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竹子的诗句,关于很多很多竹子的诗句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7 13:43:09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很多很多竹子的诗句

1.关于竹子的诗句 1、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宋代陆游《东湖新竹》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翻译: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3、唐代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翻译: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4、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翻译: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5、清代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翻译: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2.古代关于竹子的诗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东坡。
自古以来竹子一直是诗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古诗中关于竹的诗句很多: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白居易“阁畔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等。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
3.从古至今,有很多咏竹的诗词,那一篇咏的最佳 觉得是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诗出自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郑板桥)的《竹石》一诗。
郑燮画的竹子特别有名,《竹石》是他题写在画上的一首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虽然雨打雷击,霜侵雪压,吃尽了千辛万苦,依旧是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任凭四面八方的狂风吹击,也不会有丝毫的惧怕。
人就应当像竹一样,让每一次选择都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开始悄悄在地上萌发,一场春雨过后,拥有这种选择智慧的我们必将破土而出、直指云天。
全诗如下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参考资料:
4.关于竹子古诗 1、《竹里馆》
[ 唐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山中杂诗》
[ 南北朝 ]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3、《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 五代 ]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译文
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吹箫之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乐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继续,池水冰面初开。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我已年老,忧思难以承受啊。
4、《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唐 ]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译文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5、《送灵澈上人》
[ 唐 ]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拓展资料
竹子,又名竹。品种繁多,有箭竹 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学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5.描写竹子的诗有哪些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6.关于描写竹子的诗 1 诗言志:竹诗欣赏
自古咏竹之诗甚多,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归为神话传话、赞美品格、抒情言志和记载用途等各类。
1.表现竹与神话
舜妃女英、娥皇泪洒竹秆而成“斑竹”的动人故事自古为世人传诵。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它其实是桂竹的一个变型。由此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的咏竹诗。如: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唐·杜牧《斑竹简簟》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不知篁竹苦,唯见泪斑痕。”——明·李梦阳《湘妃怨》。
2. 赞美竹的品格
这类诗很多,表现了竹子虚心、气节、坚韧和友情等各方面,现略举数首如下:
虚心:唐·薛涛《酬人雨后观竹》:“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气节:邓拓《题画诗》:“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坚韧:宋·楼钥《题徐圣可知县所藏杨补之画》:“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有此三人。”
友情:唐·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百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3.借以抒情言志
竹趣:唐·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
竹景:唐·张南史《竹》——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亭露宿。
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庚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抒情: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勿剪伐,会见拂云长。”
言志:清·李方:“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
元·杨载:“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志。”
感情:清·郑板桥题画诗二首:
其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其二:“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
4.叙述竹类特点
韩愈《谢郑公惠簟》:“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环奇。体坚色泽又藏展出,满眼凝滑无瑕疵。青蝇倒翅蚤虱避,肃肃疑有青飙吹。倒身甘寝百疾愈,却原天日恒炎 ”。
薛纪如《咏竹》:“茎竹鞭兮横地生,枝成秆兮独指天。叶变箨兮抱青笋,花难遇兮自成仙。”
7.形容竹子数量很多的词语有哪些 哀丝豪竹 成语 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丝竹管弦 成语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磬竹难书 成语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金石丝竹 成语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胸有成竹 成语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成竹在胸 成语 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鮎鱼上竹 成语 比喻上升艰难.鮎鱼上竹竿 成语 比喻上升艰难.鮎鱼缘竹竿 成语 同“鮎鱼上竹竿”.势如破竹 成语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8.关于竹子的古诗啊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 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 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 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 辛苦向天涯。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 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 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 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 离怀惜共传。
李白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9.古代关于竹子的诗句 绿竹入幽境,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解斯山人宿置酒》)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竹风能醒酒,花月解留人(张渭《夜同宴用文字》) 檐前花复地,竹外乌窥人(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至剡中》)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徐陵《侍宴》)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张藉《晚春过崔驸马东园》)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燮《板桥题画.竹》)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明待我归(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范公丛竹歌》)。

关于竹子的诗句

关于竹子的诗句整理如下:
1、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苦竹》

2、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浔阳三题·湓浦竹》
3、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玩松竹二首》
4、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题画竹》
5、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竹十一首·其四》
6、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蕙兰虽许相依日,桃李还应笑后时。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竹》
7、茅舍竹篱边,雀噪晚枝时节。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好事近》
8、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宿竹阁》
9、森森移得自山庄,植向空庭野兴长。便有好风来枕簟,更无闲梦到潇湘。荫来砌藓经疏雨,引下溪禽带夕阳。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竹》
10、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范公丛竹歌》
11、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陈陶《长竹》
12、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13、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王慕兰《外山竹月》
14、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裴迪《竹里馆》
15、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元稹《新竹》
16、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竹》
17、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白居易《新栽竹》
18、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1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20、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徐渭《风竹》

2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2、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郑板桥《竹石》
23、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24、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范成大衡《阳道中二绝》
25、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杜牧《题刘秀才新竹》
26、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27、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杜甫《堂成》
28、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蒲松龄《竹里》
29、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咏竹》
30、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白居易《食笋诗》
31、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清·戴熙《题画竹》
32、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33、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唐·孙岘《送钟元外赋竹》
34、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梁·刘孝先《竹》
35、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唐·陈陶《长竹》
36、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陈·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37、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唐·王贞白《洗竹》
38、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明·徐渭《风竹》
3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40、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清·蒲松龄《竹里》

41、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42、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43、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宋·朱熹《新竹》
44、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唐·韦式《竹》
45、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46、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宋·乐史《慈竹》
47、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宋·朱熹《次韵择之咏竹》
4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板桥《竹石》
49、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50、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51、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竹十一首·其八》
52、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一别十馀载,见竹未曾忘。——《竹窗》
53、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54、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竹十一首·其一》
55、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题竹》
56、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竹》
57、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题竹》
58、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画竹歌》
59、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庭竹》
60、龙髯凤尾乱飕飕,带雾停风一亩秋。待取满庭苍翠合,酒尊书案闭门休。——《移松竹》

61、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东楼竹》
62、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栽竹》
63、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池上即事》
64、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竹十一首·其五》
65、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竹十一首·其二》
66、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忆梦得》
67、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别桥上竹》
68、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竹十一首·其十一》
69、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对竹》
70、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新竹》

关于竹的古诗

关于竹的古诗
1、《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
2、《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3、《赋得阶前嫩竹》
宋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4、《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5、《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6、《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7、《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8、《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9、《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10、《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11、《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12、《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13、《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14、《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5、《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16、《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17、《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18、《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9、《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20、《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 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注释:
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人是着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3、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4、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 6、破岩:破裂的岩石。 7、磨:折磨,挫折。 8、击:打击。 9、坚劲:坚韧、刚劲。 10、任:任凭。 11、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
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结远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注释:
1、冉冉:柔弱貌。 2、泰山:即太山,犹言大山,高山。阿:山坳。这两句是说,柔弱的孤竹生长在荒僻的山坳里,借喻女子的孤独无依。 3、为新婚:指订婚,非出嫁。 4、菟丝:一种旋花科的蔓生植物,女子自比。女萝:一说即松萝,一种缘松而生的蔓生植物;以比女子的丈夫。这句是说二人都是弱者。 5、宜:适当的时间。这两句是说,菟丝及时而生,夫妇亦当及时相会。 6、悠悠:遥远貌。山陂:山坡。这二句是说路途遥远,结婚不易。 7、轩车:有篷的车。这里指迎娶的车。这二句是说,路远婚迟,使她容颜憔悴。 8、蕙、兰:两种同类香草。女子自比。 9、含英扬光辉:花含苞待放。英,犹花。 10、萎:枯萎,凋谢。这四句是说,蕙兰过时不采,它将随着秋草一同枯萎了。这是对婚迟的怨语。 11、亮:同谅,料想。 12、贱妾:女子谦称。这两句是说,君想必守志不渝,我又何苦自艾自怨。这是自慰之词。
赏析:
此诗或云是婚后夫有远行,妻子怨别之作。然细玩诗意,恐不然。或许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种种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而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样子。这是女子的自喻。泰山即太山,大山之意。阿是山坳。山是大山,又在山阿之处,可以避风,这是以山比喻男方。《文选》李善注曰:结根于山阿,喻妇人托身于君子也。诚是。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和女萝是两种蔓生植物,其茎蔓互相牵缠,比喻两个生命的结合。《文选》五臣注:兔丝女萝并草,有蔓而密,言结婚情如此。从下文看来,兔丝是女子的自喻,女萝是比喻男方。为新婚不一定是已经结了婚,正如清方廷珪《文选集成》所说,此是媒妁成言之始而非嫁时。为新婚是指已经订了婚,但还没有迎娶。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这还是以兔丝自喻,既然兔丝之生有一定的时间,则夫妇之会亦当及时。言外之意是说不要错过了自己的青春时光。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从这两句看来,男方所在甚远,他们的结婚或非易事。这女子曾企盼着,不知何时他的车子才能到来,所以接下来说: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首诗开头的六句都是比,这四句改用赋,意尽旨远,比以上六句更见性情。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这四句又用比。蕙和兰是两种香草,用以自比。含英是说花朵初开而未尽发。扬光辉形容其容光焕发。如要采花当趁此时,过时不采,蕙兰亦将随秋草而凋萎了。这是希望男方趁早来迎娶,不要错过了时光。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与此两句意思相近。
最后二句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张玉谷说:代揣彼心,自安己分。诚然。这女子的疑虑已抒写毕尽,最后遂改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谅必坚持高尚的节操,一定会来的,那么自己则不必怨伤。

关于竹的诗句
1、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2、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4、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5、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6、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7、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8、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9、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0、席上看君,竹清松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12、空掩袖,倚寒竹。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1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14、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5、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16、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7、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18、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19、中郎旧恨,寄横竹、吹裂哀云。吴文英《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
20、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陆容《满江红咏竹》
21、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2、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23、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24、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25、寻苗裔,湘江曲。陆容《满江红咏竹》
26、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27、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8、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29、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30、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1、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32、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33、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34、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35、且留他、素管候冰丝,重相和。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36、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7、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陆容《满江红咏竹》
38、湘娥竹上泪痕浓。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39、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40、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41、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2、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43、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4、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5、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王沂孙《八六子扫芳林》
46、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7、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49、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50、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51、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52、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53、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54、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5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56、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关于竹子的诗句有哪些?

咏竹的诗中,我认为最好的一首是王安石的: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另外,郑板桥的也不错:
题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中带有竹字的诗就非常多了,列几首有名的: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笨蛋
土坯王
8。
  关于竹的古诗
  1、《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
  2、《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3、《赋得阶前嫩竹》
  宋·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4、《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5、《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6、《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7、《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8、《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9、《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10、《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11、《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12、《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13、《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14、《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5、《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16、《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17、《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18、《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9、《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20、《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关于竹子的诗句精选50句

【 #诗词鉴赏# 导语】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 精心整理的竹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关于竹子的诗句精选
  1、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纳兰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3、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4、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5、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6、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陆容《满江红·咏竹》
  7、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8、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9、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10、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关于竹子的诗句精选
  1、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3、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暮春归故山草堂诗》
  4、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6、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7、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8、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9、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3.关于竹子的诗句精选
  1、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2、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3、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5、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6、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8、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张泌《女冠子·露花烟草》
  9、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10、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陆容《满江红·咏竹》
4.关于竹子的诗句精选
  1、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2、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3、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6、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7、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9、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0、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陆容《满江红·咏竹》
5.关于竹子的诗句精选
  1、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2、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3、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4、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5、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6、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7、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8、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9、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10、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关于竹子的坚韧精神诗句(赞美竹坚韧不拔的诗句)

1.赞美竹坚韧不拔的诗句 1.《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3.《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代: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5.《卜算子·竹里一枝梅》
宋代:向子諲
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2.赞美竹子精神的诗句古诗大全 赞美竹子精神的诗句
1、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朱熹《新竹》
2、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陈陶《长竹》
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4、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吴昌硕《咏竹》
5、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郑谷《竹》
6、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刘孝先《竹》
7、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郑板桥《题墨竹图》
8、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9、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3.赞美竹子精神的诗句 1、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释义: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2、唐代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释义: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3、唐代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释义: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下来。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4、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清代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4.描写竹子坚韧挺拔的诗句 关于竹子挺拔的诗句 1、《题墨竹图》——清.郑板桥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2、《题画竹》——清.戴熙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3、《外山竹月》 ――清.王慕兰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4、《石门竹枝词》――清.王慕兰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5、《养竹歌为周庄吴逵子道赋华幼武》 高轩公子良不俗,不种奇花种修竹。
奇花照眼一时红, 修竹虚心万年绿。春雷击地新笋生,龙角森森那忍触。
自锄暖土厚栽培,手挈银瓶细浇沃。深根扫除蝼蚁窟, 香叶终期凤凰宿。
日使沾濡雨露恩,岁寒且惮冰霜酷。 猗猗绕户矗琅干,还舞连烟比淇澳。
招摇皓月金琐碎, 勾引清风生戛玉。炎天展簟卧苍雪,春日听莺泛 可能一日暂相忘,坐对此君看不足。
君不见白乐天, 重言养竹如养贤。又不见东坡诗,无竹士俗不可医。
君今有竹善培养,会看直指青云上。 6、《翠涛轩吕诚》 五月二十八日重过翠涛轩,清坐终日,薄暮而归, 赋此盖书所见也,翠涛为竹而得名,余不能辞矣。
幽人爱竹不吃笋,养得修篁个个长。五月六月雨不落,千枝万枝风自凉。
苍雪逼人时展簟,翠涛惊梦午移床。涓涓清润乌皮几,楚楚高搀薜荔墙。
密影扫阶敷琐碎,馀音拂水度笙璜。孙枝迸地浑疑占,老节凌霜色更苍。
三径旋开真得计,七贤避世故佯狂。因怀梅友称三绝,却笑荷花似六郎。
白鹤归时云动荡,青鸾啸处夜微茫。对之可使食无肉,衰矣空惭鬓有霜。
隐几无心开卷帙,卷帘随意炷炉香。日中见斗瞻霄汉,月下吹箫引凤凰。
物外襟怀差可共,闲中滋味淡相忘。不寻酒伴鸡豚社,误落诗名锦绣坊。
时复开樽排合匝,每怜学子走 。兴来坐久无聊赖,老去频过也不妨。
他日成材惟汉简,於今触目尽琳琅。振衣散策归来后,江路迢迢又夕阳。
7、《题朱九龄翠筠轩许恕》 有脚不踏东华尘,有眼不看长安春。 然天地至清气,多在丛篁流水滨。
轩名翠筠俯空谷,个个梢长如玉立。一秋明月照潇湘,六月凉风洒淇澳。
轩中之人清且闲,心不在乎山水间。左图右使移白日,四檐环佩声珊珊。
不可一日无君子,澹然风致颇相似。翠实常分丹风雏,箨冠曾奉青霞士。
北郭道人静者徒,爱看黄岩烟雨图。拟约嵩溪听萧瑟,醉来踏遍青珊瑚。
8、《对竹黄庚》 门对南邻竹,青青玉万竿。虽然无地种,且得隔篱看。
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但教休翦伐,何用报平安。
9、《居竹轩倪瓒》 翠竹如云江木春,结茅依竹住江滨。阶前迸笋从侵迳, 雨后垂阴欲覆邻。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10、《碧筒饮张雨》 采绿谁持作羽觞,竹林人共晚樽凉。玉茎沁露心微苦, 翠盖擎云手亦香。
饮水龟藏莲叶小,吸川鲸恨藕丝长。 倾壶误展林郎袖,笑绝耶溪窈窕娘,来自一点点语录网。
11、《种竹洪希文》 移得霜根趁雨栽,墙阴踏破一方苔。甫能引汝清风到, 未暇招渠俗子来。
猿讶便立书案立,鹤之早避钓船回。 不妨更了岁寒计,早晚栽松兼种梅。
……。
5.关于竹子精神的诗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成语: 势如破竹 胸有成竹 竹马之好 青梅竹马 竹苞松茂 丝竹管弦 书功竹帛 金石丝竹 竹头木屑 竹篱茅舍 哀丝豪竹 名垂竹帛 罄竹难书 竹报平安 丝不如竹 竹柏异心 竹篮打水 竹马之友 吹竹弹丝 成竹在胸 丝不如竹 东南竹箭 茂林修竹。
6.关于写竹的坚韧,高洁的诗句,以及翻译 古代诗歌,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翻译成现代白话,味道会变淡很多
尝试翻译如下:
题目:隐居辋川
自从辞官回归贫民生活,不再到京城为官,常常斜靠在屋檐前面的树上,远远地看着荒原上的山村。
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展翅翻飞,窜入苍茫山间, 隐士寂寞,只愿水车浇灌田园。
这首诗先写辞官归乡下,接着写所见乡村景致.最后引用战国高洁的隐士陈仲子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隐含的是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对官场的厌倦!
呃,感觉还是没翻译好,把意境破坏了好多,个人能力有限,先将就看看!
7.求描写竹子坚强的诗句或名言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惜竹诗并引 孔武仲
东斋有竹数竿,翠蔚可喜,其傍众笋附生,漫益深茂,
最后出者,尤若奇特,无不应意,解箨未尽,
而为老兵手折之,悲夫,以干云蔽日之势,而摧于窗户之下 ,以凌霜冒雪之姿,而失于俄顷之间,环步往来 ,凄怆良久,不能忘情,因寓之以诗。 老藓墙阴夕照间,何人折我翠琅干。即之绿叶随尘化,犹有低枝带露残。
不放云梢侵霰雪,因嗟世故足波澜。故园未乏员当品,十顷繁阴六月寒。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竹轩 沈辽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琐碎,秋风撼琅干。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一字题示商君祥 李俊民
潇洒能医俗,檀栾看上番。我宁负此腹,忍使箨龙冤。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关于竹子的诗句有哪些

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俯抚碘幌鄢呵碉童冬阔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堂成
唐·杜甫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物诗选》

赞美竹子坚韧不屈的精神的诗句

1. 关于竹子的诗句体现坚韧
关于竹子的诗句体现坚韧 1.赞美竹坚韧不拔的诗句
1.《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3.《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代: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5.《卜算子·竹里一枝梅》
宋代:向子諲
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2.关于写竹的坚韧,高洁的诗句,以及翻译
古代诗歌,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翻译成现代白话,味道会变淡很多
尝试翻译如下:
题目:隐居辋川
自从辞官回归贫民生活,不再到京城为官,常常斜靠在屋檐前面的树上,远远地看着荒原上的山村。
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展翅翻飞,窜入苍茫山间, 隐士寂寞,只愿水车浇灌田园。
这首诗先写辞官归乡下,接着写所见乡村景致.最后引用战国高洁的隐士陈仲子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隐含的是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对官场的厌倦!
呃,感觉还是没翻译好,把意境破坏了好多,个人能力有限,先将就看看!
3.求描写竹子坚强的诗句或名言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惜竹诗并引 孔武仲
东斋有竹数竿,翠蔚可喜,其傍众笋附生,漫益深茂,
最后出者,尤若奇特,无不应意,解箨未尽,
而为老兵手折之,悲夫,以干云蔽日之势,而摧于窗户之下 ,以凌霜冒雪之姿,而失于俄顷之间,环步往来 ,凄怆良久,不能忘情,因寓之以诗。 老藓墙阴夕照间,何人折我翠琅干。即之绿叶随尘化,犹有低枝带露残。
不放云梢侵霰雪,因嗟世故足波澜。故园未乏员当品,十顷繁阴六月寒。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竹轩 沈辽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琐碎,秋风撼琅干。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一字题示商君祥 李俊民
潇洒能医俗,檀栾看上番。我宁负此腹,忍使箨龙冤。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关于竹子的诗句
1、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宋代陆游《东湖新竹》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翻译: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3、唐代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翻译: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4、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翻译: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5、清代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翻译: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关于竹子的诗句有那些


 关于竹子的古诗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
  宋·杨万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
  宋·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种竹》
  宋·刘克庄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2、《龚平甫森玉轩》
  元·孟宗献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13、《义师院丛竹》
  金·郭长倩
  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  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  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14、《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
  现代·毛瑞卿
  桂林名姓一枝新,万竹青青德有邻。  渭上风烟分别派,山阳诗酒属闲人。  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尘。  萱背从今看辉映,嫩香新粉四时春。
  15、《高竹临水上》
  元·虞集
  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16、《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  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17、《徐竹隐》
  元·王冕
  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  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  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18、《题筠轩友人诗卷》
  元·曹文晦
  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  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  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  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  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  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  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  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19、《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20、《范公丛竹歌并序》
  唐·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2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竹里馆》
  唐·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23、《慈姥竹》
  唐·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24、《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5、《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26、《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27、《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28、《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29、《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唐·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30、《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31、《葺夷陵幽居》
  唐·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32、《苦篁调啸引》
  唐·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33、《玩友人庭竹》
  唐·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34、《新竹》
  唐·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35、《题刘秀才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36、《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37、《题郑长侍厅前竹》
  唐·贾岛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  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38、《官舍》
  宋·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39、《庭竹》
  现代·释智圆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40、《竹》
  宋·宋祁
  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41、《紫竹》
  现代·梅尧臣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42、《种竹斋》
  宋·司马光
  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  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
  43、《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宋·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44、《金竹》
  宋·吕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黄,里人目为金竹。  修竹已可爱,况复如黄金。  天地与正色,霜雪坚比心。  云芝生有节,栗玉种成林。  回首渭川远,山间绕翠阴。
  45、《竹轩》
  宋·沈辽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  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琐碎,秋风撼琅干。  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46、《咏竹》
  宋·韦骧
  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  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非春长自繁枝叶,有地终须大本根,  谁为裁音荐清庙,定胜嘉木就牺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