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耶路撒冷都被哪个国家侵占过
- 2、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
- 3、耶路撒冷最早是谁建立的
- 4、耶路撒冷最早是谁的
- 5、耶路撒冷是谁建做?和历史
- 6、耶路撒冷的历史简介
- 7、从历史,宗教和地理位置等多角度考虑,耶路撒冷为什么成为当代巴以冲突的焦点?
- 8、介绍一下耶路沙冷
- 9、耶路撒冷在哪里?
耶路撒冷都被哪个国家侵占过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城,历史上曾被多个国家侵占过。
在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攻占了耶路撒冷,使之成为罗马省的一部分。公元70年,罗马军队再次攻占耶路撒冷,摧毁了第二座圣殿,并驱逐了犹太人。此后,耶路撒冷成为了罗马、拜占庭、波斯、阿拉伯帝国和十字军王国的争夺之地。
在638年,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征服了耶路撒冷,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在1099年,十字军王国攻占了耶路撒冷,并在此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在1187年,伊斯兰教领袖萨拉丁成功攻占了耶路撒冷,重新将其纳入伊斯兰教的统治下。
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占领了耶路撒冷,并将其纳入了英国的管辖范围。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的一部分。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攻占了耶路撒冷的东部地区,并将其纳入以色列的管辖范围。此后,以色列一直控制着耶路撒冷的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由巴勒斯坦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控制。
至今,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仍然是国际社会争议的焦点。以色列宣称耶路撒冷为其首都,而巴勒斯坦则希望耶路撒冷成为其未来的首都。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成为影响中东地区稳定的因素之一。
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
耶路撒冷位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交界处(归属尚有争议)。
它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拥有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宗教建筑和文化遗产。
耶路撒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它是大卫王统治下的犹太王国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它一直是犹太人的宗教和政治中心。然而,在公元70年,罗马帝国摧毁了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国家,并将其变成了一个罗马殖民地。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耶路撒冷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征服,直到638年,伊斯兰教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宗教。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耶路撒冷一直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个重要中心。在11世纪,基督教骑士团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并统治该城市直到12世纪。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耶路撒冷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冲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在20世纪,耶路撒冷成为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争端的焦点。1948年,以色列国在该地区成立,耶路撒冷成为其首都。然而,巴勒斯坦人认为耶路撒冷应该是他们未来的国家首都。因此,该城市的安全和主权一直是该地区的主要争议之一。
耶路撒冷的文化
虽然耶路撒冷主要是以宗教圣地而闻名世界,不过该市同样也拥有许多的文化艺术场所。以色列博物馆是耶路撒冷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每年吸引将近100万游客,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以色列国外。80000平方米博物馆包括几个艺术机构,主要收藏来自全于世界考古学、雕塑和传统艺术品。
以色列博物馆最著名的人文类收藏品是死海古卷,20世纪中叶在距离耶路撒冷不远处发现。死海古卷收藏在博物馆的“圣书之龛”中。这座博物馆在本地区儿童教育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每年有10万名儿童参观博物馆的青少年部。
以色列博物馆在耶路撒冷市内拥有3个附属的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博物馆(前巴勒斯坦考古学博物馆)、蒂肖博物馆和佩里艺术中心。洛克菲勒博物馆开放于1938年,位于东耶路撒冷,收藏有20世纪上半叶发现的史前器物。蒂肖博物馆位于耶路撒冷市中心,主要收藏以色列艺术家安娜·蒂肖的作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最早是谁建立的
耶路撒冷最早是迦南人建立的。
迦南人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到达这里,并在此定居。当12世纪来自埃及的犹太人征服迦南时,耶路撒冷并未被彻底征服,仍一直是个独立的小国家。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才从大卫王的率领下攻克耶路撒冷,并将其作为以色列王国的首都。
大卫王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为其完成了心愿,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犹太圣殿,以此来供奉装有《摩西十诫》与《西奈法典》的“金约柜”。这座神殿也被成为“所罗门圣殿”,耗时七年,动用20万苦力方才建成。
迦南人介绍
腓尼基人(Phoenician)是一个古老民族,生活在今天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自称为迦南人(Canaan),被希腊人称为腓尼基人,是西部闪米特人的西北分支,创立了腓尼基字母;腓尼基人善于航海与经商,在全盛期曾控制了西地中海的贸易。
生活在今天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他们曾经建立过一个高度文明的古代国家。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腓尼基城邦的繁荣时期。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们驾驶着狭长的船只踏遍地中海的每一个角落,地中海沿岸的每个港口都能见到腓尼基商人的踪影。
由于腓尼基人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波云海之中,有关他们的记载都出自曾经吃过腓尼基人苦头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之手。所以,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腓尼基人很不全面。
据说,“腓尼基”是古代希腊语,意思是“绛紫色的国度”,原因是腓尼基人居住的地方特产是紫红色染料。腓尼基人强迫奴隶潜入海底采取海蚌,从中提取鲜艳而牢固的颜料,然后用紫红色染成花色的布匹运销地中海各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迦南人
耶路撒冷最早是谁的
耶路撒冷最早是由古代的以色列王国建立的,它是一个古老的宗教和文化中心,历史上一直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耶路撒冷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他们是古代中东地区的居民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耶路撒冷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城市,其地位和影响力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所变化。
在以色列王国时期,耶路撒冷成为了以色列王国的首都,成为了当时犹太民族的宗教和文化中心。
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耶路撒冷成为了犹太人的反抗中心,导致了著名的“圣城之战”
在伊斯兰教兴起后,耶路撒冷成为了穆斯林的圣地,成为了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之一。
总的来说,耶路撒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地位和影响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变化。它不仅是一个宗教和文化中心,还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城市。
耶路撒冷是谁建做?和历史
耶路撒冷的大体历史 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各部落迁入定居。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此后的几千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居住,直到二战期间。在这期间他们抗击十字军等侵略者,付出了大量的牺牲。 二战后,犹太人大量从其他地区迁入,同时驱逐巴勒斯坦人,改变了当地的人口成分。
耶路撒冷的历史简介
历史:
耶路撒冷位于犹地亚山区顶部,海拔790米。是古代宗教活动中心之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分别根据自己的宗教传说,都奉该城为圣地。城圈面积约1平方公里,划为4个区。东部为穆斯林区,包括著名的神庙区,神庙区的圣地有摩哩山的岩顶(伊斯兰教)及岩顶上的圣殿(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哭墙(犹太教)。西北部为基督教区,有基督教的圣墓教堂。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南部为犹太教区。城西南面的锡安山为犹太教又一重要圣地。城东的橄榄山有基督教与犹太教圣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由联合国管理,1948-1949年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了新市区,约旦则占领城东旧区。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布定都于此。市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大部在城圈以西。主要工业有金刚石琢磨、家具、制药、化学药剂、制鞋、铅笔、纺织与服装(斗篷)等。旅游(包括朝圣)业甚盛。
在联合国的决议中,耶路撒冷被分割到巴勒斯坦,所以以色列在建国时定都特拉维夫。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西耶路撒冷。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
1948年为国际共管城市,以色列建国之初政府机构多设于特拉维夫。但是从1950年以来开始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的首都,之后该国的总统府、大部分政府机关、最高法院和国会均位于该市。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在21世纪,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
自1975年起,超过特拉维夫,成为以色列最大的城市。2011年,耶路撒冷的面积为126平方千米,拥有人口80.1万人,这两项指标均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城市之首。而且无论是犹太人数量还是非犹太人数量,都居以色列各城市的首位。
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成圣殿,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均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从历史,宗教和地理位置等多角度考虑,耶路撒冷为什么成为当代巴以冲突的焦点?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重要圣地,也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的争议焦点。这一问题涉及历史、宗教、政治和地理等多个方面的原因,以下是具体说明:
1. 历史原因:耶路撒冷在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自公元前二千年前,耶路撒冷就开始发展为犹太王国的首都,随后被巴比伦、波斯、塞琉西亚、罗马、拜占庭、穆斯林、十字军、马木留克等政权所统治。在这漫漫历史的进程中,耶路撒冷不断遭受战争和破坏,形成了当前大量的政治和地缘争端的根源。
2. 宗教原因: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犹太教徒而言,《圣经》中明确指出了耶路撒冷与犹太人的紧密关联,耶路撒冷的圣殿山被认为是犹太教最为神圣的地方;基督教认为耶路撒冷是耶稣基督死后复活的地方,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等是基督教的圣地;伊斯兰教则视耶路撒冷为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地,先知穆罕默德被认为在此升天。各大宗教对于耶路撒冷的争夺,成为了当前巴以冲突的重要原因。
3. 政治原因: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割计划》,将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两部分,耶路撒冷则成立国际管理区。但1967年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宣称其为以色列首都,这引起了巴勒斯坦的强烈反弹。如今,巴以双方对于耶路撒冷的归属仍然存在极大分歧,也是巴以和平难以实现的一个重要问题。
4. 地理原因:耶路撒冷位于世界三大洲之间,连接东西方和南北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此,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能够控制耶路撒冷这一要冲地带,对于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将更大。
综上所述,耶路撒冷在历史、宗教、政治和地理等多个方面拥有丰富的内涵,而其巨大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导致巴以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介绍一下耶路沙冷
耶路撒冷(Jerusalem)这个名称,根据传统的说法,是取自两个希伯来文"ir"--意思是城市和"shalom"--意思是和平,耶路撒冷体现着人类最崇高的渴望,即全人类的和平。犹太人、穆斯林和基督徒在相距不远的各自的神圣场所自由举行宗教仪式。经过了5000年的风风雨雨,"和平之城"能迎来真正的和平吗?
耶路撒冷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饱经沧桑的闻名古城。耶路撒冷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3000年来此定居的一个迦南人部族耶布斯人(闪米特人一支)。公元前2000年,耶布斯人在此前次建造了城堡,命名为"耶路撒利姆",在闪米特语中意为"和平之城"。公元前1020,耶路撒冷成为古色列王国的首都。由于耶路撒冷地处欧,亚,非洲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20世纪初,一直处于周围大国的争夺,占领之中,多次易主,备受战米洗劫,曾多次被毁又重建。先后有迦南人、犹太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埃及人、阿拉伯人、中世纪十字军、土耳其人和英国人占领过这座城市。
耶路撒冷且有异常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曾先后长期统治该城,其中犹太教500多年,基督教 400多年,伊斯兰教1200多年。三大教在城内留下了不同时期建造的宗教遗迹有200余处,最著名的如犹太教圣殿唯一的残迹哭墙,基督教的圣墓教堂,伊斯兰教的阿克萨清真寺和萨赫莱清真寺。三大宗教都把 耶路撒冷视为本教的圣地。
战前的耶路撒冷由老城和新区两部分组成。老城的城墙是16世纪上半叶奥斯曼帝国在古城废墟上重建成的,城内面积仅1平方公里,后来形成了穆斯林区,基督教区,犹太人区和亚美尼亚人区4个区(如图),居民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老城外的新区是19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城西部分发展最快,居住的几乎全是犹太移民。
1917年至1947年,耶路撒冷被英国委任统治30年。
1947年联合国分治计划规定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其范围包括耶路撒冷市和郊区城镇,东端为阿布·迪斯,南端为伯利桓,西端为艾因·卡里姆,北端为舒法特,面积为158平方公里。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耶路撒冷沿1949年停战线被以色列和约旦瓜分,耶路撒冷从此分成由约以分别占领的东、西部,称东区和西区。1950年1月,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久的首都。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1967年6月,以色列颁布法律,宣布东西耶路撒冷合并,并将市区范围扩大为176平方公里,把约旦河西岸的大片土地并入其中。目前全市人口65万,其中犹太人45万,巴勒斯坦人18万,基督徒1.4万。1980年7月,以色列议会通过议案,把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永久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联合国安理会于1980年8月20日通过决议,认为以色列议会的法案是违反国际法的。在此前后,联合国曾多次通过决议,遗责以色列吞并耶路撒冷。迄今为止,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不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88年11月,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并宣布耶路撒冷市为其首都。
耶路撒冷在哪里?
对于耶路撒冷大家一定对这个城市感到很陌生,它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充满着宗教色彩的城市吧。
耶路撒冷在哪个国家:以色列首都
耶路撒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双方都有争议)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耶路撒冷区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耶路撒冷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一神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目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耶路撒冷面积只有126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著名景点有犹太教的哭墙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耶路撒冷在历史上有多次被外族人破坏,也有多次重新修建,既是世界瞩目也是命运多舛的城市。耶路撒冷是世界上重要的旅游中心。
耶路撒冷:一座宗教圣城
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体现出古老与现代的对立,它的居民来自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不同的宗教。耶路撒冷旧城被一层城墙围绕,分为四个区:犹太区、基督区、亚美尼亚区和穆斯林区。
耶路撒冷的魅力在于她的神秘和神圣的宗教色彩,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唯一被三大宗教——犹太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认定为信仰源流和精神指针的圣地城市。犹太教的圣殿哭墙便在此处,圣经曾多次述及此城是上帝祝福的城市;耶路撒冷也是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之一,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清真寺——金顶清真寺所在地;对于基督教来说,这里是耶稣传福音、背十字架受钉以及复活的圣地。这里保存着完善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世界千万信徒来此朝拜敬仰。三大教的信徒都热爱圣城,为了争夺圣地,几千年来这里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残酷的征战。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说,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在战乱中,它先后18次被毁灭,成为废墟后,毁城者还要用犁再铲一遍,灭绝任何让人怀念的种子,但它又一次次奇迹般地重建,每一次复兴后依然汇聚着世上最狂热的爱和恨。
耶路撒冷的大体历史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纪菲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各部落迁入定居。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099年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建国,由封建领主建立起来的法兰克式的封建国家。
1174年著名的耶路撒冷传奇国王,鲍德温四世即位,后于1185年因麻风病英年早逝,年仅24岁。
1187年9月2日,在萨拉丁的进攻下,耶路撒冷守军投降,萨拉丁选在登霄节这一天进入耶路撒冷,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霄。
二战后,犹太人大量从其他地区迁入,同时驱逐巴勒斯坦人,改变了当地的人口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