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声鹤唳正确的解释,风声鹤唳的意思解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6 22:04:32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风声鹤唳是什么意思_风声鹤唳的意思

风声鹤唳是一个汉语 成语 ,拼音是fēng shēng hè lì。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风声鹤唳是什么意思_风声鹤唳的意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目录
风声鹤唳词语解释
风声鹤唳成语典故
风声鹤唳相关故事
风声鹤唳词语解释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成语辨析
【正音】唳,不能读作"lèi"。
【辨形】唳,不能写作"戾"。
【用法】不能用"杀的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
<<<
风声鹤唳 成语 典故
典源
《晋书·谢玄传》:东晋时,秦主苻(fú)坚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列阵肥水,要与东晋决战。晋将谢玄等以精锐八千涉水进击,秦兵大败。"〔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释义
苻坚的溃兵听到风声鹤叫,以为是追兵呼喊。后遂用"风声鹤唳、风声鹤警、惊闻鹤、鹤唳风声、鹤唳心惊、鹤唳、风鹤"等形容疑惧惊慌,一有风吹草动便神经极度紧张。
示例
【风声鹤唳】赵老《醉蓬莱·寿叶枢密》词:"底事当时,饮江胡马,一望云旗,倒戈投贽。此片丹心,几风声鹤唳。"
《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珍方好,贾蓉等相继而病。如此接连数月,闹的两府惧怕。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妖。"
郁达夫《出奔》:"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风声鹤唳的 传说 ,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当正在打算避难出发的前几日,婉珍才又隐隐地想起了这一位青年。"
【风声鹤警】筱波山人《爱国魂》第一出:"血雨腥,风声鹤警,送残故国神京。"
【惊闻鹤】黄机《满江红》词:"绿鬓将军思下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鹤唳风声】张景《飞丸记》第七出:"小姐呵,还是你鹤唳风声自惊慌。"
【鹤唳心惊】庾信《哀江南赋》:"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
【鹤唳】刘禹锡《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诗:"残兵疑鹤唳,空垒辨乌声。"
【风鹤】张煌言《上鲁国主书启》:"若轻为移跸,则风鹤频警,臣罪谁诿?"黄节《宴集桃李花下兴言边患夜分不寐》诗:"山高风鹤哀。将军死无地。"柳亚子《痛哭八首为浙事作》之四:"亡秦一旅起江濆,风鹤惊传海上军。"
<<<
风声鹤唳相关 故事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因此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于是,秦军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军溃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
<<<

风声鹤唳是什么意思相关 文章 :
★ 风声鹤唳是什么意思
★ 风声鹤唳的意思和造句
★ 风声鹤唳的成语典故
★ 风声鹤唳是什么典故
★ 风声鹤唳成语解析及典故
★ 风声鹤唳成语的相关解释
★ 风声鹤唳典故
★ 风声鹤唳的典故
★ 风声鹤唳的解释和造句
★ 风声鹤唳的成语典故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a4b756339138199b385b89eb6d5bb4e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风声鹤唳的意思风声鹤唳的解释风声鹤唳接龙

成语名字:风声鹤唳
成语发音:fēng shēng hè lì
成语解释: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成语出处:唐 房玄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成语繁体:风声鹤唳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唳,不能读作“lèi”。

风声鹤唳的意思_风声鹤唳造句

风声鹤唳[fēng shēng h l]
【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近义词】: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造句:
1、犯了罪的人对每一个声音都感到风声鹤唳。
2、切尔西在比赛甫一开始就表现了咄咄逼人的态势,队长特里就有一次长途奔袭杀入巴萨禁区的壮举,逼迫对方后防线出现了失误,一时间巴萨球门风声鹤唳。
3、屋外风声鹤唳,屋内战鼓雷鸣,泡杯茶以慰饿肚子的心
4、夜半,窗外闻风声鹤唳,陋室叹昭华易逝,又是一个失眠夜!
5、休假后的作息已完全紊乱,春夜的北京窗外风声鹤唳,想念下雨天,最爱下雨天?
用风声鹤唳造句子 风声鹤唳怎么造句 1.犯了罪的人对每一个声音都感到风声鹤唳。
2.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被警车声吓得魂不附体。
3.黑暗中一些窸窸窣窣的声响,不免使得那败军风声鹤唳,生怕是乘胜追击的敌军的埋伏。
4.所有这些已经使我们对未来供应预测变得风声鹤唳。
5.公司裁员名单尚未公布,同仁间已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了。
7.抗日战争时期,神出鬼末的游击队员们让日本鬼子感到风声鹤唳。
8.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
9.一听到敌人来了,土匪们个个风声鹤唳,不被打败才怪呢。
12.福特注意到,斯巴鲁和丰田本田一道,在风声鹤唳的第季度,成为仅有的家市场份额提升的公司之一。
13.战争中逃难的人们随处感到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根本静不下心来休息。
14.急着逃窜的歹徒一夜风声鹤唳,追捕的警察吓破了胆,生怕不小心被抓住。
15.除此之外,他还多次打出有威胁的射门,使得不莱梅的球门风声鹤唳。
16.这个月股市里风声鹤唳,从受到可怕经济消息到不断亏损的美国保险公司,即美国国际集团。
18.月黑风高,守军在荒野中感受到风声鹤唳的滋味。
19.在那一段风声鹤唳的日子里,只要外头一有声响就紧张得不得了。
20.这些消息也可能都是讹传,别先把自己吓得风声鹤唳,寝食难安。
21.路军在夜里到处袭扰日本鬼子,让敌人随时都感到风声鹤唳。
22.夜里的袭扰战让鬼子随处感到风声鹤唳,吓破了胆,饱受着煎熬。
24.遇到事情得冷静,大家风声鹤唳吓成这样有啥用?
26.更大的地震又将发生的谣传,甚嚣尘上,风声鹤唳,让饱受惊慌的灾民更加不安。
27.半夜风声鹤唳,敌人被吓得处逃散,结果是虚惊一场。
28.那个奸尸狂闹得那么凶,整个城里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我一个堂堂的警察副队长不能总护着这一片区域吧。
29.所有这些已经使我们对未来供应预测变得风声鹤唳。
30.这一路奔逃下来,风声鹤唳,人人惊惶。
31.在我军多次围剿下,这股土匪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了。
34.月黑风高,守军在荒野中感受到风声鹤唳的滋味。
35.局势也许真的很糟,否则怎么会连一点小道消息都搞得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36.逃亡的日子怎么形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最贴切。

风声台词 风声经典台词
1、白小年:我这谁的黑底儿都有,包括你的。
2、顾晓梦: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
3、顾晓梦: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4、李宁玉:你动手,看你多英雄!有本事打女人,不去和日本人叫劲!
5、李宁玉:这一屋子都是死人啊!眼看着一个大男人打女人!
6、李宁玉:我李宁玉,堂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高材生!不是妓女!
7、吴志国: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联东吴灭曹威鼎足三分。
8、白小年:我就不信你硬的起来。
9、金生火:妖就是妖,修炼一百年也成不了人!
10、王田香:干脆,全部动大刑,宁可错杀,不可错放!
11、白小年:这么丰盛,吃的上路饭吗?”
12、武田:只要你能过这关,你和刘林宗都平安。
13、金生火:我知道你们的手段,那是生不如死啊!
14、挂尾中将:直觉是女人的擅长,武田君什么时候也开始靠直觉打仗了?
15、王田香:职责所在,鬼不显身,没有人可以走出这栋楼!
16、金生火:我哪干得了间谍,我连杀鸡都不敢,我有胆子当共产党?
17、金生火:妖就是妖,它不是人,修行千年它也成不了人!
18、白小年:别拦,让他打啊,孬货,不信你硬得起来!
19、武田:我第一次见你(李宁玉),就注意到你,前额骨窄,颧骨突高,鼻骨细狭,眼窝深大,面部水准线较突出,这种面相的女人,心机很深,但表面总做出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你一直在演戏!
20、武田:我有能力保护你和你的家人…我的意思是我也有能力伤害你和你的家人!
21、顾晓梦: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为民族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枪、老鬼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风声经典台词 风声经典台词
1、白小年:我这谁的黑底儿都有,包括你的。
2、顾晓梦: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
3、顾晓梦: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4、李宁玉:你动手,看你多英雄!有本事打女人,不去和日本人叫劲!
5、李宁玉:这一屋子都是死人啊!眼看着一个大男人打女人!
6、李宁玉:我李宁玉,堂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高材生!不是妓女!
7、吴志国: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联东吴灭曹威鼎足三分。
8、白小年:我就不信你硬的起来。
9、金生火:妖就是妖,修炼一百年也成不了人!
10、王田香:干脆,全部动大刑,宁可错杀,不可错放!
11、白小年:这么丰盛,吃的上路饭吗?”
12、武田:只要你能过这关,你和刘林宗都平安。
13、金生火:我知道你们的手段,那是生不如死啊!
14、挂尾中将:直觉是女人的擅长,武田君什么时候也开始靠直觉打仗了?
15、王田香:职责所在,鬼不显身,没有人可以走出这栋楼!
16、金生火:我哪干得了间谍,我连杀鸡都不敢,我有胆子当共产党?
17、金生火:妖就是妖,它不是人,修行千年它也成不了人!
18、白小年:别拦,让他打啊,孬货,不信你硬得起来!
19、武田:我第一次见你(李宁玉),就注意到你,前额骨窄,颧骨突高,鼻骨细狭,眼窝深大,面部水准线较突出,这种面相的女人,心机很深,但表面总做出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你一直在演戏!
20、武田:我有能力保护你和你的家人…我的意思是我也有能力伤害你和你的家人!
21、顾晓梦: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为民族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枪、老鬼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风声鹤唳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何造句?

风声鹤唳 本文分类:abcd式的词语 发布时间:2015/6/10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
【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示例】:郁达夫《出奔》:"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褒贬】:褒义词
【英语】:They are so scared that they'd run from their own shadows!;start at the mere rustle of leaves in the wind;apprehend danger in every sound ;
(词语库:www。。)
风声鹤唳的近义词 草木皆兵 杯弓蛇影 溃不成军 望风披靡
风声鹤唳的反义词 风平浪静 泰然处之 节节失利 所向披靡 稳如泰山 措置裕如 所向无敌 若无其事
风声鹤唳造句 总公司即将裁员的消息传来,公司上下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因不断受到我游击队的袭击,风声鹤唳,胆战心惊。
这些消息也可能都是讹传,别先把自己吓得风声鹤唳,寝食难安。
更多用风声鹤唳造句……
风清月朗风行草偃

风声鹤唳的意思是什么

风声鹤唳的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
【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示例】郁达夫《出奔》: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
【近义词】草木皆兵。
【反义词】风平浪静。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风声鹤唳造句
1、在我军多次围剿下,这股土匪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了。
2、半夜风声鹤唳,敌人被吓得四处逃散,结果是虚惊一场。
3、敌军被围困在山顶上,一有风吹草动,就感到风声鹤唳,乱作一团。
4、敌人如惊弓之鸟,白天夜里都觉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步也不敢离天炮楼。
5、战争中逃难的人们随处感到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根本静不下心来休息。

风声鹤唳的意思是

风声鹤唉
【释义】
唉:鹤叫声。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的样子。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其走者闻风声鹤喉,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解释:那些败退的前秦士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追兵来了,于是昼夜不停的逃跑,不敢停下休息,草行露宿,饥寒交迫,死去十分之七八。及至洛阳,只剩下不足10余万人。
【近义词】
望风披靡、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土崩瓦解、弓杯蛇影、节节失利、瓦解土崩、杯弓蛇影、鹤唤风声、溃不成军
【反义词】
风平浪静、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所向无敌

风声鹤唳是什么意思?风声鹤唳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风声鹤唳】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风声鹤唳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风声鹤唳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成语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谢玄传》:“余众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正音] 唳;不能读作“lèi”。
[辨形] 唳;不能写作“戾”。
[近义] 草木皆兵
[反义] 风平浪静
[用法] 多用于战败者和畏敌者;也用于其他一有动静非常恐惧的神经过敏者。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草木皆兵”都可形容内心恐惧;疑神疑鬼。常可通用或连用。但当强调一听到声音就惊恐万状时;用~;当强调看到草木就恐惧万分时;宜用“草木皆兵”。
[例句] 这些罪犯从狱中逃出后;~;草木皆兵;每天都心惊胆战地过日子。
[英译] apprehend danger in every sound
[成语故事]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因此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于是,秦军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军渍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读音
? 释义
? 出处
? 用法
? 示例
? 近义词
? 反义词
? 风声鹤唳造句示范
? 典故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读音[回目录]   (fēng shēng hè lì )
释义[回目录]   唳:叫声。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疑惧。
出处[回目录]   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用法[回目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
  有人用“杀的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示例[回目录]   郁达夫《出奔》:“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
近义词[回目录]   草木皆兵
反义词[回目录]   风平浪静
风声鹤唳造句示范[回目录]   1、抗日战争时期,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们让日本鬼子感到风声鹤唳。 
  2、一听到敌人来了,土匪们个个风声鹤唳,不被打败才怪呢。
典故[回目录]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 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因此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于是,秦军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 谢玄见敌军溃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44867.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风声鹤唳的意思解释

风声鹤唳的解释如下:形容惊慌失措,自相惊忧。
一、基本释义
风声鹤唳【fēng shēng hè lì】,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鸣,都以为是敌兵,形容惊慌疑惧,自相侵扰。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语出唐代房玄龄《晋书列传》第四十九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二、典故
《晋书谢玄传》:东晋时,秦主苻坚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列阵淝水,要与东晋决战。晋将谢玄等以精锐八千涉水进击,秦兵大败。“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苻坚的溃兵听到风声鹤叫,以为是追兵呼喊。后遂用“风声鹤唳、风声鹤警、惊闻鹤、鹤唳风声、鹤唳心惊、鹤唳、风鹤”等形容疑惧惊慌,一有风吹草动便神经极度紧张。
三、例句
1、这些罪犯从狱中逃出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每天都心惊胆战地过日子。
2、敌军将领告诉士兵,不要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哪怕正的有危险,也要撑得住气。

风声鹤唳的意思解释

风声鹤唳的意思:形容惊慌恐惧,自相惊忧。
【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 ]
【解释】唳:鸟鸣。形容惊慌恐惧,自相惊忧。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成语用法】在句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补语。
近反义词
【近义词】瓦解土崩、杯弓蛇影、鹤唳风声、溃不成军、望风披靡、草木皆兵、土崩瓦解、弓杯蛇影
【反义词】风平浪静、所向披靡、所向无敌
草木皆兵
【拼音】[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释】兵:士兵。野草和树木都像是敌兵。形容人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近义词】风声鹤唳、八公草木、风兵草甲、杯弓蛇影、疑神疑鬼、满腹疑团、弓杯蛇影
【反义词】若无其事、措置裕如、岿然不动、镇定自若、坚如盘石、稳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