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元宵节古诗小学必背
- 2、小学学过的关于元宵节的诗
- 3、元宵古诗四句小学简单
- 4、小学元宵节的古诗100首分别是什么?
- 5、小学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古诗词
- 6、元宵节的古诗10首小学
- 7、元宵节最佳10首古诗小学
- 8、元宵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小学
- 9、元宵节的诗句 古诗小学三年级5字句?
元宵节古诗小学必背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5、《江上度元宵节》一舟元夕卧孤村,夜半相呼了不应。说与儿曹休谇语,黄州明日买残灯。
6、《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7、《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的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8、《折桂令.元宵》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小学学过的关于元宵节的诗
1、(唐)李商隐《观灯乐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2、(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3、(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4、(宋)晁端礼《鹧鸪天》
阆苑瑶台路暗通,皇州佳气正葱葱。
半天楼殿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
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
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
5、(金)元好问《京都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小学学过的关于元宵节的诗
1、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作者:丘逢甲
2、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作者:刘克庄
3、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 宵》 (明) 唐寅
4、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作者:苏味道
二、元宵节习俗
1、迎紫姑
故老相传,紫姑是一个善良漂亮的女子,为生活所迫,做了富人的小妾,却被别人所妒,冤死在厕所中,后来被封为厕神,在元宵节的夜里,人们会用稻草扎成紫姑的模型来祭祀她,祈求她保佑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2、踩高跷
踩高跷是汉族的传统活动之一,每逢节日,人们就会搬出家伙事,在一起踩踩高跷,热热闹闹的庆贺一下,同时踩高跷也是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多变,多种多样,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元 宵
(明)唐伯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青玉案.元夕
1、《江上度元宵节》
一舟元夕卧孤村,夜半相呼了不应。
说与儿曹休谇语,黄州明日买残灯。
2、《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的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4、《折桂令.元宵》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得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5、《元宵雨 》
三五元宵节,连年气候同。
漫天来暮雨,吼地起南风。
灯火楼台寂,笙歌巷陌空。
金吾徒弛禁,清坐惬深衷。
6、《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无辨古今眼,有辨古今舌。
说得十分真,何如见得彻。
见得彻,耿耿心灯夺夜寒。
年年宴赏元宵节。
元宵古诗四句小学简单
元宵节古诗四句小学简单有如下:
1、《正月十五夜灯》张祜〔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翻译: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2、《上元夜六首·其一》崔液〔唐代〕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翻译: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3、《汴京元夕》李梦阳〔明代〕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翻译:中山来的戏子服饰鲜丽,郑燕来的的女姬则各有高超的技艺。他们一同表演着周宪王朱有炖的杂剧,而金梁桥外皓月洁白如霜。
4、《京都元夕》元好问〔金朝〕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翻译:元宵时节,到处都能碰到盛装打扮的游人,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孩童们互相追逐打闹。我这个穿着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5、《上元竹枝词》符曾〔清代〕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翻译: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小学元宵节的古诗100首分别是什么?
弟妹公民您你妹滴农民工弄红民工
一、《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二、《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三、《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四、《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译文:中山来的戏子服饰鲜丽,郑燕来的的女姬则各有高超的技艺。他们一同表演着周宪王朱有炖的杂剧,而金梁桥外皓月洁白如霜。
五、《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译文: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小学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古诗词
1. 小学关于元宵节诗句古诗词
小学关于元宵节诗句古诗词 1.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小学去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____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____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____蒋捷《女冠子·元夕》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宫·元宵》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____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____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____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____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____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宫·元宵》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____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____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____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____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____元好问《京都元夕》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____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____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____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____符曾《上元竹枝词》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____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____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____李商隐《观灯乐行》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____王守仁《元夕二首》
2. 小学学的有关于元宵的诗句
小学学的关于元宵诗句有:
1、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2、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卢利斯《新年好》。
3、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4、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5、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唐·李商隐《隋宫守岁》。
3.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古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李商隐《观灯乐行》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好问《京都元夕》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紫府东风放夜时。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4.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如下:1、《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宋代:刘克庄繁灯夺霁华。
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2、《观灯乐行》唐代: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3、《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宋代:李持正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4、《好事近·春雨细如尘》宋代:朱敦儒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5、《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宋代:苏轼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平原不似高阳傲。
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6、《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宋代:佚名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7、《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明代:赵时春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宵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8、《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9、《正月十五夜灯》唐代: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10、《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 元宵节诗句古诗
元宵节诗句古诗如下:1、《上元夜六首·其一》唐代: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2、《解语花·上元》宋代:周邦彦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
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3、《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6.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1、《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繁灯夺霁华。
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2、《人月圆令》李持正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3、《好事近·春雨细如尘》朱敦儒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4、《临江仙·都城元夕》毛滂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5、《踏莎行·元夕》毛滂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
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花市无尘,朱门如绣。
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7. 小学学过的元宵节的诗
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元 宵
(明)唐伯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8. 元宵节的诗句 古诗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原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原文: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原文: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原文: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
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哪家看见明月都不会干坐着,哪里有人家听闻有灯火闪烁不来看?
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原文: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
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如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于门”。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著,同着,犹“有”。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元宵节的古诗10首小学
小学元宵节的古诗10首如下:
1、元月其。
丘逢甲。
三年此夕呒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2、矽钥其。
丘逢甲。
满城灯市荡春烟,钥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3、元矽诗。
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 猎炬金樽烂漫红。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箫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4、元矽影永冰灯。
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5、扫。
姜铂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玛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6、日贵客钩帘看御街。
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7、籽元矽戏陈敬叟。
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8、生耔矽。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9、京都元夕。
元好问。
祛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0、好事近细如尘。
朱敦儒。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元宵节的简历:
元宵节, 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最佳10首古诗小学
1、唐代崔液《上元夜》: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2、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3、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4、唐代李商隐《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译文: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5、唐代卢照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6、宋代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译文:杭州城的元宵夜,凉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而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黄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7、宋代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译文:东风初起的京城解除宵禁之时,我伴着看貌如秾李、步生莲花的美人归去。五更的钟声响起,笙歌已散尽,月色皎皎而灯火稀疏。香烟袅袅,梦魂恢依。天涯寒意散尽,我减下春衣。京城迢递,不知在何处,只望见稀疏冷落的银河下孤雁高飞。
8、金朝元好问《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译文: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9、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灯光连成一片好像树上银白的花朵,城河桥上,灯如繁星,关锁尽开,任人通行。马蹄飞扬暗中带起尘土,明月当空似乎在追随行人。游玩赏月的歌伎都装扮得华美艳丽,边走边唱着《梅花落》。京都的禁军们今天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壶不要催促天明。
10、宋代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译文:元宵佳节,众人纷纷争相观看采莲船表演。表演能让观众欣赏到健硕骏马,芬芳车厢,人们纷纷捡起表演者落下的吊坠或嵌金花的首饰。风来雨疾,夜已深。人群竟皆散去,整个大街唯有孤零零的元宵彩灯,一些商贩还在叫唤着卖汤圆。
元宵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小学
小学元宵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如下:
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译文:夜晚的东风将元宵的灯火吹得如千树花开,更让烟火看来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华丽的马车香气洋溢在行驶的路上。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整个晚上,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找到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站立在灯火零落之处。
2、《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沾透了她那身春衫的袖子。
3、《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译文: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元宵节的诗句 古诗小学三年级5字句?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注释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月上:一作“月到”。见:看见。泪湿:一作“泪满”。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唐代〕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落梅:曲调名。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唐代〕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注释锦:色彩华丽,这里指色彩华丽的花灯,正月十五有放花灯的习俗。开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种习俗,由夫妇中的男方主办,活动内容一般为夫妻对坐进行宴饮或赏乐观戏。宋罗烨《醉翁谈录》“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开,举行。兰缸:也作“兰釭”,是燃烧兰膏的灯具,也常用来表示精致的灯具。早年:年轻的时候,这里指年轻人。缛彩:也作“缛采”,绚丽的色彩。汉:天河,银河。《迢迢牵牛星》中有“皎皎河汉女”,即为银河中的织女星。依:靠着,依靠。《说文》依,倚也。千金笑:指美丽女子的笑。九枝:一干九枝的灯具,枝上放置蜡烛或加灯油,也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正月十五夜
[ 唐 ]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生查子·元夕
宋 ·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元宵节的诗句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6.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7.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9.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毛滂《踏莎行·元夕》
10.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11.琉璃影里烧银烛,果然是夜夜元宵。--高明《戏文·蔡伯喈琵琶记》
12.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13.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王守仁《元夕二首》
14.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辛弃疾《好事近·元夕立春》
15.去年元夜,正钱塘,看天街灯烛。--赵长卿《探春令·元夕》
16.今年元夕。探尽江梅,都无消息。草市梢头,柳庄深处,雪花如席。--张孝祥《柳梢青·今年元夕》
17.宝髻双双出绮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范成大《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
18.垂云卷尽添空阔。吹上新年,美满十分月。--范成大《醉落魄·元夕》
19.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圆。--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20.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姜夔《鹧鸪天·元夕不出》
21.珠楼缈缈,人月两婵娟,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毛滂《蓦山溪·元夕词》
22.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