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光如炬是什么意思,目光如炬的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5 09:50:01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目光如炬,是什么意思


中华成语故事集

目光如炬是什么意思?

中华成语故事集
目光如炬
意思为:目光发亮的像火炬一样。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见识高明。
【出自】:《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示例】:中间坐着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颊,~,肩臂启动,象个活的一般。
【近义词】:目光炯炯

目光如炬是什么意思

拼音:mù guāng rú jù解释: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例句:中间坐着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颊,~,肩臂启动,象个活的一般。(明·凌_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目光如炬是什么意思

我个人理解,这四个字就是自我感觉的一种表达方式!当你营养充沛,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时,会感觉到从眼中射出的视线有一种扫射的感觉,就像手电筒的光柱一样,是从眼中发射出去的,这就是我理解的目光如炬,当然可能是不是真有射线出去不好说,但是能够自我感觉到!
目光如炬的意思是: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高明、远大。
拼音:mù guāng rú jù。
释义:目光发亮得像火炬一样,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见识高明。
出处:隋唐·李大师、李延寿《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译文:檀道济听完诏令又气又恨,愤怒的目光像火炬一样亮,他突然一口喝下一斛酒。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目光如炬的近义词
炯炯有神
拼音: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释义:炯炯,明亮的样子,意思是眼睛明亮,有神采。
出处:晋代潘岳《秋兴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译文:他们熙熙攘攘地登上了春台,帽子上插着的金铛貂尾在闪闪发着金光。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目光如炬意思 目光如炬解释

1、目光如炬解释:意思为目光发亮得像火炬一样。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见识高明。
2、目光如炬拼音:mù guāng rú jù。
3、出自:《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目光如炬的意思

目光如炬的释义眼光亮得像火炬。形容目光远大,洞察细微。也用以形容怒视。
出处:“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隋唐·李大师、李延寿《南史·檀道济传》)后人据此典故剪裁出“目光如炬”一语成为成语。
近义词:高瞻远瞩、炯炯有神、目光如电、目光炯炯。
反义词: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目光如炬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于形容人的目光锐利或愤怒,还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见识远大。
在商业谈判中,当你要提出建议或批评别人时,可以使用目光如炬作为开头语,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坚定和决心。
在社交场合,当你想要表现得更有自信和坚定时,可以使用目光如炬来提升自己的气场和影响力。
使用目光如炬造句:
1、他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2、那位老将军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敌人的破绽。
3、她的目光如炬,让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4、这位女强人的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市场上的商机。
5、他目光如炬地盯着那个罪犯,让他无处可逃。
6、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够洞穿一切虚伪和谎言。
7、这位领导的目光如炬,一下子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8、她的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伪装。
9、他的目光如炬,让人无法直视他的眼睛。
10、这位侦探的目光如炬,很快就找到了犯罪证据。
11、在晚宴上,他目光如炬地观察着每一位宾客,捕捉着他们的细微表情。
12、她的目光如炬,洞悉市场的一切变化,为公司带来无尽的商机。
13、他的目光如炬,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
14、这位艺术家的目光如炬,他画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15、在比赛场上,她的目光如炬,专注于每一个动作和细节。

目光如炬的意思

目光发亮像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中华成语故事集
目光如炬没有惊讶的意思
【成语】:目光如炬
【拼音】:mù guāng rú jù
【解释】: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目光如炬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982 成语 目光如炬 注音 ㄇㄨˋ ㄍㄨㄤ ㄖㄨˊ ㄐㄩˋ 汉语拼音 mù guāng rú jù 释义 眼光火炬般光亮,形容人怒视。 语出《南史.卷一五.檀道济列传》。 后用「目光如炬」形容目光有神。 亦用于比喻见事透澈,识见远大。 「目光如电」、「自坏长城」、「万里长城」 典源 《南史.卷一五.檀道济列传》道济1>见收2>,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3>间引饮一斛4>。 乃脱帻5>。 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6>。」 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注解〕(1)道济:檀道济(?~西元436),南朝宋高平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人。 东晋末追随武帝刘裕平京城,攻后秦,功业彪炳。 文帝时,又率众北伐,有威名,魏人惮之。 后因朝廷疑忌之,被杀。 官至司空。 (2)见收:被拘捕进牢。 见,被,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 (3)俄尔:不久。 (4)斛:音ㄏㄨˊ,量词。 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 十斗为一斛,后改作五斗为一斛。 (5)帻:音ㄗㄜˊ,古代用来包裹头发的布巾。 (6)坏汝万里长城:比喻策略失当,导致本身所拥有的优势,全然消失。 万里长城,比喻国家的栋梁。 见「自坏长城」、「万里长城」。 典故说明 据《南史.卷一五.檀道济列传》载,南北朝时,宋国有位大将名叫檀道济,他曾追随武帝刘裕北伐,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武帝死后,文帝即位,仍任命檀道济征讨北魏,又屡建奇功。 由于他功业彪炳,官位升至司空,权势极大,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掌管兵权。 然而树大招风,他的功高望重引起皇帝及朝中其他大臣的猜忌。 一日,皇帝以议事为由,传唤他进宫,却乘机将他捕捉下狱,并且派人杀了他的家人及亲信。 檀道济在牢狱之中,知道自己这回必定难逃死劫,急怒攻心,眼中发出如火炬般熊熊火焰,又气又恨地把一大斛酒一饮而尽,然后脱下头巾重掷在地,咬牙大骂:「你是在毁掉自己的万里长城啊!」这件事传出之后,北魏人就谣传说:「道济已死,其余的南方人都不足畏!」果然就肆无忌惮地南侵。 「目光如炬 」这句成语即出于此,原是形容人怒视时的眼光;后来也用来形容目光有神,或比喻见事透澈,识见远大。 书证 01.《南史.卷一五.檀道济列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源)02.《周书.卷一二.齐炀王宪列传》:「宪辞色不挠,固自陈说。 帝使于智对宪。 宪目光如炬,与智相质。」 03.宋.洪迈《夷坚志.甲志.卷一四.建德妖鬼》:「门轧然豁开,有物从外入,目光如炬,照映廊庑。 视之,大蟒也。」 04.《二刻拍案惊奇》卷五:「旁边鬼卒十余个各持兵杖夹立,中间坐着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颏,目光如炬,肩臂摆动,像个活的一般。」 05.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 06.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卷上.不葬之咎》:「忽见床下有一怪物趋出,长尺余,扑灯皆灭,月色中视之,身皆紫毛,目光如炬,射出丈许。」 用法说明 一、【语义说明】形容目光有神。 【使用类别】用在「眼神锐利」的表述上。 【例  句】<01>两位剑客互相对峙,目光如炬,全身散发出杀气。 <02>这位老人家虽然头发斑白,但目光如炬,十分有精神!<03>站在忠烈祠门口的卫兵,都是高大魁梧,目光如炬,十分英挺。 <04>弟弟一看父亲目光如炬地坐在客厅,不由得心虚地想:「我又做错了什么事?」二、【语义说明】比喻见事透澈,识见远大。 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见识宏远」的表述上。 【例  句】<01>经理的目光如炬,对市场的需求抓得准确无比。 <02>他虽然老了,仍旧目光如炬,少有人能骗得了他!<03>这本著作明确地指出国家的远虑与近忧,目光如炬,实在不可多得。 <04>看了这本分析国际形势的书后,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的目光如炬,慧眼独具。 近义词: 目光炯炯,炯炯有神,洞烛机先 反义词: 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辨识 参考语词 眼光如炬

目光如炬是什么意思

释义: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近义词:目光炯炯、高瞻远瞩、炯炯有神、目光如电
反义词:黯然失色、鼠目寸光、目光如豆、不识大体
例句
而在目光如炬的心理分析师眼中,更是察微知巨。
看了这本分析国际形势的书后,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的目光如炬,慧眼独具。
这位政治家目光如炬,对社会的批评,往往切中要害。
站在忠烈祠门口的卫兵,都是高大魁梧,目光如炬,十分英挺。
这位老人家虽然满头白发,但是目光如炬,煞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