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凝胶色谱仪03c2模块是什么
- 2、凝胶渗透色谱比起其他测试分子量的仪器有何优势,制样要注意什么
- 3、高温凝胶色谱仪与高效凝胶色谱仪区别?
- 4、化学中GPC是什么?希望多具体一点!
- 5、凝胶渗透色谱的实验部分
- 6、高分子杂质用凝胶色谱的原理?
- 7、凝胶渗透色谱的基本原理
- 8、怎么控制凝胶色谱法液体流速
- 9、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10、凝胶渗透色谱的优点
凝胶色谱仪03c2模块是什么
示差检测器。根据查询百度文库得知,凝胶色谱仪03c2模块是示差检测器。凝胶色谱仪的示差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的检测器,可与输液泵、进样器、控制器等组成凝胶渗透色谱系统,也可与液相色谱仪串联使用做通用型检测器。凝胶色谱仪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及关键部件的基础上结合自主创新,该设备用于水性和油性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及分子量分布检测,以及糖类、醇、脂肪酸、脂类的定性定量分析。
凝胶渗透色谱比起其他测试分子量的仪器有何优势,制样要注意什么
方便、准确、速度快。
测定分子量一般就是凝胶色谱和粘度计,然后再折算成道尔顿分子量,凝胶给出的信息丰富,不仅能给出重均分子量,还能给出数均、z均、分子量分布系数等信息。
制样要注意不要有大颗粒不溶物堵塞色谱柱,进样前要用0.45um滤膜过滤,还要注意浓度不可太大,不能超过柱子耐受力,也不可太小,让检测器检测不到也不好。
溶解时间也要统一,一个小时和一天的可能结果会有差别,根据样品性质使用保护柱,振摇也要注意,这些都是为了防止某些脆弱的分子被弄裂了,降低了分子量,增大了分布系数。
高温凝胶色谱仪与高效凝胶色谱仪区别?
高温凝胶色谱属于高效凝胶色谱的一个特殊的种类,其柱温可以到220度的高温
高温凝胶渗透色谱仪专门针对聚烯烃研究而研发。标配的IR4红外检测器可分析样品的浓度及组分(甲基/1000C)或羰基。可配置多检测器—IR4红外检测器、粘度检测器、激光光散射检测器和高灵敏度的IR5 MCT检测器,用于分析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树脂的低碳数短支链组分。分析短支链分布的绝对优势,使此仪器获得陶氏化学实验室的青睐。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 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 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 解吸的分配过程, 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 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 通过检测器时, 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化学中GPC是什么?希望多具体一点!
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 ,凝胶渗透色谱,又称为尺寸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简称SEC),它是基于体积排阻的分离机理,通过具有分子筛性质的固定相,用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并且还可以分析分子体积不同、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高分子同系物。
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1964年,由J.C.Moore首先研究成功。不仅可用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和鉴定,而且可以用来分析化学性质相同分子体积不同的高分子同系物。(聚合物在分离柱上按分子流体力学体积大小被分离开)
1.基本原理
1.1分离原理
让被测量的高聚物溶液通过一根内装不同孔径的色谱柱,柱中可供分子通行的路径有粒子间的间隙(较大)和粒子内的通孔(较小)。当聚合物溶液流经色谱柱时,较大的分子被排除在粒子的小孔之外,只能从粒子间的间隙通过,速率较快;而较小的分子可以进入粒子中的小孔,通过的速率要慢得多。经过一定长度的色谱柱,分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被分开,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在前面(即淋洗时间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在后面(即淋洗时间长)。自试样进柱到被淋洗出来,所接受到的淋出液总体积称为该试样的淋出体积。 当仪器和实验条件确定后,溶质的淋出体积与其分子量有关,分子量愈大,其淋出体积愈小。
(1) 体积排除
(2)限性扩散
(3) 流动分离
1.2校正原理
用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单分散标准聚合物预先做一条淋洗体积或淋洗时间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应关系曲线,该线称为“校正曲线”。聚合物中几乎找不到单分散的标准样,一般用窄分布的试样代替。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做一系列的GPC标准谱图,对应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样品的保留时间,以lgM对t作图,所得曲线即为“校正曲线”。通过校正曲线,就能从GPC谱图上计算各种所需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信息。聚合物中能够制得标准样的聚合物种类并不多,没有标准样的聚合物就不可能有校正曲线,使用GPC方法也不可能得到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于这种可以使用普适校正原理。
1.3普适校正原理
由于GPC对聚合物的分离是基于分子流体力学体积,即对于相同的分子流体力学体积,在同一个保留时间流出,即流体力学体积相同。
两种柔性链的流体力学体积相同:
[η]1M1=[η]2M2
k1M1α1+1=k1M2α2+1
两边取对数:lgk1+(α1+1)lgM1=lgk2+(α2+1)lgM2
即如果已知标准样和被测高聚物的k、α值,就可以由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样品M1标定待测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M2。
编辑本段2.实验部分
直接法:在测定淋出液浓度的同时测定其粘度或光散射,从而求出其分子量。
间接法:用一组分子量不等的、单分散的试样为标准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淋出体积和分子量,则可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2.1.仪器
GPC仪的组成:泵系统、(自动)进样系统、凝胶色谱柱、检测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2.1.1.泵系统:包括一个溶剂储存器、一套脱气装置和一个高压泵。它的工作是使流动相(溶剂)以恒定的流速流入色谱柱。泵的工作状况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数据的准确性。越是精密的仪器,要求泵的工作状态越稳定。要求流量的误差应该低于0.01mL/min。
2.1.2.色谱柱:GPC仪分离的核心部件。是在一根不锈钢空心细管中加入孔径不同的微粒作为填料。每根色谱柱都有一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离范围和渗透极限,色谱柱有使用的上限和下限。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是当聚合物最小的分子的尺寸比色谱柱中最大的凝胶的尺寸还大,这时高聚物进入不了凝胶颗粒孔径,全部从凝胶颗粒外部流过,这就没有达到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高聚物的目的。而且还有堵塞凝胶孔的可能,影响色谱柱的分离效果,降低其使用寿命。色谱柱的使用下限就是当聚合物中最大尺寸的分子链比凝胶孔的最小孔径还要小,这时也没有达到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目的。所以在使用凝胶色谱仪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时,必须首先选择好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相配的色谱柱。
2.1.3.填料(根据所使用的溶剂选择填料,对填料最基本的要求是填料不能被溶剂溶解):交联聚苯乙烯凝胶(适用于有机溶剂,可耐高温)、交联聚乙酸乙烯酯凝胶(最高100℃,适用于乙醇、丙酮一类极性溶剂)多孔硅球(适用于水和有机溶剂)、多孔玻璃、多孔氧化铝(适用于水和有机溶剂)
2.1.4.柱子:玻璃、不锈钢
2.1.5.检测系统:通用型检测器:适用于所有高聚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有示差折光仪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粘度检测器。
2.1.6.示差折光仪检测器:溶剂的折光指数与被测样品的折光指数有尽可能大的区别。
2.1.7.紫外吸收检测器:在溶质的特征吸波长附近溶剂没有强烈的吸收。
2.1.8.选择型检测器:适用于对该检测器有特殊响应的高聚物和有机化合物。有紫外、红外、荧光、电导检测器等。
2.2.操作
2.2.1.溶剂的选择: 能溶解多种聚合物;不能腐蚀仪器部件;与检测器相匹配。
2.2.2.把激光光散射与凝胶色谱仪联用,在得到浓度谱图的同时,还可得到散射光强对淋出体积的谱图,从而计算出分子量分布曲线和整个试样的各种平均分子量
2.2.3.激光光散射实验中必须对样品严格除尘,溶液中的灰尘会产生强烈的光散射,严重干扰聚合物溶液光散射的测量。溶液除尘是光散射成败的关键。首先是溶剂除尘,配置测试样品的溶剂应进行精馏,并经过0.2μm超滤膜过滤后方可使用。配好的溶液也要用0.2μm的超滤膜过滤。另外,测试中所用的器械,如:注射器等,使用前要用洗液浸泡,清水强力冲洗。
凝胶渗透色谱的实验部分
直接法:在测定淋出液浓度的同时测定其粘度或光散射,从而求出其分子量。间接法:用一组分子量不等的、单分散的试样为标准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淋出体积和分子量,则可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GPC仪的组成:泵系统、(自动)进样系统、凝胶色谱柱、检测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2.1.1.泵系统:包括一个溶剂储存器、一套脱气装置和一个高压泵。它的工作是使流动相(溶剂)以恒定的流速流入色谱柱。泵的工作状况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数据的准确性。越是精密的仪器,要求泵的工作状态越稳定。要求流量的误差应该低于0.01mL/min。2.1.2.色谱柱:GPC仪分离的核心部件。是在一根不锈钢空心细管中加入孔径不同的微粒作为填料。每根色谱柱都有一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离范围和渗透极限,色谱柱有使用的上限和下限。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是当聚合物最小的分子的尺寸比色谱柱中最大的凝胶的尺寸还大,这时高聚物进入不了凝胶颗粒孔径,全部从凝胶颗粒外部流过,这就没有达到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高聚物的目的。而且还有堵塞凝胶孔的可能,影响色谱柱的分离效果,降低其使用寿命。色谱柱的使用下限就是当聚合物中最大尺寸的分子链比凝胶孔的最小孔径还要小,这时也没有达到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目的。所以在使用凝胶色谱仪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时,必须首先选择好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相配的色谱柱。2.1.3.填料(根据所使用的溶剂选择填料,对填料最基本的要求是填料不能被溶剂溶解):交联聚苯乙烯凝胶(适用于有机溶剂,可耐高温)、交联聚乙酸乙烯酯凝胶(最高100℃,适用于乙醇、丙酮一类极性溶剂)多孔硅球(适用于水和有机溶剂)、多孔玻璃、多孔氧化铝(适用于水和有机溶剂)2.1.4.柱子:玻璃、不锈钢2.1.5.检测系统:通用型检测器:适用于所有高聚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有示差折光仪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粘度检测器。2.1.6.示差折光仪检测器:溶剂的折光指数与被测样品的折光指数有尽可能大的区别。2.1.7.紫外吸收检测器:在溶质的特征吸波长附近溶剂没有强烈的吸收。2.1.8.选择型检测器:适用于对该检测器有特殊响应的高聚物和有机化合物。有紫外、红外、荧光、电导检测器等。 2.2.1.溶剂的选择: 能溶解多种聚合物;不能腐蚀仪器部件;与检测器相匹配。2.2.2.把激光光散射与凝胶色谱仪联用,在得到浓度谱图的同时,还可得到散射光强对淋出体积的谱图,从而计算出分子量分布曲线和整个试样的各种平均分子量2.2.3.激光光散射实验中必须对样品严格除尘,溶液中的灰尘会产生强烈的光散射,严重干扰聚合物溶液光散射的测量。溶液除尘是光散射成败的关键。首先是溶剂除尘,配置测试样品的溶剂应进行精馏,并经过0.2μm超滤膜过滤后方可使用。配好的溶液也要用0.2μm的超滤膜过滤。另外,测试中所用的器械,如:注射器等,使用前要用洗液浸泡,清水强力冲洗。
高分子杂质用凝胶色谱的原理?
凝胶色谱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纯化的常用方法,可以去除其中的杂质物,从而获得高纯度的高分子化合物。凝胶色谱的原理基于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经过固定在载体上的凝胶颗粒会在流动相中作用不同,并且被不同的分离筛选出来,实现分离和纯化高分子化合物的目的。
在高分子杂质的分离中,凝胶色谱基本的原理是将高分子杂质和高分子物质按照其分子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分离开来。
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凝胶颗粒,并将其充填在色谱柱中,形成固定的凝胶层。凝胶颗粒会提供一个复杂的障碍阻力,在分离时将大分子化合物和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
接下来,需要将混合的高分子样品溶液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在流动相作用下,化合物在凝胶颗粒中被体积大小固定的孔隙所限制,大分子化合物由于在凝胶颗粒中受到更强的障碍阻力,因此会被减速,较容易受到筛选剔除,小分子化合物一般经过几乎完全的孔隙,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凝胶颗粒,进入到流动相中。
通过对溶液中不同高分子化合物的进出凝胶颗粒的时间和色谱柱的读数来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高分子杂质。这样,高分子杂质可以被富集在样品的前端,而高分子物质则可以被分离出来;以此获得高纯度的高分子化合物。
总之,凝胶色谱是一种高效的高分子杂质分离和高分子化合物纯化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分离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高分子杂质,获取高纯度的高分子化合物。
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让氏,枝或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猛滑伍根据分离的对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还是有机溶剂可溶物,又可分为凝胶过滤色谱(GF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 GFC一般用于分离水溶性的大分子,如多糖类化合物。凝胶的代表是葡萄糖系列,洗脱溶剂主要是水。凝胶渗透色谱法主 凝胶色谱法图示 要用于有 机溶剂中可溶的高聚物 (聚苯乙烯、聚氯已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析及分离,常用的凝胶为交联聚苯乙烯凝胶,洗脱溶剂为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凝胶色谱不但可以用于分离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同时根据所用凝胶填料不同,可分离油溶性和水溶 性物质,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从几百万到100以下。近年来,凝胶色谱也广泛用于分离小分子化合物。化学结构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物质,不可能通过凝胶色谱法达到完全的分离纯化的目的。凝胶色谱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勿子质量分布测试。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采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高分子杂质用凝高分子杂质用凝胶色谱的原理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让氏,枝或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猛滑伍根据分离的对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还是有机溶剂可溶物,又可分为凝胶过滤色谱(GF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 GFC一般用于分离水溶性的大分子,如多糖类化合物。凝胶的代表是葡萄糖系列,洗脱溶剂主要是水。凝胶渗透色谱法主 凝胶色谱法图示 要用于有 机溶剂中可溶的高聚物 (聚苯乙烯、聚氯已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析及分离,常用的凝胶为交联聚苯乙烯凝胶,洗脱溶剂为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凝胶色谱不但可以用于分离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同时根据所用凝胶填料不同,可分离油溶性和水溶 性物质,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从几百万到100以下。近年来,凝胶色谱也广泛用于分离小分子化合物。化学结构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物质,不可能通过凝胶色谱法达到完全的分离纯化的目的。凝胶色谱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勿子质量分布测试。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采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高分子杂质用凝高分子杂质用凝胶色谱的原理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让氏,枝或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猛滑伍根据分离的对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还是有机溶剂可溶物,又可分为凝胶过滤色谱(GF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 GFC一般用于分离水溶性的大分子,如多糖类化合物。凝胶的代表是葡萄糖系列,洗脱溶剂主要是水。凝胶渗透色谱法主 凝胶色谱法图示 要用于有 机溶剂中可溶的高聚物 (聚苯乙烯、聚氯已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析及分离,常用的凝胶为交联聚苯乙烯凝胶,洗脱溶剂为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凝胶色谱不但可以用于分离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同时根据所用凝胶填料不同,可分离油溶性和水溶 性物质,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从几百万到100以下。近年来,凝胶色谱也广泛用于分离小分子化合物。化学结构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物质,不可能通过凝胶色谱法达到完全的分离纯化的目的。凝胶色谱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勿子质量分布测试。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采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请您采纳哦!
凝胶渗透色谱的基本原理
凝胶具有化学惰性,它不具有吸附、分配和离子交换作用。让被测量的高聚物溶液通过一根内装不同孔径的色谱柱,柱中可供分子通行的路径有粒子间的间隙(较大)和粒子内的通孔(较小)。当聚合物溶液流经色谱柱(凝胶颗粒)时,较大的分子(体积大于凝胶孔隙)被排除在粒子的小孔之外,只能从粒子间的间隙通过,速率较快;而较小的分子可以进入粒子中的小孔,通过的速率要慢得多;中等体积的分子可以渗入较大的孔隙中,但受到较小孔隙的排阻,介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 经过一定长度的色谱柱,分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被分开,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在前面(即淋洗时间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在后面(即淋洗时间长)。自试样进柱到被淋洗出来,所接受到的淋出液总体积称为该试样的淋出体积。 当仪器和实验条件确定后,溶质的淋出体积与其分子量有关,分子量愈大,其淋出体积愈小。(1) 体积排除(2)限性扩散(3) 流动分离 由于GPC对聚合物的分离是基于分子流体力学体积,即对于相同的分子流体力学体积,在同一个保留时间流出,即流体力学体积相同。两种柔性链的流体力学体积相同:[η]1M1=[η]2M2k1M1α1+1=k1M2α2+1两边取对数:lgk1+(α1+1)lgM1=lgk2+(α2+1)lgM2即如果已知标准样和被测高聚物的k、α值,就可以由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样品M1标定待测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M2。
怎么控制凝胶色谱法液体流速
凝胶渗透色谱是确定聚合物的完整分子量分布的简便常规的实用手段,也是用于分析水溶性聚合物、表征其分子量的重要工具。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操作并不复杂,掌握使用时的一些技巧与注意事项,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仪器的作用。
1.对于凝胶渗透色谱柱,须缓慢增加流速。突然增加流速(伴随压力增加)会损坏色谱柱。对于7.8 mm ID分析柱,建议流速不要超过1.0 mL/min,要获得较好的分离度,建议流速约为0.70 ~ 0.80 mL/min。而4.6 mm ID窄径柱的建议流速为0.3 ~ 0.35 mL/min。
2.为了增加分离的分辨率、加强渗透进程,以及在某些情况下降低溶剂粘度并降低色谱柱床的反压,需要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过程中需要将色谱柱加热至溶剂指南中所示的某一高温。
3.在利用示差检测的传统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中可以进注混合标样,但建议不要超过3个,以免要洗脱的标准品组分之间没有足够的分离度。如果利用先进的检测法如粘度测定法,需准确知道标样的曲线下面积,此时每次只能进注一个标样。
4.对于聚合物样品,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使用窄分布标样相对校正。如果使用者需获取真实的分子量(相对于不够好的校对标准品而言),可使用与样品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宽分布标样或对照品。
5.水相凝胶渗透色谱柱中的的甲基丙烯酸凝胶带有负电荷,会与阴离子样品发生离子排斥,与阳离子样品发生离子吸附。使用硝酸钠盐,可以很大程度减小这些影响,以及当与阳离子样品发生任何离子交换作用时减少对洗脱液pH值的调整。
6.更换色谱柱溶剂时,如果两种溶剂可混溶,可直接以0.1 - 0.2 ml/分钟的流速从一种溶剂转换为另一种溶剂。如果两种溶剂不可混溶,则需要使用一种中间溶剂(两种溶剂均可混溶于该溶剂)。
怎么控制凝胶色谱法液体流速
为了保持气相色谱分析的准确度,载气的流量要求恒定,其变化小于1%,通常使用减压阀、稳压阀、针形阀等,来控制气流的稳定性。
减压阀
减压阀俗称氧气表,装在高压气瓶的出口,用来将高压气体调节到较小的工作压力,通常将10~15MPa压力减小到0.1~0.5MPa。
由于气相色谱中所用载气流量较小,一般在100mL/min以下,所以单靠减压阀来控制流速是比较困难的,通常在减压阀输出气体的管线中还要串联稳压阀或针形阀,以精确地控制气体的流速。
稳压阀
稳压阀用以稳定载气(或燃气)的压力,常用的是波纹管双腔式稳压阀。使用这种稳压阀时进气口压力不得超过0.6MPa,出气口压力一般在0.1~0.3 MPa时稳压效果最好。使用时气源压力应高于输出压力0.05MPa。稳压阀不工作时,应顺时针转动放松调节手柄,使阀关闭,以防止波纹管、压簧长期受力疲劳而失效。使用时进气口和出气口不要接反,以免损坏波纹管。所用气源应干燥,无腐蚀性,无机械杂质。
操 作 规 程
一 开机
1泵
在开泵之前要将流动相用超声波清洗器脱气。
打开泵的电源开关,这时泵的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屏上显示等待状态,预设流量为1.000ml/min。按动控制面板上的EDIT/ENTER键,使其处于编辑状态,用上下键调节流量至0.100ml/min,然后按动RUN/STOP键使泵开始运转,这时的流量为0.100ml/min。按动EDIT/ENTER键及上下键调节流量并按动MENU键确定从而改变泵的流量。 改变流量时速度不要太快,要等泵的压力稳定之后再进行下步操做。
如果发现泵的进液管中有气泡存在,应及时除去气泡。方法是:先将泵头上的冲洗阀拧松,然后按动泵的控制面板上的MENU键使显示屏上显示purge一项,再按EDIT/ENTER键确定后即开始冲洗泵头。到预设时间(一般为5分钟)后,冲洗过程会自动停止。将菜单调回显示流速一栏,重新调节流速开始运行泵。
2检测器
打开检测器的电源开关。检测器自检后其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器将显示检测器的各种参数。按动2nd func 键然后按Int℃将显示检测器的温度。要改变检测器温度时,按动2nd func 键然后按动Set℃键再输入要设订的温度值,最后按ENTER键即可。
每次更换溶剂后,需冲洗参比池30分钟左右。按动2nd func 键和Purge键可开始清洗。清洗完毕后,再按动2nd func 键和Purge键即可恢复检测状态。
3数据接收
打开数据接口电源开关并打开GPC软件,点软件上的数据接收键后,即可开始进行数据接收工作。
二 测试
1样品的配制
仪器测试样品的浓度在2g/l左右(一般用20毫克试样配制成10毫升的样品,分子量较低的试样浓度可以适当高些)。配制好的样品需放置24小时左右以使试样充分溶解。溶好的样品还要用滤膜过滤,除去不溶物质(这是为防止损坏凝胶柱)。
2 进样
进样量一般为50μl或75μl。微型注射器先用流动相清洗4到5次,然后再样品冲洗4到5次。进样时,一定要使注射器中没有气泡存在。进样时,先将检测器回零后再扳动进样器进样,大约进样5分钟后将进样器手柄扳回原位。
三 关机
测试完毕之后,应再在测试流量下继续运行30分钟左右。之后逐渐降低泵的流速直至到零。关闭泵的电源。关闭检测器的电源。关闭接口电源。退出软件。
¥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凝胶色谱的操作
操 作 规 程
一 开机
1泵
在开泵之前要将流动相用超声波清洗器脱气。
打开泵的电源开关,这时泵的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屏上显示等待状态,预设流量为1.000ml/min。按动控制面板上的EDIT/ENTER键,使其处于编辑状态,用上下键调节流量至0.100ml/min,然后按动RUN/STOP键使泵开始运转,这时的流量为0.100ml/min。按动EDIT/ENTER键及上下键调节流量并按动MENU键确定从而改变泵的流量。 改变流量时速度不要太快,要等泵的压力稳定之后再进行下步操做。
如果发现泵的进液管中有气泡存在,应及时除去气泡。方法是:先将泵头上的冲洗阀拧松,然后按动泵的控制面板上的MENU键使显示屏上显示purge一项,再按EDIT/ENTER键确定后即开始冲洗泵头。到预设时间(一般为5分钟)后,冲洗过程会自动停止。将菜单调回显示流速一栏,重新调节流速开始运行泵。
2检测器
打开检测器的电源开关。检测器自检后其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器将显示检测器的各种参数。按动2nd func 键然后按Int℃将显示检测器的温度。要改变检测器温度时,按动2nd func 键然后按动Set℃键再输入要设订的温度值,最后按ENTER键即可。
每次更换溶剂后,需冲洗参比池30分钟左右。按动2nd func 键和Purge键可开始清洗。清洗完毕后,再按动2nd func 键和Purge键即可恢复检测状态。
3数据接收
打开数据接口电源开关并打开GPC软件,点软件上的数据接收键后,即可开始进行数据接收工作。
二 测试
1样品的配制
仪器测试样品的浓度在2g/l左右(一般用20毫克试样配制成10毫升的样品,分子量较低的试样浓度可以适当高些)。配制好的样品需放置24小时左右以使试样充分溶解。溶好的样品还要用滤膜过滤,除去不溶物质(这是为防止损坏凝胶柱)。
2 进样
进样量一般为50μl或75μl。微型注射器先用流动相清洗4到5次,然后再样品冲洗4到5次。进样时,一定要使注射器中没有气泡存在。进样时,先将检测器回零后再扳动进样器进样,大约进样5分钟后将进样器手柄扳回原位。
三 关机
测试完毕之后,应再在测试流量下继续运行30分钟左右。之后逐渐降低泵的流速直至到零。关闭泵的电源。关闭检测器的电源。关闭接口电源。退出软件。
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示差检测器的检测原理是:
任意一束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发生折射现象。示差折光检测器是通过连续测定色谱柱流出液折射率的变化而对样品浓度进行检测的。
检测器的灵敏度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都有关系,溶有样品的流动相和流动相本身之间折射率之差反映了样品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示差折光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它可与输液泵,色谱柱,进样器等组成凝胶渗透色谱仪或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也可以配置适当的进样系统作为单独的分析仪器使用。
示差检测器是连续检测样品流路与参比流路间液体折光指数差值的检测器,是根据折射原理设计的,属偏转式类型。 检测器的光路是由光源、凸镜、检测池、反射镜、平板玻璃、双光敏电阻等主要部件组成,检测池有参比,测量两个池室,它们对光路来说是串联的。
光源通过聚光镜和夹缝在光栏前成像,并作为检测池的入射光,出射光照在反射镜上,光被反射,又入射到检测池上,出射光在经过透射镜照到双光敏电阻上形成夹缝像。
双光敏电阻是测量电桥的两个桥臂,当参比池和测量池流过相同的溶剂时,使照在双光敏电阻的光量相同,此时桥路平衡,输出为零。当测量池中流过被测样品时,引起折射率变化使照在双光电阻上的光束发生偏转,使双光敏电阻阻值发生变化,此时由电桥输出讯号,即反映了样品浓度的变化情况。
凝胶渗透色谱的优点
(1)全部组分均在溶剂分子洗脱之前洗脱下来,分离时间短。(2)可以预测洗脱时间,可以连续进样。(3)凝胶色谱的分离过程不依靠分子间作用力,一般情况下,没有强保留的分子累积在色谱柱,所以分离时试样组分不会丢失,柱的使用寿命也会延长。(4)保留时间短,色谱峰窄,容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