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氧气的性质是什么?
- 2、什么是氧气
- 3、氧气是什么?
- 4、氧气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 5、氧气主要来源于
- 6、氧气是什么气体
- 7、什么是氧气?什么是乙炔?
- 8、氧气是怎么产生的?
- 9、氧气是怎么来的?
- 10、氧气的作用和用途
氧气的性质是什么?
【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①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略大(空气的密度是1.293g/L)。它不易溶于水,1L升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
在压强为101kPa②时,氧气在约-183℃(90K)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55K)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工业上使用的氧气,一般是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①标准状况指的是温度为0℃和压强为101.325kPa时的情况。
②准确值应为101.325kPa,在本书中采用101kPa这个近似值。
【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会跟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1)氧气跟金属反应:
①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化学方程式:2Mg+O2=MgO(条件:点燃)
现象: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3Fe+2O2=Fe3O4(条件:点燃)
现象: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③铜与氧气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铜
2Cu+O2=2CuO(条件:加热)
现象:亮红色的铜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2)氧气跟非金属反应:
①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O2=CO2(条件:点燃)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3Fe+2O2=Fe3O4(条件:点燃)
现象: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③铜与氧气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铜
2Cu+O2=2CuO(条件:加热)
现象:亮红色的铜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2)氧气跟非金属反应:
①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O2=CO2(条件:点燃)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S+O2=SO2(条件:点燃)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红磷或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条件:点燃)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亮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
(3)氧气跟一些有机物反应
①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H4+2O2=2CO2+2H2O(条件:点燃)
②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2H5OH+2O2=2CO2+3H2O
化学方程式:S+O2=SO2(条件:点燃)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红磷或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条件:点燃)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亮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
(3)氧气跟一些有机物反应
①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H4+2O2=2CO2+2H2O(条件:点燃)
②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2H5OH+2O2=2CO2+3H2O
什么是氧气
1、氧气: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
2、特性:不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氧气约占百分之二十一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发生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是丰富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都消耗氧气。
3、名称:该名称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所起,原因是拉瓦锡错误地认为,所有的酸都含有这种新气体。日文里氧气的名称仍然是酸素。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
氧气是什么?
1、从生物上面讲:氧气是提供生物新陈代谢的原料,是必不可少的物质。
2、从化学上面讲: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气体,有较强的氧化性。
3、从物理上面讲: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凝成固体的时候是蓝色的。
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扩展资料:一:氧气名称由来
1、氧气(Oxygen)希腊文的意思是“酸素”,该名称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所起,原因是拉瓦锡错误地认为,所有的酸都含有这种新气体。日文里氧气的名称仍然是“酸素”。
2、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所以就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字,便叫这“氧气”。
二:氧气的主要用途
1、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
2、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3、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4、医疗保健: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5、其它方面: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配合使用,达到焊割金属的作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机械企业里用途很广,作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选的一种切割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
从化学上面讲: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气体,有较强的氧化性。
从物理上面讲: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凝成固体的时候是蓝色的。
从生物上面讲:氧气是提供生物新陈代谢的原料,是必不可少的物质。
1774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用一个大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后加热氧化汞,制得纯氧,并发现它助燃和帮助呼吸,称之为“脱燃素空气”。
氧气(oxygen),化学式O2。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
扩展资料氧气对人体的作用:
氧气对的能量和健康很重要。除非身体获得足够的氧气,否则就会出现疲劳,换气过度和昏厥等症状,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死亡。
1.氧气的角色
氧气浓度出现任何变化都会影响身体呼吸的方式。氧气需求量因人而异,并且完全依赖身体调整和弥补低氧。由于把氧气当做能量使用,因此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元素。体内细胞需要氧气才能存活。
2.呼吸系统
呼吸过程涉及吸入和排出空气。空气在胸腔肌肉扩张时进入肺部。然后肌肉收缩迫使空气排出。这是一个让氧气在体内移动的简洁而必需的过程。空气通过气管进入肺部,然后由红血细胞中的血红素把氧气携带到心脏。最终,二氧化碳被返回肺部并呼出体外。
3.循环
空气通过细支气管到达叫做肺泡的微气囊。在这里,小血管携带血液通过这些肺泡并更换新鲜氧气。毛细血管携带这些含氧丰富的血液从肺部到达心脏左心室,然后通过动脉泵压到身体所有部位。
细胞接收血液中的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等废物,然后通过静脉传输到右心室。这里的血液含氧量极少,并且大多数是废物垃圾。血液被泵压回肺部,然后通过毛细血管把废物送进肺泡。这时再通过呼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
一种化 学元素 。化学 符号 O ,原子 序数 8 ,原子量15.9994,属周期系ⅥA族。
氧的发现 1774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用一个大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后加热氧化汞,制得纯氧,并发现它助燃和帮助呼吸,称之为“脱燃素空气”。瑞典C.W.舍勒用加热氧化汞和其他含氧酸盐制得氧气虽然比普里斯特利还要早一年,但他的论文《关于空气与火的化学论文》直到1777年才发表 ,但他们二人确属各自独立制得氧。1774年,普里斯特利访问法国,把制氧方法告诉A.-L.拉瓦锡 ,后者于1775年重复这个实验,把空气中能够帮助呼吸和助燃的气体称为oxygene,这个字来源于希腊文oxygenēs,含义是“酸的形成者”。因此,后世把这三位学者都确认为氧气的发现者。
氧的存在 氧有三种稳定同位素,即氧16、氧17和氧18,其中氧 16 含量占 99.759 % 。氧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48.6%,居首位,氧在地球上分布极广,大气中的氧占23%,海洋和江河湖泊中到处都是氧的化合物水,氧在水中占88.8%。地球上还存在着许多含氧酸盐,如土壤中所含的铝硅酸盐,还有硅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的矿物。大气中的氧不断地用于动物的新陈代谢,人体中氧占65%,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转变为氧气,使氧得以不断地循环。虽然地球上到处是氧,但氧主要是从空气中提取的,有取之不尽的资源。
从化学上面讲: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气体,有较强的氧化性.
从物理上面讲: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凝成固体的时候是蓝色的.
从生物上面讲:氧气是提供生物新陈代谢的原料,是必不可少的物质.
氧气(oxygen),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O?。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的腐败)都消耗氧气。但空气中的氧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得到补充。
扩展资料:
氧气的用途:
1、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2、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3、医疗保健: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4、其它方面: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配合使用,达到焊割金属的作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机械企业里用途很广,作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选的一种切割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
氧气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氧气(oxygen),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 用途: 1、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 2、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氧气是空气的组分之一,无色、无臭、无味.氧气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0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氧气能与很多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
氧气是燃烧和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富氧空气用于医疗和高空飞行,纯氧用于炼钢和切割、焊接金属,液氧用做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
生产上应用的氧气由液态空气分馏而得.实验室借含氧盐类(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受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物理性质:
①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标准状况)
②熔沸点:
③密度:大于空气
④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⑤贮存:天蓝色钢瓶
主要用途:
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因此,吹氧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高炉炼铁时,提高鼓风中的氧浓度可以降焦比,提高产量。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富氧也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量。
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医疗保健: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其它方面: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配合使用,达到焊割金属的作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机械企业里用途很广,作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选的一种切割方法。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氧气可用于医疗保健,比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另外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同时还广泛应用在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富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氧化、废水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都消耗氧气。
氧气是人类万物生存的根本。没有了氧气就没有了生命。她的化学成份是O2。
氧气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和反应放热三个方面:
1、供给呼吸:一般情况下,呼吸只需要空气即可。但在缺氧、低氧或无
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常需使用氧气。
2、支持燃烧:一般情况下,燃烧只需空气即可。但在某些需要高温、快
速燃烧等特殊要求时,例如鼓风炼铁、转炉炼钢等,则需使用富氧空气或氧
气。
3、反应放热:氧化反应特别是燃烧反应时,放出的大量热可被利用。例
如燃煤取暖、火力发电;工业上利用乙炔(C2H2)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氧
炔焰来焊接或切割金属,氧炔焰能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
人们还利用液态氧浸渍木屑、木炭粉等多孔物质制成液氧炸药,用于开
山凿石、挖沟采矿等露天工程爆破。此外,氧气(空气)也是生产硫酸、硝
酸等化工产品的原料。
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进入人体的氧与细胞中的氧化酶发生反应,可生成过氧化氢,进而变成脂褐素。这种脂褐素是加速细胞衰老的有害物质,它堆积在心肌,使心肌细胞老化,心功能减退;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老化和硬化;堆积在肝脏,削弱肝功能;堆积在大脑,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人变得痴呆;堆积在皮肤上,形成老年斑。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特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因条件不同而异,可表现为缓慢氧化、烧、爆等,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氧气主要来源于
氧气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这是地球上氧气最主要的来源,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约占地球大气中氧气总量的70%左右。
2、海洋: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和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将氧气释放到水中和大气中。海洋是地球上氧气的重要来源之一,每年通过海洋产生的氧气约占地球大气中氧气总量的20%左右。
3、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其中包括氧气。虽然火山喷发产生的氧气量相对较少,但对局部地区的大气氧气浓度有一定影响。
4、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大气中存在着许多化学反应,例如臭氧的分解和氮气的氧化等,这些反应会产生氧气。虽然这些化学反应产生的氧气量较少,但在大气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5、地壳中的矿物质:地壳中的某些矿物质,如氧化铁、氧化锰等,可以通过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产生氧气。这种氧气来源虽然较少,但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意义。
氧气对地球上的生命具的重要性:
1、呼吸作用:氧气是动物进行呼吸作用所必需的,它在体内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结合,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为生物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2、细胞代谢:细胞利用氧气参与代谢过程,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合成及分解。这些代谢过程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3、抵御病原体:许多细菌、病毒和真菌需要低氧环境才能生存,高浓度的氧气可以杀死或抑制这些病原体,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4、促进生物多样性:氧气的存在促进了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高浓度的氧气可以支持更复杂的生命形式,例如多细胞生物和具有复杂神经系统的生物。
5、保护臭氧层:氧气在大气中形成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生物免受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氧气是什么气体
问题一:氧气是什么意思 氧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原子序数为8,由符号“O”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氧是氧族元素的一员,它也是一个高反应性的第2周期非金属元素,很容易与几乎所有其它元素形成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在标准状况下,两个氧原子结合形成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双原子气体,化学式为O2。如果按质量计算,氧在宇宙中的含量仅次于氢和氦,在地壳中,氧则是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氧不仅占了水质量的88%,也占了空气体积的20.9%。
构成有机体的所有主要化合物都含有氧,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构成动物壳、牙齿及骨骼的主要无机化合物也含有氧。由蓝藻、藻类和植物经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化学式为O2,几乎所有复杂生物的细胞呼吸作用都需要用到氧气。对于厌氧性生物来说,氧气是有毒的。这类生物曾经是早期地球上的主要生物,直到2.5亿年前O2开始在大气层中逐渐积累。氧气的另一个同素异形体是臭氧。在高海拔形成的臭氧层能够隔离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但是接近地表的臭氧则是一种污染,这些臭氧主要存在与光化学烟雾中。
氧气是由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和卡尔?威廉?舍勒独立发现的。虽然卡尔比约瑟夫早发现一年,但由于约瑟夫首先发表论文,所以很多人仍然认为是约瑟夫首先发现的。氧气的英文名是“Oxygen”,由拉瓦锡定名与1777年,拉瓦锡利用氧气所进行的试验在燃烧和腐蚀的方面打败了当时流行的燃素说。在工业上,氧气是通过分馏液态空气制备的,同时使用分子筛除去二氧化碳和氮气。也可以通过电解水等其他方式制备氧气。氧气的运用包括钢铁的冶炼、塑料和纺织品的制造以及作为火箭推进剂与进行氧气疗法,也用来在飞机、潜艇、太空船和潜水中维持生命。
氧的单质形态有氧气(O2)和臭氧(O3)。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无味无臭,能帮助燃烧的双原子的气体。液氧呈淡蓝色,具有顺磁性。氧能跟氢化合成水。臭氧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氧的单质形态有氧气(O2)和臭氧(O3)。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无味无臭,能帮助燃烧的双原子的气体。液氧呈淡蓝色,具有顺磁性。氧能跟氢化合成水。臭氧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
1.【物理性质】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ML,比空气的密度(1.293gML)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于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C时变为蓝色液体,在-218°C时会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2.【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除了惰性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钯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起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反应产生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一般而言,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生成二氧化碳与水。 氧原子的结构
(1)、氧气跟金属反应:
与钾的反应:
4K+O2=2K2O,钾的表面变暗
2K+O2=K2O2;K+O2=KO2(超氧化钾),(条件:点燃或加热,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与钠的反应:
4Na+O2=2Na2O,钠的表面变暗
2Na+O2=Na2O2(条件:点燃或加热),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淡黄色粉末。
与镁的反应;2Mg+O2=2MgO(条件: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与铝的反应;4Al+3O2=2Al2O3(条件:点燃),发出明亮的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与铁的反应;
4Fe+3O2+2xH2O=2F......>>
问题二:氧气,压缩空气是一种什么气体 氧气,压缩空气是一种什么气体
氧气是空气的组分之一,无色、无臭、无味。氧气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0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氧气能与很多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
氧气是燃烧和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富氧空气用于医疗和高空飞行,纯氧用于炼钢和切割、焊接金属,液氧用做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
生产上应用的氧气由液态空气分馏而得。实验室借含氧盐类(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受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物理性质:
①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标准状况)
②熔沸点:
③密度:大于空气
④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⑤贮存:天蓝色钢瓶
化学性质:
一、氧气跟金属反应:
2Mg+O2==2MgO,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3Fe+2O==2Fe3O4,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2Cu+O2==2CuO,加热后亮红色的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问题三:什么是氧气?什么是乙炔? 氧气的化学式是O2,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它是一种单质气体,有氧化性,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气体。而乙炔的化学式是C2H2,它是一种可燃气体,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畅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氧气和乙炔在一起可以制造氧炔焰,可以达到3000度的高温,常用来切割金属。谢谢,希望采纳哦
问题四:摩尔氧气是什么 摩尔指的是物质的量。
1摩尔的氧气指的是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氧分子构成的氧气不明追问哦……
望采纳,谢谢!
问题五:氧气与什么气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甲烷
问题六:氧气是什么? 从化学上面讲: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气体,有较强的氧化性.
从物理上面讲: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凝成固体的时候是蓝色的.
从生物上面讲:氧气是提供生物新陈代谢的原料,是必不可少的物质.
问题七:空气和氧气有什么不同 直接看定义能明白吧,还不明白,BAHI我。
空气定义: 1、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
具体参考百度百科:baike.baidu/view/10696
氧气定义: 氧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原子序数为8,由符号“O”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氧是氧族元素的一员,它也是一个高反应性的第2周期非金属元素,很容易与几乎所有其它元素形成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在标准状况下,两个氧原子结合形成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双原子气体,化学式为O2。如果按质量计算,氧在宇宙中的含量仅次于氢和氦,在地壳中,氧则是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氧不仅占了水质量的88%,也占了空气体积的20.9%。
具体参考百度百科:baike.baidu/view/48978
什么是氧气?什么是乙炔?
氧气 (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氧气,化学式O?。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
乙炔,分子式C?H?,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
扩展资料:
氧气的用途:
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因此,吹氧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高炉炼铁时,提高鼓风中的氧浓度可以降焦比,提高产量。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富氧也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量。
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乙炔的用途:
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乙炔燃烧时能产生高温,氧炔焰的温度可以达到3200℃左右,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供给适量空气,可以完全燃烧发出亮白光,在电灯未普及或没有电力的地方可以用做照明光源。
乙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在20世纪60年代前,乙炔是有机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现仍为重要原料之一。如与氯化氢、氢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产高聚物的原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
氧气(oxygen),化学式O2。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乙炔,分子式C2H2,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
扩展资料:
每年,大约百分之80在美国生产的乙炔是用作制造其他化学品的。剩余的则主要被用于乙炔焊接。在氧气中燃烧乙炔可以形成摄氏3300度的火焰,每克释放出11800焦耳的能量。
乙炔也被用于碳化物灯。以前,碳化物灯是在汽车和矿工用的灯。现在还有一些山洞探索者使用碳化物灯。碳化物灯是利用把碳化钙加水燃烧形成乙炔时的火焰照明。现在,乙炔是用于铁的渗碳(硬化)过程的。在过去十年的研究发现乙炔是最适合这用途的碳氢化合物。乙炔具硝化、反硝化抑制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氧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乙炔
氧气是空气的组分之一,无色、无臭、无味。氧气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0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氧气能与很多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氧气是燃烧和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富氧空气用于医疗和高空飞行,纯氧用于炼钢和切割、焊接金属,液氧用做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生产上应用的氧气由液态空气分馏而得。实验室借含氧盐类(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受热分解来制取氧气。乙炔又称电石气。结构简式HC≡CH,是最简单的炔烃。化学式C?6?0H?6?0
分子结构: C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有毒气体。熔点(118.656kPa)-80.8℃,沸点-84℃,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工业品乙炔带轻微大蒜臭。由碳化钙(电石)制备的乙炔因含磷化氢等杂质而有恶臭。
乙炔分子量 26.4 ,气体比重 0.91( Kg/m3), 火焰温度 3150 ℃, 热值12800 (千卡/m3) 在氧气中燃烧速度 7.5 ,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3CH≡CH + 10KMnO?6?2 + 2H?6?0O→6CO?6?0↑+ 10KOH + 10MnO?6?0↓
制备方法:1.电石法 由电石(碳化钙)与水作用制得。2.天然气制乙炔法 预热到600-650℃的原料天然气和氧进入多管式烧嘴板乙炔炉,在1500℃下,甲烷裂解制得8%左右的稀乙炔,再用N-甲基吡咯烷酮提浓制得99%的乙炔成品。
氧气的化学式是O2,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它是一种单质气体,有氧化性,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气体。而乙炔的化学式是C2H2,它是一种可燃气体,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氧气和乙炔在一起可以制造氧炔焰,可以达到3000度的高温,常用来切割金属。谢谢,希望采纳哦
氧气(oxygen),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
乙炔,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
扩展资料乙炔操作的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
氧气是怎么产生的?
化学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如下: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KClO3=2KCl+3O2↑(条件:MnO2、加热)
2、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MnO2+O2↑(加热)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2H2O=2H2O+O2↑(条件:二氧化锰)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生成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3、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4、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O2=2MgO现象:发出刺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氧气
氧气是怎么来的?
说到氧气是怎么来的,脑子里可能会浮现中学时期化学课上学到的一连串制氧气的化学式。
什么电解水啊,高锰酸钾啊,双氧水什么的。
不过氧气最主要的来源还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反应式
当有光照在植物的叶片上时,一个个小细胞就开始了自己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转换为氧气释放到空气中去。
今天的地球有20%的氧气来自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那里也因而被称为是地球的肺。
亚马逊热带雨林
氧气的重要程度不必多说大家也都清楚,如果没有了氧气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都将面对死亡。
中国也在为着氧气的供给源做了很多的努力,我们在四十年时间制造出了一个和热带雨林同样面积大小的绿色森林。地球,也就有了第二个肺。
科学家们通过对遥远的宇宙观测,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宇宙间的氧元素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第7个亿年而生成的。在无限的宇宙空间中,氧元素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存在。
地球上的氧气全部都是来源于宇宙空间的,人们常常地说氧气是植物所生产的,事实上不是这个样子的,地球上的植物仅仅只是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原成氧气以及将植物根部所吸取的水分解释放出氧气。如果氧元素不是一直地存在于地球上的话,植物也就不可能会释放出氧气了。
至于地球上的氧气是怎样生成的,其实这个问题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形成太阳系的原始星云中,一开始就是一团富含氢气以及氧气等许多元素的星云,在形成太阳以及各个行星的过程中,氢与氧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然后又在真空低温的环境下形成冰而被保存起来。
在早期的原始太阳系中,应该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的原始行星都是由冰陨石给构成的,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原始的行星之间的各种碰撞,使得各个行星所富含的物质产生了不同,越是靠近太阳的行星,在太阳的辐射之下,星球上的冰会很快地融化,或者被蒸发到太空中,比如水星和金星,由于太阳的辐射,星球上的水被蒸发到宇宙空间,然后又被太阳风给吹至地球的轨道附近,从而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
地球所处在于的轨道,刚刚好地使得地球上的冰得以融化,而又不致于被太阳的辐射所蒸发掉,因此,这也为地球上的氧气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深埋于星球内部的冰在太阳的照射下和地心的内热给融化在星球的表面,太阳的辐射又使得这一些原始星球上的水蒸发到星球的上空,但是幸运的是地球的引力刚刚好地将这一些蒸发到半空中的水给束缚住了,从而形成了云层,而那一些原始的云层在太阳射线的轰击下,也会逐渐地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以及其它的气体,从而形成了最原始的大气层,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偶尔形成的生命,加剧了地球氧气的增多,…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大气中约有98%的氧气来自光合作用(植物从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糖的过程),其余部分主要来源在于地球电场电流活动对水分子的电解活动。
你好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会释放氧气
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源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绿叶在阳光照射下,利用叶绿素,将空气中吸收来的二氧化碳和从根部运来的水转化为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每年全世界的绿色植物会从空气中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产生相应体积的氧气。第二,源自于非生物参与的水的光解,也就是水被光分解出氧气,这是消耗能量的反应。在无生命迹象的地球早期,存在少量氧气,即稳定的基态氧分子。但显然这些氧气不是通过光合作用而来,那么,它来自何方呢?有关研究表明,在地球早期的大气环境中,存在着较多的二氧化碳和低能量电子,这些二氧化碳分子可以捕获低能电子,而后可能发生两种解离反应,产生碳原子负离子和自由氧原子或氧分子,而在特定的能量范围内,两种解离反应可能产生氧分子,而且,作为反应产物的自由氧原子也可能结合为氧分子。
氧气的作用和用途
氧气的作用和用途如下:
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1、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因此,吹氧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
2、高炉炼铁时,提高鼓风中的氧浓度可以降焦比,提高产量。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富氧也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量。
3、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4、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5、医疗保健: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6、其它方面: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配合使用,达到焊割金属的作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机械企业里用途很广,作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选的一种切割方法。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经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有两种元素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称为氧化物。一般而言,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
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上曾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发生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反应。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