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俄罗斯日渐衰落它的主要社会根源到底是什么?
- 2、谁在摧残俄罗斯?昔日不可一世的大国为何会走上衰落的不归路呢?
- 3、俄罗斯经济为什么衰落了?
- 4、普京:西方已表明要摧毁俄罗斯,那么俄罗斯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 5、为什么感觉俄罗斯近两年越来越弱了呢?
- 6、俄罗斯帝国为什么会走向衰落
- 7、俄罗斯军工衰落的原因?中国军工在武器研发方面与俄罗斯还有多大差距?中国可能从俄罗斯引进军工人才吗?
- 8、谁在摧残俄罗斯?昔日不可一世的大国为何会走上衰落的不归路呢?
- 9、权力与经济的暗战!俄国经济的失败,如何成为了普京的成功?
- 10、俄罗斯为什么要堕落成一个资本主义?
俄罗斯日渐衰落它的主要社会根源到底是什么?
俄罗斯的人口增长缓慢,地方又大,使得它逐渐衰落。
地广人稀,民众们又太过于贫困,没有着重发展民生以及经济。
最主要的根源就是俄罗斯没钱,没能继续发展经济。
因为他们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了军事方面,想要跟美国对抗。
因为现在世界上的自然资源不再像以前那么的稀少之前了,并且俄罗斯的人口也开始走向越来越少的趋势,劳动力已经远远比不上当年强盛时期的苏联了,所以俄罗斯现在经济也是越来越差,不过军事底子还是很强的。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座军事实力相当强悍的国家,俄罗斯在以前还是苏联的时候,更是一座唯一敢抗衡美国阵营的超级大国,当时美国也是很怕苏联的,然而最后依然通过冷战慢慢把苏联给拖垮解体了,现在的俄罗斯,其实就继承了苏联的绝大部分资源和武器,但是无论是经济还是影响力,都已经不如当年的那种感觉了。
现在俄罗斯gdp也是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不仅仅已经远远不如美国,也不如德国和日本,甚至要被韩国和广东省超过,主要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口的大量减少,俄罗斯现在这么大领土,却只有1.4亿人口,并且人均gdp也不算高,俄罗斯人口也是很不均衡的,也就莫斯科一带比较密集,像远东地区一些地方人口密度还不如西藏,所以这个也导致了人力资源严重失调,对经济发展有着严重的打击。
加上现在自然资源在世界上也是越来越廉价,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经济来源少了,国家能不衰落吗,不过俄罗斯凭借了老底子的军事实力,依然在世界上有着很强大的地位,哪怕现在,也是不惧怕美国的。
谁在摧残俄罗斯?昔日不可一世的大国为何会走上衰落的不归路呢?
美国,这是因为俄罗斯在社会现实上做出了很大的改变,由之前的苏联共和制变成了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俄罗斯的一些统治者也出现了很多战略性的事物,使得俄罗斯的经济政治都受到了一定的损失,所以走上了衰落的不归路。
俄罗斯曾经的强大,一段时间靠的是军事实力和经济技术。但是自从冷战过后,俄罗斯军事实力和经济技术都没有其他国家发展的那么快,现在明显是滞后状态。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强大的个人偶像崇拜主义和领导人的无能、专治。
俄罗斯人是不善于发展经济的,这一点无论是沙俄、苏联还是今天的俄罗斯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苏联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扩张势头被遏制,俄罗斯就要走上下坡路的魔咒。
我认为也没有人摧残俄罗斯,一定程度上之所以走上衰落,不归路是因为他国家的一些自身发展,从而导致这样的一个现象,希望他能够快速调整,从而崛起。
怎么能怪别人呢?主因永远是自己,永远是自己,这一点必须记住。
今天的俄罗斯,虽然早已不复苏联时期的荣光,综合国力大不如前,且经济长期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在世界各国争先发展经济时,俄罗斯缓慢的经济增长,无疑将俄罗斯带入不断衰落的深渊。
但拥有核武器的俄罗斯,军事实力仍然碾压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以,说俄罗斯“衰弱”是不严谨的。
但众所周知,军事实力的强大最终还需归结为经济实力的雄厚,没有强大经济支撑的俄罗斯,即使将核大棒耍出一套少林棍法都无济于事。
那么俄罗斯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不善经营的民族特性
俄罗斯人是不善于发展经济的,这一点无论是沙俄、苏联还是今天的俄罗斯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俄罗斯民族的崛起,相比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各国并不算太晚。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上被蒙古人统治的特殊经历,使得俄罗斯在崛起的过程中逐渐与西方国家背道而驰。
在西方国家纷纷走向海洋,到海外扩张殖民地时,受蒙古人影响的俄罗斯在陆地上开始了野蛮的扩张,在俄罗斯崛起的400多年时间里,面积只有数万平方公里的莫斯科大公国,迅速扩张为领土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
俄罗斯的野蛮扩张使几乎所有邻国都深受其害,即使不是邻国,对俄罗斯的咄咄逼人也胆战心惊,这是俄罗斯在历史上备受孤立的重要原因。
而从西方国家扩张的历史进程表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帝国主义的转变,殖民地在帝国中的重要性势必会逐渐下降,最后成为帝国主义发展的累赘,英法等国就是证明。
但俄罗斯扩张的领土和本土紧密相连,且俄罗斯历史上噬土成性的风格使他们即使在面对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时也紧抓不放,而这注定成了俄罗斯的巨大负担。
在资本主义疯狂扩张的过程中,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欧美国家,相比于西方国家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生产力,俄罗斯更多的是靠对他国的野蛮侵略和扩张。
而一旦野蛮扩张的势头被他国阻止,俄罗斯就不可避免地走上下坡路,苏联解体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不善经营的民族特性使俄罗斯很难在国际竞争中超越西方国家,这是俄罗斯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2、苏联时期的深远影响
苏联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扩张势头被遏制,俄罗斯就要走上下坡路的魔咒。
虽然《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俄罗斯损失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俄国得以退出一战,获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但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并没有为落后的俄国带来更多曙光。在列宁缔造了伟大的苏联后,斯大林用30年时间将贫穷落后的俄国缔造成先进的工业国,并在二战后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但俄罗斯的悲剧,几乎也是从斯大林时期埋下的。为应对西方国家围堵的险恶环境,苏联不得不牺牲农业、轻工业等领域的发展重点进行重工业建设,这使得苏联在短短十多年时间便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但高度集中的体制为苏联带来强大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权力的极度膨胀,被个人崇拜冲昏头脑的斯大林并没有意识到:
计划经济固然可以帮助苏联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德国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但当国际环境显著改善,苏联成为共产主义阵营的头号强国时,计划经济反而成为苏联发展的沉重负担,但这一模式在斯大林时期已经积重难返。
赫鲁晓夫上台后,一方面全盘否定斯大林,另一方面又大力强化个人权力,这使得苏联的经济改革雷声大雨点小,最终归于失败。
而勃列日涅夫的去赫鲁晓夫式改革则直接将苏联带入“第二斯大林”时代,苏联彻底病入膏肓。
等到戈尔巴乔夫上台,面对行将就木的局势,不得不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这直接加速了各加盟国的离心态势,等到“八一九”事件爆发,叶利钦夺取最高权力,苏联解体再难挽回。
而苏联解体后,西方资本趁机大量低价收购苏联造船业等工业体系,同时苏联高层也开始以低价大量攫取国有资产,成为俄罗斯寡头。俄罗斯几乎在一夜之间完成了共产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蜕变,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私有化最高的国家之一。
但一手推倒苏联的叶利钦并没有引领俄罗斯走向富强的能力,西方国家承诺给他的巨额经济援助始终未见踪影,对于叶利钦的投怀送抱则视而不见,而俄罗斯则在“休克疗法”中度过了最黑暗的10年。
今天的俄罗斯,依然没有从苏联解体的阴影中完全走出,绝大多数民众依然贫困,有寡头操纵的俄罗斯高层无法解决内部的严重腐败,对于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无能为力,对于改善民生则力不从心。
这些都导致今天的俄罗斯一直在半死不活中艰难前行。
3、国际社会的围追堵截
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是导致俄罗斯衰落的外在因素。
虽然受西方蛊惑的叶利钦成功肢解了俄罗斯,将俄罗斯一夜打回解放前。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似乎并不信任,而且比苏联时代还要不信任。
虽然俄罗斯实行了和西方国家同样的资本主义制度,叶利钦更是低三下四请求融入西方国家。但此时的俄罗斯仍然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领土面积,并且具有强悍的军事实力。
而这样一个体量如此巨大的国家,无论他的立场如何,对于西方国家都是一个巨大威胁,尤其是对于想要称霸世界的美国而言。
而且就算俄罗斯放弃所有底线和尊严,毫无保留地融入西方,其巨大的体量也会与西方国家的传统秩序产生巨大冲突。
简单说来,融入西方大家庭的俄罗斯是要去当爹的,而不是给他们当儿子的,这就让西方国家非常尴尬。
所以一如既往地拒绝俄罗斯,似乎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
一方面,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可以使它的对手北约内部保持最大限度的团结,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希望通过俄罗斯的威胁,使西欧国家对自己产生更深的认同感。
所以自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的封锁始终没有停止过,这使得俄罗斯的国际环境始终处于围追堵截的状态。
虽然叶利钦的第二个执政周期及时调整了外交策略,将主要外交方向转向东方大国,但东方大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同样也不容乐观。抱团取暖的方式虽然能够使双方短暂保持温暖,但从长久来看,因为西方国家持续不断的围堵,俄罗斯的衰落必将持续很长时间。
毕竟西方国家需要的是一个死透的毛熊,而不是一个半死不活甚至随时有可能东山再起的毛熊,所以只要俄罗斯一天不倒下,西方的围堵不会停止,这就意味着因西方国家封锁导致的俄罗斯衰落,必将一直持续下去。
俄罗斯经济为什么衰落了?
一,从中央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头十年对俄罗斯来说是灾难性的:经济总量暴跌,1998年之前俄罗斯卢布的贬值(在被称为卢布危机的金融危机之后)以及1999年至2008年间石油价格经历的不间断上升趋势,共同推动了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其能源部门的出口)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7%。在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俄罗斯是受灾最严重的经济体之一:随着石油价格暴跌和外国信贷枯竭,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
二,除了石油的诅咒,还有西方的制裁,2014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造成的西方经济制裁,这对投资者对俄罗斯投资的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资本外逃和高通货膨胀加剧了俄罗斯的经济困境,导致2015年全年负增长3.7%。
三,苏联解体后,新成立的俄罗斯政府继续沿袭之前的开放政策。以叶利钦为中心的新政府甚至采取了极为激进的休克疗法来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希望俄罗斯就此一步跨入资本主义社会,摆脱之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弊病。将大量的国家命脉交给了极少的少数人之中,这些人成为了俄罗斯各个产业寡头,这些寡头利用垄断大大伤害俄罗斯经济的活跃性。虽然普京在执政之初就表示要消灭寡头,但过了将近20年,寡头仍旧存在,而且仍对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有着巨大的影响。
四,地区发展不平衡。今天的俄罗斯人口达到1.46亿,是世界上少数人口过亿的国家。但俄罗斯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比老龄化更恐怖):俄罗斯正在经历人口负增长。人口负增长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军队数量的不足,人口素质的下降。
俄罗斯经济衰退,主要是军事投资过于巨大。
主要是因为他们注重军事发展,而忽略了这个商业经济发展。
一,地大物博,卖资源来钱快,失去发展经济的动力。二,发展失衡,军事工业占住了经济的主导地位,民生工业失去活力。三,国民的福利待遇好(比中国要好很多),使多数国民失去创造财富的动力。四,人力资源后劲不足。五,外部环境恶劣,如:同欧盟关系,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六,太崇尚武力,一定会导致与国际经济的割裂。七,国家制度彊化。等。
俄工业、科技基础雄厚,苏联曾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1978年被日本赶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严重衰退,持续下滑,2000年普京执政至今,俄经济快速回升,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增幅约6.7%),外贸出口大幅增长,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工业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化工等;轻纺、食品、木材加工业较落后;航空航天、核工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财政金融总体趋好。2006年黄金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三位;卢布升值了7.6%;国际信用评级提高。自2006年7月起,俄实行卢布完全可自由兑换,汇率稳定。
2005年底,俄国民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570亿美元恢复增长到约75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亿美元增长到1822亿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800亿美元储蓄大关,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油价暴跌的双重夹击下,2002—2012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俄经济正在大幅放缓,2008年12月经济增长率同比萎缩1.1%,出现2002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
2017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截至2018年12月28日,国际储备约4669亿美元。
2019年1月,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奥列什金表示,2018年俄罗斯经济增速为2%。
应答时间:2021-03-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1.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不平衡
俄罗斯是典型的中高纬度国家,较高的纬度使得气候变得寒冷,人口生育率远远低于其他中低纬度国家。加上俄罗斯欲罢不能的酗酒传统,人口增长率始终不高,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长远发展。而且寒冷的气候也使得俄罗斯纵然海岸线漫长,却缺乏优良的港口。再加上国际环境的恶化,俄罗斯事实上正在变得越来越封闭。
而封闭的环境也影响了领导人的战略眼光。今天的俄罗斯,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是其重心仍然是只占俄罗斯1/4的欧洲部分。在面积广袤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俄罗斯领导人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使得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人民生活贫困。
2.苏联解体产生的影响未消除
苏联解体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也是空前的,甚至到今天,俄罗斯的经济仍然受苏联解体的影响,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
在俄罗斯失去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情况下,不得不以出卖资源作为发展国家经济的主要手段,今天的俄罗斯仍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出卖资源投入较少,但收获巨大,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这使得俄罗斯没有动力重建自己的工业体系,俄罗斯也最终沦为靠资源为生的国家。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俄罗斯想要发展起来举步维艰。
普京:西方已表明要摧毁俄罗斯,那么俄罗斯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按照普京最新的回应,俄罗斯绝对不会倒退几十年。按照目前俄罗斯的首要任务来看,俄罗斯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高科技以突破西方各国的封锁。
俄罗斯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警告北约,最主要是为了警告美国,让他不要去干预这件事情,造成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西方表明,要摧毁俄罗斯,俄罗斯现在主要的目标是准备好国家军事盲面对最后的难题
俄罗斯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乌克兰地区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阻止北约东扩,除此之外,也想要形成对于欧洲国家的武力威慑。
由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紧张,这使得俄罗斯必须要尽快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因为只有达到自身的战略目的,俄罗斯才有能力和西方国家进行对抗。
一、俄罗斯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乌克兰地区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虽然在成功拿下东乌克兰地区之后,俄罗斯在乌克兰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由于乌克兰依旧想要努力收回自己的国土,所以俄罗斯想要保住东乌克兰地区确实有很多的困难。如果俄罗斯能够进一步扩大自己所占领的地区,那么俄罗斯必然会在乌克兰地区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
二、俄罗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北约东扩。俄罗斯和北约国家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由于北约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加强向东扩张的步调,由于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被无限压缩,这使得俄罗斯对北约感到非常的不满。如果不能够阻止北约东扩,那么必然会让俄罗斯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正是为了阻止北约的行为,俄罗斯才不惜和西方国家彻底撕破脸。
三、俄罗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对于欧洲国家的武力威慑。由于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军事差距,所以俄罗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威胁美国在全球地区的利益。不过由于欧洲国家距离俄罗斯较近,再加上欧洲国家惧怕俄罗斯庞大的核武器库,所以如果能够形成对于欧洲国家的武力威慑,那么俄罗斯在欧洲地区的利益也能够得到有效维护,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目的,俄罗斯才会不断制裁欧洲国家。
为什么感觉俄罗斯近两年越来越弱了呢?
并不是俄罗斯越来越弱了,而是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强了,就会感觉其他的国家变得相对比较弱一些。
因为俄罗斯这两年的军事发展实在太慢了。所以就导致在外人看来俄罗斯变得越来越弱了
我也这么觉得,以前俄罗斯都是被我们称为战斗民族,现在很少有人这样子说了。
政治上心比天高,经济上命比纸薄,然而雄心扛不住宿命。所以,俄罗斯只能越来越弱,更是看不出以后能有重新崛起的迹象。
有人说俄罗斯谁也不怕,怼天怼地怼空气,连美国都不放在眼里,看谁不顺眼就举起熊爪子准备干仗。但是,这种强是外强中干的强。
外面打肿脸充胖子、装了回大爷,回头就被人家往死里制裁,然后关上门舔着熊爪子、黯然神伤。
俄罗斯不是有核武器吗?战斗民族的战斗军队不说打遍环球,起码谁也不怕。但是,你的军事实力,如果不能转换成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有还不如没有。
美国打完第一次海湾战争,就把家底折腾差不多了。克林顿辛苦了8年,趁着信息化,终于又攒下了点儿产业。然后,小布什再搞一次海湾战争、另加一次阿富汗战争,又给折腾差不多了。
美国可是超级大国啊,绝对的老大,但是老打仗,老大也扛不住糟。然后,你俄罗斯试一试?别说揍伊拉克,就是搞定内部的车臣都能废自己半条命。你是真得能打,但你打的起吗?
所以,军事优势如果不能转换成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就是鸡肋,甚至还不如鸡肋。因为你得拼命花钱啊,花少了还不成。把俄罗斯的核武库给日本试一试,鬼子的日子立马就难受。
还有就是普京这种总统,咱们国内各种粉、俄罗斯也不少死忠粉。但是,出这么个领导人,对老百姓、对国家都不是什么好事。你是在外面各种彪悍了,见谁都不怂、遇谁都不让,于是风光无极限、强者牛人设。然后呢?然后人家不会派人冲进克林姆林宫把你揍一顿,而是会对你的国家、你的人民死命下手。你是爽了,国家呢?美国制裁你、欧盟制裁你,你就说俄罗斯的老百姓能不难受吗?
说了这么多,还得分析一下俄罗斯弱在哪里以及弱的原因。问题和原因可以一起说,因为都是一回事。
英国中心时代,基本上就可以甩开俄罗斯,然后搞一个非俄罗斯的海洋世界自己玩。但是,英国却甩不开大清,大清封关锁国也不行,打仗也得带着你玩。同时,英国也甩不开印度、甩不开欧洲,甚至美洲也甩不开。20世纪初,法国、德国也牛了,所以应该是个欧洲中心时代,但欧洲中心时代,照样可以甩开俄罗斯,当时是苏联。
可以说,整个世界都在封锁苏联。二战后是冷战,借助二战的功绩和意识形态,主要是苏联的缘故,俄罗斯有了一批小弟。然后呢?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独霸全球,世界进入美国中心时代。接着就是以前啥样、现在还啥样,老美照样孤立俄罗斯。甚至,俄罗斯已经弱到不值得老美孤立了。但美国,却不能甩开中国,虽然中国那时候是真穷,同时也不能甩开欧洲和印度。
原因就是俄罗斯的这个位置,欧洲在东面一封,日本和中国在西面一封,然后你就自己苦难孤立去吧。世界没有俄罗斯,还是那个世界;而俄罗斯没有世界,只能自己品味自己的甜美苦难。
PS:苦难是俄罗斯的弥撒亚情节,认为是在承受苦难而坚守第三罗马帝国。所以,俄罗斯人认为苦难是一种体验,只有经历苦难的磨练才能肩负弥赛亚的使命。苦难被审美化了,这是俄罗斯人的特殊民族情结。
这种历史秉性是怎么来的?肯定与苦难这种心理情结有关系,但主要是一个历史产物。你就想吧:大陆时代,欧洲一片天柱教国家,亚洲西部一片穆斯林国家,就俄罗斯是个东正教国家。从那个时候开始,俄罗斯就一直被封闭。这种孤持的历史秉性,就这么成长起来的。彼得大帝时代为什么疯狂地扩张领土?因为已经孤持到没朋友了,必须找到好朋友啊。即便不是朋友,找个对手和敌人也好,不能总自己跟自己玩吧。再说,俄罗斯这个地方冰天雪地的,也不好玩。
但是,近代以后呢?先被英国封锁,后被欧洲封锁,主要是你俄罗斯个头儿太大了,强到没朋友。冷战以后,也好不到哪去,美国往死封锁的就来两个国家,一个是朝鲜、一个是古巴。这两个之后,就是俄罗斯。其实,也不用美国怎么封,俄罗斯自己都能把自己封死了。
这种孤持的性格有什么危害吗?危害特别大。
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外资就立即蜂拥而入,连世仇日本都带头往里冲。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内需、投资和出口。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啥都没有,但外资一来就啥都有了。中国的基础设施好是一面,你还可以说中国崇洋媚外,但对外资的欢迎和鼓励的态度,是哪个国家都做不到的。
但是,俄罗斯呢?举一个例子,全世界哪里都有唐人街。这个没办法:国人就是这么彪悍,做买卖做到全世界,而且还抱团非要整出个唐人街,在人家土地上占一片“领土”。但是,就俄罗斯就没有唐人街。俄罗斯的地缘格局有问题,但能全怪在这方面吗?自己的主观原因是不是也得找找了。
要是俄罗斯一直没当过大国,不是那种国土面积大的大国而是有影响力的大国,那也好说。关键是俄罗斯当过,而且冷战时期,苏联是超级大国。而冷战之后,俄罗斯就变成现在这幅德行了。
GDP甚至都赶不上中国的一个广东省,俄罗斯2018年是1.658万亿美元,广东2018年是9.73万亿人民币,大体相当。但只是说GDP相当,不是说人家的本钱不厚,近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广东没法比。关键是你GDP不够,你就真没钱,拿不出钱来,就别指望有啥影响力。
以前那么牛、现在如此怂,这个心理落差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消化掉的。所以,俄罗斯就一直要干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中亚有事,它要管;中东有事,它也要管。管事是要花钱的。因为花钱太多,美国都不想领导世界了,你俄罗斯花得起这个钱吗?
中国漂洋过海地跑到中东买石油,而俄罗斯这个石油大国为啥就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把中国的石油市场给占了再说?光一个中俄输油管道,谈判就谈了十五年,你还说啥?
以前中国对俄罗斯,就是一个低能力的存在,比他穷多了也弱多了,当小弟都得努力争取。现在这局面,你说俄罗斯能不矛盾纠结吗?不是在中国这里矛盾纠结,俄罗斯是在跟历史比,自己跟自己纠结。以前高光无极限,现在至暗难见光,这就太难受了。
那么,以后的俄罗斯会怎么走?
此次新冠疫情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油价暴跌,石油期货都跌成了负数了。谁最受伤?产油国哭瞎眼睛的心都有,而俄罗斯就是产油国。广义油气产业能占俄罗斯GDP的30%,油气收入能占俄罗斯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50%。然后,你再说俄罗斯还怎么玩?
有人说俄罗斯地大物博、普京雄才伟略、人民战斗彪悍,所以大俄罗斯早晚都能崛起。但关键是你得跟着钱走,崛起得要钱,而俄罗斯的钱从哪来?那油价肯定是会涨的啊,现在不就涨了吗?
首先的一点,靠买能源能发财,但决定成不了有影响力的大国,你看沙特就知道了。其次的一点,各国都在玩新能源车,而且疫情之下经济肯定集体下滑,对石油的需求只能越来越少。这可能是一个小趋势,但俄罗斯能扛过去不?
俄罗斯的力量肯定要下降,现在就已经够弱了,接下来还得弱。新冠疫情加油价暴跌,就能把它打得抬不起头来。俄罗斯再弱下去,就只能选边站了。
普京再强悍也不行,实力说了算。美国这边,俄罗斯肯定是不会选,这两个家伙早成世仇了。中国这边,俄罗斯也不会选,这就是一个心理情结的问题。决定历史是力量和人心,这个人心,俄罗斯就说服不了自己。
俄罗斯帝国为什么会走向衰落
俄罗斯的霸权政策在国际上恨不得人心,随着苏联苏联入侵阿富汗和支持越南向外侵略扩张的军事行为,彻底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干涉华约成员国的内政和无穷无尽的剥削,使苏联越来越不得人心,美国等西方国家稍微的动了政治手段,华约国家变纷纷变了心,都陆续的背叛了华约,投向了西方国家的怀抱,随之苏联苦心经营的托拉斯经济链条也断裂了,紧跟着就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便开始分崩离析,彻底的散伙儿了,苏联靠军事手段根本压制不住,只能最后宣告苏联关门大吉,国号也只得很不情愿的把苏联改成了俄罗斯。
俄罗斯军工衰落的原因?中国军工在武器研发方面与俄罗斯还有多大差距?中国可能从俄罗斯引进军工人才吗?
俄罗斯军工衰落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包括以下几点:
1. 经济问题:俄罗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状况一度非常困难,这导致军工企业订单减少,资金流动性不足,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研发和生产。
2. 技术落后:相比于西方国家,俄罗斯的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军工领域,俄罗斯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落后于西方国家,导致其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性能落后于西方国家。
3. 人才流失:由于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原因,很多优秀的俄罗斯军工人才选择移居西方国家或者创办私营军工企业,导致俄罗斯军工人才的流失,使得俄罗斯军工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下降。
中国在武器研发方面与俄罗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某些领域,中国的武器装备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如在无人机、隐形战斗机、航母等领域。但是,在一些高端领域,如高超声速武器、防空导弹、芯片技术等领域,中国仍然存在差距。此外,中国军工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足等。
关于是否可能从俄罗斯引进军工人才,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中国想要引进一些经验丰富的俄罗斯军工专家和技术人才,可以通过人才交流计划等方式进行合作。但是,引进人才并不是解决中国军工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和研发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力。
没钱。很大。不能。
当然有可能,有好的为什么不要呢
可以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遗产,由于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经济处于崩溃状态,无力养活庞大的军工业,军工企业纷纷倒闭,代表有AK47制造商——“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破产,导致人才大量流失,俄军无力更新本国的武器装备,这几年基本上是靠卖武器养活自己,还要开始买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登陆舰,基本原因就这样,说到底就是钱的问题。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虽然这几年武器装备研发速度很快,但是和俄罗斯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只不过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是比如发动机,SU35,s400还要向俄罗斯购买,看得出差距不小。至于要不要引进俄罗斯人才,那要看俄罗斯政府敢不敢放人到中国。意见简陋,可讨论
谁在摧残俄罗斯?昔日不可一世的大国为何会走上衰落的不归路呢?
摧残俄罗斯的国家其实是俄罗斯自己。
正所谓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对于俄罗斯这种人口过亿,并且有非常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储备能力的国家,外界的攻击很难使他衰落,只有当自己内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滑下衰落的深渊!
(图为莫斯科红场)
第一,没有一个国家在强大的时候独善其身,他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挑战。
这个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有多么强大,他都会有衰落期,并且无论这个国家曾经多么强大,也无法避免来自其他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
在大航海时代,人类诞生的有史以来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帝国就是如此。
西班牙帝国崛起于16世纪,但是到16世纪末期的时候就已经遭受了来自大英帝国的挑战,于是双方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争霸战争。
在这场争霸战争中大英帝国取得了胜利,并且控制了海上航线,从此西班牙帝国逐渐退出世界舞台的中心,所以到1900年的时候,慈禧向全世界列强宣战而忽略了西班牙。
可是,大英帝国的胜利除了自己实力强大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西班牙帝国的衰败。西班牙帝国在进入16世纪后期以后,依靠从美洲搜刮的巨额财富过着奢侈的生活,并且建造了大量的教堂来炫耀财富。显然,这些钱并不可能产生效益,为自身的发展助力。
结果,在和英国作战的时候,西班牙的战船竟然在技术方面大为落后。当面对英军速度更快,火力更猛,抗击打能力更强的战船时,西班牙的失败就注定了。
(无敌舰队之战)
所以,任何一个强国,无论他有多么强大,仍然会遭到新兴强国的挑战。而且,自己不给力,只会被对手打的惨败,失去所有,这并不是赢者通吃永远保持优势的世界。
第二,只要内部没问题,俄罗斯很容易强大起来
俄罗斯一度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初的时候他就有欧洲宪兵之称。所以现在的所谓美国世界警察的称呼,只不过是俄罗斯欧洲宪兵的升级版。
俄罗斯帝国几经沉浮,到19世纪中期以后就变得非常衰弱了,因为这个时候工业革命的发展让俄罗斯作为一个落后的农奴制的帝国优势全无。
所以,不仅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给了英国和法国,他在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中也败给了新兴国家日本。
从中可见,落后的农奴制是他失败的根源之一,所以失败之后引起了俄罗斯的改革但是这个改革是失败的。
到了一战时期,俄罗斯打得并不好,在一战初期的坦能堡会战中,28万俄军几乎全军覆没。
(坦能堡会战后,赫尔曼·冯·弗朗索瓦(背对着镜头)迎接被捕的俄罗斯将军克鲁耶夫)
到了战争后期已经到了几个人使用一条枪的地步,更不要说打漂亮仗了。
没想到到了苏联建立之后,经过几个5年计划的奋斗,再加上引进了大量的外国设备技术,让他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内重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并且在二战的时候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可见如果内部不出问题,俄罗斯是非常容易强大起来的。
权力与经济的暗战!俄国经济的失败,如何成为了普京的成功?
从1999年的最后一天,执掌俄罗斯以来,普京已在俄罗斯的权力中心,干了20年。
这20年,是俄罗斯的蛰伏,还是俄罗斯的衰落? 这本来是普京所面临的国家发展问题,如今,成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所在。
伴随着这20年的跌宕起伏,普京,也从政治人物,融入俄罗斯国家形象中,成为当代俄罗斯的文化名片。
现在的俄罗斯,轻工业已几乎不存,生育率低迷,高新 科技 产业落后,经济上,已经是一个失败的国家。除莫斯科外,俄罗斯其他地区的平均工资,每月仅2000人民币上下。
但是,俄罗斯的失败,却揭示出普京的成功。
而这,便是 德国记者胡贝特·塞佩尔所著的《普京:权力的逻辑》,所呈现出的一个视角。
如果把 历史 的镜头向前拉,拉回2000年。
伫立在红场,迎接新年钟声的代总统普京,接下来了史无前例的烂摊子。
他的前任叶利钦,执政8年期间的经济转型,尽管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但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衰退。1992 年—1999 年的 8 年中,6年都是负增长,GDP 累计下降 40%。
而其改革造成的贫富分化,更是触目惊心,甚至把国家变成了寡头的原材料工厂。连支持叶利钦的学者博戈莫洛夫也评价:在经济方面,我们走的是一条通向灾难的道路。
当时的俄罗斯,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甚至是三流国家的危险。贫困是国家的头号难题。
在普京所喊出的口号中,贫困被形容为国家的耻辱,他要还国家以经济尊严。
“俄罗斯已经没有时间晃来晃去。” 他这么说。
而这句话振聋发聩。
2000—2007 年是普京任前两届总统时期。
这8年,是俄罗斯转型以来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8年间,俄罗斯GDP年均增长率为 6.9%,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
更重要的,俄罗斯极大缩小了贫富差距。1999 年职工月均工资为 64 美元,养老金仅为 16 美元, 2003 年这两项指标分别增加到 180 美元和 60 美元。
在 2007年的国情咨文中,俄罗斯宣告:“俄罗斯不仅彻底度过了漫长的生产衰退期,而且还进入了世界十大经济体的行列。”
不可否认的是,这8年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能源市场的持续走高不无关系,甚至也埋下了俄罗斯能源依赖症的病根。这期间,俄罗斯经济曲线,也宛如复制了国际原油价格的曲线。原油价格从 1999 年每桶 15.9 美元上涨到2007 年 64.28 美元一桶,2008年年均价高达每桶 90.68美元。不过,这8年的经济增长,真的只是靠油价吗?
需要特别指出,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单个变量可以带来部分经济数据的超常表现,但宏观上看——
让我们来看一看,普京在机制动能和国家力量上,都做了什么呢?
一方面,普京力排众议,继续推行市场经济的改革,继续了叶利钦的经济思路。
要知道,1999年,叶利钦是拿到豁免才交出权力的,之所以要求豁免,便是因为其本人执政路线已经民心尽失。
换句话说,普京认准了市场经济的体制动能,路线没有错,只是执行受挫。
另一方面,便是执行,也即开发国家力量。
年富力强的普京,展现出了政治家的手腕与魄力——
寡头,这一国家之蠹,便是首要目标。寡头以为扶持上了第二个叶利钦,但普京给了他们当头棒喝。
2000 年 7月28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召集了 30 多位寡头开会,约法三章:守法经营、依法纳税与不得涉足政治。
其后,他借助于克格勃和军队的力量,整肃了不听话的寡头队伍,实现了国家对经济命脉的控制。国家力量重新控制经济领域。
普京有远见卓识,他清醒地认识到:需要国家调控的地方,就要有国家调控;需要自由的地方,就要有自由。
值得注意的是,他反对重新国有化。 这也揭示出普京的性格特质:他并非共产主义者,而一切以实用出发。
与此同时,他对转型节奏进行了纠偏,以渐进的、逐步的和审慎的方法,取代急风骤雨的切换。他推动税制改革和银行改革,革除金融陈弊,还通过国家力量,制定收入政策,调整资源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从战略层面,制定了15—20 年的经济规划,将国家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极致。
这也是俄罗斯版的“五年计划”。规划中,普京便已然把正在蓬勃兴起的互联网经济,放在核心位置。
2008年,是普京的高光时刻。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是成功的,而带领俄罗斯的普京也是成功的。
但盛极而衰,2008年,成为俄罗斯经济的转折点。
这一年,普京离开了总统宝座,梅德韦杰夫甫一上台,美国便爆发了次贷危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俄罗斯,遭受重大打击。
2009 年俄罗斯出现自2000 年以来首次经济负增长,GDP同比下降 7.9%。之后几年,增长率也较低。不过,这种失败不是俄罗斯独有,而是全球共有的。
2008年到2012年,是新世纪俄罗斯经济的至暗时刻。尽管国外仍将普京视为俄罗斯领导人,但俄罗斯国内民众,却认为是普京的离任,导致了俄罗斯的衰落。
俄罗斯失败了,但普京,再次“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俄罗斯失败了,恰恰是普京的成功。
4年后,普京毫不意外地重新当选。
两年后,俄罗斯再一次遭遇经济失败,而普京又再一次大获成功。
2014年,俄罗斯合并乌克兰克里米亚。
其后,便是俄罗斯经济的悲剧。在此之后,俄罗斯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该年 GDP 增长只有0.7%,2015 年增长更是负值。
真正的经济寒冬,还在货币上。俄罗斯货币卢布大幅贬值,一度降至四分之一。
俄罗斯经济总量,从 2013 年峰值时的 2.29 万亿美元,缩水至 2019 年的 1.69 万亿美元,排名从第 6 位降至第 11 位。
但是,在俄罗斯民众看来,这是 历史 性的外交突破。俄罗斯媒体,将之誉为没有炮火的卫国战争,而人民参战的方式,便是牺牲经济利益。
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之下,俄罗斯国民不仅没有因为经济受损而抱怨,反而是倍感鼓舞。普京其人也被视为展现了强国姿态,成为了民族英雄。
普京由此,将自己从政治人物,写入俄罗斯国家形象。 他不只是领导人,还是民族代言人。他带回了祖国的故土,他还是成功的。
从2000年至今,经过三个 历史 阶段,俄罗斯的经济最终是失败的,但普京本人,在俄罗斯的 历史 中,却不断书写成功。
但我们能说,普京为了个人利益,牺牲国家利益吗?这样讲并不公平。因为经济,是可量化的国家价值,而经济之外,还有无法量化的国家价值,如民族精神、国家意志。
这些是普京所凝结的价值,而在之后的 历史 进程中,或许,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甚至超过经济价值,也未可知呢。
俄罗斯为什么要堕落成一个资本主义?
苏联解体解体的原因,就是为啥俄罗斯现在成为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禁锢、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
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在经济发展上,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收入分配长期搞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在对外关系上,搞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全面扩军备战,与美国争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实力,等等。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联不承认私有财产也不尊重和保护一切私有财产与公民权利,违背了国际历史文明的发展潮流。
至于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2015年归结为两点:一是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启动实质性改革,对积重难返的苏联模式来说为时已晚;二是急于求成,他推动的改革开始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当时苏联 社会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