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亚美尼亚VS阿塞拜疆,两者如今单论军事实力谁更强?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4 18:57:11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阿塞拜疆为什么打不过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国土很小,国家实力没有亚美尼亚强,国民经济低下,武器技不先进,况且亚美尼亚有其他国家背后支持,阿塞拜疆就打不过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打不过亚美尼亚的原因可能如下:
1. 人员技术装备差距。尽管阿塞拜疆拥有较高的人口和经济实力,但其装备和训练水平与亚美尼亚不能相比。
2. 地形不利。纳卡地区的地势复杂,地形崎岖,使得军事行动十分困难。这也对阿塞拜疆的战斗能力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3. 外部干涉。在这场战争中,一些国家却提供军事援助和物资,协助亚美尼亚进行了军事行动。
4. 无人机作战的影响。在战争前期,阿塞拜疆曾得到土耳其的TB-2攻击型无人机支持。然而,后期由于无人机的光电设备被加拿大限制,导致其无法大量生产无人机,使得亚美尼亚军队能够挡住阿塞拜疆军队的进攻。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能导致阿塞拜疆在战争中处于劣势。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冲突历史原因是什么?为何爆发战争?

近期世界上两个似乎不是很起眼的两个小国家爆发了严重的军事冲突,这两个国家便是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近期这两个战争爆发之前,我几乎在国际上很少能听见这两个国家的声音,但是这两个国家矛盾多年来却并没有停止过,很显然是一个长期一来的矛盾激化所爆发的战争,并且由于土耳其加入阿塞拜疆一方使得战争冲突更加严重。那么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到底有哪些历史冲突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一、这第一个原因首先就要是宗教矛盾了。亚美尼亚属于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国民中大多数都是信仰天主教的。而阿塞拜疆则是个穆斯林国家,国民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矛盾已经是持续了有千年之久了,自古以来就从未停过,矛盾很难进行调和。
二、这第二个原因就是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这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而且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极其复杂,因此两国也爆发了多次战争。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都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的,在纳卡地区活动的大多数是亚美尼亚人,信奉基督教。在1923年之前,纳卡地区是由亚美尼亚所管辖的。自从1923年7月7日之后,纳卡地区便成立了自治州,并且由联盟中央政府确定划分给阿塞拜疆进行管辖。
在苏联统治时期,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都属于加盟国,苏联强大的中央政府使得纳卡问题弱化,所以苏联时期并没有什么矛盾,但这绝对是一个隐患。随着苏联的影响力慢慢变弱,纳卡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1991年苏联解体,纳卡地区便马上宣布独立,成立了纳卡共和国。但是这三个国家,只有亚美尼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不过两个之间却也同时爆发了战争,直到1994年在俄罗斯的调停下,两国停火。但是纳卡的归属问题仍然存在,并没有解决,有因此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就纳卡归属问题又往后多次爆发冲突。
三、第三就是土耳其加入阿塞拜疆使得矛盾更加激化了。土耳其也属于穆斯林国家,国民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与阿塞拜疆的文化、历史都有着极高的认同度。同时土耳其语亚美尼亚也是存在着很多历史矛盾的,可以说亚美尼亚与土耳其也算是世仇了。国家刚成立,还没开始建立外交关系,这俩国之间就之间将边界地区处于封闭状态。
要知道在历史上,土耳其曾经专门针对亚美尼亚人进行过残酷无比的血腥大屠杀,这起屠杀造成了150万的亚美尼亚人死亡,可以说是让亚美尼亚人刻骨铭心。近年来,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越来越亲密,很显然引起了亚美尼亚的极其不满,这次土耳其又直接加入到了冲突当中,很显然战争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停止的。

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为何会惨败?


原因竟是玩手机,新一轮报复又要开始了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称,纳卡战争已经爆发,虽然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但双方均称对方的阵亡士兵数量要超过己方,但根据克林姆林宫的消息称,俄方掌握的真实情报,表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伤亡数字基本一致,均为5000人左右。
虽然伤亡人数基本一致,但是从武器损坏的情况来看,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已经进入了消耗比拼的阶段,而根据局势来看,阿塞拜疆因为国内有巴库油田的加持,让阿塞拜疆有着更大的优势,再加上背后还有土耳其的支持,所以战争的局势对阿塞拜疆更有利。
毕竟依靠丰富的油田收入,可以购买大量的先进武器,而反观亚美尼亚,因为本身军事武器的储备就比较薄弱,再加上没有无人机等先进武器,让亚美尼亚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状况当中。
再加上士兵的人数也没有阿塞拜疆多,这也导致了战争已经出现了倾斜的问题,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亚美尼亚已经慢慢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并夺回了几个纳卡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
亚美尼亚虽然一直处于劣势,但是从近期的消息来看,阿塞拜疆著名的传奇指挥官哈米多夫上校,在纳卡地区被亚美尼亚狙击手击毙,这也让亚美尼亚军队士气大增,同时让阿塞拜疆失去了一名极具作战经验的指挥官。
据了解这位传奇的指挥官,曾经多次在针对亚美尼亚的战争中立功,并在2016年被授予阿塞拜疆民族英雄的最高荣誉勋章,不仅如此,哈米多夫在阿塞拜疆的军队中有着极高的声望,本以为可以在这次纳卡战争中再次立功,没想到却因为一个疏忽,死在了亚美尼亚狙击手的枪下。
哈米多夫上校在纳卡地区进行视察时,因为拿着手机拍摄视频,目标太过于明显,被狙击手发现,随后被狙击手开枪射杀,根据战场上的规则来看,哈米多夫明显违反了战场纪律,并且还穿着军官服装,这也是为何成为狙击手猎物的主要原因。
这个传奇的指挥官,死的却一点都不传奇,实在让人惋惜。根据消息人士透露,哈米多夫出生在纳卡地区,在90年代的纳卡战争期间,跟随家人逃往阿塞拜疆,随后参军,并在与亚美尼亚的战争中多次立功,此次视察,可能是因为多年没有回到纳卡。
所以有感而发想拍摄视频留作纪念,但却没有想到由于目标太过于明显,成为了枪下游魂,这个消息对于阿塞拜疆民众来说是极其悲痛的事情,但是对亚美尼亚来说确是好事,由于击毙了阿塞拜疆传奇将领,这名狙击手也得到了上级的奖赏。
这种战场上狙杀高级将领或者重要目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由于使用手机被狙杀,可能目前还没有先例,自从失去了哈米多夫之后,阿塞拜疆军队也发出了“追杀令”。
将悬赏并找出这名狙击手,为传奇将领报仇,而这一举动无疑给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仇恨又添了一把火。作为之前曾多次虐杀战俘的阿塞拜疆,此次遭遇重创,可能之后针对亚美尼亚的报复会更加疯狂,而美国、伊朗和俄罗斯想要制止两国之间的战火。
可能还会出现更多不确定的因素,毕竟两国之间已经存在仇恨这么多年,再加上这场战争发生了很多耸人听闻的事件,后期阿塞拜疆又会使用何种报复手段,目前国际社会也在关注当众。

阿塞拜疆军队为什么打不过亚美尼亚军

亚美尼亚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主要依仗俄罗斯提供的AT-5和AT-11型反坦克导弹,此外还配合有预先埋设的反坦克地雷。步兵反坦克小组在此次地面作战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小规模军事冲突很难充分发挥阿塞拜疆的军事实力,加上高加索地区地形复杂,装甲力量在没有有力的空中支援下,容易被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组成的小分队伏击。
扩展资料:
历史上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围绕对该州的管辖权一直纷争不断。早在十九世纪,卡拉巴赫曾受沙俄统治,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和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人在此混居。沙俄在此实行种族地缘政治战略,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改变了当地的民族结构,从而埋下了日后冲突的根源。
在沙俄的支持下,亚美尼亚人大量迁入这里,此纳卡地区的民族成分发生逆转,亚美尼亚人逐渐取代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成为了当地的主体民族。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关系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关系:1、领土争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最大的争议是针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争议。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是一个有亚美尼亚人居住的自治区,但该地区位于阿塞拜疆境内。这一争议导致了1992年至1994年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被迫流离失所。2、冷战后的冲突:自苏联解体以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存在着边界冲突和敌对情绪。双方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以及其他接壤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小规模冲突和军事对峙。3、区域影响力: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南高加索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他们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如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以及东北部的格鲁吉亚等保持着复杂的关系。4、和平努力: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促进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和平解决方案。包括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等国家在内的组织和机构参与了调解和谈判。然而,至今尚未找到可持续解决长期争议的方案。

阿塞拜疆军队为什么打不过亚美尼亚军

 据法新社4月2日报道称,高加索小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近日爆发激烈武装冲突,双方各有损失。其中,阿军有12名军人阵亡,1架直升机被击落,而亚美尼亚方面则有超过100名士兵伤亡,6辆坦克和15门大炮被摧毁。如果这一战报属实的话,显然阿军战斗力更胜一筹。那么,这两个脱胎于同一母体的内陆小国军力到底如何?双方的差距和优势又是怎样形成的?本文将从两国陆、空军主力装备的角度展开解析。
  阿军装甲部队强大
  据英国《简氏防务年鉴》介绍,亚美尼亚陆军共装备有200辆T-72主战坦克,其中一部分T-72BA坦克配备有新型“接触-5”反应装甲。除T-72坦克外,亚美尼亚陆军还装备有较先进的T-80主战坦克,但数量较少,仅有20辆。
资料图:俄罗斯坦克大赛上的亚美尼亚陆军T-72BV主战坦克。
  虽然都继承了一部分当年苏联红军的遗产,阿塞拜疆陆军也配备有T-72坦克,但其在数量和性能上均优于亚美尼亚陆军。有资料显示,阿陆军共装备有395辆T-72 SIM2改进型坦克,该型坦克为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推出的升级版本,配备有新型GPS定位系统以及更先进的火控系统和模块化反应装甲,战斗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资料图:俄罗斯防务展上展示的T-72 SIM2坦克。
  除T-72坦克外,阿塞拜疆陆军还装备有100辆T-90主战坦克。如果仅比较坦克数量和性能而言,阿塞拜疆陆军要更占优势。
资料图: 俄军T-90坦克集群。
  或许人们感到奇怪,阿塞拜疆国土面积不到9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千万,怎么能发展起如此强大的地面装甲突击力量呢?原来,凭借发达的油气化工产业,阿塞拜疆早在苏联时代就是仅有的2个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另一个是俄罗斯)。独立后,该国经济发展虽有波折但总体向好。截至2014年,阿塞拜疆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外汇储备超过500亿美元,其无论人口、面积、GDP,都数倍于邻国亚美尼亚。由此看来,阿塞拜疆能掏出大把银子加强军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亚方远程打击占优
  再说战术导弹方面,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陆军均装备有SS-21“圣甲虫”B(又称“圆点”)战术导弹,其中亚美尼亚至少拥有8辆发射车,而阿塞拜疆有3辆。“圣甲虫”B最大射程120千米,打击精度(CEP圆概率误差)小于95米,可携带约500千克重的高爆战斗部或化学武器弹头。
资料图:2013年巴库阅兵式上拍摄的阿塞拜疆陆军“圣甲虫”-B战术导弹发射车。
  除”圣甲虫“导弹外,亚美尼亚陆军还拥有8辆”飞毛腿“B战术导弹(最大射程300千米,可携带1吨重的高爆弹头,打击精度小于450米)发射车以及32枚导弹。从整体规模和导弹型号比较,亚美尼亚陆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占有较大优势。但需要说明的是,除非事态极其严重,否则这种“准战略武器”不大可能被运用于中低烈度的边境冲突,而这无形中大大限制了亚美尼亚军队的反击能力。
资料图:处于起竖发射状态的“飞毛腿”战术导弹发射车。
  不过,亚美尼亚背后也有靠山。据西方媒体2013年6月报道,俄军已在亚美尼亚境内部署了数量不详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发射车,并未透露具体地点。该系列导弹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通过更换模块的方式调整最大射程,对阿塞拜疆具有很强威慑力,足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迫使后者不敢随意扩大战事。其中“伊斯坎德尔”M最大射程500千米,可携带480千克或700千克的高爆弹头,由于采用了”惯性导航+末端光学制导“复合制导方式,打击精度可达到10米内。
资料图:“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发射车。
  另据亚美尼亚新闻网站“Times.am4月3日报道称,2日晚,亚美尼亚陆军已将“圆点U”战术导弹和BM-30“龙卷风”远程多管火箭炮系统运往冲突地区。“龙卷风”多管火箭炮也是双方部队均有配备的远程地对地武器装备。
资料图:阿塞拜疆陆军配备的BM-30远程多管火箭炮。
  阿空中战力居上风
  空军力量方面,由于都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空军和亚美尼亚空军装备有很多同型战机,例如苏-25攻击机,阿空军就装备有11架。亚美尼亚空军也装备有一批苏-25攻击机,但数量不及阿空军。
  除苏-25攻击机外,阿塞拜疆空军还装备有13架米格-29战斗机,这些战机除可执行制空作战外,必要时也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可见不论是从机群规模,还是种类上,阿空军均强于亚美尼亚空军。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都装备有米-24系列武装直升机,其中阿空军装备有18架米-35(米-24出口改进型),据悉2010年又订购了24架,亚空军则装备有15架米-24,阿方优势不言而喻。
  除常规战机外,阿塞拜疆空军还曾于2008年从以色列购买了10架“赫尔墨斯450”以及5架“苍鹭”远程无人机,用于边境监视及侦察任务。从战场空中侦察和监视能力方面对比,阿塞拜疆军方也要强于亚美尼亚方面。“赫尔墨斯450”无人机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时130千米,最大航程3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20小时。
  另据西方情报机构统计,阿塞拜疆于2010年购买了2套俄制S-300PMU2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虽然性能已不算最先进,但也足够保卫该国领空。
  总体来看,财大气粗的阿塞拜疆,无论军队规模还是现代化程度都强于亚美尼亚军队,尤其在空地打击和战术情报获取方面更是优势明显,“高加索之虎”果非浪得虚名。

亚美尼亚VS阿塞拜疆,两者如今单论军事实力谁更强?

阿塞拜疆的军事实力更强一些。
根据英国的《简氏防务年鉴 》,亚美尼亚陆军总共有200辆T-72坦克,还有一些新型的反应装甲。除了T-72坦克外,亚美尼亚陆军还配备了更先进的T-80主战坦克,但数量很少,只有20辆。亚美尼亚陆军T-72BV主战坦克参加了俄罗斯坦克大赛。尽管他们都继承了苏联红军的一些遗产,但阿塞拜疆军队也装备了T-72坦克,但在数量和性能上都优于亚美尼亚军队。根据数据,陆军总共装备了395辆T-72 SIM2改装坦克。该坦克是以色列推出的升级版。
它配备了新的GPS定位系统,更先进的系统和响应系统。装甲和战斗力不再相同除了T-72坦克外,阿塞拜疆陆军还配备了100辆T-90主战坦克。仅比较坦克的数量和性能时,阿塞拜疆军队就更具统治力。阿塞拜疆的土地面积不到90,000平方公里,人口为1000万,这也许使人们感到惊讶。它如何发展这样一支强大的地面装甲突击部队?
事实证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工业的发达,早在苏维埃时代,阿塞拜疆是仅有的两个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共和国之一,另一个是俄罗斯。独立后,尽管遭受挫折,该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是积极的。截至2014年,阿塞拜疆的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外汇储备超过500亿美元。它的人口,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是邻国亚美尼亚的几倍。从这个角度来看,阿塞拜疆可以花很多钱来增强其军事实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单论军事力量的话,就比“筹码”的话,很显然阿塞拜疆更有战斗力,实力更强一些。其实这个结论不难解释,阿塞拜疆人口和经济实力都要比亚美尼亚更强,而且国防预算也要更高。两个国家的武器装备大部分来自前苏联和俄罗斯,所以质量方面差距并不大,但是数量方面阿塞拜疆明显更占优势。
阿塞拜疆更强。阿塞拜疆拥有海陆空三军,并且装备精良,亚美尼亚只有陆空两军,没有海军,装备不如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更强。
阿塞拜疆采用的是义务兵制,该国有6.6万名现役军人,另有30万预备役军人
亚美尼亚也是义务兵制,目前,该国有5.1万名现役军人,另有21万预备役军人。
有一场亚美尼亚对阿塞拜疆的战争,结果是亚美尼亚战胜。所以我觉得亚美尼亚强一些
单论军事力量的话,就比“筹码”的话,很显然阿塞拜疆更有战斗力,实力更强一些。其实这个结论不难解释,阿塞拜疆人口和经济实力都要比亚美尼亚更强,而且国防预算也要更高。两个国家的武器装备大部分来自前苏联和俄罗斯,所以质量方面差距并不大,但是数量方面阿塞拜疆明显更占优势。这仅仅是比拼“筹码”而已,并非综合实力。
亚美尼亚在各方面都比较劣势的情况,依旧在冲突中不落下风,其中必然有一定的道理。这主要是因为,亚美尼亚的“人”更厉害一些。亚美尼亚几乎同正统的俄罗斯人相似,他们信奉教育立国,而且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在苏联时期,亚美尼亚一直是官僚和技术人员“主产地”,而阿塞拜疆则信奉伊斯兰教,相对来讲受教育程度要弱一些,这也是亚美尼亚能在“筹码”弱势的情况,不落下风的重要原因。
两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不一样,所以组织能力和战斗力差距也比较大,而后勤保障方面,亚美尼亚也要远胜对手。苏联解体之后,亚美尼亚很多人被阿塞拜疆驱逐出国,结果导致阿塞拜疆进入“大瘫痪”,由此可见,亚美尼亚人确实在“知识”、“个人能力”方面更占优势,所以亚美尼亚在苏联时期备受重用,这也造成了亚美尼亚对打仗特别在行,战斗力和组织力要明显更胜一筹。
如果对比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综合军事实力的话,两国武器“筹码”差距并不大,但是亚美尼亚的人文素质更高,单兵作战能力和集群组织力更为紧密,战斗力显然更强,两者不受外来者干预,全凭自身实力“单挑”,亚美尼亚胜出,没有任何争议可言。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谁的实力更强

阿塞拜疆。
拓展知识: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rbaycan Respublikas?),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rbaycan),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地处东经44°至52°、北纬38°至42°,面积8.66万平方千米。
阿塞拜疆是里海沿岸国家,背靠伊朗高原和高加索山脉,平原不多,且大部分都在海平面以下,首都巴库位于阿普歇伦半岛,是里海最重要的港口,其平均海拔高度为海平面以下28米,被称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首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城了”。
阿塞拜疆拥有大约400座泥火山,约占世界所有泥火山的45%,并且一直在不断发现,是世界上最大的泥火山群之一,因此阿塞拜疆除了被叫作“火之国”外,有时也会被称为“泥火山之国”。
这里的泥火山从地底喷出来的是低温泥浆,与气体同时喷出后堆积,将火山四周点缀成月球一样的奇幻景观。
亚美尼亚共和国(Republic of Armenia, Республика Армения),简称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位于欧洲与亚洲交界、外高加索山脉南麓,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北临格鲁吉亚,东临阿塞拜疆。
总面积29700平方千米,全境90%的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上,属亚热带高山气候。
亚美尼亚共和国地处亚欧交界处,黑海与里海之间,属于外高加索地区的内陆国家,四周分别与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伊朗相邻,从迪拜飞行时长仅需3小时。
传说亚美尼亚是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停靠之地,是洪荒过后,人类踏足的第一片土地。当大洪水退去,诺亚方舟撞到亚拉腊山停下,劫后余生的诺亚一家带着各种动物从方舟下来。有的留下在高加索这片山脉之中,有的远走他方,相传,亚美尼亚正是诺亚的曾孙海格(Hayk)创立的。

2020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纳卡战争中,谁先开第一枪?最后谁赢谁输?

是阿塞拜疆主动挑起的战争。最后是俄罗斯军队进驻纳卡地区,战争结束,最后亚美尼亚让出了纳卡的部分地区。所以战争的实际输家就是亚美尼亚!
2020年的武装冲突,则是阿塞拜疆主动进攻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背后的支持者是土耳其。
2020年阿亚战争是围绕阿亚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地区纳卡所展开的。
纳卡问题在1988年就已经出现,当时的还属于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宣布退出阿塞拜疆,不过当时由于苏联的强大力量,纳卡问题并未真正演变成地区矛盾。直到苏联解体之后,纳卡问题开始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之间引起巨大的矛盾。
矛盾的焦点在于,尽管纳卡地区属于阿塞拜疆管治,但纳卡地区人口中的80%属于亚美尼亚族人,这些人并不希望被阿塞拜疆所统治。因此,纳卡地区一直希望独立或是加入亚美尼亚,而不希望留在阿塞拜疆。
因此,两国围绕纳卡这一地区多次产生冲突。在90年代初时,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就因为纳卡地区的问题而爆发过战争,虽然两国在1994年签订了停火协议,但这一问题实际上并未得到解决。在2016年时,两国又因纳卡问题产生冲突,幸运的是,这一次的冲突并未演化成战争。
此后,直到2020年9月27日,两国之间多年积攒的矛盾终于演变成为战争,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两国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也都产生了巨大的伤亡。
此次阿亚战争中阿塞拜疆在土耳其的支持下,选了一个美国大选无暇东顾的时间点发动亚阿战争。
亚美尼亚,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306万人,2018年GDP达124亿美元;军队现役军力为5万余人,但另有2万人左右的纳卡地区军队,其年军费投入约6亿多美元。
阿塞拜疆,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人,2018年GDP为469亿美元;军队现役军力约为6.7万人,其年军费投入为19亿美元。
从两个国家的整体硬实力来说,阿塞拜疆要强于亚美尼亚,其在军费投入和技术装备的数量、质量上也要优于后者。
不过亚美尼亚实际控制着纳卡地区及部分阿塞拜疆的其他国土,这实际就是当年亚美尼亚军队更具战力的体现。
亚美尼亚在以纳卡地区为核心的区域构筑有大量复杂的防御工事,而且亚美尼亚军队的平均战斗力也仍然高于阿军,结合地形、工事与战斗力因素后,倒是可以部分抵消阿军的装备数量、质量优势,使得后者难以深入。
所以这次以纳卡地区为中心的亚阿之战就呈现出了阿军攻不动(在纳卡南北各占领部分边缘区域),而亚军也无力反攻的僵持局面。双方的技术装备、弹药和兵力都在急剧损耗中。亚方被阿方持续消耗,骑虎难下,双方终于在俄罗斯的介入下,签署停战协定,最终以亚美尼亚割地赔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