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举案齐眉典故 举案齐眉的历史故事
- 2、举案齐眉的典故 举案齐眉是什举案齐眉成语故事
- 3、举案齐眉的典故
- 4、举案齐眉的典故及出处
- 5、梁鸿孟光具体是什么典故
- 6、举案齐眉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 7、举案齐眉的典故(表示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
- 8、举案齐眉典故的来历
- 9、举案齐眉的典故
举案齐眉典故 举案齐眉的历史故事
1、典故:东汉人梁鸿,年轻时家里很穷,虽有学问但是不愿意做官,和妻子孟光二人隐居在灞陵(今陕西长安县东)的深山里,共同劳动,互助互爱,彼此又极有礼貌,相敬如宾。据说,梁鸿每天劳动完毕,回到家里,孟光总是把饭和菜都准备好了,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得齐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去,梁鸿也就高高兴兴地接过来,于是两人就愉快地吃起来。
2、意思: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的典故 举案齐眉是什举案齐眉成语故事
东汉学者梁鸿回老家时,有许多女子想嫁给他,他都谢绝了。有个叫孟光的女子虽然生得又矮又胖,但品行修养很好。
【成语】: 举案齐眉
【拼音】: jǔ àn qí méi
【解释】: 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 《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举例造句】: 次日,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近义词】: 心心相印、相敬如宾、夫唱妇随
【反义词】: 琴瑟不调
【歇后语】: 孟光做饭梁鸿吃
【灯谜】: 孟光做饭梁鸿吃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故事】: 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眉来眼去,夫妻十分恩爱。
举案齐眉拼音: [jǔ àn qí méi] 举案齐眉 [释义] 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 《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是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四大丑女之一)的故事。相传孟光随梁鸿至吴地为人佣工。梁鸿归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以表示对丈夫的敬重。
但这位贤妇的模样却“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据说梁鸿未婚前,就名气很大,许多人家都要把女儿嫁他,他都不答应。
孟光未嫁时,有人给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说是“必嫁梁鸿”。夫妇婚后第七天,孟光就脱去新娘绮罗之服,换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务。
后随梁鸿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隐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织,吟诗弹琴,夫妇唱和,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
1、梁鸿
东汉初年的隐士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西北)。他博学多才,家里虽穷,可是崇尚气节。东汉初,他曾进太学学习。结束在太学的学业后,就在皇家林苑—上林苑放猪。
有一次,梁鸿因不小心,使得房子著火,延及周围的人家。梁鸿就一家家的去查问每家所遭受的损失,并以猪来作为赔偿。有一家人嫌赔得太少。
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物,愿意为你做一段时间的工来补偿。”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的要求。梁鸿在这家干活时不懈朝夕,勤勤恳恳,绝无怨言。
邻家的一些老人见梁鸿的行为非同一般,就联合起来责怪那家主人,不该如此对待梁鸿。那家主人也开始尊敬他,并将猪悉数归还给梁鸿,梁鸿坚辞不受,后来回乡去了。
2、孟光
孟光,举案齐眉的典故说的就是梁鸿、孟光,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放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光
举案齐眉的典故
举案齐眉的典故如下:
汉章帝听说这首诗之后,认为这是在发牢骚,抨击朝廷,很不高兴,下令捉拿梁鸿。可是梁鸿夫妻避开了。为减少麻烦,梁鸿更名改姓,和妻儿居住在齐鲁地区。不久,又避居吴地,投奔一个富庶之家,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每当梁鸿回家时,孟光总是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托得跟眉毛齐平,恭敬地送到粱鸿面前,以示对丈夫的尊敬。而梁鸿也很有礼貌地用双手去接。他们这种夫妻相互敬爱传为佳话。成语“举案齐眉”即由此而来,意指夫妻恩爱,相敬如宾。
成语寓意:
故事中的梁鸿选朴素的孟光为妻,两人共同劳动,互助互爱,婚姻美满,堪称典范。
中国古代先贤在弘扬礼德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敬让,正是知礼守礼的表现。《礼记》中说,如果心胸广阔坦荡而不过分,那就是真正把《乐》学好了;如果端庄恭敬而不烦琐,那就是真正把《礼》学好了。
梁鸿夫妻修有懿德,学有知识,生活中相敬如宾,其文质彬彬正如陆游《读後汉书》所叹:“赁春老子吾所慕,垂世文章宁在多?诗不删来二千载,世间惟有五噫歌。”
举案齐眉的典故及出处
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成语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古文】: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势家慕其高节,多*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亦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耀,名孟光。......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翻译】: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娉礼,准备娶她。
孟女高高兴兴的准备著嫁妆。等到过门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哪想到,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什么,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什么过失?”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穿著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
孟女听了,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将头发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
后来他们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东北)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霸陵山深处,他们以耕织为业,或咏诗书,或弹琴自娱。
不久,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到了吴地(今江苏无锡境内)。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归家时,孟光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举案齐眉。
5举案齐眉在当代当爱情演变成亲情之后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呢?
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在不自觉中有所变化,所以人们会很自觉地回忆初恋时的美好,究其原因大凡在结婚以前彼此都还有一段距离,说话很注意分寸,彼此的美好其实就在这距离和分寸上。如果结婚以后或者没有结婚而两人呆在一起时间很长,彼此的言词不再讲究,彼此的修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减少。就如恋爱期间,女人如大家闺秀,说话柔和体贴:“有没有吃饱啊,要不要再吃点啊……”婚后数年,河东狮吼;“哎,吃饭了没看见那,你客人那,吃饭还要请啊,整天拿着个报纸,能当饭吃啊?”。可怜的男人闷闷的不吭声,闷闷的吃着饭,闷闷的回忆着恋爱那天夜晚的月亮,苦苦思索着阴盛阳衰的真正缘故。举案齐眉不仅仅告诉人们一种精神,也告诉人们生活的一种态度,生活在人群中举止言辞亦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修养的体现,歇斯底里的直白会使很多人不能接受。
梁鸿孟光具体是什么典故
“梁鸿孟光”是“举案齐眉”的典故,是汉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
主要讲述了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眉来眼去,夫妻十分恩爱的故事。
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出自《梁鸿传》。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梁鸿存世的作品只有收录于《后汉书》本传里的3首诗,即《五噫歌》《适吴诗》《思友诗》。
举案齐眉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91 成语 举案齐眉 注音 ㄐㄩˇ ㄢˋ ㄑㄧˊ ㄇㄟˊ 汉语拼音 jǔ àn qí méi 释义 将放置饭菜的木盘高举,与眉平齐,为东汉孟光对其夫梁鸿敬爱的表示。 #典出《东观汉记.卷一八.梁鸿列传》。 后用「举案齐眉」比喻夫妻相敬如宾。 典源 #《东观汉记.卷一八.梁鸿列传》鸿乡里孟氏女,容貌丑而有节操,多求之不肯。 父母问其所欲,曰:「得贤婿如梁鸿者。」 鸿闻乃求之。 女椎髻,著布衣,操作具而前。 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 字之曰德耀,名孟光。 将妻之霸陵山,耕耘织作以供衣食,弹琴诵诗以娱其志。 鸿将之会稽,作诗曰:「维季春兮华阜,麦含金兮方秀。」 适吴,依大家1>皋伯通2>庑3>下为赁舂4>。 每归,妻为具食5>,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6>常齐眉。 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赁,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注解〕(1)大家:世家望族。 (2)皋伯通:东 *** ,生卒年不详。 颇有贤行,为吴地的世家大族。 (3)庑:音ㄨˇ,厅堂两侧的厢房。 (4)赁舂:受雇做舂米的工作。 赁,音ㄌ|ㄣˋ。 (5)具食:准备食物。 (6)举案:放置饭菜的木盘。 〔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梁鸿》 典故说明 东汉有个读书人梁鸿,个性耿介。 因为世道混乱,不愿侍奉权贵,所以放弃作官。 娶了妻子孟光后,两人就移居吴地,依托在大户人家皋伯通家中,受雇为人舂米。 每当梁鸿工作结束回到家中,妻子总是准备好了食物,用食盘端到他面前,并高举至与眉齐,不敢与丈夫平视,充分表现出对丈夫的敬爱。 由于她这样的举动,也让皋伯通察觉到梁鸿的人品必有过人之处,绝非泛泛之辈,而对他另眼看待。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举案齐眉」,用来比喻夫妻相敬如宾。 书证 01.《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梁鸿》:「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02.《文选.卷五九.墓志.任彦升.刘先生夫人墓志》李善注引《列女传》:「虽杂佣保之中,妻每进食,常举案齐眉,不敢正视。」 03.宋.周紫芝《竹坡诗话》:「内子朱,贤而善事其夫,每举案齐眉,则相敬如宾。」 04.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05.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这一个似卓氏般当罏涤器,这一个似孟光般举案齐眉。」 06.《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看来看去,只有你是个志诚君子。 况闻你尚未娶亲,若不嫌我烟花贱质,情愿举案齐眉,白头奉侍。」 07.《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08.《儒林外史》第一○回:「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夫妻相敬如宾。 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美满婚姻」的表述上。 【例 句】<01>夫妻之间能举案齐眉,更见一份亲密。 <02>祝每对新人从此举案齐眉,互敬互谅,共筑美满家庭。 <03>举案齐眉不只是指妻对夫,也指夫对妻理当相敬如宾。 <04>这对神仙伴侣举案齐眉,数十年如一日,真羡煞众人!<05>这对银发夫妻数十年相处之道就在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近义词: 相敬如宾,鱼水和谐,琴瑟和鸣 反义词: 琴瑟不和 辨识 参考语词 齐眉举案,案举齐眉,鸿案相庄
举案齐眉的典故(表示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曹操的将军,他曾经领导过一支军队,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曹操的部队遭遇了敌军的猛烈攻击,士兵们的士气开始逐渐低落。曹操看到这种情况,便下令将一张案子放在军营中央,然后对士兵们说:“我们将这个案子举起来,就能够打败敌军,你们一起来举案吧!”
士兵们听了曹操的话,便纷纷围拢过来,开始一起举起案子。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协调,越来越有力量,最终将案子举得高高的。曹操看到这种情景,便说:“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打败敌人了,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同心协力的精神。”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够达到最终的胜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有这种精神,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如何实现同心协力
要实现同心协力,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目标:在团队合作中,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够知道自己的方向,从而更好地协作。
2.分工合作:在明确了目标之后,需要对任务进行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只有将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3.沟通协作:在任务分工之后,需要进行沟通协作。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想法,从而更好地协作。
4.相互支持:在团队合作中,需要相互支持。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其他人应该及时提供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5.共同进步:在团队合作中,需要共同进步。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取得成功。
举案齐眉典故的来历
举案齐眉典故的来历如下:
举案齐眉典故最早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梁鸿传》,后形容夫妻俩夫妻互相尊敬。
梁鸿是东汉初年的隐士,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很小的时候,就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们生活虽然艰苦,但梁鸿却自小聪明,刻苦好学,品德高尚。成年后,他成了著名的学者,并成为一方名士。但他不慕权势,不迷钱财,不贪名利,他放下了权势和金钱的诱惑,毅然回到了家乡。
回家后,他过着简朴的生活,每天以种田为生。由于家里贫困,他的妻子常常因生活艰苦而与他争吵。梁鸿为了减少矛盾,便开始研究《易经》和《诗经》,以获得精神上的寄托。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诗经》中的一些篇章。
一天,梁鸿的妻子又与他争吵起来,她对梁鸿说:“你每天只顾着读书,不关心家里的事务,这怎么行呢?”
梁鸿听后,没有发脾气,也没有反驳,他沉思了片刻,说:“好!我要和你一起完成这个任务!”于是,梁鸿和妻子一起做饭、烧水、种田、喂猪。由于他们心灵相通,相互配合默契,他们干得非常愉快。
梁鸿的妻子非常高兴,她发现丈夫是一个非常勤劳、善良、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她不再抱怨了。
不久之后,梁鸿为了更加专心致志地研究《易经》,决定前往南阳隐居。他得到了当地人们的热烈欢迎,但同时也被人们敬畏。在南阳隐居期间,梁鸿刻苦钻研《易经》,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后来他回到家乡隐居。
举案齐眉的典故
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形容夫妻间互相敬重。
典故:
《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古文】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
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
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
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
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
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
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
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亦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耀,名孟光。
......
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
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译文】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有权势的人相中了他的品性,有很多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全都拒绝不娶。
同县姓孟的有个女儿,长得又胖又丑还黑,力气大到能举起石臼,由于挑剔配偶一直没嫁,拖到现在有三十岁了。
父母问她原因,她说:“我想嫁象梁伯鸾那样贤德的人。”梁鸿听到这件事情后就向她下娉礼求婚。
她要求父母准备好布衣,草鞋,纺织用的筐缉绩这些用具。
到了出嫁的时候,开始她精心打扮之后进门,可七天过去了梁鸿却并没有搭理她。
梁鸿妻于是端跪在床边,说道:“私下曾听说过夫君高尚的品德,寥寥几句便就打发数位女子。我也曾回绝刁难过几位男子,如今却不知道为什么被你责怪,特地过来向你请教我的过失。”
梁鸿说道:“我想求娶的是那种朴实的`,能勤俭持家的伴侣,是能够和我一起归隐到深山里生活的人。可现在的你衣着华丽,脸上涂满粉黛,怎么会是我梁鸿所希望找的那个人!”
梁鸿妻说道:“我这么做就是要考察你的节操而已。我也是有那能隐居深山的服饰。”于是将发髻梳成椎髻,穿上布衣,提着器具来到梁鸿面前。
梁鸿非常开心地说:“这才是我梁鸿妻子真正的样子,定然能够侍奉好我呀。”梁鸿为妻子定表字德曜,取名孟光。
......
于是来到吴地。投靠到大家皋伯通门下,住在廊庑之内,受雇帮人舂米作为营生。
每天回家,妻子为他准备饭菜吃食,在梁鸿跟前从不仰视,总是把装满食物的托盘高举到眉毛处,恭敬的侍奉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