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南丢失的真正原因,藏南问题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2 20:21:01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印战争结束后为何中军队撤出藏南地区?

  关于中印战争有人说,如果用战略目的与战争的结果来比较,可以说中国输了,因为中国丢了藏南地区。这听起来似乎正确,但其实这些人对中国当时的战略设想基本上是一无所知。
  要理解中国在中印战争中的得失,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真的想控制藏南地区吗?
  从官方的表面言论看,中国似乎确实想在东西两线占便宜。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在这一表象之下,是中国与印度进行谈判时掌握着的另一条底线。其实,早在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就向印方提出,要用以土地换土地的办法解决中印边界争端,其中,中国的重点是确保战略要地阿克赛钦地区(印度对此也有领土要求)列入中国版图,而不是藏南地区。可以说,以放弃藏南为代价换取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阿克赛钦地区,是中国方面一开始就定下的战略目标。
  实行以土地换土地政策,这是中国从一百年来的痛苦经历中得出的教训,即不能用武力把边界强加给它国,尤其是弱小邻国。此前,这一政策在中国对巴基斯坦、缅甸等邻国一系列边界谈判中取得了成功,并因此建立了与这些国家的良好关系。但印度从一开始就拒绝中国的建议,坚持其东西两个方向的领土要求。特别严重的是,印度相信凭其武力可以轻易击败中国,实现其领土要求,而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实力也很有信心,于是印度在边境地区错误地实施“前进政策”,并与中国边防部队发生了一系列小磨擦。
  中国最终动用军队发动进攻,一方面是因应印度的军事冒险,另一方面是击破印度的自大幻想,迫使印度正面回应中国以土地换土地的边界处理方式。战争的结果是,印度的“前进政策”彻底失败,中国的以土换土政策却赢得了实现的空间。特别是在近年中印关系好转的情况下,以土换土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在取得战场主动后,中国主动向后撤军,就是为了表明战前的以土换土方式仍然有效,从而为和平解决留下出口,并在印度“前进政策”废墟之上为将来的边界谈判定下以土换土的基调。因此,中国实现了战争和外交路线的战略目标,达到了军政全胜的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军队的主动后撤,消除了印度(短期和长期)重新集聚力量发动反攻的动机,避免了因为几万平方公里不易坚守的土地而把中国拖进长期边界战争的可能性。边界战争总是痛苦的,代价是巨大的,中越战争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当年不离开藏南,那么四十年的时间足以使这个地区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绞肉机之一。其后果不仅是中印双方两败俱伤,而且很可能使西方和俄国势力进入这一地区,使印度成为反华势力对华战略的前驱,致使中国面临极其不利的国际环境,这显然是毛、周和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藏南地区

补给线不支。
62年解放军战略投送能力和补给运输能力低到恶心,打下来了也守不住。
附带一提,这个问题直到青藏铁路竣工也没有完全解决。
另外藏南地区真正丢掉是在八十年代末,既然你肯定知道为什么那年六月之后中国在国际上人人喊打,被人占了领土还不敢吱声,那我就不明说了……
那是因为藏南地区的交通相当不便,当时情况下打能打过去,可后勤没保障。尤其冬季大雪封山后,就几乎没有后勤可言。也就只好退了回来。
已经放弃了tg,1974印度核试验tg就没有机会了。个人认为达旺有80%可能性收回,其余都是0.0%。如果收回西线的土地也要调整——tg也有这方面的意思.1959年tg就准备承认麦克马红线了,只是印度太贪——东西线都要。。。。
力量不足,胜利很容易,已经是强弩之末,大灾之年,倾全国之力获得了胜利,中国国力无法支撑,苏联美国英国等国的军事援助全部都赶到了,苏联陈兵百万在北线,此战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放弃藏南就赚了,否则整个政权都会挂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因为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生一系列领土问题,在双方会谈破裂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并出兵造成此次战争。美国的古巴导弹危机和此次战争几乎于同一时间爆发。
中印战争最为人注意的是战斗大多发生在恶劣的环境下,尤其是在高海拔的情形下,不少大规模的冲突都发生在超过4250米以上的高度,中印双方同时也存在着物流和补给不易的问题。这场战争普遍聚焦在陆军的战斗上,因为地形的关系,双方的海空军几乎没有参与这次战争冲突。

中印战争中国收回多少国土

1962年中印战争,没有收回土地。
迫于国际压力等原因,撤军到中印争议地区中国一侧,实际上丢了藏南地区(印在此地区设立行政区,称“阿鲁纳恰尔邦”),面积12.5万平方公里。
“阿鲁纳恰尔邦”印度非法占领中国藏南地区后在当地建立的一个邦。此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边界。中国政府宣称对该邦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拥有主权,称为藏南地区,并将该地区划入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朗县、米林、墨脱、察隅六县的管辖范围之内,也不承认印度拥有该地区的主权。
扩展资料
藏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的主权领土。位于东经92度至97度之间。世人尽知的是,这块完全属于中国的土地,其大部分仍被印度非法占领着。
由于地处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地貌多种多样,藏南因而也被称为“地质博物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便隐身其中。
藏南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终年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热带地区。山地南麓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它亦是中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卡门河、西巴霞曲(苏班西里河)、丹巴曲、察隅河等。雅鲁藏布江全流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单位流域面积和单位河长的水能蕴藏量居中国各大河之首。

1962年的中印战争,我们为什么只攻不守?胜了还要后撤?又让印度重新占领藏南?

是这样的,当时的后勤补给全是靠藏民和牦牛,所以非常费劲……
最后战利品不是也没有拉回去全还了么,就是这个原因。官方说法。
只攻不守是因为我们两个军牵制着印军主力。
打完撤了是因为那里生态环境不好,不适宜驻军。而且那个时候那里是无人区。
后来中印两方军队再也没有进入藏南那块大约九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可是后来印度政府发动大规模的移民,很多印度人在那里定居,而中国人没有人去移民,所以几十年后那块土地被印度人占了。
所以,要注意,那块土地并不是被印度占了,那里还是领土争议地区。只是因为那里住的都是印度人,没有中国人,所以看起来是好像被印度占了。
我们本来攻了也打赢了,并且夺回了那块9万平方公里大的争议土地,只不过后来突然撤军,结果反而比原先的争议界限麦克马洪线还要往北20公里。。。结果印度就官方声明将其纳入版图,并建立了阿邦区,迁入了上百万的移民。。。
至于中国在打胜的情况下,也不同印度谈条件,就直接撤军,推测理由如下:
1, 补给问题。因为当时的补给要靠牦牛从西藏往这边运,我们的设备太落后,所以不能进行持久战,风险太大。
2,当时中国刚刚度过3年困难时期,国力空虚,而在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美苏及其集团都公开站在印度一方反对中国,如果战争长期化,在美苏集团的支持下,中国很难在中印边境地区维持长期的战争,而且可能面临来自苏联的侵犯(当时苏联就重兵压境使人不得不防)。因此通过主动后撤,不仅使印度失去了继续战争的借口,而且也让苏美集团无话可说,避免了陷入被动的局面。同时,中国当时正在全力以赴研制核武器,在这一过程中美苏都在威胁要对中国“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息事宁人,有助于核计划在较小的风险下顺利完成。

中印自卫反击战后,我国基本收复了多少被侵占土地

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仗打胜了,却丢失了藏南。
没有收回领土,只是教训了一下印度,让他们遵守边界的规则,
把印度的锐气打击的很严重,挫伤了他们对中国敌意思想。
D、12万平方公里

为何我们打赢了对印战争却丢了领土?

这属于丢小保大。既照顾了印度的面子,缓和了外交局面,又占了便宜:藏南都是穷山僻壤的,西边占的印度平原可是一寸都没让给阿三们那。
做给国际看的。让世界看到中国不是威胁。想先退回来然后展开谈判,没想到阿三很不要脸的又回去占领了。想再夺回来,可没机会了。只能马拉松似的谈吧。前两年黑瞎子岛不也让出一半给俄罗斯么,估计这个地方还得让。。。
那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决策失误
我个人认为,是他们用来换取印度对新中国的支持.因为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长,在国际社会,除了苏联,基本上没有外国与我国建交.这与孙中山
为换取列强对中华民国的支持,而答应部分列强的不平条约等一样
(大侠,你这问题问地太好了!)

中印战争胜利后为什么要把印方装备如数交还

当时阿三用的苏联武器(美国支持老巴),交战时双方的武器几乎全是火炮、手雷和枪支,除了被包了饺子的一个阿三整编旅的武器比较好以外,其他的武器年龄都可以和阿三士兵们论哥们儿甚至爷们儿了,最好的武器比中国的并不先进,要了没什么用。
为了显示大国风度和“通过和平方式最终解决问题”的态度(就算能守住藏南一段时间,因为无法补给和调动援兵,迟早自己也会退兵,那时候没有青藏铁路和公路),再加上印度的背后是苏联,苏联当时和中国在北方剑拔弩张,为了不陷入两线作战、为了集中力量盯住苏联,只好放弃藏南。当我们走了一段时间,被打怕的阿三发现我们确实撤走了,才敢再次占据了藏南,而且得到苏联暗助的阿三大言不惭的宣布“打败了入侵恰鲁尔帮的中国入侵者,收复了国土”。
当时印度的背后是苏联
苏联当时在中国北方陈兵百万
中国当时在国际上十分孤立 非常困难
因此中国只能用这种方法早点平息争端
印度的装备当时比不上中国的
中国俘获的也都是一些弹药枪支 没什么价值
不止是归还武器装备且解放军还退后回到原来驻防的地方。
所以人们都说战争是政治家们的游戏。
以下几个原因。
1、表示政治上的姿态,意味着我们对印度领土没兴趣,是别人逼迫我们打的,我们做到了仁至义尽。再次表明在国际政治中,中国仍然没有掌握利益至上和丛林法则。
2、武器无法运回来。藏南的交通条件根本没法把缴获运回来,马上就要下雪封山了,预期丢弃,不如利用起来。
3、缴获的都是陆军武器,中国军队装备已经系列化,不再会用缴获武器了,没有太多尖端技术,留着用处不大,我相信需要保留和拆卸的武器已经运回了。
4、未尝没有羞辱印度的意思。

为什么中国面积的前面有个“约”

还有有可能收回的领土。
  因为国家还有许多和别国有争议的领土未解决,中国现在还处在战争状态!朝鲜战争中国是签署停战协议的一方,是停战,而不是结束战争!
  我国失去和被占领的土地
  丢了外蒙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0个台湾),丢了藏南将近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台湾)
  在1962年战争中,印军遭到重创,但毛主席出于中印同是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受害者的思想,大胜后退兵,本想印度会因此感激而互相让步,但印度佬几年后又重新占领了麦克马洪线。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西段长600公里,中段长450公里,东段长650公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印边界全线从未正式划定,各段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争议,争议区共有8块,争议总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其中,西段3块,争议面积3.35万平方公里,除一小部分由印度侵占外,大部分一直由中国管辖。中段4块,争议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大都在印度手里。东段争议面积最大,约9万平方公里,均在印度控制之下
  我国南沙群岛被侵占岛屿明细表!
  马来西亚3个:
  岛 名 北 纬 东 经 时间
  弹丸岛 07度24‘00" 113度48‘00" 1977
  兴星仔礁 07度37‘00" 113度56‘00" 1977
  南海礁 07度58‘30" 113度56‘00" 1979
  文莱1个:
  岛 名 北 纬 东 经 时间
  南通礁 06度20‘00" 113度14‘00" 1993
  菲律宾8个:
  岛 名 北 纬 东 经 时间
  费信岛 10度49‘00" 115度49‘30" 1970
  马欢岛 10度44‘00" 115度48‘00" 1970
  中业岛 11度02‘30" 112度16‘30" 1971
  南钥岛 10度40‘50" 114度25‘00" 1971
  北子岛 11度27‘03" 114度12‘00" 1971
  西月岛 11度05‘00" 115度00‘00" 1971
  双黄沙洲 10度44‘01" 114度21‘00" 1978
  司令礁 08度22‘00" 115度13‘00" 1980
  越南24个:
  岛 名 北 纬 东 经 时间
  南威岛 08度39‘00" 114度05‘40" 1973
  鸿庥岛 10度11‘00" 114度21‘30" 1973
  南子岛 11度25‘30" 114度19‘02" 1973
  敦谦沙洲 10度22‘55" 114度28‘00" 1973
  景宏岛 09度54‘00" 114度20‘00" 1973
  安波沙洲 07度54‘00" 112度54‘00" 1973
  染青沙洲 09度52‘30" 114度30‘40" 1978
  中礁 08度56‘00" 112度22‘00" 1978
  毕生礁 08度58‘00" 113度42‘00" 1978
  伯礁 08度10‘00" 112度14‘00" 1987
  西礁 08度52‘00" 112度14‘00" 1988
  无礁 08度52‘00" 114度39‘00" 1988
  日积礁 08度30‘00" 114度40‘00" 1988
  大现礁 10度04‘00" 114度52‘00" 1988
  东礁 08度49‘00" 112度36‘00" 1988
  六门礁 08度49‘00" 114度00‘00" 1988
  南华礁 08度45‘00" 114度13‘00" 1988
  舶兰礁 10度24‘50" 114度30‘00" 1988
  奈罗礁 11度23‘00" 114度18‘00" 1988
  鬼喊礁 09度46‘00" 114度20‘00" 1988
  蓬勃堡礁 07度56‘00" 111度42‘30" 1989
  琼礁 不 详 不 详 1989
  广雅礁 08度08‘00" 110度02‘00" 1990
  万安滩 07度32‘00" 109度00‘43" 1990
  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倭人称为“****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相对位置: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其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富石油。地理上附属于台湾岛,以海沟与琉球群岛相隔。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历代政府都对此岛拥有主权。二战结束后,美国长期占领该岛。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时,竟将钓鱼岛一并交给日本。此后,日本一些极端分子强行登岛,对钓鱼岛进行实际上的控制。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曾提出搁置争议、在更加广泛领域发展两国合作关系的指导思想。但近年来,日海上保安厅一直对钓鱼岛一带海域进行着实际警戒……

藏南问题是什么?

  1913—1914年,由英国策划、在印度西姆拉召开的中、英、藏三方代表参加的“西姆拉会议”上,英国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英国人亨利?麦克马洪背着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威胁利诱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的代表夏扎,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将英印单方面划定的所谓“印藏分界线”插入到换文地图中,私自签订了“西姆拉条约”,同时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此线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依此线划定后的英属印度东北边界,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山地平原交接处(即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到了喜马拉雅山山脊(甚至以北),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管理权的地区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参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因中央政府的反对而拒绝在条约上正式签字,会议破裂,非法的“西姆拉条约”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后中国政府又多次发表声明,不承认“西姆拉条约”和“麦克马洪线”。
  1948年,趁中国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边疆,刚独立的印度开始派军队进入门隅地区,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占领门隅的中心城市[达旺],武力将西藏当局派到当地的行政人员驱逐。1954年,印度政府在该地区建立伪“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政官方地图,将中国拒绝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由原来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 到1960年,印军完全控制了麦线以南属于中国西藏的门隅-珞渝-下察隅地区。
  在1962年10月—11月的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速胜,收复包括达旺、邦迪拉、梅楚卡、瓦弄等重要城镇在内的藏南大部分区域,进逼至传统习惯线附近。后出于多种原因,中国军队又主动后撤至麦克马洪线以内。1964年,印军重新占领该地区,重新在“麦线”附近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
  1972年,印度将该“东北边境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7年2月,印度宣称建立“阿鲁纳恰尔邦”。中方多次严正声明,不承认非法的“麦线”和“阿邦”,并要求印度撤回所有越线设点的军事人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边界局势趋向缓和,中印边界问题谈判进入正常轨道,截止2007年4月,中印已经进行了10轮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谈判。但到目前为止,藏南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东章瀑布拿回来了吗

东章瀑布拿回来了。
东章瀑布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浪坡乡南部浪坡沟的一个风景如画的高原原始森林河谷处。东章瀑布是来源于错那河,由于东章瀑布地区属于藏南地区,由于喜马拉雅山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法爬过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地形雨。藏南地区由于森林茂盛,植物众多,被称为西藏江南地区。
东章瀑布在在藏族同胞心目中一个圣地,根据传说藏传佛教莲花生大师在这里修行地方,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人,公元8世纪创立西藏第一座寺庙。我国西藏藏民是信仰佛教,所以东章瀑布在藏族同胞心中地位高。
12月29日,中国解放军边防官兵夜袭印军在2001年设置的“哨所”,将其彻底摧毁。这意味着中国把藏南地区实控线首次推进到了2001年前丢失的地界。
东章瀑布的意义:
瀑布是从悬崖上冒出来的,在山顶并没有明显的来源。关于东章瀑布的起源,相传莲花生大士(8世纪那烂陀寺大和尚,他于749年创建宁玛教派)正在瀑布附近的洞穴中打坐,当地人找到他,祈求将他们从一场大流行病中拯救出来。于是大士将他的念珠(108颗珠子)扔在附近的岩壁上,每一颗珠子都在岩壁上弹出了一缕清泉,这些泉水喝下去就能驱除百病。
东章瀑布也被当地人称作108眼瀑布,是备受推崇的圣地。这个“当地人”,既指我方控制区的藏民,也指线南的边民,对于伪“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来说,此瀑布同样是指标性的神圣地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东章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