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紫花苜蓿牧草种植时间(多年生紫花苜蓿生长周期和温度)
- 2、牧草王是什么品种(紫花苜蓿成为牧草王的两大原因)
- 3、紫花苜蓿与苜蓿草区别(苜蓿和紫花苜蓿是一种草吗)
- 4、紫苜蓿花的介绍
- 5、紫花苜蓿被称为什么?
- 6、紫花苜蓿有什么特点?如何种植?
- 7、紫花苜蓿牧草(紫花苜蓿牧草的营养价值)
- 8、北方春播牧草,“牧草之王”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高,耐寒零下40度
- 9、农村的紫花苜蓿叫什么?
- 10、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紫花苜蓿牧草种植时间(多年生紫花苜蓿生长周期和温度)
紫花苜蓿草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植,但是以春、秋季节栽培为好。由于紫花苜蓿草的种子在地温达到5—7℃就可以发芽,可以在早春解冻后抢墒播种,当年可以收牧草1—2次。北方地区播种不能晚于7月中旬,以免影响苜蓿越冬。南方气温高的地区在处暑后进行播种。紫花苜蓿是多年生牧草吗紫花苜蓿属于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且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牧草。一般,紫花苜蓿能长到1米高左右,株形半直立,扎根很深。它单株分枝多,茎细而密。而且叶片小而厚,叶色浓绿,羽状三出复叶,小叶椭圆状。我国紫花苜蓿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天已经有两千多你的历史,在西北、华北、东北、内蒙古、华南等地广泛种植。紫花苜蓿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是目前最经济的饲料作物。在养殖业应用上,紫花苜蓿草是各类家畜的上等饲料,不论是作为青饲料、放牧褐色制作青干草,适口性都特别好,营养丰富。紫花苜蓿鲜草一般含粗蛋白质3.6—4.7%、粗脂肪0.7—0.9%、粗纤维3.1—11.9%、无氮浸出物7.6—10.9%。其幼嫩的紫花苜蓿草是猪、禽和幼畜最好的蛋白质补充饲料。紫花苜蓿生长习性紫花苜蓿寿命可以达到三十年,一年种植多年利用,种植的成本低。一般种植的第二年到第四年生长最旺盛,第五年后生产力逐渐下降。这也得力于紫花苜蓿的根系发达,主根粗壮的原因,一般亩产量2000-4000公斤,适口性好,非常适合用来养殖。紫花苜蓿从播种到收获一般只需要25天,生长周期,是所有的牧草中生长周期是最短的一个品种,紫花苜蓿在年降雨量250—800毫米、无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种植,且紫花苜蓿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紫花苜蓿草在什么时间种植?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时间紫花苜蓿草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植,但是以春、秋季节栽培为好。由于紫花苜蓿草的种子在地温达到5—7℃就可以发芽,可以在早春解冻后抢墒播种,当年可以收牧草1—2次。如果春季墒情不好可以进行夏季播种,夏季地温高,苜蓿幼苗生长比较旺盛。风沙大的地区最好在夏季播种,这样可以避免沙土掩埋影响出苗。北方地区播种不能晚于7月中旬,以免影响苜蓿越冬,南方气温高的地区在处暑后进行播种。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方法1、种子的处理苜蓿草种子的硬实率为10—30%,就是这部分种子不能吸水膨胀发芽,在播种前需要进行适当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可采取擦破种皮的办法,用碾子轻压或者在种子中掺粗砂进行磨擦,使种皮破裂。或者用50—60℃的温水浸种15—60分钟再播种。2、种子消毒用1%的石灰水浸种,防除牧草的叶斑病,用50倍的福尔马林浸种防除轮纹病。3、整地紫花苜蓿草的种子细小,顶土力弱,苗期生长缓慢,要求栽培的土壤要深耕。耙细才有利于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500公斤。如果是酸性土壤还要施点石灰,在南方地区每亩施石灰10—20公斤。4、播种紫花苜蓿草的种子小,顶土力弱,播种深度一般2—4厘米,多采用条播,行距40—45厘米,每亩播种量为1—1.5公斤。5、田间管理:播种后一般6—10天就可以出苗出苗后,当植株高5—8厘米时,必须及时中耕除草,以避免杂草的危害。在每年返青时、每次收割后有条件的可以灌返青水和追肥。6、收割利用:最佳时期是第一朵花出现到十分之一开花,根茎上又长出大量新芽的阶段,最高这个时候,是紫花苜蓿营养物质含量高,根部营养蓄积多,再生良好。在花蕾前或者现蕾时收割,紫花苜蓿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饲用价值最大,但是产量比较低。并且根部养分蓄积少,最高阶段收割会影响紫花苜蓿草的再生能力,甚至引起植株的死亡。如果收割过迟,紫花苜蓿草的草质粗老,饲用价值降低,并且最高时间收割,茎秆老嫩不一,加工调制困难。
牧草王是什么品种(紫花苜蓿成为牧草王的两大原因)
牧草王是紫花苜蓿,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刈割型牧草,可以显著的提高牲畜、禽类、鱼类的生长速度,并提升肉的品质,从而帮助提高养殖效益,此外紫花苜蓿原产于伊朗,在我国西汉时期从西域引进,最初是给马作饲料用,目前“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牧草。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以高产、粗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而著称,是各种禽畜均喜欢食用的优质牧草。用紫花苜蓿喂养牲畜,不仅可以节省精饲料的使用量,而且还可以显著提升牲畜的生长速度,养殖效益会大大提升。紫花苜蓿介绍紫花苜蓿的叶子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营养丰富,饲喂方便。苜蓿特别是被广大奶牛、羊养殖户所喜爱,可以占日粮的20~30%。但是喂牛要控制每天喂鲜苜蓿的数量,每头奶牛饲喂鲜苜蓿每天在20千克以内,喂羊每天在4-5千。此外最好在初花期到盛花期之间刈割,开花前收割的苜蓿牛吃了会容易胀肚,可以晒干草或者青贮饲用。紫花苜蓿成为牧草王的原因一、紫花苜蓿最引以为傲的是超高的粗蛋白含量,能显著提升肉、奶、蛋的品质紫花苜蓿是一种营养物质非常丰富的牧草,粗蛋白质的含量高达23%,其叶绿体中的粗蛋白质的含量更是高达50%,远远高于一般的牧草,而这些粗蛋白都是能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此外紫花苜蓿还含有42%的粗纤维、20多种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的全部必须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丰富的糖类和淀粉,用于喂养动物可以大大节省精饲料的成本。紫花苜蓿的营养很丰富,能够明显的提升肉、奶、蛋的品质,并能提高动物对疾病的免疫力。用紫花苜蓿喂奶牛,奶牛的产奶量可以提升20%;用紫花苜蓿喂猪,不仅可以提高猪的瘦肉率,而且还可以促进育肥猪的生长发育;用紫花苜蓿喂禽类,可以明显的提高蛋黄的着色度。二、紫花苜蓿多年生,产量高,一次播种可以受益10年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长到100CM高,每年可以刈割4茬,每亩每茬收割1500~2500斤,全年每亩可以收割3~5吨。紫花苜蓿第三年产量最高,5年左右产量逐渐下降,一般每隔10年就要重新种植,其寿命最长可以达到100年。紫花苜蓿春、夏、秋都可以播种,每亩用种量1公斤左右,覆土深度以2CM左右为宜,播种后可以打一次苗前除草剂,可以防止杂草淹没幼苗。第一次刈割在初花期(10%的植株开花)为宜,此时收割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有利于再生。此后可以每隔40~50天收割一次,每次收割留茬高度以5CM为宜。注意:紫花苜蓿最后一次收割不要太晚,应在早霜前25~30天进行,以利于养分的积累,同时留茬的高度应在7CM,这样有利于植株安全越冬。特别注意:紫花苜蓿属于豆科植物,因此其根部有根瘤,里面寄生着能固氮的根瘤菌,能将自然界中分子态氮转化为氮素化合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这也是紫花苜蓿能在贫瘠土壤中生长的主要原因。因此,种植紫花苜蓿可以不用施氮肥,只需要在底肥中施磷钾肥,平常可以通过撒草木灰来维持高产。三、紫花苜蓿能显著的改善禽畜肠胃环境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这类物质不仅能为动物提供大量的能量,而且能刺激动物胃肠道的发育和消化液的分泌。它能显著的提高动物肠道内消化酶的生物活性,动物对食物的消化率会更加高,可以提升动物的生长速度。四、紫花苜蓿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紫花苜蓿的根入土深,生长2个月的幼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生长多年的苜蓿草其主根能深入地下10公尺吸收水分和养分。它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即使长时间遭受严重的干旱天气也不会死亡。因此,紫花苜蓿也常被用于作为水土保持和护坡的植物。紫花苜蓿在盐碱地和贫瘠地也能正常生长,在冬天不容易冻死,能忍耐零下25℃的低温。这是很多热带牧草所不具备的优势。紫花苜蓿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都可以种植。特别注意:紫花苜蓿怕水涝,水淹12小时就会导致生长不良,水淹24小时植株就会死亡,因此地势低洼地不适合种植紫花苜蓿。五、紫花苜蓿适口性极佳,各种禽畜均喜食紫花苜蓿无论作为鲜草或干草,动物都非常喜欢食用,利用率极高。紫花苜蓿可以青饲、青贮、制成干草,可以用来喂牲畜、禽类、鱼类、兔子等。紫花苜蓿鲜草含水率为74.7%,动物大量食用后不会拉稀,是动物的美味佳肴。它用于投喂牲畜时,可以和青草或者干草搭配一起使用,这样可以避免“腹胀”。【总结】紫花苜蓿是集多种优点于一身的优质牧草,用紫花苜蓿直接喂养牲畜或者在牲畜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苜蓿草粉,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并显著提升动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
紫花苜蓿与苜蓿草区别(苜蓿和紫花苜蓿是一种草吗)
1、形态特征不同:紫花苜蓿会开出紫色的小花,苜蓿草开花的颜色比较单一。而且紫花苜蓿植株比苜蓿草更高大,枝叶也会更加繁多。
2、主要价值不同:紫花苜蓿以粗蛋白质含量高而著称,而苜蓿草富含丰富维生素A、C、E及多种氨基酸。
3、分布范围不同:紫花苜蓿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或半野生,生于田间、路旁、荒野、草原、河岸、山谷。紫花苜蓿草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紫花苜蓿在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分布地中海区域、西南亚、中亚和非洲。中国有13种,1变种。该属多系重要的饲料植物,也可作为食物,将其在热水中焯过,凉拌即可,味道极佳,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苜蓿草原产于欧洲与美洲。苜蓿草属豆科多年生牧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四川、贵州、广西、湖北、江苏、福建、新疆、甘肃。是一种优良的饲草资源。
紫苜蓿花的介绍
紫苜蓿花
紫花苜蓿也叫紫苜蓿、苜蓿。原产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我国栽培已有2000 多年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江淮流域也有种植,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
(1)特征特性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为100 ~150cm ,茎上多分枝。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或椭圆形。呈总状花序,有小花20 ~30 朵,花紫色。荚果螺旋形,内含种子2 ~9 粒,种子为肾形,黄褐色。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15 ~20 ℃最适生长,高温、高湿对其生长不利。抗寒性强,其耐寒品种可耐-20 ~-30 ℃,有雪覆盖时可耐-40 ℃。主根粗壮,根系发达,入土达3 ~6m ,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故抗旱能力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沙土、 黏土均可生长,但最适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适宜的土壤pH 在7 ~8 。生长期间最忌积水,连续水淹24小时即大量死亡,因此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m 以下。耐盐碱,成株能耐0.3%以下的盐分,在NaC1 含量为0.2%以下生长良好。
(2)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播前要求精细整地,并保持土壤墒情,在贫瘠土壤上需施入适量厩肥或磷肥用做底肥。一年四季均可播种,在春季墒情好、风沙危害少的地方可春播。春季干旱、晚霜较迟的地区可在雨季末播种。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可于8 月下旬到9 月中旬播种,秋播墒情好,杂草危害较轻;也可在初冬土壤封冻前播种,寄籽越冬,利用早春土壤化冻时的水分出苗。一般多采用条播,行距为30 ~40cm ,播深为1 ~2cm ,每亩播种量为1 ~1.5kg 。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应及时除杂草。在早春返青前或每次刈割后进行中耕松土,干旱季节和刈割后浇水对提高产草量效果非常显著。每年可刈割3 ~4 次,一般亩产干草600 ~800kg ,高者可达1000kg 以上。通常4 ~5kg鲜草晒制1kg 干草。晒制干草应在10%植株开花时刈割,留茬高度以5cm 为宜。
(3)经济价值 紫花苜蓿素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蛋白质中氨基酸比较齐全,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25%,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 ~1.5 倍。适口性好,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幼嫩的苜蓿饲喂猪、禽、兔和草食性鱼类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饲料。苜蓿草粉可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畜、禽、兔、鱼的全价配合饲料。在放牧草地上一般采用苇状羊茅、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这样既可提高饲草的饲用价值,又可防止家畜因食用苜蓿过多引起膨胀病。苜蓿与苏丹草、青刈玉米等混合青贮,饲料效果也很好。苜蓿根须强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根上长有根瘤,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除满足自身所需氮素之外,还可增加土壤中的氮,因此也是很好的绿肥植物。苜蓿芽菜和早春幼嫩苜蓿枝芽也可供人们食用。
1.紫花苜蓿也叫紫苜蓿、苜蓿。原产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中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江淮流域也有种植,是中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
经济价值
2.紫花苜蓿素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蛋白质中氨基酸比较齐全,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25%,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1.5倍。适口性好,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幼嫩的苜蓿饲喂猪、禽、兔和草食性鱼类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饲料。苜蓿草粉可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畜、禽、兔、鱼的全价配合饲料。
3.在放牧草地上一般采用苇状羊茅、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这样既可提高饲草的饲用价值,又可防止家畜因食用苜蓿过多引起膨胀病。苜蓿与苏丹草、青刈玉米等混合青贮,饲料效果也很好。苜蓿根须强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根上长有根瘤,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除满足自身所需氮素之外,还可增加土壤中的氮,因此也是很好的绿肥植物。苜蓿芽菜和早春幼嫩苜蓿枝芽也可供人们食用。
紫花苜蓿被称为什么?
紫花苜蓿别名:苜蓿、普通苜蓿、紫苜蓿;紫花苜蓿简称苜蓿,为世界最著名的饲草及绿肥作物,饲草产量高,利用年限长,饲用价值高,经济价值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被称为“牧草之王”。在饲用作物中,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选育出的品种最多,种植区域最广和种植面积最大的饲用作物。到20世纪末,世界苜蓿种植面积近3300万平方hm,居饲用作物种植面积的首位,其中,美国种植面积近1100万平方hm,占世界苜蓿种植面积的1/3,居世界苜蓿种植面积的第一位,在美国种植业中已成为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第四大农作物。现在,从育种到饲草和种子生产技术,到产品加工技术已日趋完善,已形成专业化和产业化。我国是世界上引种和栽培苜蓿最早的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各地区已形成许多生态类型及优良地方品种,在栽培牧草区划中,已成为东北、内蒙古高原、黄淮海、黄土高原、新疆及青藏高原的当家草种。在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普遍种植。1998—2000年间,我国苜蓿种植面积已达133万平方hm,居我国饲用作物种植面积的第一位,居世界苜蓿种植面积的第六位,而且种植面积还在迅速扩大,苜蓿生产已成为我国新崛起的产业。
苜蓿作为“牧草之王”,种植面积不断扩展,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了约133万的种植面积,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是非常高的。紫花苜蓿为何能被称为“牧草之王”,是因为其本身产量高,草质优良,并且营养丰富,深受畜禽喜食。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紫花苜蓿对人体的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大家就能理解,为何紫花苜宿国名度是这么高并且能被称之为“牧草之王”了。
紫花苜宿的营养价值:
1、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者混合饲料都是各类禽畜所喜食的,也是养猪及养禽户首选的饲料,在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
2、紫花苜蓿营养成分特别高,不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以及铁等人类必需的多种微量营养素,可用于家畜饲养以及人类的饮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紫花苜蓿也含有丰富食物膳食纤维,糖类含量很少,所以热量非常低,因此人类主要食用的是紫花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其实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的食物。它含有的叶绿素,酶,矿物质,维生素也有助于消化,并帮助刺激食欲。
3、紫花苜蓿含有5种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10种矿物质及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酚型酸三种植物特有的营养素,其中类胡萝卜素可以保护眼睛,预防眼神经的退化性疾病,同时也被证实了对防止癌症再发和心脏病有一定的功效。
紫花苜蓿有什么特点?如何种植?
紫花苜蓿又称苜蓿、紫苜蓿,我国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苜蓿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素有“牧草之王”之称,是家畜最好最经济的饲料。苜蓿根系强大,根上共生根瘤菌,形成许多根瘤,固氮能力强,改良土壤作用大。种植苜蓿可提高后作的产量和品质,还能防止水土流失。苜蓿的寿命长达二三十年,一次种植可利用多年。种植苜蓿省工省肥。苜蓿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食。粗蛋白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玉米高,其中赖氨酸的含量比玉米高5倍(干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高产苜蓿每公顷产粗蛋白质1500~3000千克,相当于18.7~37.5吨玉米所含的粗蛋白质。苜蓿既可直接青饲,又可加工成草粉、草颗粒等,是一种优良的饲料作物。
种植时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经翻耕、耙平、镇压后播种,也可在播前用除草剂灭草后再播种。播种期因地区和当时的土壤墒情而定,以秋播为佳。秋播可有效地利用季节特点,减少苗期杂草危害,并在越冬前有一定的生长量,第二年春天返青后可大量供草。苜蓿亦可春播和夏播,春播可以选择生长快的燕麦、油菜等作伴生作物,以减少杂草的危害。苜蓿可以和一种或多种禾本科牧草,如鸭茅、无芒雀麦、苏丹草等混播。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减少硬实率,并用根瘤菌拌种,保证苗齐苗壮。苜蓿耗水量大,每产1千克干物质需从土壤中吸收800多千克水分,故在干旱季节灌溉可大幅度提高产量。早春灌溉和每次刈割后灌溉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苜蓿有大量根瘤,可提供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一部分氮,但是随着产量的提高,氮素仍会不足,在生长较旺的季节仍要施一定量的氮肥。苗期因根瘤少,也需要使用一定量的氮肥,切不可以为豆科牧草有根瘤固氮就不需要施用氮肥。苜蓿在始花至盛花阶段留茬5厘米左右刈割,年刈割3~5次,鲜草产量3500~5000千克/666.7米2。
紫花苜蓿的特点:
1、紫花苜蓿适应能力强
而紫花苜蓿的适应能力还很强,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在田边、荒野、山林或者河边等地都能种植,是非常优秀的牧草品种。
2、营养价值丰富
而紫花苜蓿的营养丰富,茎叶鲜嫩,无论是直接用鲜草喂养牲畜,还是加工成干草或干饲料,都是很好的选择。
3、其他价值
除了能做牧草外,紫花苜蓿还有非常好的固氮能力,种植后不仅不用施肥,还能提升土壤肥力,可以做绿肥用,其优点非常多。
紫花苜蓿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它的种子在二十度左右的环境中发芽率最高,所以紫花苜蓿种子多在春秋两季播种,这两个季节的气候正好适合种子发芽生长。这种牧草不挑剔土壤,能耐贫瘠,种植后还能改善土壤环境,只需要在播种前将种植地翻耕整平就行了。
紫花苜蓿种子可以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播种,它的种子比较细小,播种时要将其与细沙混合,这样能撒的更均匀。播种完成后需要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才能让种子更快更好的发芽。紫花苜蓿后期的养护工作也很简单,只要及时除草,并保证水分供给即可。
紫花苜蓿牧草(紫花苜蓿牧草的营养价值)
紫花苜蓿牧草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生长年限、生长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紫花苜蓿的产量,当种植时间为2-5年时,鲜草的亩产量一般为2000-4000公斤左右,干草的亩产量一般为500-800公斤左右。2、2、若种植在干旱低温地区,干草的亩产量一般为400-730公斤左右,若种植在水热条件良好的地方,干草的亩产量一般为733-800公斤左右,若种植在荒漠绿洲灌区,干草的亩产量一般为800-1000公斤左右。3、一、紫花苜蓿牧草亩产多少斤1、紫花苜蓿的产量和生长年限、生长环境等条件有关,种植时间为2-5年时,鲜草的产量通常为2000-4000公斤左右/亩,干草的产量通常为500-800公斤左右/亩。4、2、若在干旱低温地区种植,干草的产量通常为400-730公斤左右/亩;若在水热条件良好的地方种植,干草的产量通常为733-800公斤左右/亩;若在荒漠绿洲灌区种植,干草产量可达到800-1000公斤左右/亩。5、3、需注意,紫花苜蓿不耐寒、不耐涝,若种植期间受涝,则根部容易腐烂,若进入花期后未及时收割,则植株容易伏倒。6、二、紫花苜蓿如何种植1、播种时间(1)春播:可在3月份底至4月份初进行播种,此时土壤湿度大,利于达到苗齐效果,播种过晚容易遇到春旱,继而导致出苗困难。7、(2)夏播:可在6-7月份进行播种,此时雨水较多,温度较高,播种后幼苗的生长速度较快,但与此同时杂草也比较多,病虫害也频繁发生。8、(3)秋播:可在8月份底至9月份初进行播种,此时土壤墒情好,温度适宜,杂草长势变缓,播种后可提高出苗率。9、(4)注意:结合降雨或灌溉条件进行播种,雨后播种更为适宜;偏盐碱地块不宜春播,否则容易出现死苗情况;播种后要适当镇压,便于种子出苗。10、2、种植方法(1)选择品种①紫花苜蓿可分为国产品种、进口品种,其中国产品种包括中苜1号、草原2号、甘农3号等,进口品种包括金皇后(美国品种)、阿尔冈金(加拿大品种)等。11、②国产品种的适应性较强,可在轻度盐碱地上种植;进口品种的品质较好,产量较高,适合种植在水肥条件良好的地块中。12、③选好品种后,还需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方便排灌、PH值为6.5-7.5的微碱性土壤地块(土壤含盐量为0.2%的盐碱地也能种植)作为种植地。13、(2)整地施肥①春播时,待收获前茬作物后应除草保墒,浅耕灭茬,然后深翻20厘米,再将地块耙平。14、②秋播时,待收获前茬作物后要深耕土壤,然后将其耙平、磨碎。15、③翻耕后要施入充足的底肥,一般可亩施2000公斤厩肥+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尿素+50公斤过磷酸钙。16、(3)处理种子①晾晒种子后选出良种,再将农药、根瘤菌、除草剂与肥料按比例配置拌种,以降低苗期发生病虫害的几率。17、②用根瘤菌拌种时,每1公斤药物可拌种10公斤,拌种后一般可增产20%以上。
北方春播牧草,“牧草之王”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高,耐寒零下40度
春播牧草不是仅为了给禽畜夏秋供用牧草,对于北方养殖来说,春夏储备饲料,更多的是为了冬春季节使用。北方冰霜地带,秋季温度就逐渐下降,春季牧草返青晚,所以春季种植牧草,是北方最佳时期。牧草品种有很多,而对于养殖牛羊来说,必备的“口粮”那就是紫花苜蓿,也是北方春播面积最大的牧草品种,冰雪融化之时,播种下第一颗种子,迎来春的希望。紫花苜蓿播种后,能收割6~7年,就算是大西北、东北最为寒冷的地区都能够过冬,每年都能享有3~4次的收割期。一、紫花苜蓿“牧草之王”,饲喂方法多,营养价值高,是北方养殖户的福音:紫花苜蓿素来都一直享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它这个美称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有它的原因的。饲用价值比较高,无论是鲜草还是干草不用机器加工,都可以直接饲喂,粗蛋白含量高,初花期能达到23%左右,是玉米粗蛋白的2.47倍。适口性好,适合饲喂各种家畜,特别是牛、羊、马、骆驼等大型家畜,像鱼、兔、小型家禽也都比较喜食,可以省去30%的精饲料费用。紫花苜蓿在饲喂方法上比较多,可以放牧、青饲、晒制干草、青贮、制作草粉。苜蓿地如果直接放牧时,或者收割青饲,要注意控制饲喂量和放牧时间,牛、羊采食过量后易引发瘤胃臌气疾病。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青饲半个小时后喂水,还就是常见的直接晒干喂羊,饲喂过程中,可以搭配禾本科牧草按50%的比例掺和,或者晒干打成苜蓿草粉拌饲料喂牛羊,这样禽畜都比较喜欢吃。二、北方春季种植紫花苜蓿,有哪些品种?每亩产量能达多少?紫花苜蓿通常北方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都可播种,播期可以根据地区温度进行,15度以上就可以播种。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可以选择春季4月份播种,南方一般选择秋播更加合适。北方播种紫花苜蓿要选对适合的品种,公农一号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种植的适宜品种,耐寒、耐旱,能耐-40度低温,如果是盐碱地比较严重的就要种植中苜一号,根据土壤环境选择合适的品种。紫花苜蓿种子品种大全:春播第一年的紫花苜蓿,因为幼苗期生长比较慢,要注意除草,当年种植可后采收1~2茬牧草,第二年开始每年收割3~5次,每亩紫花苜蓿可产鲜草约4000~5000公斤,高产期也能达6000公斤,种植10亩的紫花苜蓿可以收到50吨左右鲜草,通常4~5公斤的苜蓿鲜草晒制1公斤干草,所以种植10亩苜蓿可以收干草10吨干草。能连续收割好几年,这样北方养殖牛羊夏秋饲用鲜草,冬春饲喂苜蓿干草。
农村的紫花苜蓿叫什么?
苜蓿草在农村别名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牧草资源,常见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紫花苜蓿在不同地区又被称为扁豆、野苜蓿、牛角花、三叶草、幸运草。紫花苜蓿草很常见,大量生长在我们周围,但每个人都没有不知道它的名字,以为它是一种杂草,不同地区的苜蓿草名字也不一样。1.四川苜蓿俗称四叶草、幸运草。2.东北的苜蓿草俗称紫花苜蓿。3.上海苜蓿俗称草头。苜蓿草产地紫花苜蓿草适应性广,可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土壤。然而,最适合紫花苜蓿生长的土壤是松软的沙壤土,紫花苜蓿在干热条件下都能生长。中国苜蓿的主要产地位于内蒙古、四川、贵州、江苏、福建、新疆、甘肃等地。紫花苜蓿春夏秋均可种植,其中春播和秋播效果最好。苜蓿草样子苜蓿分为很多种。在中国,苜蓿主要分为三种:紫苜蓿、黄苜蓿和野生苜蓿。紫苜蓿:本种分枝多,株高在30-100cm之间,形态多为倒卵形、倒披针形。黄苜蓿:一般茎较软,紧贴地面,花黄色为明显特征,以北方为主。野苜蓿:生长能力强,被一层淡黄色的丝毛包裹,呈圆柱形。
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1、播种期:一年四季均可以播种 \x0d\x0a 播种量:1—1.2Kg/亩。 \x0d\x0a 播种方法:开墒拉线条播,墒宽1.5m,行距20cm,播幅5cm,每墒播6行,播后镇压。 2、田间管理:苗期精细管理,人工拔除杂害草,并开展中耕除草,每次刈割后应立即进行中耕除草。 \x0d\x0a3、施肥:底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钙镁磷50公斤,一次施完。追肥每次每次刈割后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灌溉后撒施。 \x0d\x0a4、灌溉与排水:晴天播种后立即灌溉,但水不能漫过墒面,出苗后灌溉可漫墒。雨季则应充分利用墒间沟和田地四周的排水沟排涝,避免造成弱苗或死苗。 \x0d\x0a5、利用:播种后40天左右,作第一次除杂性刈割,留茬5cm左右;当牧草长至初花期时刈割。\x0d\x0a 紫花苜蓿为长寿牧草,1次种植可利用7-8年。1年可收割2-3次,公顷产鲜草37.5-52.2吨。开花期收割的紫花苜蓿,鲜草的干物质含量为25%-30%,最高达35%,公顷产干草可达75吨以上。\x0d\x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