石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其断口通常呈现出贝壳状或劈开状的形态。这种特殊的断口形态是由于斜长石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所决定的。当斜长石断裂时,其断口会呈现出一系列平行的裂纹,形成类似贝壳的形状。这是由于斜长石的晶体结构中存在着特定的层状排列,断裂时沿着这些层状结构发生裂纹,形成贝壳状的断口。斜长石还具有劈开性,即在特定的方向上容易发生劈裂。这是由于斜长石的晶体结构中存在着特定的劈裂面,当外力作用于斜长石时,容易沿着这些劈裂面发生劈开状的断裂。
斜长石是什么
斜长石
plagioclase
由钠长石分子Na[AlSi3O8]和钙长石分子Ca[Al2Si2O8]两种组分(前者用Ab表示;后者用An表示)组成的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的总称 。按两种组分含量比例的不同分为 6个矿物种:钠长石(An0~10 Ab100~90)、奥长石( 又称更长石,An10~30 Ab90~70 )、中长石(An30 ~ 50 Ab70~50)、 拉长石( An50~70 Ab50~30)、 培长石(An70 ~ 90 Ab30~10)和钙长石( An90~100 Ab10~0)。按它们的 SiO2 含量由高到低还可划分为酸性斜长石( 前2种 )、中性斜长石( 中长石 )、基性斜长石(后3种)。斜长石的成分还常用所含An组分的摩尔百分数表,称为斜长石的牌号。如成分为An18 Ab80的奥长石,其牌号为18。许多斜长石晶体的内核与外缘的牌号不同,形成环带状斜长石。斜长石属三斜晶系,晶体呈板状或扁柱状。聚片双晶极为常见,晶面及解理面上有的可见双晶条纹。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白色至暗灰色,玻璃光泽,莫氏硬度6 ~6.5,比重2.61 ~ 2.76。鉴别需借助偏光显微镜。斜长石占全部长石总量的70%,是构成火成岩的最主要矿物。不同种的斜长石分别存在于酸性、中性和基性火成岩中;钠长石是碱性火成岩的重要矿物成分。较高温度、较迅速结晶条件下形成高温斜长石;反之,则形成低温斜长石。
斜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斜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如下:
1、斜长石是钠长石,正长石是钾长石。
2、颜色不一样钾红钠白。
3、钠长石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是纤维状或晶体状,钾长石都是晶体状的。
长石是地表岩石最重要的造岩矿物。长石是长石族矿物的总称,它是一类常见的含钙、钠和钾的铝硅酸盐类造岩矿物。
长石是一种含有钙、钠、钾的铝硅酸盐矿物。它有很多种,如钠长石、钙长石、钡长石、钡冰长石、微斜长石、正长石,透长石等。它们都具有玻璃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无色的、有白色、黄色、粉红色、绿色、灰色,黑色等。有些透明,有些半透明。
长石本身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之所以有色或不完全透明,是因为含有其他杂质。有些成块状、有些成板状、有些成柱状或针状等。
富含钾或钠的长石主要用于陶瓷工业、玻璃工业及搪瓷工业。含有铷和铯等稀有元素的长石可作为提取这些元素的矿物原料。色泽美丽的长石可作为装饰石料和次等宝石。
长石在地壳中比例高达60%,在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中都可出现。长石是几乎所有火成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对于岩石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另有同名药物。
斜长石的主要特征
斜长石的主要特征:
1、化学成分:斜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钠和钙的硅酸盐,其中钠和钙的比例可以变化。这种化学成分赋予了斜长石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晶体形态:斜长石的晶体形态为柱状或板状,常常呈现细粒或呈片状集合体。这种形态使得斜长石在岩石中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和纹理。
3、颜色:斜长石的颜色多种多样,从无色到黑色都有,但以灰白色最为常见。这种颜色变化是由于斜长石中含有不同的杂质或元素所致。
4、解理和硬度:斜长石具有两组解理,一组是平行于晶体柱状的解理,另一组是垂直于柱状的解理。这意味着斜长石可以被沿着某些方向轻松劈开。其硬度在5-6之间,相对较低。
5、用途:斜长石在建筑、陶瓷、玻璃制造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久性,所以被用作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同时,它们也是重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参与构成地壳的主要部分。
斜长石的优点:
1、化学稳定性:斜长石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这种化学稳定性使得斜长石在工业和实验室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2、晶体形态:斜长石的晶体形态为柱状或板状,这使得它们在岩石学和宝石学中具有一定的美观和价值。同时,这种形态也使得斜长石在光学和电子学领域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3、广泛的应用领域:斜长石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用于建筑和装饰材料,也可以用于制造陶瓷和玻璃。此外,斜长石还可以用于制造电子产品和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
4、易于加工:斜长石的硬度相对较低,易于进行机械加工和切割。这使得它们在制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和效率。
5、耐久性:斜长石具有一定的耐久性,能够抵抗自然因素的侵蚀,如风化、氧化等。这种耐久性使得斜长石在户外和工业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斜长石主要成分是()。
斜长石主要成分是()。
A.亚硝酸盐
B.硅酸盐
C.二氧化硅
D.碳酸钙
正确答案:B
斜长石鉴定特征
一般特征该岩体斜长石呈白色,粒度多为4—6mm,聚片双晶发育,Np′∧(010)=12°(10个数据平均),自形一半自形,含量40%。共生矿物组合: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化学成分昆嵛山岩体斜长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和阴离子数为8的阳离子系数如表3-11.该表显示,昆嵛山岩体斜长石5个样品平均成分Or10.97Ab83.00An16.03,被钾长石所包含的斜长石与其他斜长石成分相似。与灵山沟玲珑花岗岩斜长石(平均Or1.71Ab76.38An21.91,2个样品,据陈光远等1991资料计算)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斜长石(0r10.5—3.3Ab72.1—85.3An13.9—25.4,陈光远等1991)相比,其Ab较高,Or、An较低。与钾长石微量元素(表3-1)比较,斜长石中Ba的检出率和检出值大大降低,Sr的检出率和检出值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这是由于,Sr2+在钾长石和斜长石中均可呈类质同象元素产出,而Ba2+则只能置换K+。斜长石的铁族元素除Ni、Mn外,各元素检出率均低于钾长石,检出值以Cr、Ni在斜长石中较高,其他偏低。若不计红化带2个样品,其结果与钾长石相似。表3-11昆嵛山岩体斜长石化学成分与灵山沟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当地)花岗闪长岩斜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比较,玲珑花岗岩2个斜长石Ti、V、Cr、Mn、Ni的检出率为80%,检出值平均分别为(390、0、308、891、1140)×10-6(据陈光远等1991资料计算),此外,其他元素分析值均较昆嵛山岩体斜长石高。郭家岭花岗闪长岩3个斜长石Ti、Cr、Mn、Ni总检出率42%,均值分别为(600、68、155和0)×i0-6(据陈光远等1991资料计算),该结果与昆嵛山岩体斜长石铁族元素总检出率(45%)相近;Ti偏高而Cr、Ni偏低。与世界中酸性岩之长石Cr2×10—6(刘英俊等,1984)、V10×10-6(瓦杰尔等,转引自刘英俊,1984)、Ti(100—1000)×10-6(迪尔等,1963)粗略比较,上述岩体中铁族元素尤其Cr明显偏高,三者有近似的成因背景,即对胶东群变质镁铁质火山岩成分有一定继承性。斜长石中成矿元素Cu、Pb、Zn、Au、Ag的检出率和检出值特征与钾长石中相似,五个样品各元素的检出率分别为0%、60%、20%、80%、60%;检出值分别为(0、148、386、6360、242)×10-6.反映了相对富贵金属而贫多金属。这是区域成矿矿种类型差别的又一项标型参数。
斜长石正长石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正长石:单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厚板状,双晶常见,也有呈粒状或块状集合体的。
2、斜长石:长石族矿物中的一个Ab-An的完全类质同象系列,但在常温下某些区间不能相互混溶,形成两相长石的显微连生体。
二、物理特性不同
1、正长石:透明正长石类似于黄玉、黄绿柱石、浅黄色黄玉或玻璃。发现了链长正长石、星光正长石、正长石太阳岩和正长石月岩。所以正长石宝石是非常重要的。折射率1.520,1.525,双折射0.005,比重2.56-2.59,硬度6。
2、斜长石:白色,灰色,比刀硬。致密多晶孪晶常见于晶体或解理面。它们产于暗色岩石(辉长岩、橄榄岩等),常与普通辉石、橄榄石共存。
扩展资料:
正长石广泛分布于酸性和碱性岩浆岩和火山碎屑岩中,以及钾长石片麻岩和花岗岩混合岩、长石砂岩和硬砂岩中。正长石是陶瓷和玻璃工业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生产钾肥。
马达加斯加产黄色正长石,透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斯博物馆拥有猫眼正长石、灰绿色、104.5克拉和星光正长石、白色、22.7克拉;马达加斯加的透明黄色正长石249克拉;格陵兰的浅棕色透明正长石晶体长于6厘米,以及深橙色红色正长石溶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长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斜长石
斜长石
一、昆嵛山岩体中斜长石
1.一般特征
该岩体斜长石呈白色,粒度多为 4—6mm,聚片双晶发育,Np′∧(010)=12°(10个数据平均),自形一半自形,含量40%。共生矿物组合: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
2.化学成分
昆嵛山岩体斜长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和阴离子数为 8的阳离子系数如表 3-11。
该表显示,昆嵛山岩体斜长石5个样品平均成分Or10.97Ab83.00An16.03,被钾长石所包含的斜长石与其他斜长石成分相似。与灵山沟玲珑花岗岩斜长石(平均Or1.71Ab76.38An21.91,2个样品,据陈光远等1991资料计算)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斜长石(0r10.5—3.3Ab72.1—85.3An13.9—25.4,陈光远等1991)相比,其Ab较高,Or、An较低。
与钾长石微量元素(表3-1)比较,斜长石中Ba的检出率和检出值大大降低,Sr的检出率和检出值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这是由于,Sr2+在钾长石和斜长石中均可呈类质同象元素产出,而Ba2+则只能置换K+。
斜长石的铁族元素除 Ni、Mn外,各元素检出率均低于钾长石,检出值以Cr、Ni在斜长石中较高,其他偏低。若不计红化带2个样品,其结果与钾长石相似。
表3-11 昆嵛山岩体斜长石化学成分
与灵山沟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当地)花岗闪长岩斜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比较,玲珑花岗岩2个斜长石Ti、V、Cr、Mn、Ni的检出率为80%,检出值平均分别为(390、0、308、891、1140)×10-6(据陈光远等1991资料计算),此外,其他元素分析值均较昆嵛山岩体斜长石高。郭家岭花岗闪长岩3个斜长石Ti、Cr、Mn、Ni总检出率42%,均值分别为(600、68、155和 0)×i0-6(据陈光远等1991资料计算),该结果与昆嵛山岩体斜长石铁族元素总检出率(45%)相近;Ti偏高而Cr、Ni偏低。与世界中酸性岩之长石Cr2×10—6(刘英俊等,1984)、V10×10-6(瓦杰尔等,转引自刘英俊,1984)、Ti(100—1000)×10-6(迪尔等,1963)粗略比较,上述岩体中铁族元素尤其Cr明显偏高,三者有近似的成因背景,即对胶东群变质镁铁质火山岩成分有一定继承性。
斜长石中成矿元素Cu、Pb、Zn、Au、Ag的检出率和检出值特征与钾长石中相似,五个样品各元素的检出率分别为0%、60%、20%、80%、60%;检出值分别为(0、148、386、6360、242)×10-6。反映了相对富贵金属而贫多金属。这是区域成矿矿种类型差别的又一项标型参数。
3.结构状态
(1)晶胞参数:昆嵛山岩体斜长石M1(产地:牧牛山)的晶胞参数如表3-12。其影响因素将在下文讨论。
表3-12 斜长石晶胞参数比较
(2)有序度:据 X射线衍射数据,昆嵛山岩体斜长石 M1(产地:牧牛山)20(131)=31.3048,、An%=11.82%(7 。依此在斜长石 与成分及有序度关系图上投点(图3-4),可得 M1有序度为0.88。
胶东乳山金矿田成因矿物学
(图例同图3-5)M1—昆嵛山岩体中斜长石,牧牛山;M2—黑云二长花岗伟晶岩中斜长石,牧牛山;S3—三佛山岩体中斜长石,牧牛山
胶东乳山金矿田成因矿物学
4.形成温度
在J.R.Smith(1972)研制的斜长石 与成分温度变异图解上,可求得昆嵛山岩体斜长石M1(产地:牧牛山)的形成温度大约为510℃(图3-5)。该图解是以有序度随温度变化为基础设计的,其精度较低。
二、伟晶岩及红化带斜长石
1.一般特征
斜长石的一般特征如表3-13。宏观上看,乳山金矿田围岩原岩(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和黑云二长花岗伟晶岩中的斜长石均呈白色,与粉红色钾长石明显可辨。但在强红化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中,钾长石和斜长石都因有赤铁矿细粒浸染而呈红色,标本上很难加以区分,是近矿的突出标志。
表3-13 斜长石一般特征比较
表3-14 斜长石阳离子系数比较
2.化学成分
由表3-14可知,红化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中斜长石较原岩斜长石 Ab组分明显有所增加,An组分则显著下降,即由钠长石取代了部分更长石。伟晶岩中的斜长石与原岩斜长石均属更长石。
伟晶岩和红化花岗岩斜长石的 Sr均未检出,而较难置换Ca2+的Ba2+却有67%的检出率,再次说明本区岩浆-热液活动富Ba而贫Sr,说明相关的岩浆-热液分异良好,利于金的富集。
原岩5个斜长石样品的铁族元素数值特征与钾长石相近,检出率达40%—80%,均值较高。伟晶岩和红化花岗岩中斜长石,特别是后者铁族元素检出率极低,红化花岗岩斜长石中仅14%被检出,且其值偏低。显然,围岩的红化对铁族元素的迁移并进入成矿过程是有利的。
原岩中斜长石和钾长石的成矿元素数值特征基本相同。尽管红化带斜长石的成矿元素“净化”程度明显不及钾长石,但较之原岩斜长石仍明显偏低,Cu、Pb、Zn、Au、Ag的检出率(2个样品)分别为50%、50%、0%、50%、100%。这一结果,再次说明红化阶段金及其他成矿元素活性大于惰性,与钾长石和蚀变岩的研究结果均具有相应性。
3.结构状态及形成温度
据X射线衍射分析,伟晶岩斜长石M2(产地:牧牛山)20(131、=31.3160; 29.9396,An%=12.61%。在图3-4上投点,得其有序度为1.0,高于伟晶岩中钾长石三斜有序度0.7669和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原岩斜长石M1的有序度0.88。在图3-5中:M2落在500℃以下的低温斜长石线上,从野外产状考虑,这一结果是较为合理的。
伟晶岩斜长石的轴长除b。外,a0、c。及V。均小于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原岩之斜长石(表3-12),该趋势与钾长石的变化是一致的。由于伟晶岩斜长石较花岗岩斜长石含较多小半径离子Na+,大半径离子K+虽多但Ca2+较少,微量元素大体相当(表3-14),其综合效果,是伟晶岩斜长石晶胞变小。
伟晶岩斜长石M2的轴角偏离单斜的程度小于花岗岩斜长石M1,但前者有序度较高,本应有较大畸变,其原因待查。
三、其他中酸性岩中斜长石
1.一般特性
斜长石在本区其他中酸性岩中普遍存在,其一般特性如表3-15。
表3-15牟乳地区中酸性岩斜长石一般特征
表中,除含辉石黑云闪长岩之斜长石系偏中性的更长石具环带结构外,其他斜长石均属偏酸性的钠长石—更长石之间的过渡种属,环带结构不发育。
2.化学成分
据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并以8个阴离子为基数计算的斜长石阳离子系数如表3-16。
表3-16牟乳地区中酸性岩斜长石阳离子系数
表中,含榴二长花岗岩的早期细粒相和晚期粗粒相斜长石成分相同。黑云二长花岗岩的晚期红色相较早期浅红色相斜长石K、Na组分下降,Ca组分增加,与其中钾长石K增加、Na、Ca下降有所不同。总体上看,除含辉石黑云闪长岩之斜长石Ab偏低,为近中性更长石,黑云二长花岗岩早期相斜长石Ab偏高,属钠长石外,其他斜长石与昆嵛山岩体之斜长石成分十分接近。
从微量元素来看,斜长石分散元素Sr2+、Ba2+的检出率大体与钾长石相同,Sr2+未能检出,Ba2+的含量虽较钾长石中低一个数量级,但它所反映的富Ba的区域地球化学场却是十分明显的。
斜长石的铁族元素检出率和检出值均与钾长石大体相当。按电子探针分析精度来看,各中酸性岩斜长石间差异不大,显示了类似的成因背景。
同钾长石一样,斜长石也是牟乳地区中酸性岩类Au的重要载体矿物。在7个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中,Au的检出率高达 71%。斜长石和钾长石作为花岗岩类Au的非富集体,这是不多见的。说明本区中酸性岩浆确曾从源区携带来大量金,具有进一步富集成矿的物质基础。因此,本区金的找矿工作,宜突破“昆嵛山岩体”的束缚,凡存在有利构造的部位都应予以重视。
3.结构状态
为了同昆嵛山岩体进行比较,本文选择牟乳地区另一代表性岩体——三佛山岩体之不等粒二长花岗岩的斜长石S3(产地:上口)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1)有序度:据X射线衍射分析,S32θ(131)=31.3048, ,,An%=9.67%(测试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X光室,张建洪,1991)。在图3-4查得其有序度0.91,高于该岩体微斜长石三斜有序度△E=0.7941和单斜有序度△Z=0.8042,亦高于昆嵛山岩体斜长石M1有序度0.88。总体上看,三佛山岩体长石(钾长石和斜长石)有序度高于昆嵛山岩体之长石。
从影响有序度的多种因素来看,首先,昆嵛山岩体和三佛山岩体总成分基本相同;前者为中粗粒结构,后者为中粗粒不等粒结构,形成深度变化范围不大;两者都是较大型岩体,冷却速度近同;两者构造位置大体一致。尽管前者形成年代未定,但公认为早于后者。因此,S3的钾长石和斜长石有序度高于M1,可能的原因是:三佛山岩体形成温度稍低,挥发组分较高(综合全岩分析资料中CO2+F+Cl+S+H20,三佛山岩体为1.417%,昆嵛山岩体为0.7764%)。
(2)晶胞参数:斜长石S3的轴长和晶胞体积明显大于M1,轴角相对于单斜值的畸变程度也较大(表3-12)。本文认为,这是由于S3的(Si,Al)O4四面体骨架中加入了较多大半径阳离子K+(S3X0r=1.64,M1X0r=0.99,5个样品),其Si-Al有序程度较高所致。
4.形成温度
在图3-5中,S3的形成温度估计值约为 490℃,略低于Ml的估计值510℃。
四、小结
据斜长石的研究,可得如下认识:
(1)昆嵛山岩体中及其相关伟晶岩中斜长石主要为更长石,乳山金矿田围岩红化带部分为钠长石。其他中酸性岩类的斜长石中,除柳林庄黑云二长花岗岩之斜长石为钠长石外,均为更长石。
(2)以伟晶岩、三佛山岩体和昆嵛山岩体为序,其斜长石的有序度依次降低,形成温度依次升高,晶胞体积及其对单斜的畸变程度以伟晶岩斜长石最小,昆嵛山岩体斜长石居中,三佛山岩体斜长石最大。
(3)斜长石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显示.牟乳地区中酸性岩及其与玲珑花岗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间有某种近似的成因背景,即对胶东群变质镁铁质火山岩成分有一定继承性。
(4)本区中酸性岩斜长石相对富贵金属而贫多金属,富Ba而贫Sr,这是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的直接标志。金的找矿方向应扩展于全区所有有利构造部位。
(5)乳山金矿田围岩红化带较原岩斜长石微量元素偏低,也表明红化使微量元素发生了迁移。
以上各点与钾长石研究所得认识完全一致。
斜长石的解理
斜长石的解理如下
斜长石(Plagioclase)源自希腊词Plagios(斜的)和Klasis(断口,解理),是长石族矿物中的一个Ab-An的完全类质同象系列,但在常温下某些区间不能相互混溶,形成两相长石的显微连生体。
根据端元组分含量,一般将斜长石划分为六个种属,包括钠长石、更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和钙长石。斜长石中的大多数品种会在表面产生细而且平行的条纹,有的还会有蓝或绿色的晕彩发生,这是由于它们的双晶结构引起。
斜长石广泛地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碎屑岩之中。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材料,色泽美丽、优良者可作为宝玉石材料,如日光石。最常见的斜长石是更长石,最少见的是培长石。
拓展资料
物理性质
白色或灰白色,如出现其他色调时,往往是由杂质引起的。玻璃光泽。硬度6-6.5。相对密度2.61-2.76。斜长石的许多物理性质如相对密度、折射率等都是随着成分的有规律变化而变化的,如含Ab高者相对密度小,含An分子越多,则相对密度越大。
鉴定特征
斜长石为白色、灰色,硬度大于小刀,晶面或解理面上常见密集的聚片双晶纹,产于深色岩(辉长岩、橄榄岩等),常与普通辉石、橄榄石等共生。
晶体光学性质
单偏光镜下:薄片无色透明;正低突起;两组斜交完全解理。干涉色一级黄;平行消光;延性符号可正可负。二轴晶。正旋旋旋光性。
晶体
斜长石具双晶结构,双晶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钠长石律和肖钠长石律。除少数自生作用下形成的钠长石外,不出现钠长石律聚片双晶的斜长石是极其罕见的。这种聚片双晶,每个单体都很薄,一般以微米计,发育良好时,可以在解理面上看到其双晶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