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全部,电功和电功率的公式.!!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3 17:14:40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电功率所有公式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2.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密度×(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U÷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T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I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U÷R×T(同上)
⑶电功率
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IR(纯电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U÷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⑷电热
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IRt(普式公式)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P=IU,俗称万能公式,即什么时候都可以用;
P=I^2*R,电路中电流相等或计算电热时用;
P=U^2/R,电路中电压相等时用。
。所有求电功电热的公式都能用的,即为纯电阻。以下公式可求W=PT=UIT=I2,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纯直线总的来说;RT=U2/RT
P=W/T=UI=I2R=U2
电功率的公式p=w/t=ui任何电路都适用
p=u^2/r=i^2r只有纯电阻电路中才可用
1.P=W/t 2.P=UI 3.P=UU/R 4.P=IIR......
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 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扩展资料:
(1)电灯泡上看铭牌:电灯泡上常标有“PZ220-25”字样,"PZ"表示拼音“普照”即普通照明,220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25表示额定功率是25W(按实际功率定)。我们使用各种用电器一定要注意它的额定电压,只有在额定电压下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
实际电压偏低,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低,不能正常工作,灯泡亮度较暗。实际电压偏高,实际功率就要大,长期使用会影响用电器的寿命,还可能烧坏用电器。PZ是普通照明灯泡中“普”和“照”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灯泡的型号。
(2)“千瓦时”的来历:前面我们曾经提到“千瓦时”这个单位,此时此刻可以知道它的由来了。由于功率等于1秒内所消耗的能,也就是P=W/t,把这个式子变形后得到W=Pt。W就是t这段时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式中W、P、t依旧是焦、瓦、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功率

电功率计算公式,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总(各支路电流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流)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总=U1+U2
(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总=R1+R2
分压原理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总=W1+W2

W1:W2=R1:R2=U1:U2
=P1:P2=Q1:Q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总=P1+P2
电流的求法:I=P/U

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总=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2=U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总=(R1*
R2)/(R1+R2)
1/R=1/R1+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总=W1+W2

分流原理
I1:I2=R2:R1=W1:W2=P1:P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总=P1+P2
电流的求法:I=P/U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W1:W2=R1:R2=I1:I2
=P2:P1=Q1:Q2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注:^代表次方
电学的计算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电阻率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ρ×(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2;/P
电阻:R=U/P
⑵电功是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通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UQ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2;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2;/R×t(同上)
⑶电功率
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2;R(纯电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2;/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5.电功率P=UI
注:当相同的电阻在同一电路中时,功率会变成之前的四分之一。
⑷电热
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Q=I^2;Rt(纯电阻电路)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普通公式)
电热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Q=(U^2;/R)t(纯电阻电路)
电热在一般情况下是等于消耗的电能的,前提条件是在纯电阻的用电其中。
(5)计算公式
1.
P=W/T
主要适用于已知电能和时间求功率
2.
P=UI
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
3.
P=U/R
主要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一般用于并联电路或电压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
4.P=IR
主要用于纯电阻电路
一般用于串联电路或电流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
5.P=n/Nt
主要适用于有电能表和钟表求解电功率
t-----用电器单独工作的时间,单位为小时
n----用电器单独工作
t
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N----电能表铭牌上每消耗
1
千瓦时电能转盘转过的转数
6.功率的比例关系
串联电路:P/P'=R/R'
P总=P'+P"
并联电路:P/P'=P'/P
P总=P'+P"
P=UI
U=380V IA=45A IB=29A IC=40
所以P总=380×45+380×28+380×40
=42940W
380X45=17100瓦
380X29=11020瓦
380X40=15200瓦
17100+11020+15200=43320 瓦
P=UI
U=电压
I=安倍
简单点就是U乘以I等于功率
总共率等于各个功率之和
P=UI(电功率等于电压乘电流)
P=380V*45A+380V*29A+380V*40A=43320W
图呢?看题是并联电路,根据公式P=U∧2/R×t,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根据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根据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阻,根据电功率计算公式可以求出它的总功率!楼主采纳啊!
电功率所有公式
1.电功率公式
  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2.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密度×(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U÷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可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I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U÷R×T(同上)
  ⑶电功率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IR(纯电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U÷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⑷电热
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IRt(纯电阻电路)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普式公式,可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编辑本段电功率计算式详细内容?
计算公式?
  P=UI(P=电功率,U=电压,I=电流)
  =W/t(W=电能
t=时间)
  =U^2/R(U=电压R=电阻)
  =I的平方*R(I=电流R=电阻)
  我们知道电压其实通俗的讲就是一个单位的电荷从A点到B点所做的电荷量如果两者一乘那么这个概念便成了一个单位时间内通过破测导体AB的电荷量从A点到B点所做的功,功率就是一个单位时间内一个物体从A点到B点所做的功电功率则不是一个物体,而是通过测导体AB的电荷量,于是电功率的概念可以是在一个单位时间内通过被测导体AB的电荷量从A点到B点所做的功就是物理上所做的电流乘电压。

电功率所有计算公式

在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那么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什么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供大家参考。

一、电功率计算公式
1、在纯直流电路中:P=UI、P=I2R、P=U2/R。
2、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Icosφ。
3、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P=√3UIcosφ。
二、欧姆定律部分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三、电功计算公式
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2Rt,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U2t/R,W1:W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W1+W2+…Wn。
四、电功率
1.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P1:P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n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P额=U额I额=U2额/R,额定电流I=P/U=0.11A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①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
②根据P=U2/R如果U减小为原来的1/n。
五、电功电功率部分
1.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2.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3.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4.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
5.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6.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7.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8.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9.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0.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1.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12.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计算公式:
在纯直流电路中:P=UI P=I2R P=U2/R 式中:P---电功率(W),U---电压(V),
I----电流(A), R---电阻(Ω).
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Icosφ 式中:cosφ---功率因数, 如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可视为
电阻性负载,其 cos φ=1 则 P=UI
U、I---分别为相电压、电流。
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不论负载的连接是哪种形式,对称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都是:
P=√3UIcosφ 式中:U、I---分别为线电压、线电流。
cosφ ---功率因数,若为三相阻性负载,如三相电炉, cosφ=1
则P=√3UI。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2.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密度×(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U÷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T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I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U÷R×T(同上)
⑶电功率 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IR(纯电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U÷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⑷电热 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IRt(普式公式)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

电功率所有计算公式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2.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密度×(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U÷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T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I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U÷R×T(同上)
⑶电功率 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IR(纯电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U÷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⑷电热 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IRt(普式公式)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2.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密度×(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U÷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T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I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U÷R×T(同上)
⑶电功率 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IR(纯电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U÷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⑷电热 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IRt(普式公式)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
有关电功率的基本公式是四个,
定义式:P=W/t(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实验公式:P=UI(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和实验公式推导公式:
P=I2R, P=U2/R(电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功率等于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w/t=ui,其中,p代表电功率,w表示电功,t表示时间;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这两个计算公式都成立,但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其物理意义是:一段电路上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强度成正比。
另外,电功率单位为瓦特(w),电功的单位用焦耳(j),时间单位用秒(s);电压的单位为伏特(v),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电功率公式,
当用公式P=UI
(电压的单位用伏特V,
电流的单位用安培A),计算出来的功率单位是w.
当用公式P=W÷t
计算功率时,如果电能W的单位用的是千瓦时--也就是度,t的单位用小时h,进行计算时,求出功率P的单位就是kw.
功率包括电功率、机械功率。电功率又包括直流电功率、交流电功率和射频功率;交流功率又包括正弦电路功率和非正弦电路功率;机械功率又包括线位移功率和角位移功率,角位移功率常见于电机输出功率;电功率还可分为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在电学中,不加特殊声明时,功率均值有功功率。在非正弦电路中,无功功率又可分为位移无功功率,畸变无功功率,两者的方和根称为广义无功功率。
详见:最全功率计算公式:http://hi.baidu.com/cn_anyway/item/2cd0e1d9b7e69fd21a72b408

电功率三个公式是什么?

电功率的三个公式分别是:
1. 电功率 P 的定义公式:P = VI,其中 P 表示电功率,V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根据此公式可以推导出 P = I^2R 或 P = V^2/R,其中 R 表示电阻。
2. 电功率 P 的功率损耗公式:P = I^2R,其中 P 表示电功率,I 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此公式用于计算电路中的功率损耗,即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功率。
3. 电功率 P 的能量转换公式:P = ΔW/Δt,其中 P 表示电功率,ΔW 表示电能转换的功,Δt 表示时间间隔。此公式用于计算电路中电能的转换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换量。
电功率是衡量电路中能量转化速率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P表示,单位是瓦特(W)。电功率的公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衍生出多个公式,下面列出了三个常用的电功率公式:
1. 电功率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P = VI
其中,P表示电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这个公式是最基本的电功率公式,用于计算直流电路中的功率。
2. 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
P = I^2R
其中,P表示电功率,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这个公式适用于直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用于计算电阻的功率消耗。
3. 电功率与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的关系:
P = VIcos(θ)
其中,P表示电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电路的功率因数的相位差。这个公式适用于交流电路,用于计算功率因数不为1的情况下的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电功率公式中的电压和电流要采用相同的单位。另外,根据不同的电路情况和计算要求,还可以使用其他的电功率公式,如三相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公式等。
电功率(P)是电流(I)通过电压(V)产生的功率,它是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速率。电功率可以通过三个公式来表示:
P = V * I这是最常见的电功率公式,其中 V 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V),I 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
P = I^2 * R这是根据欧姆定律得到的电功率公式,其中 I 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Ω)。
P = V^2 / R这也是根据欧姆定律得到的另一个电功率公式,其中 V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这三个电功率公式是互相等价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已知参数来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在电路中,电功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用于衡量电能转换的效率和负载对电源的要求。
电功率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公式来计算:
1. 电功率 = 电流 × 电压
这个公式适用于电流和电压已知的情况下。
2. 电功率 = 电流2 × 电阻
当电流和电阻已知时,可以使用这个公式。
3. 电功率 = 电压2 ÷ 电阻
当电压和电阻已知时,可以使用这个公式。
以上三个公式中,电功率以瓦特(W)为单位表示,电流以安培(A)为单位表示,电压以伏特(V)为单位表示,电阻以欧姆(Ω)为单位表示。
1. P = VI
这个公式表示电功率P等于电压V与电流I的乘积。其中,电压单位为伏特(V),电流单位为安培(A),电功率单位为瓦特(W)。
2. P = I^2R
这个公式表示电功率P等于电流I的平方乘以电阻R。其中,电阻单位为欧姆(Ω)。
3. P = V^2/R
这个公式表示电功率P等于电压V的平方除以电阻R。其中,电阻单位为欧姆(Ω)。
这三个公式可以根据已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P=I2R、P=U2/R。
式中:P是电功率(W),U是电压(V),I是电流(A),R是电阻(Ω)。
计算公式
1. P=W/t 主要适用于已知电能和时间求功率。
2. P=UI 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
3. P=U^2/R =I^2R主要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一般用于并联电路或电压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
4.P=I^2R 主要用于纯电阻电路。
一般用于串联电路或电流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
5.P=n/Nt 主要适用于有电能表和钟表求解电功率。
t-----用电器单独工作的时间,单位为小时。
n----用电器单独工作 t 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N----电能表铭牌上每消耗 1 千瓦时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UIt/t=UI。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桥念晌用电敏锋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定义式高蔽)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扩展资料:电功率产生原因:开关电源的输入端通常采用由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220V交流输入市电整流后直接接电容器滤波,以得到波形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但是由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和储能元件的组合,虽然交流输入市电电压的波形Vi是正弦的,但是整流元件的导通角不足180o,一般只有60°左
终于齐了!电功率计芹羡算公式精编汇总一、电功率计算公式:1、在纯直流电路中:P=UIP=I2RP=U2/R式中:P---电功率(W),U---电压(V),I----电流(A),R---电阻(Ω)。2、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Icosφ式中:cosφ---功率因数,如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可视为电阻性负载,其cosφ=1则P=UIU、I---分别为相电压、电流。3、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不论负载的连接是哪种形式,对称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都是:P=√3UIcosφ式中:U、I---分别为线电压、线电流。cosφ---功率因数,若为三相阻性负载,如三相电炉,cosφ=1则P=√3U。二、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
P=U2/R,R=U2/P,还有P=I2R。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还有P=I2R。
扩展资料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
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公式中的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

电功和电功率的公式.!!

电功率: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 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电功:当电路两端电压为U,电路中的电流为I,通电时间为t时,电功W(或者说消耗的电能)为:W=UIt。
扩展资料
物理单位
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1 kW=1×103W 1 MW=1×103kW=1×106W 1马力=735W
马力: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1W=1J/s。
电功的影响因素为电压和电流,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砝码被提升得越高,表示电流做的功越多。如果保持电压和电流不变,通电时间越长,砝码被提升得越高,电流做的功就越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功
百度百科—电功率
1,额定电压为220V的用电器接上220V的电压那么它消耗的功率就是它的额定功率,也就是1.5kw.h。2,通过的电流I=P/U=1500w/220v=6.82A。3,W=PS=1500w/3600s=0.42J
电压:U
电流:I
电阻:R
时间:T  电功率:P    电功:W
电功率:P=W/T=UI=U的平方/R=I的平方乘以R
电功:W=UIT=PT=U的平方乘以T/R=I的平方乘以R乘以T
电功,电功率公式:
直流电路:
将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称为电功,即电荷被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A=Pt
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P=UI=I^2R=U^2/R
交流电路:
在交流电路中,只有电阻上消耗功率,称为有功功率P=UIcosθ;电感,电容是不消耗功率的,它们与电源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称为无功功率Q=UIsinθ
设S=UI,称为视在功率,cosθ功率因数
S=√(P^2+Q^2);cosθ=P/S
1500w=1.5kw;1.5kw工作一小时1.5kw*1h=1.5kw·h;
P=UI;I=P/U=1500w/220v=75/11A;
W=Pt=1500W*1s=1500J.
一、P=W/t:主要适用于已知电能和时间求功率。
二、P=UI: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
三、P=U^2/R =I^2R:主要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四、P=I^2R:主要用于纯电阻电路。
五、P=n/Nt:主要适用于有电能表和钟表求解电功率。
扩展资料:
相关计算
1、概念计算
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用P表示。
1秒之内耗电能,叫这电器电功率。
P等电能除时间P=w/t,电压电流两相乘P=UI。
功率单位是瓦特,1(W)等1伏安,1W=1VA。
已知p、t求耗能,W等于p乘t。
2、电功率计算
电灯电器有标志,额定电压(U0)额功率(P0)。
正常发光用电流,I等P0除U0.I=P0/U0。
电压改变功率变,其中电阻是不变。
遇见电器求电阻,R等U^2除以P,R=U^2/P。

电功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即P=UI,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如果在"t"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P=UI,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R。
电流电压功率公式:
一、基本公式;功率=电压乘以电流(P=UI)。
二、推导公式。
1、电流=功率除以电压(I=P/U)。
2、电压=功率除以电流(U=P/I)。
3、电阻=电压除以电流(R=U/I)。
4、功率=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P=U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