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谢道韫生平经历
- 2、谢道韫的简介
- 3、谢道韫读音怎么读 谢道韫咏雪的故事
- 4、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的才女谢道韫生平介绍
- 5、谢玄和谢道韫是什么关系
- 6、谢道韫是个怎样的人
- 7、谢道韫的拼音
- 8、谢道韫的意思谢道韫的意思是什么
- 9、东晋才女谢道韫有哪些故事 谢道韫是个怎样的人
- 10、谢道韫简介
谢道韫生平经历
谢道韫是谁?谢道韫为什么被称为咏絮之才?以下为您介绍谢道韫。
谢道韫简介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谢道韫生平经历
一、谢道韫出身名门
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谢氏家族的才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
二、谢道韫婚后生活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善草书、隶书,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却信五斗米道,平时踏星步斗,拜神起乩。道韫嫁王凝之为妻,婚姻并不幸福。婚后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整天闷闷不乐。
谢安感到奇怪,就问道:“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谢道韫回答:“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封是指谢韶,胡是谢朗,羯是谢玄,末是谢川,都是谢家兄弟的小字。
言下之意是,这个丈夫让她失望。谢道韫抱怨说谢家兄弟都这么有名气,为什么单单出了王凝之这个蠢才呢!
三、谢道韫晚年生活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
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
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孙恩之乱平定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访过谢道韫。
谢道韫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事后,刘柳逢人就夸奖谢道韫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世。
谢道韫“咏絮之才”的由来
谢道韫很小的时候有一回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适逢下雪,谢安兴致大起,指着洋洋洒洒的雪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
谢道韫的简介
谢道韫(349—409),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
在谢家众多的儿女中,历史上所说的“谢家风范”,在谢道韫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谢道韫的才情倍受伯父谢安的欣赏。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谢道韫轻松地回答道:“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与自己的这位侄女也有着同样的感觉。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谢道韫对《诗经》也读得如此之熟。谢安当即称赞谢道韫颇有“雅人的深致”。
还有一年冬天,天空中雪花纷纷扬扬,谢家子弟正围坐在火炉旁谈诗论文。雪越下越大,谢安笑了笑问在座的侄儿侄女们:“白雪纷纷何所似(大雪纷纷而下像什么样子)?”
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像是空中撒下的一把白花花的盐)。”谢朗是谢安的二哥谢据的儿子,谢安听了侄儿的回答后,没置可否,只是默不作声。
谢道韫随即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满天飞舞的雪花就像春天随风起舞的柳絮)。”听了谢道韫的回答,谢安一面鼓掌,一面口中对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赞赏不已。此后,人们称有文学才能的女子为“咏絮之才”。
从此谢安心中一直在暗自盘算,一定要给自己的这位侄女物色一位才华相配的丈夫。时下人们都知道王家子弟个个才华出众,谢安自然也想到在王家子弟中挑选一个。谢安最初的意思是想将侄女许配给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不久得知王徽之“雪夜访戴”一事以后,谢安担心王徽之是一个办事随心所欲,不能始终如一的人。因而选择了他的哥哥,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做他的侄女婿。
王凝之字叔平,为人禀性忠厚,行止端方。有较深厚的文学造诣,工草隶。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及会稽内史。
谢道韫(349—409),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
在谢家众多的儿女中,历史上所说的“谢家风范”,在谢道韫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谢道韫的才情倍受伯父谢安的欣赏。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谢道韫轻松地回答道:“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与自己的这位侄女也有着同样的感觉。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谢道韫对《诗经》也读得如此之熟。谢安当即称赞谢道韫颇有“雅人的深致”。
还有一年冬天,天空中雪花纷纷扬扬,谢家子弟正围坐在火炉旁谈诗论文。雪越下越大,谢安笑了笑问在座的侄儿侄女们:“白雪纷纷何所似(大雪纷纷而下像什么样子)?”
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像是空中撒下的一把白花花的盐)。”谢朗是谢安的二哥谢据的儿子,谢安听了侄儿的回答后,没置可否,只是默不作声。
谢道韫随即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满天飞舞的雪花就像春天随风起舞的柳絮)。”听了谢道韫的回答,谢安一面鼓掌,一面口中对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赞赏不已。此后,人们称有文学才能的女子为“咏絮之才”。
谢道蕴349到409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河南太康人。他出生于近代王谢两大羌族中的谢家城,然后就是王家的媳妇谢道蕴是东晋后期打败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西安的侄女安息将军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妇。王灵芝的妻子谢道蕴聪慧有才便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
谢道韫: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生卒年不详。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有才辩。曾在家遇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论文义,俄而雪骤,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也?"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称赏。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后世因称女子的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又有一次,王凝之弟王献之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在青绫屏障后参加谈论,发挥献之前议,宾客不能折屈。她风韵高迈,谢安称她有"雅人深致",时人评论她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她的《登山》诗写道:"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描写东岳景象,颇得自然之趣;《拟嵇中散咏松》则仍带有玄言习气,表现出从"庄老告退"到"山水方滋"之间的演化。
谢道韫所著诗、赋、颂、诔原集为两卷,已佚。今存文1篇、诗2首,收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 》
谢道韫《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咏絮才”用的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王凝之妻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尝内集,雪骤下,叔谢安曰:‘何所拟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众承许之。”后世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可惜谢道韫的咏雪佳作有句无篇。这首《泰山吟》虽不及她的咏雪句著名,亦差可见其文才气度。 诗咏泰山,一开始就大气磅礴。巍峨泰山屹立神州之东,与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遥相对峙,故有东岳之称。作者描写它雄伟蕃秀,高耸入云,第二句中的“冲”字,极写泰山逶迤而上,直刺云天的气势,既传神且有动感。接着四句描绘山中景观,“岩中间虚宇”的“间”作分隔解,表现天际空明,云横崖间的景色。“云构”指山中岩洞,“非工非复匠”句,作者赞美了造化之功。这四句描写泰山胜景,作者未事藻绘,只赞以“寂寞幽以玄”,“云构发自然”,似偏于质朴无文。孰不知,此正是东晋土族文人审美品评的最高标准。据刘义庆《世说新语》,魏晋时期人物品藻就是强调“冲静”、“玄远”、“旷淡”、“自然英发”。当时的诗风,亦崇尚质木玄胜。这种质朴审美观的思想基础是老庄之学,如《庄子·天道篇》云:“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刻意篇》中又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东晋时期老庄之学在士族中广为流行,这不仅成为人物品藻的尺度,亦成了诗歌美学的准则。所以谢道韫赞泰山以寂寞无言幽玄自然,看似质木不文,而实质表达了作者对峨峨泰山的最高赞美,包含着作者面对巍巍东岳的无比景仰之情。
才女在高山仰止之际,也触发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因景动情,作者质问时运造化,何以使她屡遭迁谪流离。谢道韫生平行事已难详考,此二句应有所指不是泛泛之笔。查《晋书》本传,道韫夫王凝之及诸子均丧于乱臣孙恩之手,此后失亲流离之苦,不难推想。但是,作者并没有由此归结为自伤身世的哀叹。“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面对雄峻壮伟的泰山,诗人表达的是置身山川天宇,乐享天年,将有限之生命融化于无限之美景的希望胸怀。
我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这首《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这首诗正可见其一斑。
墨客笔下的谢道韫
咏史八首·谢道韫
年代:宋 作者:蒲寿宬
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
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
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
晋代王、谢两族,世代替缨,朝廷倚之为柱石。既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又有所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的说法。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又状写出人事沧桑,令人不胜感慨。
谢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家风范,在她身上表露无遗,长大后嫁给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门当户对,传为佳话。
“袒腹东床”就是王羲之的故事。太傅郗鉴在晋室东渡以后,派遣门人到丞相王导府中为女儿都璿提亲,对王氏子弟来说,这是一个婚嬅高门的难得机会,一个个神气端肃,扭捏作态,唯独王羲之毫不在乎依旧袒腹而卧在东窗床上,不料郗鉴选中的就是这个“袒腹东床”的 少年郎,从而为后人留下“东床快婿”的佳话。
王羲之的夫人为他生下了七子一女,一个个都成了东晋社会的名流。王羲之更以书法冠绝古今,称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传其衣钵,功力虽然略逊其父也颇得真谛,后世合称“二王”。
谢道韫叔父就是“淝水之战”中东晋政权中,措国家如磐石的谢安。晋室东渡之初,谢安与王羲之同寓居在风光明媚的会稽,游山眺水,饮酒赋诗,放情丘壑,兴寄烟霞。谢安在谢氏诸子弟中,似乎特别欣赏侄女谢道温的聪颖与才情。有一天谢安问她:“毛诗何句最佳?” 谢道温答道:“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吉甫就是周朝的贤臣尹吉甫。“吉甫作诵”是指的尹吉甫写的“丞民之诗”,这诗赞美周宣王的卿士仲山甫,帮助周宣王成就中兴之治。诗,辞清句丽,传诵不衰。谢安也不无同感,称赞谢道温颇有雅人深致。还有一次,在北风怒吼 ,雪花纷飞的寒冷冬天,一家人围炉闲谈,谢安问大家:“大雪纷纷而下,象是什么样子?”谢朗应声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温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为之击掌赞叹,因此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她找到一个才堪匹配的好丈夫。
为侄女择婿,最理想的对象当然是王家的儿子。最初本来颇为属意王羲之的长子王徽之的卓尔不群。但王徽之的一件事使谢安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一个雪夜,王徽之独自饮酒,突然渴望会一会老朋友戴逮,于是立即泛舟刻溪,到半途意兴阑珊,又立即驾舟回府。有人问起, 答道:“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怪!”谢安认为他恐怕不是那种贯彻始终的人,因而选择了他的弟弟王凝之。
谢道韫读音怎么读 谢道韫咏雪的故事
谢道韫读音怎么读 谢道韫咏雪的故事
谢道韫怎么读
谢道韫(xièdàoyùn),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很多人也许会把谢道韫的韫读成与温一样的读音。谢道韫是生于东晋末年的才女。她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也有琴棋书画的才能,做事从容不迫,知书达理,可谓是古代优秀女性的典范。丈夫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其身份背景也是出于书香门第,其叔父是宰相谢安,父亲是谢太傅谢奕。
谢道韫
中国古代不乏才女,谢道韫就是其中一名,她的学识才华丝毫不输于男子。后世称她为咏絮之才,之后大家也把有才的女子称作咏絮之才。咏絮一词就是来源于谢道韫。有一次,外面下大雪,谢安召集一家人坐在屋里讨论诗文。迎着外面的雪,诗情画意的气氛便涌了上来。看着外面的雪越下越大,谢安问道:“外面的雪越下越大,这像什么呢?”谢安的侄子胡儿便回答:“可以比拟把盐洒在空中一样。”接着谢道韫便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也就是不如把纷纷扬扬的雪比作随风骠起的柳絮。这样的回答让谢安很是高兴。谢道韫,一介女流竟有此才华,实属难得。于是这“咏絮之才”便诞生了,这句佳句也成了后世后代用来赏析的句子。
谢道韫的才气曾经让他的小叔子王献之赞叹不已。有一次,王献之与朋友一起讨论诗文,但是文词辩不过友人,眼看要甘拜下风。谢道韫路过命小丫鬟悄悄给他递了纸条,上面写道:我愿为你解围。于是谢道韫在一张帘幕后面承接了他们之前说过的话题,谢道韫从容不迫的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的气势以及学识渊博的才气压倒了在场所有人。谢道韫就这样为小叔子解了围。
谢道韫的故事
东晋女才人谢道韫出于名门,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丈夫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那时候王谢两家最为风光,势力财力均是那时候最鼎盛的家族,直到在梁武帝在位时被诛杀。王谢两家的风光也就被泯灭。谢道韫从小便才气侧漏,聪慧爱学。有一次她的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那一句最好?”谢道韫的回答让他叔父大为称赞。能获得谢安的称赞可谓是非常荣耀的事了,因为就连清高的李白平生只服谢安一人,看来谢安也是个能人高士。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的才女谢道韫生平介绍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擅长作诗吟诵。她也是有身份背景的,宰相谢安使他的叔父,谢奕是他的父亲,同时它的丈夫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在历史中,谢道韫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其中被人知道最多的故事就是《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谢道韫和其叔父长兄在大雪天讨论将雪比作何物。叔父谢安便一个个询问他们,其中谢朗说:“我把雪比作盐抛洒在空中。”谢道韫则说:“我把纷纷扬扬的雪比作随风飘扬的柳絮”。这样的比喻尤其精妙,受到大家的称赞。所以谢道韫的才女之名的由来并不是有名无实的。
谢道韫
谢道韫的才女形象在一次为小叔子王献之解围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王献之与朋友讨论诗文,难以应对,被路过的谢道韫看见,于是谢道韫为其解围。谢道韫引经据典,从容不迫的接着他们的话题,只是一会儿的时间便让对方败下阵来。
那时候东晋末年发生了一次民起反抗的事故,因为人们不满朝廷的统治,所以爆发了孙恩之乱。那时候,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身职内史,但是在这场暴乱中势力不足而被杀害。谢道韫听闻敌兵到来,拿着刀出门砍杀敌人然后被抓。孙恩看到谢道韫只是一名女子却有如此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节,于是赦免了谢道韫一家。王凝之死后,谢道韫一直住在会稽守寡。
谢道韫死后,其诗作也被后人所知,因受丈夫的书法影响,谢道韫的书法也被世人称赞。
谢道韫咏絮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王凝之的妻子。也许很多人对其并不是很了解,但是谢道韫咏絮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的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谢安便把家人聚在一起,跟晚辈们讨论诗作。不一会儿,雪下得越来越大了,谢安便即兴问道:“这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他的侄子谢朗顺势说:“雪纷纷扬扬好比把盐洒向空中。”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到:“还不如把它比如被风吹起的柳絮在空中飘洒呢!”谢安听后非常高兴。
谢道韫
其实谢朗把雪比作盐的比喻也是蛮好的,但是作者在后面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谢太傅的哥哥的女儿,也是王凝之的妻子,这说明谢安是比较喜欢谢道韫的回答的。雪纷纷扬扬就像柳絮一样轻盈,可能盐的质感稍微厚重了些。此后,“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句也成了世人传颂的佳句。
谢道韫与王凝之共生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孩子们在孙恩之乱中都和王凝之一样死于暴乱中,独留谢道韫一人在会稽生活。谢道韫虽有名门世家的背景也虽有才女之名,但是依旧难逃此等命运的折磨。丧夫与丧子之痛两面夹击,谢道韫虽是坚强的女子,内心也一定是有悲而说不出的难过。家破人亡的谢道韫并没有一直沉浸在悲伤当中,她的心志也并没有因世事无情而变得忧郁,她把伤痛埋在心底依旧从容淡定的生活着。她这一辈子不仅为自己而活,也为了帮助他人传道授业解惑。
谢道韫是个怎样的人
谢道韫是东晋著名的才女、诗人。从小她就聪明过人,其叔父谢安尤为喜爱她。她不仅身世地位显赫,而且才辩过人,生性喜欢诗文创作,留下了好几篇供后人欣赏的诗作。可以说如果没有孙恩之乱,谢道韫的人生将是完美的。在她身上有好几则体现才华横溢的小故事。
谢道韫画像
小时候,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写得最好?”没想到谢道韫的回答让谢安称赞其“雅致”。还有一次,谢安召集家人一起吟诗作对,恰好屋外的雪纷纷扬扬的下着,谢安看外面的雪下得越来越大,于是就问后辈们:“外面的雪像是什么?”侄儿胡儿回答说:“可以把雪比作盐,就像把盐洒向空中一样。”接着谢道韫便说:“不如把这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随风飘撒的柳絮吧。”谢安听后大为高兴。于是,这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句子成了后世一直传颂的佳句。
谢道韫不仅有知书达理的气质与聪慧过人的才能,她的胆量与才辩也是值得称赞的。有一次,小叔子王献之正与友人一起谈诗论文,眼看着王献之将要甘拜下风,谢道韫派小丫鬟递小纸条给王献之说愿为其解围。古代女子见男客均要拉一幕帘才能说话,于是谢道韫坐在幕帘后面与王献之友人侃侃而谈。从容不迫,引经据典,开谈阔论,竟引在场的人词穷难以继续下去了。后来孙恩之乱爆发,外面一片混乱,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还拜佛求神,说自己已经请来了天兵天将来解救众人。只有谢道韫不糊涂,她一名弱小的女子召集家里的男丁进行训练,赤手拿刀杀死了好几个人。结局便是王凝之与其几个孩子被杀死,而谢道韫的气节被孙恩看见便被赦免了。
丈夫和孩子死后,谢道韫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寡居在会稽,在诗词歌赋中度过余生。
谢玄和谢道韫是什么关系
谢道韫与谢玄为姐弟。
谢道韫和谢玄的生父谢奕是谢安的大哥,谢道韫在女儿中排行老大,谢玄在儿子中排行老七。谢玄同谢道韫一样从小聪慧过人,长大后的谢玄逐渐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朝廷好几次召唤他进宫参与治理政治之事,但是他都推辞不去,后来受到了桓温的器重。
谢道韫,字令姜,为东晋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宰相谢安的侄女,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后来借给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她的故事流传下来的也不多。不过因为谢道韫才华横溢,神情爽朗,被人赞有竹林七贤的风气。
谢玄的生平: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名将、军事家。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的侄子。
谢玄出身陈郡谢氏。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起家大司马桓温部将。太元二年(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担任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都督江北诸军事。
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北府兵”。太元四年(379年),率兵击败前秦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徐州刺史。淝水之战中,出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抓住战机,计诱前秦军后撤,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
太元九年(384年),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
太元十三年(388年),谢玄病逝,时年四十六岁,朝廷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
谢道韫是个怎样的人
谢道韫——历经风雪不忘初心,女中名士。
随着谢道韫渐渐长大她的才气也逐渐崭露头角,从小时候的“柳絮之才”便可见谢道韫在诗文上的理解,长大后的谢道韫也十分擅长写诗文,《世说新语·妇人集》中记载:“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所作的像是《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等的诗文被后人收录在《全晋文》、《隋书》等书当中。
魏晋时期“人士尽谈玄理”,也就是有名的“清谈”,谢道韫的才学和极高的思辨能力便在清谈中展露无遗。
《晋书》记载,一次王凝之、王献之在家中与客人议谈,但却辩不过对方,恰好谢道韫就在隔壁,便派出自己的婢女替丈夫和小叔子解围,谢道韫在门前挂上帷幔稍稍遮挡自己的身姿,然后就刚刚的议题和对方开始谈议,她流畅的思路和独特的观点引经据典很快便使得对方败下阵来。
人物介绍
谢道韫长于诗文,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
谢道韫出生于陈郡谢氏家族,其家在谢玄时代已经成为江左高门,号称“诗酒风流”。谢道韫生父为安西将军谢奕,母亲阮容,乃阮籍、阮咸族人。有弟弟谢寄奴、谢探远、谢渊、谢攸、谢靖、谢豁、谢康、谢玄七人,妹妹谢道荣、谢道粲、谢道辉三人,谢道韫为长女。叔父为宰相谢安,堂伯父为尚书仆射谢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谢道韫
谢道韫的拼音
谢道韫拼音:xiè dào yùn。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
谢道韫少博学,聪颖有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婚后,丈夫王凝之之弟王献之与宾客谈论,词理将屈,谢道韫在青绫屏障后参加议论,发挥王献之前议,宾客不能折屈。
其谈锋之健不让男子。后在孙恩起义中,其夫与子均被义军杀害,她率领侍女挥刃入敌群,手杀数人。后被俘,坚贞不屈,被孙恩释放,重归故里,一直寡居于会稽。
名门才女
谢道韫出身陈郡谢氏,东晋女诗人,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谢氏家族的才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
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
谢道韫的意思谢道韫的意思是什么
谢道韫的词语解释是:东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侄女,王凝之之妻。曾在家遇雪,谢安问如何形容雪花,其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受到谢安称赏。后世因而称女子的诗才为“咏絮才”。谢道韫的词语解释是:东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侄女,王凝之之妻。曾在家遇雪,谢安问如何形容雪花,其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受到谢安称赏。后世因而称女子的诗才为“咏絮才”。注音是:ㄒ一ㄝ_ㄉㄠ_ㄩㄣ_。拼音是:xièdàoyùn。结构是:谢(左右结构)道(半包围结构)韫(左右结构)。谢道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国语词典【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人名。生卒年不详。东晋谢安_女,王凝之的妻子,聪颖有才辩,以诗著称。二、网络解释谢道韫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关于谢道韫的诗词《谢道韫·咏絮才飘逸》《谢道韫·当时咏雪句》《咏史八首·谢道韫》关于谢道韫的诗句文如谢道韫关于谢道韫的成语谢家兄弟怀珠韫玉韫椟藏珠韬光韫玉谢家宝树韫椟而藏谢天谢地杯水之谢关于谢道韫的词语韫椟未酤韫椟待价人事代谢谢家兄弟谢家宝树杯水之谢新故代谢怀珠韫玉韫_藏珠尺波电谢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谢道韫的详细信息
东晋才女谢道韫有哪些故事 谢道韫是个怎样的人
东晋才女谢道韫有哪些故事 谢道韫是个怎样的人 东晋女才人谢道韫出于名门,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丈夫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那时候王谢两家最为风光,势力财力均是那时候最鼎盛的家族,直到在梁武帝在位时被诛杀。王谢两家的风光也就被泯灭。谢道韫从小便才气侧漏,聪慧爱学。有一次她的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那一句最好?”谢道韫的回答让他叔父大为称赞。能获得谢安的称赞可谓是非常荣耀的事了,因为就连清高的李白平生只服谢安一人,看来谢安也是个能人高士。
谢道韫
另一则关于谢道韫的故事就更加的闻名于世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的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谢安便把家人聚在一起,跟晚辈们讨论诗作。不一会儿,雪下得越来越大了,谢安便即兴问道:“这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他的侄子谢朗顺势说:“雪纷纷扬扬好比把盐洒向空中。”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到:“我觉得不如把纷纷扬扬的雪花比作因风而起的柳絮”。这样传神的比拟使谢安听后非常高兴。
其实谢朗把雪比作盐的比喻也是蛮好的,但是作者在后面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谢太傅的哥哥的女儿,也是王凝之的妻子,这说明谢安是比较喜欢谢道韫的回答的。雪纷纷扬扬就像柳絮一样轻盈,可能盐的质感稍微厚重了些。此后,“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句也成了世人传颂的佳句。
谢道韫的诗
“未若柳絮因风起”,想必大家都知道这句话的来源。它是东晋 女诗人 谢道韫所说的。有一年冬天,外面飘着大雪,谢安请一家子坐在屋内谈论诗文。外面的雪刚好引起了谢安的注意,他即兴地说到:“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你们觉得这样的雪像什么呢?”谢安大哥的儿子胡儿便说:“可以比拟把盐洒在空中。”谢道韫接着说道:“还不如把纷纷扬扬的雪比作因风吹起的柳絮呢!”谢安听后很是高兴。此后,这句话也成了后世后代拿来赏析的佳句。
谢道韫
除了这句有名的咏絮之句,谢道韫写的其他诗作也是被后世所称赞的。谢道韫的《泰山吟》就非常有名,全诗一开始气势就特别宏大。五岳之首的泰山巍峨高大,屹立在神州的东边,它秀丽且有巍峨,高高冲破苍天,谢道韫把泰山的巍巍之状描写的非常生动形象。后面还写到泰山的自然壮观皆是自然制造,巧夺天工的善终之景令人惊叹,谢道韫称赞泰山以寂寞无言傲然挺立于自然之间,文字之间表达了谢道韫对泰山的喜欢,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作者在称赞泰山气魄的同时也引发了自己的命运之感。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均在孙恩之乱中被杀,留下自己孤身一人在时间颠沛流离,但是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悲伤融进诗中,在感叹自然之美也看到了生命的延续。自然如此之美何不将自己剩余的时光好好利用在其中,何必悲天悯人。
谢道韫是个怎样的人
谢道韫是东晋著名的才女、诗人。从小她就聪明过人,其叔父谢安尤为喜爱她。她不仅身世地位显赫,而且才辩过人,生性喜欢诗文创作,留下了好几篇供后人欣赏的诗作。可以说如果没有孙恩之乱,谢道韫的人生将是完美的。在她身上有好几则体现才华横溢的小故事。
谢道韫画像
小时候,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写得最好?”没想到谢道韫的回答让谢安称赞其“雅致”。还有一次,谢安召集家人一起吟诗作对,恰好屋外的雪纷纷扬扬的下着,谢安看外面的雪下得越来越大,于是就问后辈们:“外面的雪像是什么?”侄儿胡儿回答说:“可以把雪比作盐,就像把盐洒向空中一样。”接着谢道韫便说:“不如把这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随风飘撒的柳絮吧。”谢安听后大为高兴。于是,这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句子成了后世一直传颂的佳句。
谢道韫不仅有知书达理的气质与聪慧过人的才能,她的胆量与才辩也是值得称赞的。有一次,小叔子王献之正与友人一起谈诗论文,眼看着王献之将要甘拜下风,谢道韫派小丫鬟递小纸条给王献之说愿为其解围。古代女子见男客均要拉一幕帘才能说话,于是谢道韫坐在幕帘后面与王献之友人侃侃而谈。从容不迫,引经据典,开谈阔论,竟引在场的人词穷难以继续下去了。后来孙恩之乱爆发,外面一片混乱,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还拜佛求神,说自己已经请来了天兵天将来解救众人。只有谢道韫不糊涂,她一名弱小的女子召集家里的男丁进行训练,赤手拿刀杀死了好几个人。结局便是王凝之与其几个孩子被杀死,而谢道韫的气节被孙恩看见便被赦免了。
丈夫和孩子死后,谢道韫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寡居在会稽,在诗词歌赋中度过余生。
谢玄是不是谢道韫的弟弟
谢道韫,字令姜,为东晋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宰相谢安的侄女,是当时著名的 女诗人 ,后来借给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谢道韫的生卒已经无法考证了,她的故事流传下来的也不多。不过因为谢道韫才华横溢,神情爽朗,被人赞有竹林七贤的风气。
谢道韫
在《世说新语》中记载着这样的一则故事,说喜欢和子侄们一起聚首的谢安在一个雪天问他后辈们,该怎么形容这眼前的飞雪。谢朗说这雪倒是可以用撒下的白盐比拟,一边的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了大赞其奇妙的比喻,后世也用“咏絮之才”来形容有文采的女子。
一直存在着谢道韫是谢玄的姐姐还是妹妹的争论,弄清楚了这个,那么谢道韫的生卒则更有了清晰的范围,因为谢玄的生卒年份是公元343年到公元388年。首先,在《世说新语·贤媛》中给出了谢道韫是谢玄姐姐的最早记载,所以可能性很大。书中写到,谢玄极为重视和尊敬自己的姐姐谢道韫。再者,谢道韫曾经这样对谢玄说:“你为什么就不思进取呢?是被尘世间琐事缠绕分心了吗?还是你本身没有天赋和才能?”这是一种说教的口吻,是长者多后辈的告诫的语气。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有妹妹以这样的口吻来教导自己的兄长的,所以谢道韫就是谢玄的姐姐。
谢玄也的确没有辜负姐姐谢道韫的期望和教导,他临危受命,在统领的北府军数战数捷,并成功打败了来势汹汹的前秦的侵犯军队,保卫了东晋的江山。
谢道韫简介
谢道韫是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聪慧精明,胆识过人,文才出众,跟男子一起讨论诗文,也绝不逊色。她的家庭背景显赫,出身于当时东晋著名的谢氏家族,又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孙恩之乱中,谢道韫经历了丧夫丧子痛苦,晚年幽居于会稽。虽然,谢道韫身世显赫又是一个大才女,但是命运却不是很好,那么在历史上谢道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谢道韫资料简介
谢道韫,字令姜,出身不凡,是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叔叔是东晋著名的大臣谢安,公公是一代书圣王羲之。谢道韫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有才识,知礼仪,个性潇洒,不管是在才华上还是气质上都不输给男子。
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很喜欢这个侄女,亲自为她挑选夫婿。当时的东晋有谢王两大家族,出身于谢氏家族的谢道韫自然是配名当户对的王氏家族的男子。只可惜谢安在千挑万选中看中了才智平平的王凝之。作为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王凝之的书法虽然还不错,但并未得到父亲的精髓,在诗文上的写作上也很普通,这让才华横溢的谢道韫闷闷不乐,后经谢安劝说才接受了王凝之。
谢道韫在王家恪守妇道,过了几十年的平淡生活。然而孙恩等人发起了反晋起义,面对沉迷于五斗米道的丈夫的无动于衷,谢道韫自己招募士兵训练。孙恩带兵攻入会稽后,谢道韫的丈夫和子女全部身亡,于是她护着外孙奋力杀敌,最终还是被抓了。仰慕谢道韫才华的孙恩放了她们,从此谢道韫过着恬淡的生活,并留下了诗文著作。
谢道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谢道韫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谢安曾经问她《毛诗》中哪一句最好,她的回答让谢安觉得他的言谈举止与众不同。在你一个下雪天,谢安又问落下的雪像什么,谢道韫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了名言。谢道韫在诗文方面很有见地,著有《登山》《全晋文》等。
谢道韫也是一个很有才辩的人,懂得玄理。据说王献之跟朋友一起讨论诗文,辩不过朋友,被谢道温听到了,就派下人告知王献之自己要帮助他,她躲在青布幔后面,在王献之言论的基础上加以提升,有理有据,让人心生佩服。
此外,谢道韫虽然对婚姻不是很满意,但是在王家遵守妇道,得到了全家的认可。在孙恩起义中,当全家人陷入危机时,她带家人全力杀敌,体现了其勇敢坚强的个性。
谢道韫虽然出身于富贵之家,但她身上没有一点娇贵,反而继承了父亲的胆识和叔父的才华。她除了有卓越的才华,还有独特的性格魅力,让起义的孙恩都很佩服,没有杀害他。此外,作为大家闺秀,谢道韫也谨遵礼仪,在婆家做着一名合格的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