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荷兰帝国,历史上大荷兰是什么时候退出神罗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7 05:45:50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上大荷兰是什么时候退出神罗的

荷兰在1648年以前先后受到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的统治,1581年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共和国),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其独立。而1648年是三十年战争(即宗教战争)结束的年份。
综合以上两点,荷兰脱离神圣罗马帝国应该就是在宗教改革(1517-1648)的过程中,在三十年战争结束同时,正式获得国际承认的独立地位。

荷兰的历史有多少年?

荷兰在1648年以前先后受到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1581年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省(Holland)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中最大、最富裕且最有权力的省份,中文译名“荷兰”就来自“Holland”一词。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其独立,并在17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1815年成立王国,1848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荷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7世纪**。然而,在此之前,荷兰地区已经有人居住,并且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荷兰15世纪建国。1581年独立。17世纪未成为世界最大的海上殖民帝国。18世纪后,荷 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1795年法军入侵,1806年在法国统治下成立荷兰王国。1815年同比利 时成立联合王国。1830年同比利时脱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德国占领,战后恢复独立。

荷兰什么时候改名叫什么?历史上一直都是尼德兰

相信最近很多人都看到了,荷兰改了名字,往后这个国家就被称为尼德兰,而不是荷兰了。不过,一个国家要改名字,一定是有很大的原因的,为什么荷兰要改名字,尼德兰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荷兰有着怎样的历史,为什么说其实尼德兰才是荷兰真正的名字,之前其实一直都是人们叫错了呢?
1.荷兰亡国
荷兰王国(荷兰语: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英语:The Kingdom of theNetherlands),简称尼德兰/荷兰(Netherlands/Holland)。是由荷兰、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4个构成国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复合国,是以荷兰本土为核心的主权国家。荷兰政府的权力仅限于国防、外交、国籍和引渡,除了上述权力以外,各构成国皆有完全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荷兰在1648年以前先后受到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的统治,1581年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共和国),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其独立,并在17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1815年成立王国,1848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荷兰是世界有名的低地国家,本土设12个省,下设443个市镇。首都设在阿姆斯特丹,但是其中央政府、国王居住办公地、所有的政府机关与外国使馆、最高法院和许多组织都在海牙。国土总面积41864平方千米,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与德国、比利时接壤。还是欧盟和北约创始国之一,也是申根公约、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荷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在对待毒品、性交易和堕胎的法律是全世界是最为自由化的。荷兰是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与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二。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出炉,荷兰排名第六。
2.尼德兰
荷兰国本称尼德兰王国。尼德兰濒临北海,地势低平,耳德河的深水便于大船出入,因此海外交通十分便利。尼德兰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很快,外国商人纷纷来到这里经商。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尼德兰的经济又有进一步的增长。每日往来的外商有五、六千人,港口同时可以停泊大小船只二千多艘。商人们运来美洲的金银、东方的香料等奢侈品,运走西欧、北欧的纺织品、金属制品、船舶用具,等等。安特卫普有发达的纺织、玻璃制造、制糖、印刷等业;银行、汇兑、信贷业务应运而生。
3.荷兰本名就是尼德兰
前不久,尼德兰宣布以后不在使用Holland(荷兰)这个名称,将官方名称定名为Netherlands(尼德兰)。实际上,长期以来,该国使用的正式国名一直是The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也就是尼德兰王国。和荷兰一词只是俗称,同时荷兰也只是尼德兰王国的一部分,有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
尼德兰一词和荷兰一词是如何用混的呢?这需要从该国的历史说起。尼德兰该地区较早的称呼,愿意为低洼之地。的确,尼德兰有一半以上的土地都位于海平面以下,只能通过风车将水排出。
虽然尼德兰不适合农业生产,但是工商业却很发达。尼德兰是西欧最大的河流——莱茵河的入海口,这里中世纪以来就是北欧的贸易中转基地。因此在14世纪就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了。在大航海时代,尼德兰利用自身的优势做起了转手贸易,逐渐成为了欧洲的金融、航运中心。
后来,西班牙的查理五世成为了尼德兰的国王,尼德兰成为了西班牙的金库,西班牙帝国一半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尼德兰。西班牙还在尼德兰镇压宗教改革运动。最终,这些行为引发了尼德兰的独立革命。1573年,尼德兰北部的七省宣布独立,后来成立了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省的省长威廉被推举为执政。因为荷兰在各省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也称为荷兰共和国。
可惜的是,南方省的独立运动出现贵族的叛乱,导致独立失败,依然受到西班牙的控制,称为西班牙尼德兰,后来统称为比利时。1713年,比利时又转移到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手中。1794年,法国拿破仑又击败了奥地利,占据了比利时。1810年,法国又吞并了尼德兰。
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欧洲各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决定将比利时划给尼德兰,成立了尼德兰王国。这是尼德兰近代首次实现了统一。然而,比利时的许多人又要求独立,于1830年宣布成立了比利时王国。就这样,尼德兰永久分裂了。
一直以来,尼德兰使用的官方正式名称都是尼德兰,只是在许多机构还用荷兰的名字。不过目前尼德兰政府已经规定,从2020年1月开始,荷兰政府机构、使领馆、企业等在对外活动中使用尼德兰这一称呼。

西班牙帝国,葡萄牙帝国还有荷兰为何衰落啊?

西班牙与敌对国家持续斗争,引起领土、贸易和宗教冲突,都使得西班牙国力在17世纪中叶开始下滑。在地中海与奥斯曼帝国战事频繁;在西欧,法兰西殖民帝国逐渐崛起并威胁西班牙的霸权;在海外西班牙首先与葡萄牙帝国竞争,后来的对手还包括大英帝国和荷兰殖民帝国,而且英、法、荷三国支持海上抢劫,西班牙过度动用军力、政府贪污渐趋严重以及军费导致经济停滞,最终导致帝国的衰落。1713年的乌得勒支和约使西班牙失去在意大利和低地国家的剩余领土,结束其欧陆帝国的历史。
英国的工业革命
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衰落原因有多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
1. 殖民地争夺:在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着大部分的殖民地,然而,新兴的殖民帝国如英国、荷兰和法国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英国以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商业能力,逐渐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荷兰也在殖民地竞争中崛起,这使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2. 内部问题:长期的殖民统治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这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帝国的统治能力,进一步导致了其衰落。同时,荷兰在与英国的战争失败后,国力空虚,逐渐衰落。
3. 经济结构问题:荷兰的经济主要依靠商业和贸易,但随着全球商业竞争的加剧,荷兰的商业优势逐渐被其他国家取代,导致了经济结构的脆弱。此外,荷兰也未能有效地与其他国家竞争,如英国和法国,这也加剧了其经济的衰落。
4. 战争和政治动荡:荷兰曾经历过多次战争和政治动荡,这削弱了其国力。同时,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因为内部政治动荡和战争而失去了对殖民地的控制。
5. 创新和改革的不足:与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比,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在创新和改革上的进步相对缓慢,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
总的来说,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帝国的衰落。然而,每个国家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具体的衰落原因可能还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荷兰殖民帝国的介绍

1581年,中国已经进入明朝后期,荷兰人刚刚在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中草草成立了一个国家,这个当时比北京市大不了多少的国家和强大的西班牙打了80年,打成了17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建国还不到100年,荷兰的对外贸易额占到了全球的一半,10000多艘荷兰的商船横行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从17世纪到20世纪,荷兰在海外建立的殖民地。继葡萄牙帝国和西班牙帝国之后,特别是从西班牙独立出来之后,荷兰凭借着航海技术和对外贸易,通过荷兰西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入海上,开始建立其殖民帝国。从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下半叶,随着荷兰海军力量的迅速崛起,荷兰建立起全球贸易市场,并伴随着文化输出。这段时间被成为荷兰黄金时代。但是在对英战争和对法战争失败之后,荷兰海外殖民地开始萎缩,主要剩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等殖民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荷兰允许其殖民地独立。今天,在荷兰王国旗下,还有阿鲁巴和荷属安的列斯。

为什么荷兰早期银币没有国王像

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海岸,南与比利时接壤,东与德国为邻,西与英国隔海相望。国土面积41,526平方公里。在这块不大的国土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风车,因此被称为“风车王国”;也因盛产郁金香而被誉为“郁金香王国”,并命郁金香为国花。公元8-9世纪为查里曼帝国的一部分,后受布艮第及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6世纪为西班牙统治。1568年在奥伦治领导下爆发革命,1581年宣布独立,成立尼德兰联邦。此后荷兰不断发展,成为世界航海及殖民大国。1795年法军入侵荷兰,成为巴达维亚共和国。1806年拿破仑之弟成为荷兰国王。1815年法国人被逐出,荷兰与比利时组成荷兰联合王国。1830年比利时宣布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占领荷兰,战后恢复独立。现仍保持君主立宪政体。
自1890年威廉明娜继承王位以来,荷兰王国已连续传位三代女王。因此,在荷兰近现代发行的硬币上,清一色的女王头像,成为硬币收藏的一道靓丽风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荷兰王国造币技术受以色列影响,多以几何图形或抽象图案出现,为硬币收藏平添了一大亮点,倍受收藏者的喜爱。
  (荷兰王国版图▲)
  1、荷兰王国于1898年为纪念威廉明娜加冕而发行的21/2盾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5.00克。正面为荷兰女王威廉明娜(1890-1948年在位)的侧面戴冠头像,背面为荷兰国徽、币值和发行时间。该币存世珍罕。
  2、荷兰王国于1932年发行的威廉明娜21/2盾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5.00克。正面为荷兰女王威廉明娜的侧面头像,背面为荷兰王国的国徽及币值。
  3、荷兰属地印度尼西亚于1945年发行的威廉明娜21/2盾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5.00克。正面为荷兰女王威廉明娜侧面头像,背面为荷兰国徽、币值和发行时间。
  4、荷兰属地安地列斯于1944年发行的威廉明娜2 1/2盾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5.00克。正面为荷兰女王威廉明娜侧面头像,背面为荷兰国徽、币值和发行时间。
  5、荷兰王国于1970年为纪念女王摄政25周年而发行的10盾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8.00克。正面为女王朱丽安娜(1948-1980年在位)的侧面头像,背面为朱丽安娜任摄政时的侧面头像和摄政时间。
  6、荷兰王国于1987年为纪念女太上王金婚而发行的50盾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5.00克。正面为女太上王朱丽安娜(1948-1980年在位)和丈夫贝恩哈德双人头像的轮廓特写和发行时间,背面为时任女王贝特丽丝(1980年即王位)的单人头像轮廓特写。
  7、荷兰王国于1991年为纪念女王银婚而发行的50盾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5.00克。正面为女王贝特丽丝的面部特写,背面为女王丈夫科劳斯的面部特写及币值和结婚时间。
  8、荷兰邦国阿鲁巴于1986年为纪念独立而发行的25弗罗林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5.00克。正面为荷兰女王贝特丽丝侧面头像,背面为阿鲁巴国徽、国名、币值和独立时间。
  9、荷兰王国于1984年发行的贝特丽丝50盾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5.00克。正面为经过艺术处理的贝特丽丝女王的面部特写,背面为币值和发行时间。
  10、荷兰王国于1990年为纪念女王执政100周年而发行的三代女王50盾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5.00克。正面为若干等高线组成的贝特丽丝女王头像的轮廓,背面为采用雕塑效果处理的荷兰历史上三位女王及老王太后的头像。她们分别是:威廉明娜1890-1948年在位;朱丽安娜1948-1980年在位;贝特丽丝(1980年即位)和威廉三世的王后(摄政王1890-1898年在位)埃玛。
  11、荷兰王国于1988年为纪念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与王后玛丽二世女王共同加冕300周年而发行的50盾银币(下图)。直径38.00毫米,重25.00克。正面为奥伦治(荷兰历史上的一个王朝)亲王、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与王后玛丽二世女王双人侧面头像及加冕时间,背面为特技处理的荷兰女王贝特丽丝头像。

荷兰殖民帝国的黄金世纪

“黄金世纪”指的是十七世纪的荷兰在脱离西班牙统治成为欧洲经济强权、文化核心的这一段历史分期,大约从1580年到1740年。1648年,荷兰打败西班牙,建立联省共和国,成为海上霸权国家。这个时代的财富都是由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一手争取回来,该公司派船前往远东寻找香料和奇珍异宝,把好望角、印度尼西亚、苏里南、安的列斯(Antilles)和新阿姆斯特丹(今天的纽约)划其殖民地,并在整个亚洲建立了贸易驿站。航运和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让荷兰阿姆斯特丹跃升成为欧洲的金融商业中心和“世界仓库”。 “黄金世纪”也是知识启蒙时代的开始。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座天文台、第一具显微镜、望远镜陆续在阿姆斯特丹登场。但宗教的偏执却依旧存在,医生的麻醉手术被视作一种挑战上帝权威的妖术,医师和理发师处于同一个职业工会…等等。文化上也有巨大的成就,斯宾诺沙大胆提出宗教唯物论的概念;法学家格劳秀斯主张用国际法约束国家之间关系,为资本主义国际法奠定了基础,这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房龙以传世手稿的形式,藉由一个虚构的祖先的回忆,把林布兰及十七世纪的风云人物串联起来,活泼生动地描绘了林布兰戏剧性的一生和林布兰处身的时代。房龙利用其幽默感让历史不再那么的沉重,也忠实地重建了荷兰黄金世纪的历史现场。

荷兰成为世界大国的过程中赢得了享誉世界的称号是什么?

小国大业(荷兰)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
 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援引文章:
一直以来,很喜欢荷兰的足球,也渐渐的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兴趣,今天看到一篇分析荷兰崛起的文章,很有思考深度,与诸君分享之。
荷兰为什么能大国崛起?
荷兰驻华大使闻岱博说:“祝贺你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很好的题目,让人们了
解到世界贸易的起源以及它的重要性。贸易可以为参与其中每一方都带来更多的
财富,我想这是从这部纪录片中能够汲取的经验之一。”
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欧洲西北部的荷兰在八百年前,是一片没有人
烟,只有海潮的湿地和湖泊。12世纪到14世纪,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
土地。至今,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
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就是这样一个
地方,在17世纪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仅有150万人口
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
上第一强国”。
抗海潮 建成最发达水上交通网
荷兰人崛起的故事,从鲱鱼开始。
每到夏季,就有大批鲱鱼洄游到荷兰北部的沿海区域。荷兰人每年可从北海
中捕获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14世纪,荷兰人口不到100万。当
时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而生活在北海边的其他民族都组织了捕捞鲱鱼的船
队。为了争夺渔场,荷兰和苏格兰曾爆发过三次战争。
1358年,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
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除去鱼肠的方法。就这样,鲱鱼这种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
资源,成为荷兰独占的资本,同时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
为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这些优
势使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新商品集散地的可能。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
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
敢赌命 荷兰人闯成“海上马车夫”
荷兰商人很快发现,在利润丰厚的贸易中,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英格兰商人
强有力的挑战。当时英格兰的面积比荷兰大三倍,人口是荷兰的五倍。它比荷兰
有着更加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一次,荷兰人将依靠什么样的手段,击败强大的竞
争对手呢?
就像发明一刀就能取出鲱鱼肠子的方法来打败对手一样,荷兰人打败英格兰
是从设计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船只开始的。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
架设火炮的平台,以有效防止海盗袭击。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
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
这样做的代价是,每一次航行都变成了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它的好处是
造船的成本低,价格只有英国船只的一半,货物的运费也低。靠着这种船,荷兰
人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拼诚信 赢得海运贸易世界市场
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特殊的船只显然不够,最终决定胜负
的关键,是那些驾驶船只的人。
旁白:荷兰北方航运博物馆馆长维歇尔·克尔克迈尔
1596年到1598年,荷兰船长巴伦支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
,在经过北极圈内一个岛屿时被困。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里度过了
8个月的漫长冬季。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在严寒中保持体温;靠打猎
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险境中8人死去。荷兰商人做了一件令人难
以想像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
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冬去春来,幸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送
到委托人手中。
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这样的做法也
给荷兰商人带来好处,那就是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保钱袋 打赢独立战争建共和国
欧洲其他地方一样,一开始,荷兰城市的主人是那些贵族们,贵族们建立起
小型的军队,名义上是为城市提供保护,实际上是依靠武力取得税收。
商业和城市的兴起使人们产生了对经济自由的渴望。日渐富有的市民们最终
像购买货物一样,从贵族手中买到了城市的自治权。从此市民们自行立法,贵族
不能直接向他们收税。“市民自治”为荷兰的城市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就在荷兰人忙于经营城市的时候,整个欧洲的政治版图开始发生急剧变化。
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凭借蒙古大军西征传入的火药,摧毁了骑士们守卫的贵
族城堡,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更率先进入了世界大国的行列

开始,荷兰人似乎不为这种潮流所动。他们惟一关注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多地
挣钱。但1543年,不管荷兰人情愿与否,都不得不去面对国家这个问题。那
一年,西班牙国王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取得了荷兰的统治权。
当西班牙国王宣布荷兰是西班牙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荷兰人认同了;
当西班牙国王重新划分荷兰行政区域时,他们坦然地接受;当西班牙国王派来新
总督时,他们也顺从地臣服。但当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时
,荷兰人奋起反抗了。
1581年7月26日,独立战争胜利。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
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这个国家该交由谁来管理和保
护呢?
对那些领导独立战争的商人来说,他们最想得到的不是政治权利而是商业利润
,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由他来照顾荷兰的安全,而自己去照顾好
自己的生意。
于是,荷兰人将自己的国家托付给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爽快地同
意做他们的君主,派出军队保护他们。但是精明的商人很快发现,女王收取的保
护费,实际上比他们赶走的西班牙国王还要高。
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
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
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破封锁 求财之心变成扩张力量
独立后,西班牙国王封锁了荷兰的所有港口,禁止荷兰商船驶入西班牙。经
济的生命线被扼断了。
荷兰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因为这片土地上拥有人数众多、对财富充满强
烈渴望的商人阶层,如果将他们的爱财之心转化为一种力量,那么,荷兰就拥有
了比王权更为强大的武器。根据这个优势,荷兰人决定从精明的中间商变成远洋
航行的斗士,靠自己去开辟前往东方和美洲的航线。
远洋航行需要的大量资金从哪来呢?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
司成立。可以说它是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不过不
是现代意义的股票。人们来到公司,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借出了钱,公司承诺对这
些股票分红。他们聚集差不多相当于300万欧元,那时这些钱值几十亿。荷兰
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
扩张的资本。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
做生意 缔造现代商品经济制度
东印度公司船队出航。西班牙国王几乎是用鄙夷的态度对待这个不自量力的
挑战者。但是,在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
,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
前十年东印度公司没付任何利息,十年后,公司第一次给股东派发了红利。
这样的经营方式为什么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因为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
的资本流转体制。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东
印度公司的股东可以随时通过交易所,将手中股票变成现金。
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活跃着千多名股票经纪人
。这里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
历史学家们一致意见是,荷兰的市民是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他们将
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
和商业体系,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牢固建立。此时,荷兰
东印度公司已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万多艘商船游弋在五大洋之上:
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日本对外贸易;东南亚,他们把印尼变
成殖民地;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
名字命名一个国家--新西兰;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哈得逊河河口
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指点大国兴衰
在上一篇我们关注了1500年前后的葡萄牙西班牙,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
球长达一个世纪的霸主。然而,两国创造的神话般的奇迹,也像神话那样来去匆
匆——他们把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
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甚至将国土上数以万计从事
工商业的外国人赶走,以避免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崛起威胁自己的地位;
他们沉迷于消费,购买国外昂贵的商品……
总之,16世纪下半叶,海洋时代的两大霸主,走向衰落,至今永不复50
0年前的雄风。
而直到今天,荷兰人的日子依然和400年前一样富足和安逸,荷兰这个商
业帝国所开创的商业规则,仍然在影响着世界。今天的荷兰人常向孩子们重复这
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
还原历史现场
165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的一个外交使团,远航至遥远的东方。荷
兰使团到达北京。入主中原刚刚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待了他们

荷兰人遇到了那个时候所有到中国的外交使团都会遇到的一个麻烦,那就是
在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事实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一
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毫不犹豫地答
应了。
顺治皇帝接见了荷兰使团,高兴地赏赐给这个来自世界上最富庶国家的使团
大量礼物。
回到住处,一个叫约翰·尼·霍夫的使团成员写下了他们答应跪拜条件的原
因:“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
荷兰人的重大利益是什么?就是通商和赚钱。

荷兰迅速强大的根本原因是地理位置的优越吗?

并不是,地理位置上的优越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地理位置上的优越为荷兰的商业贸易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荷兰迅速强大的根本原因是商业贸易的发达
荷兰迅速强大的根本原因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地理位置的优越只是一部分原因。
荷兰殖民扩张: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
背景:①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②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③ 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1581年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荷兰共和国。④西班牙被英国打败,衰落下去。⑤造船业发达。
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过程:① 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并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② 在非洲,17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③ 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④ 在美洲,荷兰也在进行殖民活动。⑤ 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和殖民帝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7世纪下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英国取得了荷兰的北美殖民地。此后,荷兰在欧洲丧失了大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