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华苦荬菜怎么读
- 2、苦荬菜的别名叫什么
- 3、苦荬菜怎么读
- 4、中草药:苦荬菜的功效与作用
- 5、苦荬菜的怎么进行种植
- 6、苦荬菜的作用与功效
- 7、苦荬菜的营养功效
- 8、苦麦菜种植方法和时间
- 9、苦菜的药用价值
中华苦荬菜怎么读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苦荬菜 拼音:kǔ mǎi cài
拉丁学名:Ixeris polycephala Cass.
别 称:多头莴苣、多头苦荬菜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 亚 目:
科:菊科 亚科:
族:菊苣族 属:苦荬菜属
生于山坡林缘、灌丛、草地、田野路旁,海拔300-2 200米。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去腐化脓、止血生机功效;可治疗疮、无名肿毒、子宫出血等症。中药味苦、辛,性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苦荬菜的别名叫什么
苦荬菜别名苦荬、老鹳菜、盘儿草、鸭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黄花菜、苦碟子、苦丁菜、败酱草、墓头回。
苦荬菜是菊科苦苣菜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不分枝或仅上部分枝,叶为羽状深裂,通常无柄,而基部扩大抱茎。头状花序在茎端排成伞房状,总苞有二至三列,舌状花黄色,是两性花,可结果实。果为瘦果,压扁,成熟后为红褐色,两面有三条高起的纵肋。苦苣菜4月萌发,6-7月开花。
苦荬菜原产于欧洲,无意中引进中国,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苦荬菜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耐瘠薄,不耐盐碱,耐阴不耐旱,喜潮湿而疏松的土壤,在春耕过的的农田生长特别旺盛。苦荬菜一般采取种子繁殖的方式。
饲料用途
苦荬菜作为家畜饲料,是农区利用价值较高的良等牧草。苦荬菜的茎叶柔嫩多汁,嫩茎叶含水量高达90%,无刺、无毛、稍有苦味,是一种良好的青绿饲料。猪、鹅最喜食;兔、鸭喜食;山羊、绵羊乐食;马、牛少量采食。
开花期以前切碎生喂或煮熟饲喂,每日用650克苦苣菜饲喂家兔,其采食率可达77%,切碎喂鸡、鸭也有良好的效果。苦苣菜的干草是马、牛、羊的好饲草,其适口性均可定为喜食级。
在野生条件下,以苦荬菜占优势的草,鲜草产量一般可达30000-45000千克/公顷;单株重为150-250克,在栽培条件下,鲜草产量可达37500-60000千克/公顷,高产的可达75000千克/公顷。饲料基地。
苦荬菜的茎叶脆嫩,不耐畜禽践踏,耐热性差,以刈割利用为好。尤以开花期之前利用为宜。除青饲外,还可晒制青干草,制成草粉;也可青贮利用。青草以喂猪、鹅、兔、山羊、鸭为好;干草以马、牛、羊等利用最为适宜。
苦荬菜怎么读
苦荬菜怎么读如下:
qǔ mǎi。
苣荬菜(学名:Sonchus arvensis L.)是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茎直立,高30-150厘米,总苞钟状,长1-1-5厘米,宽0.8-1厘米,生长于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海拔300-2300米。
苣荬菜部叶基部渐窄成长或短翼柄,但中部以上茎叶无柄,基部圆耳状扩大半抱茎,顶端急尖、短渐尖或钝,两面光滑无毛。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
总苞钟状,长1-1-5厘米,宽0.8-1厘米,基部有稀疏或稍稠密的长或短绒毛。总苞片3层,外层披针形,长4-6毫米,宽1-1. 5毫米,中内层披针形,长达1.5厘米,宽3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长渐尖,外面沿中脉有1行头状具柄的腺毛。舌状小花多数,黄色。
造句:
1、苣荬菜是一种多年生恶性杂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危害小麦、大豆、玉米等旱田作物。
2、据记载:苦菜,又称苦苣菜、苦麻菜、苣荬菜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
3、对热烫条件的优化可同时改善罐藏青刀豆和苣荬菜的质构和颜色。
4、童年里的记忆只是土墙、土炕、纸糊的窗棂和满锅的苣荬菜。
5、北京的茶栈,赶行市,每年春天,都收购晒干了的苣荬菜,仿南方的茶砖,把它压成饼,运往蒙古、西藏、青海一带,当作茶叶来销售。
6、近年来,由于大豆连作普遍、土壤耕作次数减少且无防除苣荬菜的特效药,导致大豆田苣荬菜的危害日趋严重。
7、豚草侵害中国原有野生植被,不但使人们喜爱的芥菜、扫帚菜、苣荬菜、猪芽菜等野菜消退、减少,并且极大地破坏绿色环境。
中草药:苦荬菜的功效与作用
苦荬菜 (《嘉祐本草》) 【异名】盘儿草(《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苦荬菜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含乳汁。茎直立,无毛,上部分枝。基生叶倒卵状披针形或匙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圆,边缘羽形分裂,有时为琴状羽裂,有不规则尖锯齿;茎生叶无柄,基部耳状。头状花序长约5毫米,多数集成聚伞花序;花冠长6~8毫米,舌状,黄色,花舌长4~6毫米,有5齿。瘦果成熟时暗褐色,冠毛白色。 生于低山的山坡、路旁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春季采收,阴干或鲜用。 【性味】苦,凉。 ①《嘉祐本草》:"冷,无毒。" ②《陕西中草药》:"苦,凉。" 【功用主治】治肺痈,乳痈,血淋,疖肿,跌打损伤。 ①《嘉祐本草》:"治面目黄,强力止困,敷蛇虫咬。又汁敷疗肿,即根出。"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治无名肿毒,乳痈,疖肿。 ③《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清凉解毒,消痈散结。治毒蛇咬伤,肺痈,疖肿,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乳痈:先在大椎旁开二寸处,用三棱针挑出血,用火罐拨后,再以苦荬菜、蒲公英、紫花地丁,共捣烂,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②治血淋尿血:苦荬菜一把。酒、水各半,煎服。(《针灸资生经》)
提醒您:苦荬菜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苦荬菜的怎么进行种植
苦荬菜种植技术
苦荬菜又名鹅菜、八月老、洋莴苣,俗称肥猪菜,是一种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青绿饲料。兔、羊、猪、鸡、鸭、鹅、鱼等畜禽水产非常爱吃。苦荬菜病虫害少,再生力强,利用时间长,一年可割多次,亩产可达1.5万多公斤 。苦荬菜耐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类地质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苦荬菜不宜连作,应选豆类、麦类和豆科牧草茬地种植。种子较小,出土力弱。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要精细整地后再播种。
苦荬菜耐刈割、再生性好,需肥量大,尤其要注意施用氮肥,并施足基肥,在长江中下游亩施厩肥2000-3000千克做基肥,缺磷的土壤要增施过磷酸钙20-30千克。每次刈割后中耕松土,追施尿素5-10千克。
苦荬菜2月下旬至5月上旬均可播种。播前晒种,可明显提高发芽力。在长江流域以3-4月为宜,以条播和撒播最为普遍,条播种量每亩0.5-0.7千克,行距25-30厘米,株距10-15厘米,覆土深度为1-2厘米。干旱地区播后要镇压。
1、地块整理:苦荬菜种子小而轻,顶土能力弱,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以利出苗。苦荬菜需肥量大,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可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作底肥。
2、种植时间:3月底至4月底,地温在10℃左右即可播种。北方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为宜。 3、种植方法: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播前晒种,可以提高发芽力。播种量为0.5公斤/亩。行距25--30厘米,株距10--15厘米,覆土深度为2--3厘米。播后及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利于出苗。
4、管理和刈割:种植后的苦荬菜宜适当密植,条播时一般不间苗。苗过密时,可适当疏苗,2--3株一丛,株距4--6厘米。苗高4--6厘米时及时中耕除草。苦荬菜比较耐刈割、再生性好,需肥量大,要注意施用氮肥,并施足基肥。每次刈割后中耕松土,及时追肥、灌水。春播的苦荬菜生长快,5月上中旬便可第一次刈割,以后每隔20--25天刈割一次,每年可刈割5--8次,刈割留茬高度5--8厘米,以利再生。
苦荬菜的作用与功效
1、苦荬菜是一种性质寒凉的中药材,它清热解毒,也能消肿止痛,它入药以后对人类的肺痈和乳立痈等疾病都很出色的治疗作用。苦荬菜能加快人体内热毒代谢,平时经常食用可以预防一些上火症状发生,它对维持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2、苦荬菜入药以后能活血止痛,它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也能活血化瘀,对人类经常出现的跌打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在治疗的时候可以把它研碎以后直接外敷在伤处,也可以把综绞碎以后取汁直接口服,都能让跌打损伤引起的不适很快减轻。
苦荬菜的营养功效
苦荬菜茎叶繁茂、鲜嫩多汁、质量好,营养成分丰富。据测定其干茎叶含粗蛋白23.4%(比牧草之王苜蓿高7.4%),粗脂肪7.2%,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有益酶,有清鲜爽口、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祛火防病、通便、消炎止痛等作用。
苦麦菜种植方法和时间
苦麦菜种植时间在春季的三四月份。
这时气候温度基本稳定了,种下后可更好的萌发。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可适当提前。适宜种子发芽的温度在8到22度之间。种植方法很简单,整理好地块,然后将备好的种子均匀的撒在土壤表面就行。注意,撒种前要先浸泡催芽,这样可促使出苗率更高,发芽速度更快。
方法为:苦荬菜的种子小,播种之前要进行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可以条播、穴播、撒播,以条播为主。以条播常见,青刈行距20-30cm,播种深度为1-2厘米,春季宜深,秋季宜浅,播种之后覆土2厘米。
也可以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可以在2-3月播种育苗,带苗高生长到3-5片真叶时就可以进行带土移栽,行距保持在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苦荬菜比较耐阴,可以种在行间或者林下。
苦麦菜种植注意
1、苦荬菜的移栽方法
平常施肥、浇水,对牧草的生长都很重要,充足的肥水,对生产量的提高有着不错的帮助,一般情况下一年可以产5000千克左右。苦荬菜种子催芽时间不宜过长,种植3~5天即可出芽露土,把幼苗移栽到空地上,每穴定植2~3株幼苗,把控好密度,它可以很好地生长。
2、苦荬菜的浇水方法
苦荬菜喜水,它在生长管理中,浇水要勤,根据长势进行施肥,促进幼苗生长。春季和夏季浇水较勤,这个阶段是它生长最为旺盛的阶段,它的种植方法比较简单,生长高度在一米左右,而且有很高的经济利润。
3、苦荬菜的施肥技巧
苦荬菜在春季施肥较勤,少量多次施肥,可以让它快速生长。一年之中,这种草可以收割很多次,每次收割完都要施肥。它的生长速度很快,使用的底肥以腐熟的有机肥、磷肥为主,生长期补充速效肥。
苦菜的药用价值
苦菜 一名苦荬菜。李时珍说:“苦菜即苦荬,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其茎中空,折之有白汁,茎上之叶抱茎,开黄花如初蕊野菊,结子后有白毛随风飘扬,落地即生。"有的地区把苦菜称作墓头回或败酱草。
按:苦菜属菊科草本植物,幼苗形如蒲公英,易舆蒲公英混淆,但蒲公英不抽茎,仅抽一花茎,可资识别,功效亦与蒲公英相近。
≮美食性味≯ 苦、寒,无毒。
≮美食成分≯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美食功用≯ 有消炎解毒作用。适用于阑尾炎,肠炎,妇女子宫颈炎,乳腺炎,以及咽喉、扁桃体炎等。
化脓性阑尾炎 (肠痈),痈疮,蜂窝组织炎,无名肿毒,妇女乳痈等: 苦菜30-60克 (鲜草加倍)水煎服。
妇女子宫内膜炎,宫颈炎,子言颈糜烂,白带腥臭及子宫附件炎等: 苦菜60克,水煎服;或舆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同煎服。
流感,上感,急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苦菜30-60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
胆道感染,胆囊炎: 苦菜30克,与蒲公英等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