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池杉的解释
- 2、池杉的解释池杉的解释是什么
- 3、池杉的生态习性,池杉栽培管理与园林用途简介
- 4、胸径25的池杉有多高
- 5、池杉是什么植物?
- 6、池杉(杉科 落羽杉属)栽培技术有哪些?
- 7、池杉的栽培方法
- 8、池杉有哪些特征?
- 9、池杉和水杉的区别在哪里
- 10、池杉造句用池杉造句
池杉的解释
池杉的解释亦称“ 池柏 ”。落叶 乔木 。高可达二十五米,树干通直,小枝直立。木质轻软,纹理通直。可作建筑、家具等用材。也叫沼泽落羽杉。 词语分解 池的解释 池 í 水塘,多指人工挖的: 池子 。水池。 池鱼 之殃(喻因牵连而 受到 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 湖:池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 像水池的:浴池。花池。乐(?)池。舞池。 护城河:城池。金 杉的解释 杉 ā 常绿乔木,树干很高很直。木材白色,质轻,有香味,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用。 杉 ā 义同(一):杉木。杉篙。 部首 :木。
池杉的解释池杉的解释是什么
池杉的词语解释是:亦称“池柏”。池杉的词语解释是:亦称“池柏”。结构是:池(左右结构)杉(左右结构)。拼音是:chíshān。注音是:ㄔ_ㄕㄢ。池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亦称“池柏”。落叶乔木。高可达二十五米,树干通直,小枝直立。木质轻软,纹理通直。可作建筑、家具等用材。也叫沼泽落羽杉。二、网络解释池杉池杉(学名:TaxodiumascendensBrongn.)是杉科,落羽杉属植物,亦称池柏,沼落羽松。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主干挺直,树冠尖塔形。树干基部膨大,枝条向上形成狭窄的树冠,尖塔形,形状优美;叶钻形在枝上螺旋伸展;球果圆球形。池杉树,杉科落羽杉属,树皮纵裂成长条片而脱落,树干墓部膨大,通常有曲膝状的呼吸根。花期3月,果实10-11月成熟,球果圆球形或长圆状球形,有短梗,种子不规则三角形,略扁,红揭色,边缘有锐脊。池杉喜深厚疏松湿润的酸性土壤。耐湿性很强,长期及在水中也能较正常生长。池衫是弃光树种,不耐荫。抗风性很强。池杉的萌芽性很强,生长势也旺。原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中国许多城市尤其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造树和园林树种。耐腐蚀。是造船、建筑好材料。(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关于池杉的成语瑶池玉液金池汤城池鱼之虑瞎马临池池鱼林木关于池杉的词语龙楼凤池瞎马临池肉林酒池池酒林_池鱼林木池鱼之殃鸠集凤池穷池之鱼殃及池鱼金池汤城关于池杉的造句1、原有苗圃的植物进行保留、修缮后“华丽变身”为风景林区,将增加水杉,落羽杉、池杉等原有植物,增强秋季景色。2、以武汉市南湖沿岸华中农业大学校区内的池杉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浸水深度条件下池杉的形态结构及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3、以武汉市南湖沿岸华中农业大学校区内的池杉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浸水深度条件下池衫的形态结构及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4、除了水杉、池杉和落羽杉外,武汉又多了一种杉科树种——来自南京的中山杉。5、青枫、枫香、乌桕、卫矛等的红叶,银杏、石榴、梧桐、悬铃木等的黄叶,水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等的褐色叶,带来缤纷的秋色。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池杉的详细信息
池杉的生态习性,池杉栽培管理与园林用途简介
池杉原产北美东南部沼泽地区,我国20世纪初引入,目前在长江南北地区已成为重要的园林树种。本文介绍池杉的生态习性,以及池杉栽培管理与圆林用途。一、池杉的形态持征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冠较窄,尖塔形;树干耳部膨大,常具膝状呼吸根;树皮褐色,纵裂成长条形;大枝向上伸展,一年生小杖绿色,二年生小杖褐红色。池杉的叶钻形或条形,紧贴小枝螺旋状排列或条形叶稍展,中脉微隆起,叶色春季嫩绿,秋后转棕红。球果10月成熟,圆球形,种子红褐色,呈不规则三角形。二、池杉的生态习性池杉为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适宜于年均温度1220℃地区生长,温度偏高,更有利于生长;耐寒性较强,短暂的低温(-17℃)不受冻害;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适宜池杉生长。池杉喜深厚、硫松、湿润的酸性土壤,有较强的耐湿性,长期浸在水中也能正常生长;也具一定的耐旱性。枝干富韧性加之冠形较窄,故抗风力强。萌芽力强,为速生树种。三、池杉的栽培管理池杉主要以播种和扦插方法繁殖。池杉主根粗而深、侧很少而稀,移植时要特别注意少伤根系,运苗时用湿草覆盖扎缚,保护根系,移植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为好。池杉为速生树种,如进行间作,则要全面整地;可采用1米2米或1.5米-3.0米的株行距,如栽后不间伐,宜用2米2米或3米3米株行距。春季阴雨天是栽植好天气,晴天栽植后要浇水。栽植后2-3年内,每年要除草中耕二、三次;在干旱季节要浇水抗旱;林内最好间种粮、油或绿肥作物,直到林分郁闭为止。池杉抚育管理时,要注意剪除其中生长细弱的一个梢头,仅留一个主梢向上生长;树冠下部生长不良的侧枝以及在树冠内部显著影响生长的特别粗大的侧枝,都要及时剪去。
胸径25的池杉有多高
10米左右。中国植物研究网显示,池杉是杉科,在耐酸性土壤生长,阳光充足时,生长规律是胸径为5厘米时,生长后的高度为2米到3米,即胸径为25厘米时,生长高度为10米到11米,池杉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造树和园林树种,耐腐蚀,是造船、建筑好材料。
池杉是什么植物?
银杉是什么植物池杉又名池杉,是一种常绿乔木,树高10-20米。为裸子植物,属于松科,分布于湖南、重庆、贵州、广西等地,主要生长在海拔940-1870米的山区。2010-2012年,银杉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银杉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和湿度在8度以上的中亚热带地区,80%在8度以上。银杉喜光、喜雾、耐寒、耐-15度低温、耐旱、土壤薄、抗风,幼苗需遮荫。银杉生长习性现在池杉大部分处于野生状态,还没有大规模栽培。大多数野生于热带地区,如中国、广东、广西和云南。银杉生长地方整个银杉呈金黄色,树干笔直,树冠呈塔状,枝条扁平,枝条上有螺旋状排列的叶片。叶子像杉木一样扁平,顶部深绿色,底部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微风一吹就闪闪发光。银杉长什么样子
池杉(杉科 落羽杉属)栽培技术有哪些?
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
池杉树干挺直,姿态秀美,我国自20世纪初引入,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广为栽培。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干基部膨大,常有屈膝状的呼吸根,在低湿地生长者“膝根”尤为显著。枝向上展,冠形较窄,为尖塔形。当年生长的小枝下弯。叶多为锥形,在枝上螺旋着生,下部多贴近小枝,叶有二型:主枝上叶钻形或锥形,侧生小枝上叶为条形,冬季与小枝一同脱落。花期3~4月,球果 10~11月成熟,圆球形或长圆状球形,有短梗,向下斜垂,种子不规则三角形,边缘有锐脊(见彩图38)。
同属中常见栽培的有:
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
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
[分布]
池杉原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南部至佛罗里达州南部,沿墨西哥湾至亚拉巴马州及路易斯安娜州东南部均有分布,常在沿海平原的沼泽及低湿地生长,海拔一般在30米以下,我国自20世纪初引至南京、南通及鸡公山等地。后又引至杭州、武汉、庐山、广州等地,现已在许多城市尤其是长江南北水网地区作为重要园林观赏树种栽培。
[习性]
池杉为速生树种。强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水肥,耐寒性较强,极耐水,也相当耐干旱,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酸性土壤生长最速。幼苗、幼树对土壤酸碱性反应敏感。当土壤pH7以上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抗风力很强。
[繁殖与栽培养护]
用播种和扦插繁殖,球果一般在10月下旬即可采收,采回摊放室内通风处晾干,揉搓脱粒,取净干藏。千粒重70~100克,发芽率35%~60%。圃地应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施足基肥。冬播或春播均可,如行春播须用40℃温水浸种4~5天(每天换水1次),或在采种后长时间冷水浸种,可促进种子发芽早而整齐。宽幅条播,行距25厘米,播后覆土和盖遮阳网,幼苗出土后及时揭除。苗期要勤浇水、松土、施肥,当年苗高可达80~100厘米。扦插可行休眠枝和嫩条扦插,前者于2~3月间进行,用1~2年生的实生苗截干作插穗,苗干基部成活率最高,中部次之,梢部最差。插穗长10~12厘米,插入土中约2/3,至6月中下旬发根。后者行于5月中旬至8月间,取当年萌发的嫩条,剪成10~20厘米作插穗,插后1个月左右生根。不论哪种扦插,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要搭棚庇荫,嫩枝扦插还需薄膜覆盖。移栽一般于3月间进行,1~2米高的苗可裸根移植,2米以上的大苗需带泥球。
主要虫害有大袋蛾,防治见“水杉”。
[观赏与应用]
池杉为树木中最耐水湿者。宜成片配植在河滩、湖边及沼泽地,尤其适于平原水网、水库周围易淹水的地段栽植。
池杉的栽培方法
池杉的栽培方法①采种:池杉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10月中、下旬种子成熟。选择15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来种。当球果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种皮由黄褐色变为深褐色时,种子逐渐成熟,即可采收。将球果摊于室内阴干,当球果开裂后,轻轻敲击脱出种子。每百公斤鲜球果阴干后可得到净种子10.5-16公斤。种子千粒重74-118克。种子可混沙湿藏,也可带果鳞干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冷水或40-50℃温水浸种4-5天。每天换水一次,捞出沥干水分即可播种。也可用3%的硫酸铜或1%尿素溶液浸种,有益于发芽,用甲醇浸种5分钟可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发芽。近年来,也有的采取长期冷水浸种,获得良好的效果【摘要】
池杉的栽培方法【提问】
池杉的栽培方法
①采种:池杉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10月中、下旬种子成熟。选择15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来种。当球果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种皮由黄褐色变为深褐色时,种子逐渐成熟,即可采收。将球果摊于室内阴干,当球果开裂后,轻轻敲击脱出种子。每百公斤鲜球果阴干后可得到净种子10.5-16公斤。种子千粒重74-118克。种子可混沙湿藏,也可带果鳞干 。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冷水或40-50℃温水浸种4-5天。每天换水一次,捞出沥干水分即可播种。也可用3%的硫酸铜或1%尿素溶液浸种,有益于发芽,用甲醇浸种5分钟可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发芽。近年来,也有的采取长期冷水浸种,获得良好的效果【回答】
抚育管理要点:池杉出苗期胚轴长且脆嫩,应注意及时揭去覆草,以防伤苗。然后根据出苗情况,在明天进行疏密补缺,使苗木均匀分布。进入幼苗期,苗木对水分亏缺反应敏感,水分管理尤应当心,应经常保持苗床湿润。此后追肥也应增加,但要注意次多量少(浓度低些),从5月下旬开始至8月中旬,每隔2-4周追速效肥一次,以尿素计算,每公顷用肥量为150-225公斤。为防苗木黄化,还应及时施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每次施肥和灌水后应及时松土除草。池杉播种苗当年高生长达0.8-1米,地径0.8-1厘米,每公顷可产苗30万-45万株。【回答】
池杉有哪些特征?
(pond cypress)
学名: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因常生于池沼湿地,故名池杉。又称沼杉。杉科,落羽杉属。
形态和用途
落叶乔木。叶钻形,长4~10毫米,前伸,微内曲,螺旋状辐射伸展;萌芽枝及幼树侧生短枝之叶条状钻形,长8~15毫米,二列状或三列状。球果径1.8~3厘米。
木材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窄,淡黄白色,心材淡黄褐色微红到暗褐色微黄。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具有丝绢光泽,干缩差异小,不易翘曲开裂,剪力大,韧性强,耐冲击,工艺性能好,是船舶、弯曲木、体育运动器材、建筑、枕木、家具、车辆的良好用材。池杉树冠较窄,遮荫面积小,能耐水湿,抗风力强,是平原水网地区优良的防护林树种,也是理想的防浪固堤树种。
(朱政德)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池杉分布于北美的弗吉尼亚州南部至佛罗里达州南部,再沿墨西哥湾到亚拉巴马州及路易斯安那州东南部。常见于滨海平原的池沼和低湿地,比落羽杉分布稍窄,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拔30米以下。中国于1917年引种到南京;1921年又引种到江苏南通市和河南鸡公山林场。30年代,武汉市武汉大学、广州市中山大学、江西庐山植物园均有栽培,多作为庭园观赏树木。70年代池杉得到迅速发展。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安徽等省作为平原湖区主要栽培树种;广西、河南、四川、山东等省(区)亦扩大种植。多在海拔100米以下平原水网地区、湖区和低丘栽培,引种到海拔780米的河南鸡公山和海拔1200米的江西庐山,均生长不良。
池杉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炎热潮湿气候,适生于年平均温度12~20℃,能耐40℃以上高温和-17.3℃短暂低温。要求年平均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雨量越丰富,生长越好。喜深厚疏松湿润的冲积土和湖泥土,pH6.0~6.5生长最好。不耐强酸性和强碱性土壤,当pH3.0~3.5时,常导致植株死亡,pH7.0以上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生长不良,pH9.0常使幼苗、幼树死亡。耐湿性极强,长期浸在水中也能正常生长,即使幼苗、幼树也不例外。由于池杉长期在潮湿地和沼泽地生长,20年生以上的植株,常出现膝状呼吸根。
造林技术
①良种选育:根据形态变异,叶状大小和排列,池杉可分为“锥叶”、“线叶”、“羽叶”三种类型。锥叶类型要求土壤条件较高,生长较快,适于营造用材林;线叶类型适应性较强,生长稍慢,但树冠窄,枝叶稀,适于营造农田防护林;羽叶类型,枝叶密茂,生长也较快,适于用作道路和庭园绿化。②采种:池杉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10月中、下旬种子成熟。采种宜选择15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球果采集后,置于室内阴干或日晒,使其自然开裂,然后轻敲脱出种子。亦可连同果壳放在麻袋或箩筐中干藏。如用湿沙层积贮藏,则可提早发芽,因为种子发芽力不易长期保存,所以应随采随播或进行冬播。种子每公斤9000~13800粒,千粒重74~118克,发芽率30~60%。③育苗:可进行冬播或春播。冬播以12月为好,春播宜在2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前种子可用清水或40~50℃温水浸种4~5天,每天换水一次,捞出晾干即可播种。用3%硫酸铜或1%尿素溶液浸种,对促进种子发芽有良好作用;用甲醇浸种5分钟,可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发芽。采用宽幅条播,播种沟深10厘米,条宽10~15厘米,条距20~30厘米。1米长的条沟播种30~50粒。每公顷播种120~150公斤(带壳种子300~350公斤)。种子发芽出土后要加强中耕、除草、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等培育管理工作。从6月初至8月中旬,适时灌水抗旱,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要及早进行间苗,每条播种沟均匀保留苗木20~30株。每公顷产苗30~45万株。一年生苗高0.8~1米,地径0.8~1厘米,当年可出圃造林。池杉还可采用嫩枝扦插育苗。嫩枝扦插育苗宜在夏、秋季节,可利用当年萌发的半木质化枝条繁殖。为了促进生根,可用50ppm的萘乙酸处理6小时,或用500~1000ppm萘乙酸处理0.5~1分钟。扦插最好在阴雨天进行,插穗以露出地面5~6厘米为宜,切忌过深。嫩枝扦插后最好搭棚遮荫,但灌溉条件好时,亦可免除。④造林:林地以选择土壤深厚,湿润,肥沃,呈酸性或中性的低海拔地区为宜。尤以河川两岸、平原水网地区、湖区、水库周围、水渠和道路两旁、谷地、洼地和缓坡地更为适宜。整地方式,可因地制宜采用穴垦、全垦或带垦。在湖区造林,如土壤大于pH7时,每一植穴中施入湖泥25~50公斤,有防止幼树黄化、促进生长的作用。在低山丘陵黄土冈地造林,要撩壕整地,壕沟深宽各60~70厘米,以改良土壤性质,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条件好时可用1年生苗造林,条件差可用2~3年生大苗栽植。造林密度,如在“四旁”单行栽植,株行距为2米;成片造林株行距为2×2米或3×2米。冬春均可栽植。⑤抚育管理:造林后2~3年,每年要除草中耕2~3次,在干旱季节要浇水抗旱。林农间作,以耕代抚,是保证林木速生丰产重要措施。幼年植株常见双梢,宜去弱留强,及时修剪;林冠下部生长不良的侧枝,以及特别粗大的侧枝明显影响主干生长,也应及早清除。幼林郁闭后,当林木分化剧烈时,要进行抚育间伐,以调节林分密度,改善光照及营养条件,保证林木生长良好。
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大袋蛾等。
(徐燕千)
池杉和水杉的区别在哪里
池衫、水杉同样属于杉科品种,且植物属目均为松柏种,而两品种树型相差不大,均属于水边栽培品种,因此很容易便被混淆。下面中国景观网为大家介绍下池杉和水杉的区别。【池杉和水杉的区别】池杉和水杉区别一:产地不同池衫植株的原产地为美国弗吉尼亚,虽然在上世纪引种入南京,但成活率并不高,栽培面积并不大,分布性较小。水杉则属于中国树种,因此在国内见到的大多为水杉,其原产地为中国四川。池杉:池杉和水杉区别二:枝条不同池杉嫩叶为钻形,并不会像水杉那样自动排列成羽片状。水杉的叶体,会自动排列为羽片状,新生小叶则为条形。池杉和水杉区别三:叶片不同池杉叶片不开展,小叶贴枝条生长,树干分枝少并较水杉通直,此外池杉的叶子细长且略向下弯;水杉叶子是线形互生的,水杉叶片张开,小叶在一平面,树干分枝多。池杉和水杉区别四:高度不同池杉的高度可以达到25米,池杉的主干非常的笔直;水杉可以高达35米左右,树皮的颜色多为褐色,灰色或者暗灰色。水杉:池杉和水杉区别五:花期不同池杉花期为每年的3月,果实的形状是长圆形或者球形;水杉花期为每年的2月份。池杉和水杉区别六:果实不同池杉的果子成熟的时间为每年的10月份到11月份,果子有点大,有点圆;水杉的果子成熟的季节为每年的11月份,果子有点小,有点卵形。池杉和水杉区别七:光照喜爱程度不同池杉不喜光照。水杉喜欢光照。
池杉造句用池杉造句
池杉造句
“池杉”的解释
池杉[chí shān] 池杉 池杉(学名: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是杉科,落羽杉属植物,亦称池柏,沼落羽松。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主干挺直,树冠尖塔形。树干基部膨大,枝条向上形成狭窄的树冠,尖塔形,形状优美;叶钻形在枝上螺旋伸展;球果圆球形。池杉树,杉科落羽杉属,树皮纵裂成长条片而脱落,树干墓部膨大,通常有曲膝状的呼吸根。花期3月,果实10-11月成熟,球果圆球形或长圆状球形,有短梗,种子不规则三角形,略扁,红揭色,边缘有锐脊。 池杉喜深厚疏松湿润的酸性土壤。耐湿性很强,长期及在水中也能较正常生长。池衫是弃光树种,不耐荫。抗风性很强。池杉的萌芽性很强,生长势也旺。原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中国许多城市尤其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造树和园林树种。耐腐蚀。是造船、建筑好材料。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用“池杉”造句 第1组
1、 以武汉市南湖沿岸华中农业大学校区内的池杉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浸水深度条件下池衫的形态结构及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
2、 以武汉市南湖沿岸华中农业大学校区内的池杉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浸水深度条件下池杉的形态结构及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
3、 浸水对池杉的生长及其形态结构影响很大.
4、 境内的池杉、落羽杉种子园是省内少有的成规模种子林。
5、 除了水杉、池杉和落羽杉外,武汉又多了一种杉科树种——来自南京的中山杉。
6、 原有苗圃的植物进行保留、修缮后“华丽变身”为风景林区,将增加水杉,落羽杉、池杉等原有植物,增强秋季景色。
7、 记者了解到,水上森林的奇特在于,绝大多数的树木其根部长时间浸没在水中,树种构成是池杉和落羽杉,其中又以池杉略占优势。
8、 青枫、枫香、乌桕、卫矛等的红叶,银杏、石榴、梧桐、悬铃木等的黄叶,水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等的褐色叶,带来缤纷的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