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现在还有国民党吗?
- 2、国民党如何成为民国第一大党
- 3、台湾民进党和国民党有什么区别,蓝营和绿营呢?
- 4、中国国民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哪里举行
- 5、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光复
- 6、我们的国家一共有多少个党派分支,那位大师来分解分解;
- 7、哪一位国军名将在台湾当了“张学良第二”
- 8、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什么意思?有何典故?
- 9、为什么说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
- 10、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逐渐在全国建立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代表了什么?
现在还有国民党吗?
现在还有国民党。
1949年7月16日,为挽救败局,国民党顽固派成立“非常委员会”,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 ,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2020年3月7日,中国国民党党主席补选举行投票,郝龙斌承认败选,江启臣胜出 。
政党架构:
国民党的党务组织架构主要分中央、县市(包括直辖市)、区级党部三级。国民党以“全国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权。2000年3月下台,国民党为“浴火重生、从零开始”,于2000年6月后开启了党务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组织架构主要为:
(一)“全国代表大会”。为该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代表任期为4年。主要职权为:修改党章,决定政纲、政策,检讨中央委员工作,讨论党务与政治议题,同意任命党主席提名的副主席,通过党主席提名的中央评议委员,通过党提名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
(二)主席。国民党设主席1名,自2001年后改由党代表选举产生为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连选可连任一次。2001年3月,国民党首次举行党主席由党员直选活动,现任党主席连战以高达97.09%的得票率当选。主席综理全党党务,为“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及中央常务委员会的主席,在主要决策上拥有最后的决定权。
(三)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置委员210人,候补委员105人,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4年。中央委员会主要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对外代表该党,讨论及处理党务与政治事项,选举中央常务委员等等。中央委员会设有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3人,主要党主席提名、中央委员会通过任命。
现在还有国民党,不过是在中国台湾。
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蒋介石连任总裁至1975年4月5日去世。蒋介石去世后,废除“总裁”制,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连任至1988年1月13日去世。
其后则由李登辉继任至2000年3月,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失败,李登辉被迫下台,由连战继任。2000年6月18日,国民党召开“十五全”临时会,连战正式当选为党主席。
中国国民党党主席补选与2020年3月7日投票,江启臣当选新任党主席。
扩展资料:
在中国大陆也有一个和国民党相关的政党,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民革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人士所创建。于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成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革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战斗,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成员,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的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革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充分发挥民革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为加强海峡两岸沟通与交流,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了新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名单
民革中央网站-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介
楼主是指中国国民党吗?
现在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啊.名称也没变.
大陆这边的八大民主党派里还有一个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中国国民党成立比较早,其前身是同盟会1905年成立,后来经过宋教仁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为反对袁世凯又改组中华革命党,后来定名为中国国民党.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一直执政到2000年.后来台湾的民主进步党通过选举击败了中国国民党,成为台湾的执政党.2004年选举,国民党又败给民进党.目前是台湾的最大的在野党.
当然有了 在台湾 但是现在国民党在台湾不是当权党派
现在还有国民党。
1949年7月16日,为挽救败局,国民党顽固派成立“非常委员会”,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 ,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2020年3月7日,中国国民党党主席补选举行投票,郝龙斌承认败选,江启臣胜出 。
扩展资料
中国国民党改造为“台湾国民党”,导致党内理念不清、路线争议不断,新党、亲民党相继出走。为凝聚人心,国民党决定重新确立立党理念和路线。
(一)政治定位方面:明确声明国民党是“不是外省党,也不是台湾党,更不是台独党”,“本土化”绝不是族群化、省籍化、更不是“去中国化”。
(二)两岸关系方面:全面清除分裂路线影响,回归“一个中国”路线。强调国民党对于“一个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追求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建构台海和平区,在台湾优先的前提上,逐步迈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如何成为民国第一大党
国民党崛起并成为国内第一大党是很早的事,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等那些革命家的功劳。
4个问题 怎麼能几句话就能说清的
1制定了什麽政策 最有名的三民主义 参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如何建立的政权 知道孙中山吗 看看他的历程 就知道了
3蒋介石本领使全国归其领导? 10年北伐 奠定了民国
4大军阀们为什么都对蒋畏惧三分 北伐打的 后来都军统贡献很大
1、自身严重腐败。党政军皆然。
2、社会贫富悬殊极大。四大家族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普通百姓一贫如洗,社会矛盾激化。
3、国民党的经济金融政策严重失败,当时全国经济片混乱。蒋经国到上海戡乱整治,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想法也未能实现。
4、以一党私利为重,漠视共产党人、各民主党派的以及劳苦大众的利益。
以上教训至今让值得我们反省和借鉴。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高举革命旗帜,使国民党拥有了合法的法统地位,借北伐余威,国民党建立中央政权,虽开始有分裂,但最终统一于南京将某人旗下。蒋中正之所以能成为民国第一人,只要是因为他当时身兼北伐军总司令,声望如日中天,军事力量国内第一,还有就是与江浙银行团合作,财力雄厚,军事强大,再者又与宋家联姻,既与孙中山成了姻亲,又与美国搭上了线。还有就是蒋中正本人的素质同样不是凡品,玩弄权术那就是一等一的高手,与各路军阀打打合合,军事实力强是一回事,但是更多的是通过权术手腕分化瓦解对手,屡试不爽。若不是遇到了天生对头毛泽东,蒋或许就真的国内无敌了。
台湾民进党和国民党有什么区别,蓝营和绿营呢?
我是长期关注台湾的问题的。民进党目前是在野党,是监督政府施政。国民党目前是执政党。蓝营是由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所组成的。因为国民党的党旗是蓝色的,所以称为蓝营,立场偏统。绿营是有民进党、台湾团结联盟所组成的。因为民进党的党旗是绿色的故而称绿营,立场偏独。望采纳。
民进
党就是从国民党里面分出来的,比较讨厌国民党独大
蓝营就是以国民党为首的支持终极统一的阵营,绿营主要是民进党为主的阵营
台湾的民进党
是民主进步党的简称。国民党为中国国民党的简称。
两个党不一样,当然就有不同的诉求。
以民主进步党为首的绿营,与以中国国民党为首的蓝营并列为中国台湾两大政治势力。民进党国民党的主要区别是,发展历史不同、政党主张不同、政党架构不同,具体如下:
一、发展历史不同
1、民进党
民主进步党是由一群党外人士于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宣布成立的。民进党自成立起,不断通过鼓吹“住民自决”等各种“台独”倾向的决议,至1991年民进党通过“台独党纲”,该党彻底沦为“台独党”。成立初期的民进党热衷于街头运动,一度在岛内被冠以“暴力党”的称号。
2、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成立于189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 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
二、政党主张不同
1、民进党
民进党的党章虽然开明宗义地表明,民进党是一个追求“民主”和“进步”的政党,然而民进党的党纲则素有“台独党纲”之称。其实,民进党的党纲经过多次修订,不断地朝“缓和”方向变化,但目前仍不脱“台独”色彩。近年来,民进党又通过一系列决议文,来掩饰、修正党纲中赤裸裸的“台独”主张。
除了“台独”内容外,民进党的党纲还主张建立“民主自由的法政秩序”、推行成长均衡的经济财政政策、建立“公平开放的福利社会”、培养“创新进步的教育文化”,以及推行“和平独立”的“国防外交”政策等。
2、国民党
在李登辉主政的12年期间,逐渐偏离一个中国路线,将中国国民党改造为“台湾国民党”,导致党内理念不清、路线争议不断,新党、亲民党相继出走。为凝聚人心,国民党决定重新确立立党理念和路线。
(1)、政治定位方面:明确声明国民党是“不是外省党,也不是台湾党,更不是台独党”,“本土化”绝不是族群化、省籍化、更不是“去中国化”。
(2)、两岸关系方面:全面清除李登辉分裂路线影响,回归“一个中国”路线。强调国民党对于“一个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追求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建构台海和平区,在台湾优先的前提上,逐步迈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统一。积极恢复两岸制度化协商,加强全方位交流,推动城市交流、政党交流、高层互访。推动两岸经贸松绑,促进两岸资金、人员及资讯移动透明化,创造国际企业策略联盟的环境。
(3)、在“国防外交”方面:建构全民参与的现代化“国防”,以精实军队战力,落实“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战略指导。扩大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及国际组织,巩固、增进与“邦交国”的关系,积极拓展与其它非“邦交国”的实质关系。团结全球华侨,宏扬中华文化,共同建构全球华侨的生命共同体。
(4)、政治方面:遵守“宪法”及“增修条文”,坚决贯彻“双首长制”;坚持政党政治与责任政治原则,建立优质化民主。制定政党法及政治献金法,并对政党投资或经营营利事业进行合理规范与限制。进行选区重划,“立法委员”选举制度改采“单一选区两票制”等等。
(5)、经济方面:提升科技研发水准,编列研发经费,引导民间投入研发工作,以强化产业竞争力。开放“三通”、松绑“戒急用忍”,建构以台湾为中心的矽谷台北、上海以及东京、台北、上海“双黄金三角”,以巩固台湾在全球经贸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三、政党架构不同
1、民进党
民进党的全台代表大会为该党最高权力机构,每一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召集一次,必要时也可经中执委决定或全台5个以上县市党部书面提议召开。“全代会”的主要职责是修订党章,议定党纲,听取并审查中执委的报告,选举或罢免中执委委员等。而中执委作为常设的最高权力中枢,设置委员31人,并由除党主席(党主席为当然委员)外的30人互选出10人为常务执行委员。党主席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任期2年,可连选连任1次。
此外,民进党还设置一个由11名委员(委员由“全代会”选举产生)组成的中央评议委员会,其主要职权是对党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民进党中央党部下设”国际事务部”、“中国事务部”、组织推广部、文化宣传部、社会发展部、妇女发展部、青年发展部等7个部,财务委员会、政策委员会等2个会,以及一个民意调查中心和一所“台湾民主学校”。民进党在各县市都设有地方党部,负责地方党务工作 。
2、国民党
国民党的党务组织架构主要分中央、县市(包括直辖市)、区级党部三级。国民党以“全国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权。于2000年6月后开启了党务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组织架构主要为:
(1)“全国代表大会”。为该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代表任期为4年。主要职权为:修改党章,决定政纲、政策,检讨中央委员工作,讨论党务与政治议题,同意任命党主席提名的副主席,通过党主席提名的中央评议委员,通过党提名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
(2)、主席。国民党设主席1名,自2001年后改由党代表选举产生为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连选可连任一次。
(3)、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置委员210人,候补委员105人,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4年。中央委员会主要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对外代表该党,讨论及处理党务与政治事项,选举中央常务委员等等。
(4)、中央评议委员会。它是国民党的咨询机构,其成员由党主席聘任,提请“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或追认。中央评议委员以会议方式行使职权,置主席团主席若干人,主持会议。
(5)、地方党部。国民党由于历史悠久,加之长期执政,在各地都设立了绵密的地方党部与基层组织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主进步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哪里举行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
这次会议是在改组国民党和推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召开的。
按照中共三大的决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张国焘、李立三、瞿秋白等20多人参加了会议。
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孙中山主持开幕式并致开会词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在文明路广东省博物馆馆内,大院左侧的钟楼的礼堂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在该钟楼的礼堂内召开。礼堂现已恢复当时大会时的原状,正面的主席台上有孙中山画像,和中国国民党党旗,台下的座位全部贴有当时出席会议人员的编号和姓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光复
B 试题分析: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因此选B.点评:中国同盟会:(1)建立:1905年8月,日本东京;主要三个联合的团体,即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2)成立大会内容:①通过同盟会章程;②创办刊物《民报》;③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④确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复恢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意义: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此题选B,中国同盟会。原因是,同盟会有明确的纲领,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
(1)建立:1905年8月,日本东京;主要三个联合的团体,即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2)成立大会内容:
①通过同盟会章程;
②创办刊物《民报》;
③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④确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复恢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意义: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扩展资料:中国同盟会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
自1906年起,中国同盟会联合地方会党,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1906年12月,又称“丙午萍浏之役”)、黄冈起义(1907年5月,又称“丁未黄冈之役”)、七女湖起义(6月,又称“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钦廉防城起义(9月,又称“丁未防城之役”)、镇南关起义(12月,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钦廉上思起义(1908年3月,又称“戊申马笃山之役”)、云南河口起义(4月,又称“戊申河口之役”)、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2月,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又称“辛亥广州起义”、“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
其中1906年萍浏醴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太平天国以后中国南方爆发的一次范围最大的反清革命斗争,牺牲义军将士及其亲属逾万人;黄花岗起义参与及牺牲者多为同盟会骨干成员。
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虽然有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参加,但中国同盟会并未起领导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同盟会
我们的国家一共有多少个党派分支,那位大师来分解分解;
1.国民党,1919年,正式确立。
2.共产党,1921年,成立,现在台湾。
3.民革,1948年,国民党的三个分支组成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4.民盟,1941年,成立,主要是文化教育与科技工作者。(重庆)
5.民建,1945年,成立,主要是经济界人士。
6.民进,1945年,成立,主要是文化教育知识分子。(上海),民主促进委员会。
7.农工党,1931年,成立,主要医药界。
8.致公党,1925年,正式成立,主要是归侨。
9.九三学社,1946年,正式成立,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
10.台盟,1947年,成立,主要是台湾人士。
11.民进党,1986年,成立,(台湾),民主进步党。
12.亲民党,2000年,成立,国民党分裂出来。(台湾)
13.新党,1993年,成立,国民党分支。(台湾)
台湾还有一大批小党,不一一细述。
哪一位国军名将在台湾当了“张学良第二”
孙立人因为被怀疑和美国人勾结企图发动兵变,在湖口案后被软禁在台中寓所几十年。
是 孙立人
1950年3月20日,美国中情局一份机密报告称,受过美国教育、现负责台湾防务的孙立人,正计划发动政/变。
1955年6月24日,蒋 免去了孙立人 陆/军/总/司/令 职务,随之又将孙秘密拘捕.
薛岳
在近代史上,张学良是独一无二的,但独一无二的命运也常被拿来作类比。
李宗仁,1890年生于广西桂林,1969年卒于北京。李宗仁的地位和影响力比张学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桂系军人的首脑,早年参加同盟会,也算得上辛亥革命元老。作为国民革命军的将领,他在北伐战役中颇有表现,后历任军政要职。李宗仁作为军人最耀眼的一刻,是在抗战中组织指挥了震撼中外的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跟蒋介石的恩怨纠葛比张学良更复杂,1929年他曾经参与国民党地方派系联合“倒蒋”行动,失败后又接受蒋的领导。1948年4月,他执意参选“副总统”,打败了蒋介石属意的孙科。1949年1月21日,面临内战颓势的蒋介石在多方逼迫下下野,由李宗仁代理“总统”,但蒋仍以国民党总裁身份裁决军政,暗中部署指挥,使李“代总统”受到重重羁绊。1949年年末,“国民政府”迁台,李宗仁以就医理由赴美,未到台湾。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复行视事”。1952年1月11日,“监察院”以李宗仁“遽离国土……不顾舆论指责与各方劝阻,弃职离走,希图自全”,对李宗仁提出弹劾,指责李宗仁在美国发表有关“合作政府”之议是在“颠覆政府,危害国家”。1954年3月10日,“国民大会”议决监察院弹劾案,罢免了李宗仁的“副总统”之职。
到底李宗仁为什么滞留美国不到台湾?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他说明了理由:“台湾是蒋先生清一色的天下,他掌握了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在这种局面下,我如贸然回台,则无异自投罗网,任其摆布,蒋的第一着必然是迫我‘劝进’,等他‘复正大位’之后,我将来命运如何,就很难逆料了。以蒋先生过去对我衔害之深,我一旦失去自由,恐欲求为张汉卿第二也不可得了。”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提到张学良,但他终究没成为张学良第二。在审时度势方面,李大帅远胜张少帅。1965年,李宗仁返回祖国大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盛待。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这位70多岁的名将与一位20多岁的护士成就了他第三段婚姻。
李宗仁的生命曲线划过了中国大陆、台湾,美国,与张学良类似,但最后的落脚点不同。在这一点上,吴国桢更接近。
吴国桢,1903年生于湖北建始,1984年卒于美国萨凡纳市。吴国桢一直被视为国民党内的“亲美派”,19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928年起,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上海特别市长等职。1949年到台湾后,任“总裁办公室”设计委员。退守台湾之际,声望跌到谷底的蒋介石为了拉住美国的支持,让有着“民主先生”之称的吴国桢继陈诚之后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
对蒋介石来讲,吴国桢只是做给美国看的“民主橱窗”。朝鲜战争爆发后,吴国桢利用价值相对减少。蒋介石着力培养儿子蒋经国的政治势力,动摇了吴国桢的地位。冷暖自知的吴国桢于1953年3月,找了李宗仁一样的理由,健康欠佳,呈请辞职,远赴美国芝加哥。同年11月,台湾当局开始指责吴国桢“套汇美金”“携资外逃”,吴国桢极力澄清,要求当局辟谣,却得不到答复,只好在台北报纸刊登声明(这种声明居然能登出来,可作为了解当时岛内时局的一个参照),要求“政府各界”还他清白。1954年2月16日,吴国桢在芝加哥召开记者会,说明滞美未归的理由,讲到“与政府有关争论的政治情况未变”,“为了争取自由国家的支持,必须在台湾实行民主政治”,“目前统治台湾的政府过于专断”。
吴国桢把话挑明,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态度,引来双方越洋大战。台湾当局立即还击,“立法院长”张道藩痛斥吴国桢“言论狂妄、破坏国家形象”“非法乱纪”。吴国桢干脆直接致函“国民大会”,指摘国民党政府一系列缺失,包括:一党专政,特务横行,干涉选举,逮捕人民,威胁敲诈,人权无保障,言论不自由等。
吴国桢的这些言论,理所当然引起台湾当局的强烈反应。3月17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指责吴国桢“背叛国家,予以撤职查办”。国民党中常会开除吴的党籍。随后省议会成立专案组,调查吴任职“省主席”期间的贪污渎职罪行。吴国桢此后一直滞留美国直至病逝。
在吴国桢的人生中,离台赴美是关键一步,他算逃出了罗网。否则,按照当时和后来的媒体评论,他也是“欲求为张汉卿第二而不得”。
真当了张学良第二的,是和李宗仁同为名将的孙立人。
孙立人,1900年生于安徽庐江,1990卒于台湾台中。如果说吴国桢是政界的亲美派,孙立人便是军界的亲美派。他不幸遭际的根源除恃才孤傲外,还在于他的军旅起点不是黄埔。与吴国桢一样,孙立人1923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系,后进入弗吉尼亚军校(一说西点军校)学习军事。1927年,回国加入军界。1941年他率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在仁安羌之战等一系列战役中打得漂亮,成为声名大噪的“抗日名将”。抗战胜利后,他先后任“东北绥靖副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及“陆军南京训练营总司令”等职。他率领新一军在东北与人民解放军展开拉锯战,战后受杜聿明排挤离开,却也成了东北战场上唯一没被解放军击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1949年,孙立人出任台湾防卫总司令,1950年升任陆军总司令。
在大陆,在台湾,孙立人不断得罪着大批黄埔系将领,更严重的是他不赞成部队内的政工制度,直接向担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的蒋经国挑战。他与美国顾问团团长蔡斯关系密切,也引起猜疑。1954年,孙立人被调任荣誉性虚职──“总统府参军长”。
1955年8月20日,孙立人的部下郭廷亮少校被指为“匪谍”,预备“兵谏”,涉嫌叛乱,孙立人遭到牵连,罢去“参军长”职务。此事受牵连者高达300多人,有35人被以军法起诉。孙立人被视为“侧面鼓励”部属,企图进行“叛乱活动”。此后,孙立人被长期软禁于台中,直到蒋经国过世后的两个月(1988年3月20日),才获得人身自由。孙立人获得彻底“平反”是在2001年,“监察院”通过决议,称此案是“被阴谋设局的假案”,此时他已去世10年。
被称为“张学良第二”的孙立人被软禁了33年,这跟张学良本人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这位少帅的囚徒生涯是54年。虽然四个人的命运都被蒋介石的恩怨情仇所左右,但三个“张学良第二”与张学良不同,他们都曾被美国当做替代蒋介石的人选,吴国桢和孙立人还威胁到蒋经国的地位,犯了大忌。张学良还跟他们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活得最长,整整活了100岁。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什么意思?有何典故?
是一个好战人和居一一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后,革命党很多人并没有识破他的真面目。孙中山积极筹建铁路,声言要修10万里铁路;黄兴主动解散南京临时政府的军队。宋教仁虽然对袁世凯抱有幻想,却看出了共和国面临的危机,指出:“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未尝有也。”他为民主政治努力奋斗,争取利用宪法规定的民主权利,精力充沛地、热情满怀地奔走呼吁,力图通过议会道路掌握政权,建设名副其实的共和国。
宋教仁(1882年—1913年)字钝初(一作遁初),湖南桃源人,别号桃源渔父。1904年,他与黄兴、陈天华、刘揆一在长沙创立了华兴会,被推举为副会长;1905年,他努力促进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联合,成立了同盟会。宋教仁任同盟会司法部检事长,并负责《民报》的编述工作。
宋教仁在日本先后进入东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广泛接触西方政治学说。翻译了一些西方国家制度的书籍,如《英国制度要览》、《美国制度概要》、《俄国财政制度》,并对西方国家发生的革命运动作了介绍,如《一九○五年露(俄)国之革命》、《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这些译著,他认为是救中国的“良方”,对革命宣传起了推动作用。
1907年春,宋教仁返回祖国,在东北联络反清义军,于奉天(今沈阳市)发动起义。1910年,宋教仁提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成立“中部同盟会”,致力于长江流域的革命运动。他往返于上海、武汉之间,创建中部同盟会各地分会,筹款项、办武器,促进了武昌起义的爆发。接着,发动上海、南京等地起义,策应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胜利,许多革命党人都缺乏思想准备,宋教仁却拿出了厚厚三大册《共和国中央制度》、《地方政治机关设施》等法制文献,为民主共和国描绘了蓝图。他期望成为民主共和国的“叔孙道”(汉朝礼仪制度的制订者)。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宋教仁任法制局局长,主持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他依据西方民主制度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了国家权力、政权组织形式和公民权利。
“临时政令,多出其手”,宋教仁是中华民国民主与法制的鼓吹者、制订者、捍卫者。
宋教仁主张“政党政治”或“政党内阁”。他企图通过在国会中成为多数党,从而掌握政权。于是,他促进同盟会与几个小党合作,成立了“国民党”。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召开成立大会,他与孙中山、黄兴等9人当选为理事。1913年2月,国民党党员在众议院596席占了269席;在参议院274中占了123席,成了国会中第一大政党。各方面预测宋教仁将被推举为内阁总理。
1913年3月初,宋教仁路过杭州,俯瞰钱塘海潮,心如潮涌,引吭高歌:“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不久,袁世凯急电,邀他赴京,“商决要政”。3月20日晚10时与黄兴辞别,10时40分搭车北上,正当他“欲挽强弓”,大展宏图之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进他的胸膛。凶手是个矮个子男人。
宋教仁送进了沪宁铁路医院,子夜,他口授电文,致电袁世凯:“请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确定不拔之宪法,则仁虽死犹生。”两天后逝世,年仅32岁。
袁世凯得知宋教仁死讯后,又是颁布命令盛加赞颂他“奔走国事,缔造共和,厥功甚伟。迨统一政府成立,赞襄国务,尤能通识大体,擘画勤劳”,表示哀痛说,“方期大展宏猷,何意遽闻惨变?凡我国民,同深怆恻”,又是电令江苏都督程德全“立悬重赏,限期破获,按法重办”凶手。而政府御用报纸则大造国民党内部倾轧的谣言,惑乱社会视听。
就在宋教仁逝世的第二天,即10月23日,上海一个名叫王阿发的古董商人向捕房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说是10天前,他到法租界文元坊一个老主顾应夔丞家去兜售古董,应夔丞却拿出一张相片,要他“办”了此人,给予重赏。王阿发虽慕赏额,但无杀人胆力,所以没有应允,而那张相片,跟报纸上所登宋教仁的相片一样。当天夜晚,捕房在英租界迎春坊三弄的一家妓院拘捕了应夔丞。第二天清晨,又在应夔丞家逮住了凶手武士英;并搜查出一支五发手枪,枪膛里剩下的两颗子弹跟宋教仁身上取出的弹头完全一样;还搜出了应夔丞同袁世凯政府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国务总理赵秉钧的往来密电本和电报、书信材料多件。
应夔丞原为上海流氓、帮会头子,改组青红帮为“国民共进会”,自任会长。袁世凯得知此人历史,认为可以利用就派洪述祖到上海,以商谈解散共进会的名义,秘密加以收买。从此,应夔丞投靠袁世凯,成为袁世凯在上海对付国民党人的一条恶狗。武士英本名吴福铭,山西人,是个毫无政治头脑、唯知金钱的亡命徒,流窜上海不久,就被应夔丞诱骗收买,拉入了共进会。
应夔丞、武士英落网后,袁世凯于3月29日密电程德全探询案情暴露情况,并催促报告“证据”,他的机要秘书也多次密电程德全,要他把“牵涉中央证据向英厅索取”,派人送京,并特别叮嘱“可不作正式报告”。当时凶犯和证据还都在英租界法厅。通过交涉,4月下旬才移交中方。在孙中山、黄兴的强烈要求下,4月25日,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不得不将查获的函电证据公之于世。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各件:
1913年1月14日,赵秉钧致应夔丞函:“密码送请检收,以后有电直寄国务院可也。”
2月1日,洪述祖致应夔丞函:“大题目总以做一篇激烈文章(指暗杀)方有价值也。”2日,应夔丞致赵秉钧电:“孙、黄、黎、宋运动激烈,民党忽主宋(教仁)任总理。已由日本购孙、黄、宋劣史,……用照辑印十万册,拟横滨发行。”同日,洪述祖致应夔丞函:“紧要文章已略露一句,说必有激烈举动。弟(称应夔丞)须于题前经电老赵(秉钧),索一数目。”4日又函:“冬电到赵处,即交兄(洪述祖自称)手面呈,总统阅后颇色喜,说弟颇有本事。既有把握,即望进行。”
3月 13日,应夔丞致洪述祖函:“《民立》记遁初在宁之演说词,读之即知其近来之势力及趋向所在矣。事关大局,欲为釜底抽薪法,若不去宋,非特生出无穷是非,恐大局必为扰乱。”同日,洪述祖致应夔丞电:“毁宋酬勋,相度机宜,妥为办理。”14日,应夔丞致洪述祖电:“梁山匪魁(宋教仁)四出扰乱,危险实甚,已发紧急命令,设法剿捕之,转呈候示。”18日,洪述祖复应夔丞电:“寒电立即照办。” 19日又电:“事速照行。”21日凌晨两点,即武士英刺杀宋教仁不到4小时,应夔丞致洪述祖电:“二十四分钟所发急令已达,请先呈报。”同日又说:“号电谅悉,匪魁已灭,我军无一伤亡,堪慰。望转呈。”23日,洪述祖致应夔丞函:“电悉,不再另复。鄙人于4月7日到沪。”
虽然武士英于4月24日被毒杀灭口在狱中,应夔丞于7月25日劫狱逃往青岛藏匿,但以上证据公诸报端,袁世凯的元凶面目还是大白于大下,警醒许多国民党人。他们指出,杀害宋教仁实质上是“打击平民政治、伸张专制政治”,袁世凯如果当上正式总统,“四万万同胞之生命财产将悉为所断送。”因此国民党人强烈要求传讯赵秉钧,逮捕洪述祖,“严究主名”,矛头直指袁世凯。宋教仁的被杀和政党政治的破产使孙中山提出了“非去袁不可”的坚决主张。这表明南方国民党人同袁世凯北洋集团的矛盾已公开激化到了刀枪相见的程度。
为什么说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
国民党一大上确立了联俄联共的方针,所以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许多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李大钊等共产党人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旧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重新解释过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主张。民权主义提出民权力一般平民所共有,不为少数人所私有;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主张,并规定制定劳工法,改善工人生活。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三民主义同三大政策结合起来,这就使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主要原则上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成为国共两党为之奋斗的共同纲领。大会通过了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常识历史篇。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逐渐在全国建立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代表了什么?
国民党南京政府是一个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它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而只能使中国继续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国民党自身仍然未跳出中国传统的封建独裁思想,为日后覆灭埋下伏笔。
代表了,通过议会制来获取权利的失败。所以只有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航程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其次,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第三,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大革命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了独立自主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