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苣荬菜,苣荬菜的功效与作用 苣荬菜的食用方法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8 03:38:44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苣荬菜怎么读?

应读作:qǔ mǎi cài,写法为:苣荬菜。
苣荬菜,为桔梗目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茎直立,高30~80厘米。地下根状茎匍匐,多数须根著生。。苣荬菜又名败酱草(北方地区名),黑龙江地区又名小蓟,山东地区称作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系野生于海拔200米—2300米的荒山坡地、海滩、路旁等地。能食用,东北食用多为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拌面或加工酸菜;华北食用多为凉拌、和面蒸食。

苣荬菜怎么读

苣荬菜 [qǔ mǎi cài]
苣荬菜
苣荬菜(学名:Sonchus wightianus DC.)是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垂直直伸,茎直立,高可达150厘米,有细条纹,基生叶多数,叶片偏斜半椭圆形、椭圆形、卵形、偏斜卵形、偏斜三角形、半圆形或耳状,顶裂片稍大,长卵形、椭圆形或长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苞片外层披针形,舌状小花多数,黄色。瘦果稍压扁,长椭圆形,冠毛白色,1-9月开花结果。
拓展:苣荬菜作用
六味五灵片
苣荬菜以全草入药。性苦,寒。有清热解毒,利溼排脓,凉血止血之功效。有抗菌,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肿瘤,保肝作用。主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急性菌痢,肠炎,肺浓疮,急性阑尾炎,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内服: 煎汤,9-15克,或鲜品30-60克,或鲜品绞汁。外用: 适量,煎汤熏洗或鲜品捣敷。

苣荬菜怎么读 苣荬菜的读音

1、qǔmǎicài。
2、苣荬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全球各地几乎都有分布,主要在山坡、草地、潮湿地、河边可以发现。苣荬菜还可以作为食材和药材,味道偏苦,做菜可以凉拌、做饺子馅,入药具有清热之效。

苣荬菜的形态是怎样的?


苣荬菜又称甜苣菜、匍茎苦菜、苦荬菜、曲荬菜、苦苦菜。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长匍匐根,高30~8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基生叶丛生,具柄;茎生叶互生,无柄、基部抱茎。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有稀疏缺刻或羽状浅裂,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幼时常常紫红色。头状花序顶生,苞片多层,密生绵毛,舌状花黄色。瘦果长椭圆形,微粗糙,有纵条纹,红褐色,冠毛白色。根芽和种子繁殖。
苣荬菜常见于农田、荒地或路旁,对各种农作物均有为害,玉米、大豆、地膜稻、苗圃、牧草、蔬菜等受害严重。

苣荬菜是什么植物呢?

苣荬菜的功效与作用

苣荬菜有清热解毒,利血排脓,凉血止血的功效,还有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的作用,可以治疗菌痢、虚弱咳嗽、内痔脱出、白带多等疾病。苣荬菜有清热解毒,利血排脓,凉血止血的功效,还有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的作用,可以治疗菌痢、虚弱咳嗽、内痔脱出、白带多等疾病。苣荬菜特点苣荬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全草都可以入药,而且它含有的微量元素钙,能够为机体补充钙物质,进而促进骨骼的健康生长。荒年的“功臣菜”苣荬菜在民间多叫它为苦菜,只因这种野菜吃起来味道有点苦涩。可是回味起来,却又有点甘甜的味道。我国食用苣荬菜的历史相当久远了,迄今有超2000年的历史了。其中在《诗经》中,就有记载这种野菜了。苣荬菜虽然刚吃的时候,会有点苦涩的味道,但是细细咀嚼就会发现它,苦中有甜,甜中有香。在以前遇到饥荒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挖苣荬菜的老百姓,只因这种野菜美味营养不说,并且吃法多样。怎么吃都不会腻,当时的老百姓就是靠它来填饱肚子,因此在民间也叫它“功臣菜”。苣荬菜的吃法确实非常多,各地的饮食文化不同,食用方法也是非常多样,比较常见的就是用它来凉拌、做汤,或者是炒食了。苣荬菜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中医认为,曲麻菜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急性菌痢、肠炎、肺脓疡等疾病。2、消肿排脓:它含有的微量元素铁,有助于机体红细胞的生成,进而改善贫血症状,而且其中还含有一些蒲公英甾醇和胆碱成分,针对于多种病菌都有抑制的作用,可以对很多炎症起到缓解的效果。苣荬菜禁忌食用苣荬菜的好处是比较多的,但是吃苣荬菜要适量,以免造成身体不适,此外孕妇还有一些脾胃虚寒的人群,都是不太适合吃苣荬菜的,这是因为苣荬菜具有一定的寒性,吃了会影响身体健康。

苣荬菜怎么读

苣荬菜拼音:
[qǔ mǎi cài]
来自百度词典|报错
苣荬菜_百度词典
[释义] [endive] 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叶子互生,广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花黄色。嫩苗可供食用,叶可制农药

苣荬菜的功效与作用 苣荬菜的食用方法

苣荬菜也是我们常吃的野菜中的一种,拥有着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还可以入药治疗多种疾病与炎症,下面我们就来正确认识苣荬菜以及它的食用方法。
苣荬菜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抑协日,清热,解毒,开胃。
主治:协日热引起的口苦,发烧,胃痛,胸肋刺痛,食欲不振,巴达干包如病,胸口灼热,泛酸,作呕,胃腹不适。
苣荬菜是一种能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的中药。苣荬菜有下面几个功效:
1、苣荬菜有治急性咽喉炎的作用。
2、苣荬菜有治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作用。
3、苣荬菜有治阑尾炎的作用。
4、苣荬菜有治内痔脱出发炎的作用,可以用二两苣荬菜加水煎汤,等药汤凉温之后清洗患处,每天用干净的药水清洗一至二次。

苣荬菜的食用方法
苣荬菜是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苣荬菜的嫩茎叶。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消炎止痛,凉血利湿的功效。对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症有很好的食疗效果。苣荬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成分,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脂质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具有很好的瘦身减肥,降低血脂的功效。含有的维生素C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和美白肌肤的功效。

直接洗净蘸酱吃;焯后凉拌、炒菜、做汤、油炸。
苣荬菜嫩茎叶含蛋白质3%,脂肪1%,氨基酸17种,其中精氨酸、粗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3%。苣荬菜全草可食用,全草洗净切段焯熟凉拌或蘸酱食之。东北食用多为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拌面或加工酸菜;华北食用多为凉拌、和面蒸食。

吃苣荬菜的注意事项
吃苣荬菜的时候所存在一定注意事项的,在苣荬菜中是含有较多的苦味素存在的,所以说苣荬菜吃起来的味道是偏苦的,特别是对于凉拌的苣荬菜来说吃起来的味道就更苦了,而在生活中含有很多食物都是属于苦味菜了,所以如果我们把两种苦味食物一起吃,这时候首先会让味道变差了,而且还会导致我们出现了食欲下降的问题,所以说大家吃苣荬菜的时候应该避免这样搭配吃才行。
苣荬菜对于大家来是非常熟悉的,在平时很多人对于苣荬菜都是喜欢吃的,这样的野菜是能够起到清热解毒功效的,在夏季的时候我们吃苣荬菜很适合,这样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多种身体不适,不过吃苣荬菜的时候一定要适度才行。

苣荬菜和蒲公英区别,苣荬菜和蒲公英的区别有哪些

1、叶片不同,蒲公英的叶子顶端裂片比较大,呈现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状。苣荬菜的叶子顶端钝或着是尖。2、开花不同,蒲公英的花葶上部是紫红色的,还覆盖着柔毛,苣荬菜的花朵为黄色,并且花瓣呈现线状。3、属种不同,苣荬菜是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蒲公英属菊科类。蒲公英简介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条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苣荬菜简介苣荬菜生长于海拔300-2300米的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苣荬菜主要靠地下匍匐茎繁殖,也有靠种子播种繁殖的。

苦麻子花学名是什么

苦麻子花是对苦苣菜属(Sonchus )植物野生品种的统称,也称:苦菜花,苣荬菜等。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头状花序,黄色或白色。
种类很多,主要有: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短裂苦苣菜 Sonchus uliginosus 等。
山苦荬
http://image.baidu.com/i?fr=bk&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9%BD%BF%E0%DD%A4
苦麻子花学名苣荬菜。苣荬菜俗名为取麻莱、苦麻子,是我国食用历史悠久的一种野菜。
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生于路边、地旁、庭园等地。生于路边、田野。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河北、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头状花序稍大,同型,舌状,含多数舌状小花,通常80朵以上,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总苞卵状、钟状、圆柱状或碟状,花后常下垂。总苞片3-5层,覆瓦状排列,草质,内层总苞片披针形、长椭圆形或长三角形,边缘常膜质。
花托平,无托毛。舌状小花黄色,两性,结实,舌状顶端截形,5齿裂,花药基部短箭头状,花柱分枝纤细。
瘦果卵形或椭圆形,极少倒圆锥形,极压扁或粗厚,有多数(达20条)高起的纵肋,或纵肋少数,常有横皱纹,顶端较狭窄,无喙。冠毛多层多数,细密、柔软且彼此纠缠,白色,单毛状,基部整体连合成环或连合成组,脱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苦麻子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苦苣菜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