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捉襟见肘的意思是什么,捉襟见肘解释和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3 19:15:48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捉襟见肘什么意思 词语捉襟见肘什么意思


1、捉襟见肘,汉语成语,读音为zhuō jīn jiàn zhǒu,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2、成语典故:《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3、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4、示例:只为一向窘迫,捉襟见肘,便东涂西抹不来,所以诸事胆怯。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

捉襟见肘的意思捉襟见肘的解释捉襟见肘接龙

成语名字:捉襟见肘
成语发音:zhuō jīn jiàn zhǒu
成语解释: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成语繁体:捉襟见肘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肘,不能读作“cùn”。

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捉襟见肘成语故事

捉襟见肘拼音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捉襟见肘的意思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 ] 连动式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非常贫困 捉襟见肘近义词
衣不蔽体、衣衫褴褛、百孔千疮、左支右绌、
捉襟见肘反义词
绰有余裕、绰绰有余、完美无缺、
捉襟见肘出处
《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捉襟见肘造句:
1、现在兹可能真的在财务上捉襟见肘了。
2、我所观察到的唯一规律,就是这些都发生在我们工作最繁忙的日子里。每次遇到这种时候,我们三个就都捉襟见肘了,恨不得多生两只手。
3、人际往来却是必不可少的,400块钱对一个正需要闯事业的年轻男子来说,怎一个捉襟见肘了得
4、捉襟见肘?昨天为了买那顶新帽子,您不是还卖掉了一把斧头吗?这就说明我要在这儿住上一段时间了
5、香港艺术发展局成立以前,香港文学主要倚仗民间自资的活动与出版,虽捉襟见肘,仍开拓了一片舒展的空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成语捉襟见肘的意思

意思: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成语故事:曾子在卫国的时候,常常三天也做不了一次饭,十年也没做一件衣服,整一整帽子帽带就会断,整一整衣襟胳臂肘就会露出来,可他高唱《商颂》的声音充塞天地之间,象敲响的钟磬。鲁国国君派人去给他赠送采邑,对他说:“请用采邑的收入做件衣服吧。”曾子不接受,使者又去了,曾子还不接受。使者说:“这不是先生您向国君要求的,而是国君要奉送您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接受的人往往害怕赠送的人,赠送的人往往对接受的人表现出骄纵,能不能使国君赠给我采邑而对我不骄纵,我很担心这一点啊 !”

捉襟见肘解释和意思

捉襟见肘解释和意思是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
一、读音
zhuō,jīn,jiàn,zhǒu。
二、出处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三、反义词的释义及出处
1、游刃有余
释义:比喻工作熟练,实际经验很丰富,解决困难问题毫不费事。
出处:语出《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绰绰有余
释义:形容人力、财物等很宽裕,用不完。
出处:《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四、近义词的释义及出处
1、顾此失彼
释义:形容照顾不过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七十六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工城若破;郢不守矣。”
2、掣襟露肘
释义:拉动衣襟就会露出胳膊肘。形容处境困窘狼狈。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宗昭原是寒素之家,中了举,百务齐作的时候,去了这四十两银,弄得手里掣襟露肘。”
捉襟见肘的例句:
1、同学来自于遵谭、龙泉等乡镇,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每月从家里带到学校的生活费捉襟见肘,为了省钱买彩票,有的贫困学生居然长期不吃早餐,饿得面黄饥瘦。
2、人造的字与句,永远捕捉不到心中上帝创造的火光。两套同等繁复的思想个体,仅仅凭借这捉襟见肘的语言试图沟通,却永远隔着铁铸的藩篱。
3、我所观察到的唯一规律,就是这些都发生在我们工作最繁忙的日子里。每次遇到这种时候,我们三个就都捉襟见肘了,恨不得多生两只手。
4、这种信心带来了更多的按揭承销交易,因为贷款机构认为,如果捉襟见肘的借贷人陷入困境,总可以获得再融资或者卖房子获利。
5、目前,来自大学学术自身的逻辑矛盾和来自生态环境的种种影响,使大学内部学术生态出现了失衡,并潜伏或不时爆发学术危机,传统高等教育哲学难以自圆其说,陈旧的观念和方法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 捉襟见肘的释义

1、捉襟见肘,汉语成语,读音为zhuō jīn jiàn zhǒu,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2、成语典故

《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3、成语辨析

【近义词】左支右绌、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入不敷出、寅吃卯粮、衣衫褴褛、百孔千疮、束手无策。

【反义词】游刃有余、应付自如、绰有余裕、绰绰有余、完美无缺。

四字成语捉襟见肘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A. 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
捉襟见肘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读音:zhuō jīn jiàn zhǒu。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出处:

1、战国庄周《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译文:十年没有添制新衣,正一正帽子帽带就会断掉,提一提衣襟臂肘就会外露,穿一穿鞋子鞋后跟就会裂开。
2、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只为一向窘迫,捉襟见肘,便东涂西抹不来,所以诸事胆怯。”
(1)四字成语捉襟见肘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捉襟见肘的近义词有左支右绌。
左支右绌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zuǒ zhī yòu chù ,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后用以形容财力或能力不足,顾此失彼的窘状。用法为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出处:
1、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左支右绌,困不可忍。”译文: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处境困顿无法忍受。
2、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养由基曰:‘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译文:养由基说:“你为何不替我射箭呢?”客人说:“我不能教你左手支持,右手屈曲。”
B. “捉襟见肘”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问题补充:“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 拼音:zhuō jīn jiàn zhǒu 同义词:衣不蔽体、衣衫褴褛、百孔千疮、 反义词:绰有余裕、绰绰有余、完美无缺、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例子:平时所过的早就是~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C. 成语捉襟见肘的解释
【成语】 捉襟见肘 【读音】zhuō jīn jiàn zhǒu 【解释】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专肘儿,又比喻生活困属难或处境窘迫,无法应付。 【字意】襟:衣襟;肘: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 处】 先秦·庄周《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指非常贫困 【示 例】 邹韬奋《被关在门外的教职员》:“也许因为力量的限制,致有~的情形。” 近义词 衣不蔽体、衣衫褴褛、百孔千疮 反义词 绰有余裕、绰绰有余、完美无缺
D. “捉襟见肘”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拉一下衣襟就能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E. 知道成语捉襟见肘是何意思.
词 目 捉襟见肘来 发 音 zhuō jīn jiàn zhǒu 释自 义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 处 《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示 例 平时所过的早就是~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F. 捉襟见肘 此成语的来源及其意思
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时,常用成语“捉襟见肘”。这个成语的“捉”字是拿或提拉的意思;“肘”字粤语读“走”,普通话读zhou的第三声,指小臂和上臂相连处的外侧,中文正名是“胳膊肘”,也就是粤语的“手踭”。 弄明白了几个关键字,成语“捉襟见肘”便不难解释了,它是说破旧又不合身的小衣服,拉一下衣襟(遮住了上面)胳膊肘却露出来了。足见顾此失彼多么严重了! 此语出自《庄子·让王》篇。庄周非常敬佩孔子的学生曾参,赞扬他居住在卫国时,生活贫穷却志向高昂。庄周描述曾参:贫困得破袍子没有面,而且颜色脱落很难看;手脚都长了老茧;有时候三日不生火做饭;十年没见他做过新衣服;他的帽子科不能碰,一整理帽子,帽带子就断了;一拉衣襟,胳膊肘就露出来(原文是‘捉衿而肘见’,即“捉襟见肘”);脚底上的鞋子都露出了后跟。但他毫不悲观,常常着旧衣破鞋却吟咏《商颂》,那声音溢满了天地之间,高歌的声音像敲打金石般那样美妙动听呢! 人们从上述这段赞美的话中,抽出了“捉襟见肘”成了今天常用成语。 比如说,“他是个小文员,收入本来不高。但是,他要上养老,下养小,将就凑合能维持一家人穿衣吃饭。偏偏这时孩子又因病住院,真是捉襟见肘啊!”
G. 谁知道成语“捉襟见肘”的来历
比喻顾此来失彼,无法应源付时,常用成语“捉襟见肘”。这个成语的“捉”字是拿或提拉的意思;“肘”字粤语读“走”,普通话读zhou的第三声,指小臂和上臂相连处的外侧,中文正名是“胳膊肘”,也就是粤语的“手踭”。 弄明白了几个关键字,成语“捉襟见肘”便不难解释了,它是说破旧又不合身的小衣服,拉一下衣襟(遮住了上面)胳膊肘却露出来了。足见顾此失彼多么严重了! 此语出自《庄子·让王》篇。庄周非常敬佩孔子的学生曾参,赞扬他居住在卫国时,生活贫穷却志向高昂。庄周描述曾参:贫困得破袍子没有面,而且颜色脱落很难看;手脚都长了老茧;有时候三日不生火做饭;十年没见他做过新衣服;他的帽子科不能碰,一整理帽子,帽带子就断了;一拉衣襟,胳膊肘就露出来(原文是‘捉衿而肘见’,即“捉襟见肘”);脚底上的鞋子都露出了后跟。但他毫不悲观,常常着旧衣破鞋却吟咏《商颂》,那声音溢满了天地之间,高歌的声音像敲打金石般那样美妙动听呢! 人们从上述这段赞美的话中,抽出了“捉襟见肘”成了今天常用成语。 比如说,“他是个小文员,收入本来不高。但是,他要上养老,下养小,将就凑合能维持一家人穿衣吃饭。偏偏这时孩子又因病住院,真是捉襟见肘啊!”
H. 捉襟见肘的成语的意思
捉襟见肘释义: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捉襟见肘_网络汉语 [拼音] [zhuō jīn jiàn zhǒu] [出处]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I. 成语“捉襟见肘”意思和用法
【解释】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又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无法应付。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指非常贫困
J. 成语捉襟见肘解释
捉襟见肘出自《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成语解释: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捉襟见肘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514 成语 捉襟见肘 注音 ㄓㄨㄛ ㄐㄧㄣ ㄒㄧㄢˋ ㄓㄡˇ 汉语拼音 zhuō jīn xiàn zhǒu 释义 「捉襟见肘」之「襟」,典源作「衿」。 「衿」同「襟」。 见,音ㄒ|ㄢˋ,露出。 「捉襟见肘」形容人衣衫破败,才抓住衣襟蔽胸,又露出了手肘。 #语本《庄子.让王》。 后用「捉襟见肘」比喻短缺不足、穷于应付的窘态。 「纳屦踵决」、「踵决肘见」、「顾此失彼」 典源 #《庄子.让王》1>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 三日不举火2>,十年不制衣,正冠3>而缨4>绝,捉衿5>而肘见,纳屦6>而踵决7>。 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注解〕(1)典故或见于《韩诗外传》卷一。 (2)举火:生火煮饭。 (3)正冠:把帽子戴正。 冠,音ㄍㄨㄢ。 (4)缨:系帽的带子。 (5)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 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领。 (6)屦:音ㄐㄩˋ,鞋子。 (7)踵决:脚后跟露出来。 踵,脚后跟。 〔参考资料〕《韩诗外传》卷一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 子贡乘肥马,衣轻裘,中绀而表素,轩不容巷而往见之。 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子贡曰:「嘻!先生何病也?」原宪仰而应之曰:「宪闻之:『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 』宪贫也,非病也。 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 仁义之匿,车马之饰,衣裘之丽,宪不忍为之也。」 子贡逡巡,面有惭色,不辞而去。 典故说明 「捉襟见肘」的意思是说人所穿的衣服完全破烂,才抓住衣襟免于露胸,又露出了手肘。 《庄子.让王》篇载:曾子在卫国的时候,十年都没有添制新衣,要把帽子戴正,帽带就断了;抓住衣襟,手肘又露了出来;穿上鞋子,脚后跟又钻了出来;生活过得非常艰苦。 后来「捉襟见肘」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衣衫破败,生活困窘,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摊上坐了一人,生得眉清目秀,年纪约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 《韩诗外传》卷一则提到孔子的学生原宪过著贫苦的生活,「振襟则肘见」,但却自得其乐,沉浸在求学、求道的快乐中。 其中「振襟肘见」一语,跟「捉襟见肘」略有不同,「振襟」是整理衣襟的意思。 现今则常用「捉襟见肘」比喻困乏不足、穷于应付的窘态。 书证 01.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第三启〉:「嘉命猥临,厚赉仍及,捉襟见肘,免类于前哲;裂裳裹踵,无取于昔人。 感佩私恩,不知所喻。」 02.《海塘录.卷二.艺文五》引唐.卢肇〈海潮赋后序〉:「管窥之心妄切,瞽史之学难修。 而又烂额焦头,方思马褐;捉襟见肘,久困牛衣。 飒垂领以若惊,顾生髀而增叹,信天人之际,难可究思。」 03.宋.陈著〈与孙主簿书〉:「今春二月,四境不静,邻震孔迫,不免挈家入山。 未几,邑吏辈乘时相胁,所藉为半岁计者,尽粥而应之无遗,……捉襟见肘,徒累有识者之所悯悼。」 04.明.毕自严〈起大司农初辞疏〉:「臣私心实廪廪焉!与其既事而捉襟见肘,致误国军之计;孰若未事而量力度德,以让弘硕之人。」 05.明.杨寅秋〈答陆景星大参书〉:「至是抚台弭节,始□布为六大哨。 先以土兵裒益之,而汉兵尚未分布,则岐多兵少,不胜捉襟见肘之苦耳。」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摊上坐了一人,生得眉清目秀,年纪约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 用法说明 一、【语义说明】形容衣衫破败,生活贫困。 【使用类别】用在「衣着残破」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个游民衣衫褴褛,捉襟见肘,在寒天中发抖著行进。 <02>他失业很久,穿着一件捉襟见肘的破衣,向行人乞讨。 二、【语义说明】比喻短缺不足,穷于应付的窘态。 【使用类别】用在「短缺困窘」的表述上。 【例  句】<01>想到自己经济上捉襟见拙的窘境,他只好打消出游的念头。 <02>这些日子他花费太大,还不到月底就左支右绌、捉襟见肘了。 <03>如果能量入为出,自然可避免每到月底就出现捉襟见肘的窘态。 近义词: 衣不蔽体,纳履踵决,踵决肘见,短褐穿结,鹑衣百结,左支右绌,青黄不接,顾此失彼 反义词: 衣冠楚楚,绰有余裕,绰绰有余 辨识 请参考『辨识1514』 参考语词 捉衿肘见,捉衿见肘,肘捉衿见,掣衿露肘,掣襟肘见,襟捉肘露,捉襟肘见,捉襟露肘,掣襟露肘,露肘捉襟

捉襟见肘的意思

捉襟见肘的解释[have too many difficulties to cope with;pull down one's jacket to conceal the raggedness,only to expose one's albows] 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 比喻 生活 困难或处境 窘迫 详细解释 见“ 捉衿见肘 ”。 词语分解 捉的解释 捉 ō 抓,逮:捉拿。捉奸。捉贼。捉弄。捕捉。捕风捉影。 握:捉笔。捉刀(代人作文)。捉襟见肘。 捕逮抓放 部首 :扌; 肘的解释 肘 ǒ 上臂与前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分:胳膊肘儿。 掣肘 (捉住其肘,喻 阻挠 别人 做事)。肘子(.肘;.指食品的猪腿上半部)。 部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