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石脂,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赤石脂的禁忌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4 13:10:01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赤石脂的解释

赤石脂的解释中药名。砂石中硅酸类的含铁陶土,多呈粉红色。性温,味甘涩,功能止血、止泻。 晋 葛洪 《 抱朴 子·金丹》:“当先作玄黄,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礜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火之三十六日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石 ( 石崇 )以椒为泥, 王 ( 王恺 )以赤石脂泥壁。”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五色石脂》。 词语分解 赤的解释 赤 ì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 颜色 :赤血。赤字。 真诚, 忠诚 : 赤诚 (极其真诚)。赤忱。 赤子 ( 纯洁 无暇的 初生 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空 无所 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裸露:赤脚(光脚)。 笔画数: 石脂的解释 石类。性黏,古用涂丹釜,可入药。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向, 和气 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神龙灵龟行于穴中矣。” 唐 姚合 《寄李群玉》诗:“石脂稀胜乳,玉粉细於尘。”

赤石脂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赤石脂对人体的好处

1、赤石脂的功效: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生肌。
2、赤石脂的作用: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
用药禁忌:有湿热积滞者忌服赤石脂;孕妇慎服赤石脂;赤石脂恶大黄,畏芫花。
3、赤石脂别名赤符、红高岭、赤石土、吃油脂、红土。

?赤石脂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拼音名】Chi Shi Zhī 【英文名】HALLOYSITUM RUBRUM 【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 〔Al4(Si4O10)(OH)8.4H2O]。采挖后,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粉红色、红色至紫红色,或有红白相间的花纹。质软,易碎,断面有的具蜡样光泽。吸水性强。具黏土气,味淡,嚼之无沙粒感。 【炮制】 赤石脂:除去杂质,打碎或研细粉。 锻赤石粉:取赤石脂细粉,用醋调匀,搓条,切段,干燥,放无烟的炉火或坩锅内锻烧,锻至红透。用时捣碎。 【性味】甘、酸、涩,温。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涩肠,止血,生肌敛疮。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不敛,湿疹脓水浸淫。 【用法用量】9~12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注意】不宜与肉桂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1 止泻 赤石脂甘温调中,味涩质重,入胃肠,善于涩肠止泻,为治疗久泻久痢、下痢脓血、脱肛之常用药。

2 止血 赤石脂味涩,能收敛止血,质重入于下焦,以崩漏、便血者为多用,外用也可治外伤出血。

3 止白带 赤石脂温涩,涩而重,故能收湿而固下,不但止血,还可止白带,可用于妇女肾虚、白带多、白带不止者。

4 敛疮 赤石脂甘而温,故能益气生肌而调中,外用有收湿、生肌、敛疮的功效,适宜溃疡不敛、湿疹等症。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赤石脂,中药名。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四水硅酸铝。具有涩肠,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赤石脂的作用有很多,常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久溃不敛,湿疮脓水浸淫。一起来了解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
一、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赤石脂的作用有哪些?涩肠,止血,收湿,生肌。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
二、性味归经
性味:甘、酸、涩,温。
归经:胃经、大肠经
用法与用量9~12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产地分布于福建、河南、江苏、陕西、湖北、安徽、山西等地。
三、禁忌人群
不宜与肉桂同用。 有湿热积滞者忌服。孕妇慎服。
炮制方法赤石脂:除去杂质,打碎或研细粉。煅赤石粉:取赤石脂细粉,用醋调匀,搓条,切段,干燥,放无烟的炉火或坩锅内煅烧,煅至红透。用时捣碎。
1、治少阴病下利脓血者:赤石脂一斤,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热,去滓,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2、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此利在下焦:赤石脂一斤,太乙禹余粮一斤。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3、治妇人久赤白带下:赤石脂一两,白芍一两,干姜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赤石脂的禁忌

1、治夜间无梦而遗精:赤石脂有治夜间无梦而遗精的作用,可以用15克赤石脂、15克煨肉豆蔻、30克陈米、15克五味子这四味中药混合后共同研成细末,每次用粟米汤饮服用6克,每日3次。

2、治月经过多:石脂有治月经过多的作用,可以用30克赤石脂与30克破故纸共同研为细末,每次用米汤送服6克。

3、治小儿五痫:赤石脂有治小儿五痫的作用,可以用15克赤石脂、15克生白矾、15克朱砂、15克硝石这四味中药共研成细末,研蒜膏制成似绿豆大的药丸,每次在食后用荆芥汤送下30丸。

4、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5、治伤寒下脓血:赤石脂治伤寒下脓血的作用,可以用60克赤石脂、60克干姜、60克附子这三味中药混合后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后去除药渣,分3次趁温服用。

6、在使用赤石脂时,可以单独使用赤石脂,也可以搭配肉豆蔻、五味子、破故纸、生白矾、朱砂、硝石、干姜、附子等中药来使用,有湿热积滞人群忌服赤石脂。孕妇慎服赤石脂。赤石脂不宜与肉桂同用。

?补益药之赤石脂

赤石脂为天然产的一种红色的多水高岭土。主产于山西、河南,江苏等地,除去杂质,研成细末入药。赤石脂味甘,酸涩,性温,属补益药。常用为收涩药,有固涩收湿,敛脱止泻,止血止带的作用。外用于疮疽久不收口。赤石脂甘酸涩性温,质重而涩。有收敛固肠的作用。最常用于久泻,久痢不止,大肠虚寒滑脱不禁,甚至因泻痢过久而脱肛等症。如肠胃虚寒,腹中冷痛,下痢脓血,久久不止,可配干姜,粳米同用。 赤石脂可固涩止血。常配生地、当归、白芍,白术、酒炒黄芩,川断炭,棕榈炭、艾炭,阿胶、桑寄生,炙黄芪等同用。对于慢性痢疾、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赤石脂可使大便次数减少。对于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男女大便下血久久不止等,加用本品,可帮助止血。 据近代研究报导,赤石脂对发炎的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异物的 *** ,一方面可吸著炎性渗出物,使炎症缓解。对胃肠出血也有止血作用。本品亦能吸著消化道的毒物,故也可用于磷、汞内服中毒时,服用本品以防止毒物吸收。 禹余粮、赤石脂均能涩肠止痢,止血。但禹余粮甘咸性寒,亦石脂甘酸性温。 花蕊石,赤石脂都能酸涩止血。但花蕊石偏治咳血,吐血,赤石脂偏治崩漏、便血。 白石脂与赤石脂主治略同,但赤石脂偏入血分。赤石脂常锻用,以增加其涩性。 用量一般三钱至五钱,重症可用至一两。 大肠有实邪者禁用。因赤石脂重坠,故孕妇慎用。连续服用有使食欲减退的弊害。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赤石脂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其实它是一种中药,主要成分是四水硅酸铝,一般采取多水高岭石经过去杂、炮制加工而成,有些人觉得这种石子没有什么用,其实它的用处有很多的,下面来介绍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吧。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1、消炎杀菌,炼赤石脂入药后具有超强的杀菌消炎能力,它含有的生物碱和其他活性成分在被人体吸收后能消灭人体内的致病菌,阻止人体内炎症滋生,它对人类经常出现的胃炎,肠炎以及气管炎等症都有明显预防作用。
  2、炼赤石脂入药后能收敛止泻,而且具有明显色常作用,它对人类的久泻不止和腹泻,痢疾以及脱肛等症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它研成粉末或直接取适量口服,多数患者用药二到三天以后腹泻症状就能明显减轻。
  3、西医赤石脂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止血作用,临床上赤石脂可以甘温调中,酸收治中,善固涩下焦滑脱,用于泻利日久,滑泻不济,与禹余粮同用,也就是赤石脂禹余粮汤。用于虚寒下利,大便脓血不止,与干姜,粳米同用,即桃花汤。另外赤石脂能够温涩下焦而止血,用于妇人漏下,数年不瘥,与侧柏叶用,用于妇人赤白带下,日久不愈,与白芍、干姜同用。
  4、外用可以止血,用于外伤出血,常与煅龙骨、血竭同用。还有收湿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溃疡不敛,与炉甘石、血竭等同用,捻细末擦于创口,也可以用于蚀疮流水,与锻石膏、炉甘石同用。
赤石脂有毒吗   赤石脂服用正确的情况下是没有毒的,可以适量服用。但是对于身体湿热、孕妇、体内火热的人来说,吃了赤石脂之后身体内会产生一定的毒素,所以在服用之前最好先去正规的医院检查,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决定是否可以服用赤石脂,避免因为服用赤石脂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在服用的时候也要注意用量,吃太多对身体也是会有影响的。
  赤石脂,恰当应用无毒性,可是我们依然要留意其忌讳,不然会造成内毒素。赤石脂有五种忌讳,一是有寒湿食滞者禁服赤石脂。孕妇慎服赤石脂;二是赤石脂,恶黄连,畏芫花。来自《本草经集注》;三是赤石脂,恶松脂油。来自《药性论》;四是赤石脂,畏柴胡、黄连、官桂。来自《日华子本草》;五是火爆暴注者不适合用赤石脂。滞下都是寒湿,于法当忌,自非的受凉邪,下痢,积者不适合用赤石脂。

赤石脂与红土的区别

没有区别。赤石脂的别名叫赤符、红高岭、赤石土、吃油脂、红土其两者是一种东西,是没有区别的。赤石脂别名红高岭、赤石土、红土等,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入药具有涩肠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对久泻久痢、大便出血有功效。

赤石脂的特性有哪些?

【性味归经】甘、酸、涩,温。入大肠、胃经。
【功效主治】
1.涩肠止泻用于泻痢日久,滑泄不禁,常配伍禹余粮,方如赤石脂禹余粮汤;用于虚寒下痢,便脓血不止,常配伍干姜、粳米,方如桃花汤。
2.收敛止血用于崩漏,带下赤白,常配伍侧柏叶、乌贼骨等。
3.生肌敛疮用于疮疡溃破,疮面湿烂,久不收口,常配伍龙骨、血竭等。
【用量用法】10~2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禁忌】有湿热积滞者忌服。孕妇慎用。不宜与官桂同用。
【按语】赤石脂酸涩收敛,甘温偏补,为具有一定补性的固下涩肠止血药,凡气虚不敛,下焦虚脱,无以固藏,用之最宜。外用有生肌敛疮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