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徐景贤的介绍
- 2、徐景贤的简介
- 3、马天水和徐景贤谁大
- 4、徐某禁止巴金写作十年 徐某是谁?
- 5、女儿红是什么酒?
- 6、徐景达的主要经历
- 7、年青的一代的介绍
- 8、勘探队员之歌歌词
- 9、年青的一代的剧情介绍
徐景贤的介绍
徐景贤,男,汉族,1933年12月生,上海奉贤人,原中共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任职至“文化大革命”结束)。1992年6月至1995年5月保外就医。1995年5月起刑满释放在家。卒于2007年10月。
徐景贤的简介
徐景贤(1933年—2007年),男,汉族,1933年12月生,上海奉贤人,原中共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书记。1950年9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6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开除党籍),1951年8月参加工作,高中文化。卒于2007年10月。
马天水和徐景贤谁大
马天水和徐景贤相比马天水大。马天水于1910年12月26日出生于河北唐县,而徐景贤的出生年月是1933年12月,所以马天水和徐景贤相比马天水大。
徐某禁止巴金写作十年 徐某是谁?
指的是 徐景贤:男,汉族,1933年12月生,上海奉贤人,
女儿红是什么酒?
女儿红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黄酒,也被称为绍兴女儿红。它是由糯米、麦曲、水和其他辅料经过发酵和陈酿而制成的。女儿红酒具有橙红色和甜香味,通常具有较低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4%左右)。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古酒之一,与中国的白酒和米酒并列。
女儿红的来历和寓意是什么
女儿红酒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说最早是由绍兴地区的一个叫徐景贤的人在明朝时期创制的。他采用了特殊的酿造方法,将糯米和麦曲发酵陈酿而成,制作出了一种色泽橙红、香甜可口的黄酒,后来被称为女儿红。
女儿红酒的寓意与其名称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儿被视为家庭的希望和骄傲,女儿红酒的名称寓意着家庭的幸福和繁荣。女儿红酒的名称也象征着它的柔美、温润和细腻,与女性的温柔和美好形象相呼应。
女儿红酒除了有着寓意和历史背景外,其口感香甜、色泽橙红,也使其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黄酒品牌。它常被用于宴会、庆祝和重要场合,以表达喜庆和美好祝福。
总的来说,女儿红酒是中国传统黄酒的代表之一,其来历和寓意与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同时也因其口感和质量备受推崇。
女儿红起源于什么年代
女儿红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经济处于困难时期,酒类供应紧张。为了满足人们对酒的需求,徐景贤先生在浙江绍兴创造性地利用当地传统酒曲技术,制造了一种高品质的黄酒,即女儿红酒。这种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迅速流行起来。女儿红的命名寓意着家庭的幸福和繁荣,因此备受人们喜爱。至今,女儿红酒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徐景达的主要经历
1938年夏,徐景达随其父母从奉城移居徐家汇广元路181弄复兴坊3号(原法租界),1939年9月至1945年7月,与堂兄徐景贤一起就读于徐家汇天平路复华小学。1945年夏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奉城老家。1945年8月至1948年7月就读于南汇大团镇海东中学。1948年9月至1949年7月在奉贤县立三官中学初中毕业班旁听一年。1949年夏同时考取南洋模范中学(高中)、中华职业学校(中专)、强华高工(中专)等3所学校,后选择中华职业学校。1949年9月至1952年7月就读于上海市中华职业学校机械科,三年级时转入石油机械科。1952年7月~1953年4月,在甘肃玉门油田实习钻井技术。1953年5月至1953年10月,分配到北京在石油部石油设计局工作,任一级助理技术员。1953年11月至1955年7月,被选拔转入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1955年8月至1960年7月在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苏联解体后更名圣彼得堡国立矿业学院)石油开采专业学习,获得优秀矿业工程师证书。1960年10月,徐景达留苏回国后分配到大庆油田工作。1961年10月转正为12级技术员;196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获钻井工程师职称;1964年1月起任研究室主任;1965年5月任大庆油田科技办副主任(正处级)。文革期间因留苏经历曾遭迫害,1969年12月调江汉油田工作参加会战,任钻井处工程科长兼党支部书记。1973年4月调吉林油田工作,历任油田生产技术处主任工程师、技术处副处长、处长,局油田生产办负责人,全面管理油田的勘探、开发及建设的一线工作;1981年初由石油部和吉林省委组织部任命为局副总工程师(1983年9月由国务院科技干部管理局授予高级工程师职称)。1982年12月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西部石油(局)公司,历任局副总工程师兼钻井公司经理、第一钻井公司经理,1984年两个钻井公司合并后兼任党委书记;1985年初负责组建采油公司并任该公司经理。1985年10月任中美合作南海阿科石油合同区联合管理委员会主席、中方首席代表、中方机构总经理直至1996年退休。
年青的一代的介绍
中国电影名,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65年,达式常、杨在葆主演;本片根据陈耘、徐景贤同名话剧改编;其主要剧情为:萧继业的小分队在青海高原发现了新的矿藏,领导让他们回上海参与地质报告审批答辩。回上海后发现林育生害怕艰苦并伪造疾病证明。这时萧继业检查出自己腿伤是骨瘤,有截肢的可能,但他仍以诚恳严肃的态度指出林的错误。林育生养父林坚拿出他生母的遗书对他进行教育。不久萧治好了腿,地质报告也被通过,萧继业、夏倩如等一起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另有197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重拍电影版本,毕鉴昌、李秀明、达式常主演。
勘探队员之歌歌词
1、《勘探队员之歌》的歌词: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是那天上的星,为我们点燃了明灯。是那林中的鸟,向我们报告了黎明。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是那条条的河,汇成了波涛的大海,把我们无穷的智慧,献给祖国人民。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2、《勘探队员之歌》是佟志贤作词,晓河作曲的一首歌曲,创作于1952年。1953年12月22日,《勘探队之歌》刊于《中国青年报》第4版;1954年1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广播教唱这首歌曲。1963年,北京地质学院文工团演出了陈耘、徐景贤编的话剧《年青的一代》,后来话剧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勘探队之歌》作为主题歌传唱大江南北。该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并被选定为中国地质大学校歌。
年青的一代的剧情介绍
版本一60年代初,地质学院的毕业生萧继业和林育生被分配到青海某地质队工作。林育生害怕艰苦生活,托病回到上海不归。萧继业和他的小队经过多方勘探,发现了新的矿藏,领导上让他回沪参与地质报告的审批答辩及治疗 腿病,还委托他了解离队未归的林育生的情况。萧继业返沪后,发现林育生不肯回青海,想在上海找工作,并在其未婚妻夏倩如的毕业分配上拖后腿。于是,他一面忙于进行地质报告答辩,一面同林育生的妹妹林岚一起说服林育生回队工作。医院检查出萧继业的腿病是骨瘤,有截肢的可能。而使萧继业感到更加痛苦的,是他发现林育生寄给勘探队的疾病证明书是伪造的。当他严肃、诚恳地指出林 育生的错误思想时,两人闹翻了脸。 林育生的养父林坚,用林育生亲生父母英勇就义前留下的遗书对他进行教育,终于使他醒悟。不久,萧继业的腿病治好了,地质报告也被审查通过 ,林育生、夏倩如跟萧继业一起到地质队工作,林岚也积极报名去新疆农场,为建设祖国边疆贡献青春。版本二上海地质学院的肖继业和林育生毕业后,满怀革命热情来到青海高原地质队工作。肖继业的小队发现了新矿,领导让他回上海参与地质报告审批答辩,治疗自己砸伤的腿,并了解离队半年未归的林育生的情况。回到上海后,肖继业发现林育生是因为害怕艰苦生活,才托病不肯回青海,还在其未婚妻夏倩如的毕业分配上拖后腿。肖继业一面忙于做地质报告答辩,一面与林育生 的妹妹林岚一起对林育生做思想工作。医生诊断肖继业的腿长了骨瘤,有截肢的可能。更令肖继业痛心的是,他发现林育生的疾病证明是伪造的。于是,他找到林育生,帮助他分析错误的严重性,指出改正方向。林育生的养父也拿出他亲生父母就义前的遗书,对林育生进行教育,终于使他醒悟。最后,肖继业的腿治好了,地质报告审查通过,林育生和夏倩如跟肖继业一起回到地质队,林岚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去了新疆农场工作。版本三根据陈耘、徐景贤同名话剧改编。 上海地质学院学生肖继业和他的同学们毕业后,满怀革命热情来到青海高原地质队工作。肖继业和他的小队发现了新的矿藏,领导让他去上海参与地质报告审批答辩,并叮嘱他抓紧治疗被岩石砸伤的腿,同时还让他了解离队半年未返的队员林育生的情况。肖到上海后,发现林育生害怕艰苦生活,托病不肯回青海,想在上海寻找工作,并且还在他表妹夏倩如毕业分配问题上,千方百计地拖后腿。肖继业了解了林育生的情况,他一方面忙于做地质报告答辩,另一方面与林育生的妹妹林岚一起对林育生进行帮助。肖继业到医院去检查腿伤,医生诊断他的腿长了骨瘤,有截肢的可能。这不幸的消息使他感到意外,但是使他感到更痛心的是从医院了解到林育生回上海后寄到勘探队的疾病证明书是伪造的。回家以后,肖继业问奶奶:“你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是怎样度过的?”肖奶奶讲述了在肖继业出生的那一年,党的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肖继业的爸爸在国民党的监狱里被杀害了,全家只剩下祖孙二人。肖奶奶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党的情况下,咬紧牙关,终于熬到全国取得胜利。奶奶一席话使肖继业得到了启示,他坚定地对肖奶奶说:干革命是需要熬炼,腿的问题我这样想,万一不行,一条腿……也能干革命。肖奶奶听后非常高兴,并嘱咐肖继业,对林育生的错误要积极帮助他提高觉悟,坚持原则又要耐心说服。肖继业找到林育生,帮助他分析错误的严重性,指出改正错误的方向。但是林育生很不服气,觉得为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一点没有什么错。最后,林育生的养父林坚,拿出了他亲生父母留下来的遗书,以他亲生父母献身革命事业、被反动派杀害的血海深仇对他进行教育,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来,肖继业的腿完全治好了,地质报告也被审批通过了。林育生决定跟肖继业回到青海去夏倩如也从林育生的事件中接受了教训,坚决服从分配,到边疆地质队去工作。林育生的妹妹林岚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去新疆农场工作。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他们在师友和父母欢乐的送别声中,同时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