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笄是什么意思,及笄是指多少岁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4 23:25:45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及笄是什么意思

及笄的意思:古代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借指女子年满15岁。
读音:jí jī。
出处:《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引证:《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明朱鼎《玉镜台记·议婚》:“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及笄造句
1、那少女及笄年华,一张圆圆的鹅蛋脸,眼珠子黑漆漆的,周身透着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
2、破门而入的显然是个少女,瞧来及笄年华,一头乱发活像逃难十年,脸蛋倒是清秀,却被过多的粗鲁给掩盖,要她手上有把大刀,旁人定会猜她是否在梁山落草。
3、她生得肌肤胜雪,发如堆鸦,年未及笄,容貌已是极美,着一身白碾光绢珠绣金描挑线裙,束一条白玉镶翠彩凤文龙带,钗如天青而点碧,珥似流银而嵌珠,便是一双绣鞋,也是金缕银线,绕着五色牡丹,华贵难言。
4、女子妙龄十五,及笄年华,长相俏皮可爱,身着一身狐裘,顶上是吊坠头圈,头圈上镶满珠宝,有着塞外部落贵族少女的气质。
5、及笄年华凤冠霞帔妍妆俏,喜鹊挂枝红烛照。

及笄 ??[jí jī]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及笄 [jí jī] [及笄]基本解释 [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ing of age] 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仪礼.士昏礼》年已及笄
[及笄]详细解释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
《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 庭芬 ﹞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儒林外史》第十回:“ 鲁老先生 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及笄]百科解释 及笄,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更多→ 及笄
[及笄]英文翻译 reach the age of fifteen

[及笄]相关词语 弱冠 步摇 束发 恣睢 儿童 期颐 蹀躞 加冠 古稀 青年 襁褓 花钿 [及笄]相关搜寻 及笄之年 及笄年华

及笄是什么意思

亦作“既笄”。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一直未许配的,最迟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及笄的读音是【jí jī】,亦作“既笄”。及笄之年的意思就是15岁女孩的代称。

及笄是什么意思

及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笄礼的由来:
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颂。

及笄是什么意思解释

及笄的意思是:女子年满十五岁。
【拼音】jí jī。
【基本释义】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及笄造句
1、历史上许多名妓都在“及笄”时开始走上人生巅峰,她们的美貌、才情和勇气成为后世传颂的故事。
2、汉朝时期,女子到了“及笄”,便要参加成年礼,以示成人礼仪意义,并确定其嫁娶的年龄和命运。
3、现代社会,女子“及笄”标志着他们逐渐进入社会流动范畴及新的学习挑战与责任,并在家中和社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4、古代文化将“及笄”当作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用于管理及区别男女之间成年仪式的时间点。
5、在中国传统社会,有些女孩在“及笄”时就被迫去嫁做人妇,过早嫁嫁娶通常隐含着某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和压力。
6、这位女士“及笄”时,发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疗专家,她以其执着追求和工作精神,成为一位倍受尊敬的医生。

及笄是什么意思

“及笄”的意思是女子满15周岁。
一、拼音
“及笄”:jí jī。
二、出处
1、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2、明·朱鼎《玉镜台记·议婚》:“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
3、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三、笔画笔顺
1、“及”笔画笔顺:共3画,撇、横折折撇、捺。
2、“笄”笔画笔顺:共10画,撇、横、点、撇、横、点、横、横、撇、竖。
“及笄”造句:
1、她生得肌肤胜雪,发如堆鸦,年未及笄,容貌已是极美,着一身白碾光绢珠绣金描挑线裙,束一条白玉镶翠彩凤文龙带,钗如天青而点碧,珥似流银而嵌珠,便是一双绣鞋,也是金缕银线,绕着五色牡丹,华贵难言。
2、如果,我早出世八年,图璧四年的大年初一,当你及笄之时,四国之内,最与你般配的人,其实不是姬婴,而应该是我——不是吗?
3、及笄年华,及到,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4、本来自及笄起上门提亲的人就快把门槛踩烂,但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让她青梅竹马的大将军唯亦八抬大轿娶回家,并诺之,一生一世一双人。
5、闻仙姑谪在岭南,年未及笄,遍历海外,走蛮烟瘴雨之乡,受骇浪惊涛之险,以应前誓,以赎前愆,即日就要下凡。

及笄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及笄的读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及笄,汉语词语,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笄礼是中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男孩的成人礼是冠礼冠礼,是 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其他年龄称谓:
1、总角8-14岁
总角是指将未成年人的头发扎成左右两个髻,就像两个羊角一样,这是比垂髫稍微大一点的少年的装扮。像《诗·卫风·氓》中就有一句著名的“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豆蔻女13-15岁
豆蔻其实是一种中草药,因为它开的是含苞花,就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一样娇羞,因此古人也将豆蔻比喻为少女,泛指13-15岁的少女。
3、束发男15岁
古人男子到了15岁,就需要将头发束成髻,以此和儿童区别开来。男子束发后也会开始学习各种技艺、成为一名标准的学童。
4、弱冠男20岁
冠本意是指帽子,冠礼是指男子开始戴上成人的帽子,象征着已经成年。但20岁的年纪毕竟还未壮,因此20岁也称之为弱冠,泛指20岁左右的男子。

及笄是指多少岁是什么意思

及笄是指15岁。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移居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及笄是什么意思

及笄,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例子: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仪礼·士昏礼》
《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东周列国志》
一分钟了解及笄年华
及笄的读音是【jí jī】,亦作“既笄”。及笄之年的意思就是15岁女孩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