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薛定谔的猫想证明什么呢?
- 2、薛定谔的猫用来比喻什么
- 3、著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它到底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 4、该如何理解薛定谔的猫
- 5、薛定谔的猫定律
- 6、薛定谔的猫是什么梗(薛定谔的猫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7、薛定谔的猫人生启示
- 8、薛鄂定的猫是什么理论
- 9、薛定谔的猫,是想说明个什么情况
薛定谔的猫想证明什么呢?
“薛定谔的猫”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秘密?
量子力学的波函数是一个不完整的现实模型。它是错的,但这正是它试图证明的。
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哥本哈根解释中叠加的荒谬性,通过展示一种机制,一个不坍塌波函数的结果可以使猫同时活和死。它的命运,在这个机制中,是由一个未被观察到的/未坍缩的原子决定的。
量子力学指出,亚原子粒子将处于所有状态(超状态),而不是一种状态超过另一种状态,直到它们崩溃或被观察到。因此,薛定谔认为;在观察到它之前,通过观察盒子内部,这个原子既杀死了猫,也没有杀死猫——同时。在这个实验中,猫的命运不是一半对一半。它是百分之百的活着,同时也是百分之百的死亡。众所周知,这是不可能的。猫不是死就是活。不可能两者都是。然而,这就是理论所说的。
薛定谔想要讨论如何量子力学必须是一个不完整的现实模型。一百年前,他说得很对。然而,现在情况有所不同。有趣的是,埃尔温·薛定谔是波函数的作者(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猫也嘲笑了波函数的这些结果。
我们已经知道,现实世界中最微小的组成部分(我们用数学上的波函数来描述)既不是经典的波,也不是粒子。这只是一个数学现实,与我们的宏观日常生活的类比是不可能理解的。这也包括猫。此外,“观察”不能完全等同于“打开盒子看一看”。“这是一种亚原子粒子的相互作用,会破坏薛定谔的实验。
“薛定谔的猫”说明了量子力学是多么地奇怪,它是一个尝试并更好地理解它的有用工具——但它并没有否定甚至诋毁量子力学,尽管埃尔文(和爱因斯坦)做了强有力的尝试。
观察者效应的另一种解释(如“哥本哈根解释”所述)是所谓的“多世界解释”。在他看来,这只猫是百分百的死,百分百的活,不过是在平行的世界里。它说波函数在观测时不会坍缩;它分裂成另一个平行的世界另一个国家就是国家。根据这种解释,猫继续在其他地方生活。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处哪个世界,直到我们亲眼看到。这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思想的例子,而且它与我们在宏观世界中的猫的经验并不矛盾。在某些方面,它是对波函数更认真或更不妥协的解释。
我们不能说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除了这两种还有几种解释)。我们可以说,这在现实中并不重要,就波函数而言,无论如何。证据表明他们都是正确的。
无论如何,上面提到的多世界解释告诉我们,猫在一个世界里是活的,在另一个世界里是死的。事实是,在我们观察它之前,我们不会知道我们身处哪个世界。或者等到猫的脉搏跳动。
薛定谔的猫用来比喻什么
薛定谔的猫用来比喻一个充满未知的场景或情况,其中包含着不确定性和未知因素。这个比喻来自于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著名思想实验,该实验旨在探讨量子叠加和量子测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个实验中,猫被放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并且装有一瓶毒药。当实验者把毒药倒进瓶子里的时候,猫就会死亡。但是,在倒进毒药之前,猫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既有可能死亡,也有可能活着。因为量子叠加的存在,毒药倒进瓶子后,猫既有可能死亡,也有可能活着,直到观察者打开盒子观察为止。
薛定谔的猫比喻: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通俗解释:
薛定谔的猫,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两个结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后结果就只能有一个,你的参与也直接干预了结果。
薛定谔提出的一个理想实验。把猫放在一个箱子里。你打开箱子的时候会随机的触发一个让猫死亡的机关。所以观测者的行为会影响观测的结果。一个东西你不去管它,它就在那里。你要是想去研究它,那么研究结果就会受到你自身的影响。
2、说明与举例。
比如你有个老婆,你不确定她爱不爱你,这个时候在你的思维中只会有两个结果,爱或不爱,你不问,这两个结果永远存在,科学上把这个称作《既爱又不爱》,这个也就是对应薛定谔的猫里的,既死又活的状态吧。
只有你问了,才会有结果,但是一旦你问你老婆,这个结果就会被决定。而这个结果是由于你提出了问题所导致的,也就是你的提问直接干预了结果。
薛定谔的猫的出处。
薛定谔的猫,原本是一个关于一个理想状态下的量子理论的实验,假象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密闭且不透明的盒子里,盒子里有一个毒瓶,毒瓶与一个放射性原子核组成一个理想装置。
假定该原子核一小时内有50%的可能发生衰变,并且该原子核衰变时会触发装置打开毒瓶,那么在你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你就不会知道猫是活着还是死了。
薛定谔说: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
即原子核处于衰变与不衰变的叠加状态,那么猫就处于死于活的叠加状态。这使量子力学的微观不确定性变为宏观不确定性,微观的混沌变为宏观的荒谬——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两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时既死又活。
著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它到底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薛定谔的猫是一个思想实验,大致过程就是,在一只盒子里有一只猫,或者是一个密室,里面有一个毒瓶,开关是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开关一泄露,猫必死无疑。但是这原子什么时候衰变,谁也无法预料。薛定谔的猫人生寓意是,你的人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还是要靠意志来做决定,哲学意义是,我们可以做很多思维试验,用来反驳你的对手。
一只可爱的猫咪,被关进了一个封闭的箱子中,箱子里被放置了一瓶毒药,而这个毒药,有50% 的概率会泄露出去,如果泄露,猫就会死亡,如果没有泄漏,猫就不会有任何危险,这是物理学家薛定谔
薛定谔的猫,当你打开箱子时候你才能确定猫是否已经死了,这里面蕴含着道理是只有自己亲自去验证和实践才能知道真理是什么。
这个实验只是一个比喻。例于一个电子在真空中运动。因此在这个思想实验并不是证明一个理论。所以没有人去做这个实验。
薛定谔的猫,它到底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凡事都有两面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只有迈出第一步,才能有确定性的结果。
该如何理解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Schrodinger's cat)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艾尔温·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用来探讨量子力学的测量和超位置叠加的解释问题。
在这个思想实验中,薛定谔设想一只猫被放置在一个密封的箱子中,箱子内放置了一瓶有毒气体和一个放射性物质的装置。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这个装置在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分崩离析,释放出放射性粒子,导致毒气被释放,从而使猫死亡。然而,在观察这个系统之前,根据量子力学的叠加原理,猫既处于活着和死亡这两种可能性的叠加状态。
这个思想实验旨在引起人们对于量子力学中超位置叠加和测量问题的思考。根据薛定谔的观点,当观察者打开箱子并观察时,猫会立刻处于生或死的确定状态,这就是所谓的"量子态崩塌"。然而,该实验仅存在于假想中,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会遇到同时处于两个状态的物体。
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在科学界和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对于解释量子力学中测量和观察的作用,以及现实世界与量子世界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薛定谔的猫是一个理论设想,它并不代表真实存在的状况。
薛定谔的猫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用来说明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测量问题。
1、薛定谔的猫的背景和思想实验: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思想实验,旨在讨论微观粒子叠加态和测量的问题。实验设想将一只猫放入一个密封的箱子中,箱子内有一个由放射性物质控制的装置。根据量子力学的描述,这个装置会同时处于衰变和不衰变的叠加状态,而猫的生死状态将取决于这个装置的状态。
2、叠加态和量子测量:
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展示了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测量的问题。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微观粒子在没有被观测或测量之前,可以同时处于多个可能的状态,形成叠加态。当进行观测或测量时,系统将坍缩到其中一个确定的态。在薛定谔的猫实验中,猫的生死状态就是一个叠加态,直到被观测或检测测量。
3、薛定谔的猫的哲学解释:
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引发了对测量和观察的哲学解释的讨论。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量子系统在观测之前处于所有可能状态的叠加,以及观测者的角色和行为如何影响系统的状态坍缩。有不同的哲学观点来解释这个问题,例如多世界诠释和量子纠缠等。
4、薛定谔的猫的意义和应用:
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在量子力学的理论和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深入思考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测量问题,也促进了对观察者的角色和量子系统的本质的思考。此外,薛定谔的猫还启发了许多与量子信息科学和量子计算相关的研究和应用。
总结:
薛定谔的猫是一个量子力学中的思想实验,用来阐释叠加态和测量问题。它揭示了量子系统在观测之前可以处于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以及测量或观测如何使系统坍缩到确定的态。薛定谔的猫引发了关于测量和观察的哲学解释的讨论,对量子力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有重要的影响。
薛定谔的猫定律
是指按照量子力学的叠加原理薛定谔的猫,既处于死亡状态,又处于生存状态。
1、薛定谔的猫定律是一个著名的量子力学思想实验。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旨在说明量子叠加和测量问题。这个实验假设将一只猫放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旁边还有一瓶毒药和一个装着放射性原子核的装置。
2、如果这个原子核发生衰变,装置就会启动,释放毒药,导致猫死亡。然而,在未观测的情况下,这个原子核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它可能处于衰变也可能处于不衰变的状态。按照量子力学的叠加原理,这两种状态是同时存在的,即猫既处于死亡状态,又处于生存状态,直到有人打开盒子并观测到猫的状态为止。
3、这个实验揭示了量子叠加和测量的问题。在未观测的情况下,猫的状态是同时处于死亡和生存的状态,但是一旦有人打开盒子并观测到猫的状态,那么猫的状态就会瞬间从叠加态变为确定的状态,即或者死亡或者生存。这种观测导致的波函数坍缩是薛定谔猫定律的核心。
4、薛定谔的猫定律在物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个实验所揭示的量子叠加和测量问题,是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许多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争论的焦点。一些物理学家认为,这种观测导致的波函数坍缩是真实的物理现象,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则认为,这种坍缩只是一种数学工具,是一种计算结果,而不是真实的物理现象。
5、薛定谔的猫定律对于我们的理解有很大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在观测之前,事物的状态是不确定的,我们无法准确地知道它的状态。而一旦我们进行观测,事物的状态就会瞬间变为确定的状态。这种不确定性原理不仅适用于量子力学领域,也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敬畏和好奇的态度。
薛定谔介绍:
1、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出生于1887年,逝世于1961年。他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与马克斯波恩一起被誉为量子力学双璧。薛定谔的贡献不仅限于量子力学,他在分子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也有杰出的贡献。
2、薛定谔曾获得过多个荣誉学位,包括维也纳大学、格拉茨大学和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他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担任教授,并在那里建立了著名的理论物理研究所。薛定谔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的学生和合作者遍布全球各地。
3、薛定谔最为著名的成就之一是提出了薛定谔方程,这个方程描述了量子粒子的行为和变化。他的这个成就标志着量子力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外,他还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这个实验旨在说明量子叠加和测量问题。
4、薛定谔的贡献不仅仅是在科学领域,他还对哲学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经写过一些关于哲学和科学的论文和书籍,探讨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
薛定谔的猫是什么梗(薛定谔的猫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闽南网]
薛定谔的猫这句话真的是比较火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这到底是个啥意思,来看看薛定谔的猫比喻什么?
薛定谔的猫比喻什么:
薛定谔的猫,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两个结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后结果就只能有一个,你的参与也直接干预了结果。
比如你有个老婆,你不确定她爱不爱你,这个时候在你的思维中只会有两个结果,爱或不爱,你不问,这两个结果永远存在,科学上把这个称作《既爱又不爱》,这个也就是对应薛定谔的猫里的,既死又活的状态吧。
只有你问了,才会有结果,但是一旦你问你老婆,这个结果就会被决定。而这个结果是由于你提出了问题所导致的,也就是你的提问直接干预了结果。
薛定谔的猫,原本是一个关于一个理想状态下的量子理论的实验,假象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密闭且不透明的盒子里,盒子里有一个毒瓶,毒瓶与一个放射性原子核组成一个理想装置,假定该原子核一小时内有50%的可能发生衰变,并且该原子核衰变时会触发装置打开毒瓶,那么在你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你就不会知道猫是活着还是死了。
薛定谔说: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
即原子核处于衰变与不衰变的叠加状态,那么猫就处于死于活的叠加状态。这使量子力学的微观不确定性变为宏观不确定性,微观的混沌变为宏观的荒谬——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两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时既死又活。
薛定谔的猫是什么意思通俗解释:
薛定谔提出的一个理想实验。把猫放在一个箱子里。你打开箱子的时候会随机的触发一个让猫死亡的机关。所以观测者的行为会影响观测的结果。一个东西你不去管它,它就在那里。你要是想去研究它,那么研究结果就会受到你自身的影响。
爱因斯坦有个祖母悖论,就是如果时间能倒流,一个人打死了自己的祖母,所以发展下去肯定就没有这个人的出生了,进入了另外一个宇宙,这就叫平行宇宙。这样的话会有无穷多个宇宙吗?其实不是的。因为你倒流回去对宇宙做出了改变,那么宇宙才会改变。你不倒流回去,宇宙就像这只猫一样,处于谁也不知道的什么状态。
薛定谔的猫是为了证明: 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一样,是永恒的,不存在你从哪一次开始观察,也就是不存在所谓时间点。
举个例子:掷硬币大家都玩过,如果只掷一次,结果是确定当中的不确定,说结果确定,是因为只有两种结果可选,要么正面、要么反面,说它不确定,相信大家都明白,就是某一次的掷硬币究竟是正还是反是不确定的,是各有百分之五十可能的,虽然这一次掷硬币一定是正或是反,但是从10次、100次、1000次来讲,这一次掷的结果是不重要的。假如硬币反复被掷100次,第一次反、第二次正、第三次正、第四次正、第五次反……而观察者假如并不是从第一次时开始观察,而是观察了第3次和第4次,观察者会被表象迷惑,因为第三四次的结果让观察者认为掷硬币永远是确定的正面,但如果假设观察者观察了1亿次,实际上会得出结论,那就是掷硬币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结果并不以观察者从哪次开始观察而发生变化,你不观察时,它永远有两种可能的结果,用在量子力学领域也就说明电子在你不观察时会有多个可能移动到的地点。
总结一下:确定性当中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当中存在确定性,不要被观察所迷惑。
薛定谔的猫人生启示
我认为:
1。要对自己不了解,也无法了解的事物勇敢的说“不知道”。(说来说去薛定谔也说不清那猫是死是活,就别拿出来难为大家了。)
2。有很多事情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破就见了真章,没必要前思后想,畏缩不前,并搞出一套似是而非的理由。(薛定谔说打开箱子,整个公式就崩溃了。管你崩溃不崩溃,哥就想看看这箱子里面的母猫到底是死还是活。)
3。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物或同一套理论的看法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没必要非得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样,也没必要非得顺着别人的意愿走下去。你看火箭上天能说出一堆“人类进步,科学发展”的论调,同样我也可以只是觉得这大炮仗挺好玩的。(你崩溃你的公式,我看我的猫,我不稀罕你的理论,你也别不让我开箱子。)
4。不要虐待动物,特别是猫,我最喜欢猫(囧)。
我就这几点结论,还是基于楼主“不要量子力学实验的那一套”,得来的启示。
薛鄂定的猫是什么理论
薛定谔的猫理论是哥本哈根学派的物理学家为了说明自己对实体的理解,由薛定谔提出的一个假想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观点:实体只有当人们观察它时才跃入存在,否则它就只处于不确定状态. 但这一理论及其所提出的观点只是针对微观世界而言的,对于宏观.宇观乃至平行宇宙这种超宇观世界显然是不适合的. 所以这一理论肯定不能说明平行宇宙的存在.
就是一个,联系微观于宏观的,认为微观不能完全等同于宏观
薛定谔的猫,是想说明个什么情况
薛定谔之猫”又名“薛定谔的猫”,是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个理想实验,薛定谔之猫的概念提出是为了解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带来的祖母悖论,即平行宇宙之说。 一只猫同时又是死的又是活的?它处在不死不活的叠加态?这未免和常识太过冲突,同时在生物学角度来讲也是奇谈怪论。如果打开箱子出来一只活猫,那么要是它能说话,它会不会描述那种死/活叠加的奇异感受?恐怕不太可能。 换言之,“薛定谔猫”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带来的祖母悖论,即平行宇宙之说。
薛定谔猫佯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什么是量子力学的观测?观察或测量都与人的主观有关,而人在箱外,所以必须打开箱子才能决定猫的死活。谁都知道箱中猫的死活是由铀的衰变决定的——衰变前猫是活的,衰变后猫就死了,这与是否有人打开箱子进行观察毫不相干。所以毛病出在观测的主观性上,应该朝这个方向寻根究底。
微观的观测与宏观的观测有所不同。宏观的观测对被观测对象没有什么影响。俗话说:“看一眼总行吧。”意思是对所看之物并无影响,用不着担心。微观的观测对被观测对象有影响,会引起变化。以观测电子为例,要用光照才能看见,光的最小单位光子的能量虽小但不是零,光子照到被观测的电子上,对电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微观世界中看一眼也会惹祸!
量子力学认为,观测的结果使得被观测对象的状态改变了:一个确定态从原先不确定的叠加态中蹦了出来。再追究下去,观测无非是观测手段(如光子)与被观测对象(如电子)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并不一定与观测者联系起来,后者可以用检测器之类的仪器代替。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物理学家终于认识到:在由叠加态到确定态的转变中,观测曾经扮演的角色应该以相互作用来代替,这样不仅更普遍而且更客观。具体到薛定谔猫佯谬,就能将人的主观因素完全排除——猫的死活不是由人开箱看猫一眼所决定的。
读者会说:“不就是一只假想的猫吗,让霍金开枪打死不就完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否则许多物理学大师就不会那么孜孜以求了。薛定谔猫佯谬衍生出更深刻的问题:大量原子、分子所构成的生物与这些微观粒子遵从的量子力学规律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具有实际意义。例如,自我意识的机制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有人认为可能与量子力学或者更深层次的微观规律有关。再如思维过程中的“顿悟”,会不会与前述之“一个确定态就从原先不确定的叠加态中蹦了出来”有关呢?可能有关的还有:生命的起源、物种的变异、光合作用的机制……如此等等。总之,生命的秘密和思维的奥妙不可能与量子力学的规律无关。这就难怪薛定谔后来转而对生命科学很感兴趣了。1946年他写出了著名的《生命是什么》一书,提出了一些很有创见的观点。遗憾的是,在他有生之年,那可怜的箱中之猫依然生死不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