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吴的名人,历史上有哪些姓吴的名人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5 07:57:07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姓吴的名人有哪些?

姓吴的名人有:
1、吴京:
吴京,1974年4月3日出生于北京市,1989年进入北京市武术队。1994年获得全国武术比赛精英赛枪术、对练冠军。199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功夫小子闯情关》,从而进入演艺圈。
2、吴镇宇:
吴镇宇,1961年12月21日出生于香港,1982年进入无线电视(TVB)艺员训练班就读。1987年,他参演无线剧集《生命之旅》扮一名叫杜朗贤的奸角成名。1997年,凭借电影《旺角揸Fit人》获得第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男演员奖。
3、吴彦祖:
吴彦祖1974年9月30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998年,因出演个人首部电影作品《美少年之恋》进入演艺圈;同年,凭借文艺片《玻璃之城》提名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
4、吴承恩: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
嘉靖三十九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
5、吴广:
秦二世元年,作为屯长押解犯人戍守渔阳郡。行至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坐罪当死。于是,带领戍卒起义,提出“伐无道,诛暴秦”口号。
拥立陈涉为将军,自领都尉,借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抗秦朝。秦二世二年,带兵围攻荥阳,屡攻不下,为部将田臧所害。
1、吴广
吴广,字叔,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作为屯长押解犯人戍守渔阳郡。行至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坐罪当死。于是,带领戍卒起义,提出“伐无道,诛暴秦”口号,拥立陈涉为将军,自领都尉,借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抗秦朝。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带兵围攻荥阳,屡攻不下,为部将田臧所害。
2、吴承恩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一说安徽桐城人。祖籍安东。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3、吴三桂
吴三桂,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凭借门荫,授都督指挥。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归降大清,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跟随清军入关,受封平西王。
4、吴其濬
吴其濬,字季深,一字瀹斋,号吉兰,别号“雩娄农”,植物学家,博物学家,河南省固始县城关人,嘉庆二十二年状元(1817年),官授翰林院修撰。为清代河南省唯一的状元。在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矿业、水利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5、吴虞
吴虞,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亦署幼陵,号黎明老人,四川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龙桥乡人。近代思想家,学者。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任四川《醒群报》主笔,鼓吹新学。
1910年任成都府立中学国文教员,不久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在《新青年》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说孝》等文,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在“五四”时期影响较大。胡适称他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四川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1、吴承恩(约1500-1582),明代淮安人,小说家。被认为是《西游记》作者。
2、吴虞,学者,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胡适称他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3、吴权(898年-944年),南汉静海军节度使之婿,公元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翌年吴权从爱州(今清化)出兵击杀矫公羡。
4、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汉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5、吴道子(约680-759),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画史尊称“画圣”。
吴姓分布
现代吴姓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34%,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安徽八省,又集中了41%。
吴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据2018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大陆地区吴姓人口总数约为2780万人,排名第9位。
1、吴起
吴起,战国时军事家。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前440年到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2、吴承恩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3、吴道子
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4、吴昌硕
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5、吴趼人
出生于北京,因居佛山镇,在佛山度过青少年时代,自称我佛山人。以此为笔名,写了大量的小说、寓言和杂文,名声大噪,成为近代"谴责小说"的巨子。清末(近代)小说家。活跃在清代文学时期,代表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九命奇冤》等。
1、吴广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2、吴道子
吴道子,唐画家,河南阳翟人,又名道玄,所绘人物,时号“吴家样”,善画衣褶,有飘举之势,时称“吴带当风”,又有“吴装”之称,后被尊为“画圣”。
3、吴承恩
吴承恩(1500?-1582?),明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人。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耻为五斗米折腰,指袖而归,专意著述,著《西游记》,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4、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仓硕、昌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工书法,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与同道创立西泠印社,并任社长。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5、吴起
吴起(?-前381),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善用兵,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一、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一说安徽桐城人。祖籍安东。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
二、吴三桂 (清朝平西王)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凭借门荫,授都督指挥。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归降大清,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跟随清军入关,受封平西王。
此后平定农民起义,攻城略地,颇有功勋。顺治十六年(1659年)镇守云南,后攻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并将其处死,晋封亲王,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开启“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同年秋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嗣位。
三、吴昌硕 (晚清民国时期艺术大师)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四、吴道子 (唐代绘画大师)
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年(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
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五、吴虞 (新文化运动人物)
吴虞(1872-1949),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亦署幼陵,号黎明老人,四川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龙桥乡人。近代思想家,学者。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任四川《醒群报》主笔,鼓吹新学。
1910年任成都府立中学国文教员,不久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在《新青年》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说孝》等文,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在“五四”时期影响较大。胡适称他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四川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吴承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吴三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吴昌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吴道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吴虞

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吴承恩。
吴承恩,男,汉族,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又称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
约1500年,一说1506年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现淮安市淮安区)。
1551年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修建行台察院,尊经阁,增修儒学,表彰贞节,兴办水利等德政事迹。
50岁左右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隆庆四年(1570年),吴承恩从蕲州(今湖北蕲春)荆王府回乡,开始着力撰写《西游记》。万历元年(1573年),《西游记》成书。
逝世约1580年晚年放浪诗酒,活了大约76岁,贫老以终。
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吴汉、吴道子、吴承恩、吴三桂、吴趼人等。
1、吴汉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
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23年),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
2、吴道子
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年(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3、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一说安徽桐城人。祖籍安东。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4、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5、吴趼人
吴趼人 (1866—1910),原名宝震,又名沃尧,清代谴责小说家,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 广东南海(佛山)人,号沃尧,出生于北京,因居佛山镇,在佛山度过青少年时代,自称我佛山人。

姓吴的名人历史人物

姓吴的名人历史人物有:吴起、吴广、吴芮、吴道子、吴承恩等。
1、吴起
吴起,卫国左氏人。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吴起的母亲去世后,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曾申认为他不孝,不配作儒家的门徒,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此后,吴起弃儒学兵。
2、吴广
吴广,字叔,陈郡阳夏县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作为屯长押解犯人戍守渔阳郡。行至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坐罪当死。于是,带领戍卒起义。秦二世二年,带兵围攻荥阳,屡攻不下,为部将田臧所害。
3、吴芮
吴芮,秦汉之际馀汗县人,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吴芮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以民为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南昌城赣江岸边的滕王阁第四楼,有一幅巨大的江西历史文化名人壁画,在这些杰出人物中,吴芮居第一。
4、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人。约生于公元680,卒于公元758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5、吴承恩
吴承恩,男,字汝忠,号射阳。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 《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吴姓名人有哪些?

姓吴的名人有:
1、吴承恩: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
嘉靖三十九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近现代学者认为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
2、吴汉:
吴汉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
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建武二十年,因病去世。
3、吴芮:
吴芮,秦汉之际余汗县人,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他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山王,汉朝建立,改封为长沙王。卒于汉高祖五年,谥“文王”。

历史上姓吴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三桂
:明末清初人物,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大将军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氏 吴懿的妹妹,原先吴懿事刘璋的时候,她给刘璋做了儿媳。后来刘备打入成都,便把她拿来做了自己的老婆,刘备称帝后,吴氏被册封为皇后。
太多了
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
军事家兵法家吴起
近代中国保尔柯察金之称的吴运铎
吴泰伯
生于公元前12世纪,寿九十一岁。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历。季历子昌有圣瑞,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泰伯、仲雍为遂父志,而奔荆蛮,断发文身,建勾吴古国,从者千余家。筑泰伯城,凿伯渎港,传播中原文化。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吴姓后裔奉为始祖,卒后葬铁山(在鸿山镇),为江南第一古墓。
吴道子
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
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勉
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广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敬梓
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
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
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濬
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姓是我国的第九大姓,当代中国大陆约有2780万。吴姓的起源比较复杂,有的源自姜姓,也有的源自姬姓,还有部分来自少数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吴姓主要聚居在吴越一带,随着吴越国的灭亡,吴姓开始向全国迁徙。当代吴姓主要聚居在广东、福建、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和海南。
吴姓在国外也有大量分布,主要集中在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全球人口约有7000万。
当今美国社会,吴姓是最强势的华裔宗族之一,人才之盛令人刮目相看。
吴起是吴姓的第一个历史名人,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通晓儒家、法家和兵家,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有《吴子兵法》传于世,和孙武并称“孙吴”。
吴权出生于现今越南的河西省,当时属于唐朝的交趾唐林州,父亲是当地长官。五代时期,吴权击败南汉,建立了越南吴朝,自此越南脱离了中国的控制。
水水猫和木木熊一起向犀牛先生学习关于姓氏的知识。他们不仅学到了姓氏的起源,还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
吴起,战国时军事家。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吴芮(约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他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阳王;汉朝建立,改封为长沙王。卒于公元前201年,谥“文王”。
吴汉(?—44年),字子颜,汉族,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
吴道子(约680-759)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画史尊称“画圣”。
吴夲,(979-1036)北宋泉州同安人,被民间尊为“神医”。
吴时来(1527—1590),男,字惟修,号悟斋,浙江仙居县白塔镇厚仁上街村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不第。归来后至离家二十里的景星岩古刹,面壁苦读,三年不下山。三十二年中进士,任松江府推官。万历十二年(1584),任湖广按察副使,旋升任刑、吏二部侍郎。十五年,官至左都御。
吴勉,(1334~1385)侗族,元末明初五开洞(今贵州省黎平县)人。吴勉起义首领。
吴承恩(约1500-1582)明代淮安人,小说家。被认为是《西游记》作者。

姓吴的名人知多少?

吴道子
唐代著名画家
吴承恩
明朝小说家。
吴勉
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吴 起
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吴 广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沃尧
清代著名小说家。
吴昌硕
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
吴其濬
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
吴用,吴起,吴广,吴阁老
吴承恩
吴道子
吴用、吴起、吴广
吴三桂这也是个名人啊!
吴道子,吴权,吴承恩
1、吴道子(约680-759),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画史尊称“画圣”。
2、吴权(898年-944年),南汉静海军节度使之婿,公元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翌年吴权从爱州(今清化)出兵击杀矫公羡。
939年,败南汉军于白藤江,称王,建都古螺(今河内西北,红河北岸,为原唐代安南都护,即交州),从而造就越南脱离中国统治,被后世视为古代越南独立建国的重要人物。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吴权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在位共七年。
3、吴承恩(约1500-1582),明代淮安人,小说家。被认为是《西游记》作者。
4、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汉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5、吴昌硕(1844.8.1—1927.11.29),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
6、吴虞,学者,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胡适称他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扩展资料
吴姓的起源:
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
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
第二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3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昌。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

有没有姓吴的名人

吴姓的名人非常多,但是这个事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每个人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我也是姓吴的,下面我就说说我心目中的吴姓十大名人(以时代为序):
1、吴起。战国时期名将,军事家。
2、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3、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
4、吴承恩。明代著名小说家。
5、吴伟业。清初著名诗人。
6、吴三桂。明末清初名将。
7、吴敬梓。清代著名小说家。
8、吴昌硕。清末著名书画家,艺术大师。
9、吴佩孚。民国时期著名军阀。
10、吴健雄。现代著名物理学家。
其他吴姓名人:
11、吴芮。西汉开国功臣。
12、吴汉。东汉开国功臣。
13、吴融。唐代著名诗人。
14、吴权。唐代政治家,越南独立运动开创者。
15、吴夲。北宋名医。
16、吴澄。元代著名学者。
17、吴敬。明代著名数学家。
18、吴汝纶。清末著名文学家。
19、吴趼人。清末著名小说家。
20、吴清源。现当代著名围棋国手、大师。
以上是我心目中的吴姓名人前二十位。

姓吴的名人

姓吴的名人有:1、吴道子,是唐代大画家,被尊称为“画圣”。他擅长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壁画创作。2、吴承恩是中国明代的文学家,著名的小说《西游记》的作者。3、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4、吴起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兵家之祖”。吴起曾率领秦军攻占了韩国的都城,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5、吴夲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神之一,吴夲有医药学著作《吴夲本草》。6、吴伟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也是明代中叶创新画家之一,代表作品有《采芝图》、《仙踪侣鹤图》、《芝仙图》、《溪山渔艇图》以及白描《人物图》、《神仙图》等。6、吴让之是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7、吴敬梓出生于清代,主要著作是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表现了当时士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被誉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最高成就。8、吴炳是南宋光宗绍熙年间的画家,擅长花鸟画,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画家。吴炳绘画技艺高超,曾为南宋宫廷绘制画作,受到皇帝和皇后的赏识,被任命为画院待诏。

历史上有哪些姓吴的名人

吴起(?-前381),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善用兵。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道子,唐画家。河南阳翟人。又名道玄。所绘人物,时号“吴家样”。善画衣褶,有飘举之势,时称“吴带当风”,又有“吴装”之称。后被尊为“画圣”。
吴丹(744-825),唐常州晋陵人,字真存。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正字。累历协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职。宪宗元和五年,迁太子舍人。穆宗长庆二年,以驾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随韩愈赴镇州宣慰王庭凑。使还,拜谏议大夫。官至谏议大夫。能诗。
吴承恩(1500?-1582?),明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人。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耻为五斗米折腰,指袖而归,专意著述,著《西游记》。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吴炳(?-约1647),明末戏曲作家。字石渠,号粲花主人。江苏宜兴人,有传奇《绿牡丹》等五种,合称《粲花别墅五种》。
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高邮人,辽东籍。字长白。吴襄子。出身武举,累擢为宁远总兵,封平西伯。崇祯十七年引清兵入关,受封平西王。后以不愿撤藩举兵叛清,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称周,不及半年即死。
吴历(1632-1718),清初画家。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苏州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合称“清六家”。亦工诗,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画跋》等。
吴铭道(1671-1738),清安徽贵池人,字复古。吴应箕孙。父吴孟坚亦隐居以终。铭道守祖与父之志,布衣终老,游迹半天下。有《复古诗集》、《滇海集》。
吴敬梓(1701-1754),清小说家。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诸生。受博学鸿词荐,不赴。从此不应科举。有小说《儒林外史》。另有《文木山房集》。
吴修(1764-1827),清浙江海盐人,字子修,号思亭。诸生。官布政使司经历。精于鉴别古今字画金石。陆续刊刻有《湖山吟中啸集》、《思亭近稿》、《居易小草》、《吉祥居存稿》。另有《青霞馆论画诗》、《续疑年录》、《曝书亭诗集笺注》、《纪元甲子表》及《居易居文集》。刻有所集清人六百余家尺牍。
吴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学家。字瀹斋,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嘉庆进士。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仓硕、昌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工书法,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与同道创立西泠印社,并任社长。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其它吴姓名人有三国魏文学家吴质,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唐史学家吴兢,宋音韵训诂学家吴棫,南宋词人吴文英、名将吴玠、吴璘,元画家吴镇,明末医学家吴又可,清文学家吴绮、书画篆刻家吴煕载,清末金石学家吴大澄、小说家吴趼人等,近当代有戏曲理论家吴梅、生物化学家吴忠、教育家吴玉章、史学家吴晗、物理学家吴有训、医学家吴阶平、新闻学家吴冷西、作家吴组缃、剧作家吴祖光、画家吴作人、围棋名手吴清源等。
吴三桂,吴广。。
吴道子、吴广、吴起
吴道子、吴起、吴用
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三桂 :明末清初人物,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大将军 。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氏 吴懿的妹妹,原先吴懿事刘璋的时候,她给刘璋做了儿媳。后来刘备打入成都,便把她拿来做了自己的老婆,刘备称帝后,吴氏被册封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