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
- 2、温庭筠为什么不救鱼玄机
- 3、温庭筠为什么不救鱼玄机
- 4、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
- 5、温庭筠和鱼玄机有什么故事
- 6、温庭筠长得丑还花心,为什么鱼玄机会喜欢他?
- 7、温庭筠和鱼玄机有什么故事
- 8、温庭筠和鱼玄机不得不说的故事
- 9、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
- 10、鱼玄机温庭筠的爱情故事,鱼玄机和温庭筠是什么关系?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
温庭筠和鱼玄机只是师徒关系。
鱼玄机是晚唐著名的才女,女诗人。原名幼薇,字蕙兰。鱼玄机的父亲是个落魄秀才,因病过世后,鱼玄机母女生活无着落,只好帮着一些妓院洗衣谋生。温庭筠长得虽丑,却很风流,是个著名的浪子,喜欢在妓院里混。他就这么认识了鱼玄机。
那一年,鱼玄机也不过11岁左右。温庭筠看鱼玄机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诗,也顺便照顾一下她们母女的生活。快60岁的时候,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他得离开长安,离开鱼玄机,到外地去了。
温庭筠离开后,鱼玄机觉得她爱上老师温庭筠了。于是连续修书,表白心迹。温庭筠虽然风流,但师生的界限他还是坚守了,温庭筠拒绝了鱼玄机,决定将少年才子李亿介绍给她做老公。
李亿对鱼玄机还不错,但是李亿老家的老婆见丈夫带着鱼玄机进门就不客气了,先是打,然后赶出家门。万般无奈,李亿将鱼玄机送进一座道观内,说三年后再来接她。她成了道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叫道号“玄机”的。
三年的等待,是一场空。鱼玄机开始改变自己,成了艳丽女道士,不少男人成了她的入幕之宾,把个修行所变成了妓院。后来因为争风吃醋,一时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贴身丫环鞭打致死。这起命案很快传到官府,声名狼藉的鱼玄机被判处死刑,斩首。那一年,鱼玄机还是个妙龄少妇,26岁。
温庭筠在千里之外,听说自己的学生落得如此下场,痛心疾首。而他自己,日子混得也很狼狈。在襄阳当小小的巡官时,温庭筠与段成式、周繇等一起交游,喝酒,酬唱。后来,离开襄阳,去了江东,又到了淮南。
每到一处,温庭筠都喜欢和歌女厮混、不检行迹。大家都知道他的词写得好,但他自己不珍惜自己的名声,总是讽刺官员,得罪了一些人。有关温庭筠品行不太好的话就这样被传来传去,传到了现在。
扩展资料: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从诗歌体式方面来看,他最擅长的是乐府诗和近体律绝。清代顾予咸、顾嗣立父子重新笺注温诗,父死子继,终成《温飞卿诗集笺注》。
温庭筠诗集中有约六分之一的乐府诗,华美秾艳,多写闺阁、宴游题材。其乐府诗中,成就较高的主要是咏史怀古、爱情风怀、记游写景之作,但写宴饮、音乐的也有佳作。在唐代乐府诗作者中,温庭筠堪称重镇,有的研究者甚至将他和李白、杜甫、白居易并列为唐代乐府四大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庭筠
鱼玄机初名鱼幼微,温庭筠和唐代才女诗人鱼玄机相识时才11岁左右。温庭筠看鱼幼微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诗,后来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离开长安,鱼幼微连续修书表白心迹,温庭筠因为师生的界限拒绝了鱼幼微,并把她介绍给少年才子李亿。
李亿对鱼幼微还不错,但是李亿老家的老婆不同意,后李亿将鱼玄机送进一座道观内,说三年后再来接她。她成了道姑,道号“玄机”。三年的等待是一场空。后鱼玄机开始改变自己,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
鱼玄机行刑前的那一夜,温庭筠披衣而起,吹起了《诉衷情》,用笛声寄托自己的思念。吹到最后,干脆展纸在案,挥毫泼墨,写下《诉衷情·莺语》。
扩展资料
《诉衷情·莺语》表达的主要意思
温庭筠写下的《诉衷情·莺语》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鱼玄机,本诗的前五句描写了女主人居所的富丽堂皇,但也通过一些鸟类景象表达出了女主人独处的寂寞,同时又希望自己像那双飞蝶样,享受两情相悦、永不分离爱情的美好。
最后两句点出女主人的丈夫戍边辽阳,一直都没有消息,她只有在梦中的时候,才能看见自己的丈夫归来,反衬孤独女子的忧愁和思君之情。也暗喻了鱼玄机在道院等待李亿的愁苦,表达对鱼玄机的思念和怜惜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玄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庭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诉衷情·莺语
鱼玄机13岁那年,温庭筠以“江边柳”为题试其才情,玄机的聪颖才智让温庭筠极为赞赏,怜爱之情油然而生,时常指点玄机诗文,如严师,如慈父,如挚友。而在玄机少女心中,对这个比她大近三十岁的男人,却有着一种美好朦胧的情意。
不久,温庭筠离开长安,鱼玄机开始对一个男人彻骨思念,她写了一首《遥寄飞卿》给温庭筠。而温庭筠虽明了少女心事,却终因面目丑陋,年龄差距,不敢与少女那清澈的心事猝然相通。温庭筠再回长安时,将才子李亿介绍给鱼玄机。
自以为为她找到终身归宿,却不想李亿因惧内,将鱼玄机送进一座道观内,说三年后再来接她。她成了道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叫道号“玄机”的。 “过尽千帆皆不是”,三年的等待,是一场空。她开始改变自己,不再等什么男人。
她成了艳丽女道士,不少男人成了她的入幕之宾,把个修行所变成了妓院。温庭筠听说自己的女弟子坠落至此,也曾去道观看望鱼玄机,鱼玄机却早已因爱生恨,掩面将其拒之门外。后来,鱼玄机因为争风吃醋,一时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贴身丫环鞭打致死。
这起命案很快被搞到官府,声名狼藉的鱼玄机被判处死刑,斩首。那一年,鱼玄机还是个妙龄少妇,26 岁。温庭筠在千里之外,听说自己的学生落得如此下场,痛心疾首,从此浪迹天涯 。
扩展资料:
唐朝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不仅男的可以读书,一些家庭条件好一点,女儿也会专门请私塾先生,不仅教女子一般的性的礼节,同时也会教女子读书识字,所以也正是这一点,唐朝也是有很多的才女,她们同样的诗词歌赋样样精神,所创作的诗词,也并不比男子差。
鱼玄机就是唐朝众多才女中,非常知名的一位。说起鱼玄机,大家对于她这个人会比较熟悉一些,相反对于她的诗作,可能并不是那么熟悉,其实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这两句诗便是出自于她的诗作《赠邻女》,“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这两句也是此诗最经典的两句,诗人描写的非常好,以一种说教的方式,所以这两句,也是充满了哲理,对于这个世界上宝物来说,那是最容易获得,但是想要找到一个真正的心上人,那可是比登天还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诉衷情(东风杨柳)
鱼玄机十三岁那一年,温庭筠以“江边柳”为题试其才情,玄机的聪颖才智让温庭筠极为赞赏,怜爱之情油然而生,从此他时常指点玄机诗文,如严师,如慈父,如挚友。而在玄机少女心中,对这个比她大近三十岁的男人,却有着一种最美好最朦胧的情意。不久后,温庭筠离开长安,玄机开始对一个男人彻骨思念,她写了一首《遥寄飞卿》给温庭筠,“稽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表达了对温庭筠不寄书信的抱怨,那是她少女心间绽放的第一朵莲,纯白芬芳。而温庭筠虽明了少女心事,却终因面目丑陋,年龄差距,不敢与少女那清澈的心事猝然相通。《冬夜寄温飞卿》诗云:“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鱼玄机以十分信任和异常真挚的态度向长者倾诉衷肠,对自己的遭遇、现状娓娓道来,鱼玄机对于温庭筠既有纯粹的恋情,又有亦师亦友的亲情,确切说是一种恋情与亲情并存的,饱含恋父情结的一种爱恋。温庭筠的出现,让鱼玄机所缺失的父爱、恋人和朋友三种角色得以满足,在她孤独时无助,温庭筠的鼓励就让鱼玄机越来越依恋。只是温庭筠最终还是只与鱼玄机师生相称,并未使之变为爱情,反而让那份父爱般亲情伴随鱼玄机到生命尽头。
拓展资料: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鱼玄机简介: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认识应当是机缘巧合。鱼玄机是晚唐著名的才女,女诗人。原名幼薇,字蕙兰。鱼玄机的父亲是个落魄秀才,因病过世后,鱼玄机母女生活无着落,只好帮着一些妓院洗衣谋生。温庭筠长得虽丑,却很风流,是个著名的浪子,喜欢在妓院里混。他就这么认识了鱼玄机。那一年,鱼玄机也不过11 岁左右。温庭筠看鱼玄机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诗,也顺便照顾一下她们母女的生活。快60 岁的时候,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他得离开长安,离开鱼玄机,到外地去了。在一起不觉得什么,离开了才觉得缺少什么,心里空落落的。鱼玄机觉得她爱上老师温庭筠了。于是连续修书,表白心迹。温庭筠虽然风流,但师生的界限他还是坚守了。该怎么拒绝鱼玄机呢?他想了好久,决定将少年才子李亿介绍给她做老公。
李亿对她还不错,但是李亿老家的老婆见丈夫带着鱼玄机进门就不客气了,先是打,然后赶出家门。万般无奈,李亿将鱼玄机送进一座道观内,说三年后再来接她。她成了道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叫道号“玄机”的。
“过尽千帆皆不是”,三年的等待,是一场空。她开始改变自己,不再等什么男人。她成了艳丽女道士,什么男人都陪过夜,不少男人成了她的入幕之宾,把个修行所变成了妓院。后来因为争风吃醋,一时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贴身丫环鞭打致死。这起命案很快被搞到官府,声名狼藉的鱼玄机被判处死刑,斩首。那一年,鱼玄机还是个妙龄少妇,26 岁。
温庭筠在千里之外,听说自己的学生落得如此下场,痛心疾首。而他自己呢,日子混得也很狼狈。在襄阳当小小的巡官时,温庭筠与段成式、周繇等一起交游,喝酒,酬唱。后来,离开襄阳,去了江东,又到了淮南。
每到一处,温庭筠都喜欢和歌女厮混、不检行迹。大家都知道他的词写得好,但他自己不珍惜自己的名声,总是讽刺官员,得罪了一些人。有关温庭筠品行不太好的话就这样被传来传去,传到了现在。也许,正因为温庭筠的生活经历太失意,所以,他在无意中将词中的美女写得总是那么寂寞,得不到人的欣赏。
不是,温庭筠是鱼玄机的老师。鱼玄机喜欢他并向他表明心迹,而温庭筠婉拒了她,把她介绍给了少年才子李亿。
844年,鱼玄机出生在唐朝的都城长安,在她十岁的那一年,凭借自己的才华而被当时的大诗人温庭筠所相中,之后鱼玄机便拜温庭筠为师父。温庭筠非常欣赏鱼玄机的聪慧和才华,对鱼玄机多加指点,亦父亦师。
而鱼玄机自幼丧父,对于这个才华横溢、温暖多情的男人产生了少女情感,并不可自拔。但温庭筠自觉样貌丑陋,而且与鱼玄机相差三十岁,不忍辱没鱼玄机,只肯与鱼玄机以师徒相称。
在后来分别的那段时间中,两个人也一直保持着师父兼朋友的关系。后来鱼玄机十四岁的时候,在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外面,由于女子不能参加考试做官,因心中有感慨,便在崇真观内题了一首诗,这一幕恰好被这一年的科举状元李亿看到。
于是两个才华横溢又是郎才女貌的人,在温庭筠充当媒婆的情况下,便顺其自然的走在了一起。然而此时李亿的家中已经有一位正妻。所以即使他再怎么喜欢鱼玄机,也只能委屈她做妾。
令人惋惜的是,鱼玄机成为李亿的小妾后不久,两个人的恩爱生活也仅仅维持了几个月,便被他的正房妻子强迫着写下了休书,将鱼玄机赶出家门。但李亿并没有忘记旧情,而且将鱼玄机安置在了一个道观中。但尽管如此,相见一面还是非常困难,好景不长,两个人的缘分便走到了尽头。
之后心灰意冷的鱼玄机私生活淫乱,最终因争风吃醋,一时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贴身丫环鞭打致死而被判为死罪。那一年,鱼玄机还是个26岁的妙龄少妇。
温庭筠在千里之外,听说自己的学生落得如此下场,痛心疾首。而他自己日子混得也很狼狈。每到一处,温庭筠都喜欢和歌女厮混、不检行迹。大家都知道他的词写得好,但他自己不珍惜自己的名声,总是讽刺官员,得罪了一些人。
扩展资料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主要作品有:《商山早行》、《过陈琳墓》、《苏武庙》、《菩萨蛮》等。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
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
关于鱼玄机的罪案,温州大学张乘健教授认为,《三水小牍》关于鱼玄机“妒杀”绿翘的故事有编造的痕迹。
理由有二:一、绿翘已死,她死前和鱼玄机说的话来源不可靠;二、绿翘作为鱼玄机的女僮,年龄顶多不过十几岁,而说的话义正词严,全然不像天真烂漫的稚龄女孩子的口气。这些话未见得是皇甫枚所编造,很可能就出自京兆府刀笔吏对鱼玄机罪案的陈述;而绿翘斥鱼玄机“淫佚”,简直就是京兆府尹对鱼玄机严正的判词。
张乘健认为,绿翘事件必定有复杂的背景,里面隐藏着隐秘的委曲和细节;所谓鱼玄机“妒杀”案是亘古之谜,也是千古奇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庭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玄机
温庭筠为什么不救鱼玄机
温庭筠不救鱼玄机是因为他的官阶太低无能为力。后来鱼玄机因放纵自己被斩首。当时他26岁,正值壮年,而温庭筠此刻在人群中,眼里满是泪水。当时朝廷的审判严格,个人无法冲撞法场,所以她没有救他的能力。鱼玄机作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作为名满天下的女诗人,她才貌双绝,但她的出色却没能让她在那个时代过得顺风顺水,反而让她的一生毁誉参半,最终落得个腰斩的悲惨结局,最后被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
温庭筠为什么不救鱼玄机
小说《鱼玄机》中,温庭筠之所以不救鱼玄机是因为他的官阶太低无能为力。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是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又因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温庭筠现存诗词著作近四百首,收录在《温飞卿集笺注》、《花间集》等书中。温庭筠诗文工整,依艳精致,与李商隐齐名,称为“"温李”。其词注重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但因他恃才傲物,又屡试不第,所以一生坎坷,穷困潦倒。唐宣宗时期,温庭筠代人作赋扰乱科场,因此被贬为隋县尉。公元866,温庭筠从国子助教再次被贬为方城尉,在被贬途中去世。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44—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鱼玄机,唐代女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名鱼幼微(—说幼微为其字),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公元860—874年)初嫁于李亿为妾,后被弃。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出家为咸宜观女道士,改名鱼玄机。鱼玄机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约十岁,与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相识,并吟诗作对。她出家后,对李亿却还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鱼玄机孤零一身,她无可奈何地发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绝望的心声。鱼玄机案件是京兆伊温璋亲自给鱼玄机定的罪,说是鱼玄机故意打死脾女,有杀人之罪。以温庭筠的能力,官阶太低无能为,他无法救出鱼玄机。他是万万不可能救出来鱼玄机的。所以,他不是不救,是不能。
小说《鱼玄机》剧情内容
这是一部关于唐朝传奇人物鱼玄机的长篇历史小说。唐朝的历史人物,可谓群星闪耀,熠熠生辉。而在女性人物当中,除了武则天这类以昭著青史的人物之外,最出名的当数鱼玄机了。她“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又被誉为“才媛中之诗圣”。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风流佳人,却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最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这部小说攫取了鱼玄机人生中的最后几个月的几天,以悬疑探案的手法,来折射出这个历史名女子的传奇人生。这是一部相当纯粹的历史小说,真实还原了唐朝人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节,比如唐朝人结婚在晚上行礼、新娘必须穿黑色衣服等。
《鱼玄机》是当代作家吴蔚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丛书《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之一。小说对史料加以丰富和重构,选取了鱼玄机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以悬疑探案的手法,折射出这位奇女子的传奇人生。
吴蔚,当代作家。祖籍湖北,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曾为IT人士。喜文史,自称“故纸堆中寻生活”。已出版数本历史纪实书籍,包括“汉唐宋明大历史”系列及“案藏杀机”疑案系列,较为知名的有《帝国的神话——盛唐一百三十年》《宋江山》《案藏杀机》《璇玑图》《鱼玄机》《韩熙载夜宴》《孔雀胆》《大唐游侠》《大唐西游记》等。曾参与多部电视剧编剧创作。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
温庭筠和鱼玄机只是师徒关系。
鱼玄机是晚唐著名的才女,女诗人。原名幼薇,字蕙兰。鱼玄机的父亲是个落魄秀才,因病过世后,鱼玄机母女生活无着落,只好帮着一些妓院洗衣谋生。温庭筠长得虽丑,却很风流,是个著名的浪子,喜欢在妓院里混。他就这么认识了鱼玄机。
那一年,鱼玄机也不过11岁左右。温庭筠看鱼玄机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诗,也顺便照顾一下她们母女的生活。快60岁的时候,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他得离开长安,离开鱼玄机,到外地去了。
温庭筠离开后,鱼玄机觉得她爱上老师温庭筠了。于是连续修书,表白心迹。温庭筠虽然风流,但师生的界限他还是坚守了,温庭筠拒绝了鱼玄机,决定将少年才子李亿介绍给她做老公。
李亿对鱼玄机还不错,但是李亿老家的老婆见丈夫带着鱼玄机进门就不客气了,先是打,然后赶出家门。万般无奈,李亿将鱼玄机送进一座道观内,说三年后再来接她。她成了道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叫道号“玄机”的。
三年的等待,是一场空。鱼玄机开始改变自己,成了艳丽女道士,不少男人成了她的入幕之宾,把个修行所变成了妓院。后来因为争风吃醋,一时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贴身丫环鞭打致死。这起命案很快传到官府,声名狼藉的鱼玄机被判处死刑,斩首。那一年,鱼玄机还是个妙龄少妇,26岁。
温庭筠在千里之外,听说自己的学生落得如此下场,痛心疾首。而他自己,日子混得也很狼狈。在襄阳当小小的巡官时,温庭筠与段成式、周繇等一起交游,喝酒,酬唱。后来,离开襄阳,去了江东,又到了淮南。
每到一处,温庭筠都喜欢和歌女厮混、不检行迹。大家都知道他的词写得好,但他自己不珍惜自己的名声,总是讽刺官员,得罪了一些人。有关温庭筠品行不太好的话就这样被传来传去,传到了现在。
扩展资料: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_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从诗歌体式方面来看,他最擅长的是乐府诗和近体律绝。清代顾予咸、顾嗣立父子重新笺注温诗,父死子继,终成《温飞卿诗集笺注》。
温庭筠诗集中有约六分之一的乐府诗,华美_艳,多写闺阁、宴游题材。其乐府诗中,成就较高的主要是咏史怀古、爱情风怀、记游写景之作,但写宴饮、音乐的也有佳作。在唐代乐府诗作者中,温庭筠堪称重镇,有的研究者甚至将他和李白、杜甫、白居易并列为唐代乐府四大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庭筠
温庭筠和鱼玄机有什么故事
温庭筠和鱼玄机有什么故事
鱼玄机温庭筠不仅同为唐朝诗人,更有师徒之谊,野史中还将温庭筠描绘成鱼玄机的初恋情人,但两人最终因为温庭筠的自卑怯懦错失终生。本文内容为大家讲解温庭筠和鱼玄机有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喜欢本文内容。
温庭筠和鱼玄机有什么故事1 鱼玄机晚唐时期的女诗人,她与温庭筠两人是忘年之交,亦师亦友的关系。
约公元854年,十岁左右的鱼玄机在返回鄠杜途中与温庭筠相识。当时,温庭筠非常欣赏鱼玄机的聪慧和才华,对她多加指点。慢慢的,鱼玄机对温庭筠有了几分少女的情愫。温庭筠也察觉其心意,以收徒的方式委婉拒绝了鱼玄机。分别后,两人常常书信往来,一直保持着师父兼朋友的关系。几年后,温庭筠又撮合鱼玄机成了状元李亿的妾室。
后来,鱼玄机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处死。温庭筠在千里之外,听说自己的学生落得如此下场,痛心疾首。
温庭筠和鱼玄机有什么故事2 相传温庭筠是唐代才bai女诗人鱼玄机的初恋情人。温庭筠和鱼玄机的认识应当是机缘巧合。鱼玄机原名幼薇,字蕙兰,也有说是冒姓鱼氏的。
其父是个落魄秀才,因病过世后,鱼幼薇母女生活无着落,只好帮着一些院洗衣谋生。温庭筠长得虽丑,却很风流,是个著名的浪子,喜欢在院里混。
他就这么认识了鱼玄机。那一年,鱼幼薇也不过十一岁左右。温庭筠看鱼幼薇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诗,也顺便照顾一下她们母女的生活。
后来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得离开长安,离开鱼玄机,到外地去了。在一起不觉得什么,离开了温庭筠,鱼幼薇才觉得缺少什么,心里空落落的。
鱼幼薇觉得她爱上老师温庭筠了,于是连续修书,表白心迹。温庭筠虽然风流,但师生的界限还是坚守住了。他想了好久,才想到拒绝鱼幼薇的方式,他决定把她介绍给少年才子李亿。
温庭筠和鱼玄机有什么故事3 有一天温庭筠就慕名来到了鱼玄机的家中,他们家是在一个阴暗的院子里,温庭筠想试一试她的才华,所以就请她作诗一首,因为在来的路上看到了江边的柳树纷飞,所以就写下了江边柳三个字,让鱼玄机以这三个字为题。鱼玄机稍微的思考了一会儿,就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温庭筠反复的读着这首诗,觉得不管是在平仄上,音韵上,还是诗情意境上都非常的完美,温庭筠从这个时候开始,就经常的在他们家来,算得上是当上了鱼玄机的老师。
没过多久,温庭筠就离开了长安,去了湖北的襄阳。鱼玄机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当时的温庭筠将自己和鱼玄机的关系控制在朋友或者是师生一件,不敢在往前一步,但是情窦初开的鱼玄机却是暗许芳心,在温庭筠走之后便不停的写诗,以表达自己对温庭筠的思念之情。温庭筠在收到这个诗之后,当然知道鱼玄机的心思,但是温庭筠还是坚持保持之前的原则,不将他们的关系往前一步。
一次,他们两个相约在一个地方游览,当时正巧遇到一群新科进士在这里题诗留名。鱼玄机在他们写完之后,也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前面两句表达了她自己的雄才壮志,但是后面两句却说无奈自己是女儿之身。当时的一个贵公子来到这里之后,看到这首诗觉得非常的刚好,非常的仰慕鱼玄机。这个人叫做李亿,在他就任官位之后,就开始拜访自己的亲朋好友,当时的温庭筠与李亿也算得上是朋友,当李亿来到温庭筠这里的时候,就发现了许多的诗词,问道温庭筠之后发现,这些诗都是鱼玄机写的,于是对鱼玄机是更加的仰慕,温庭筠当然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就有心的`撮合他们。就这样,鱼玄机加入了李亿的家中,当时的鱼玄机是安置在李亿专门为她买的一个别墅下,在江陵,李亿是有一位原配夫人的,这个夫人是一个名门之后,当然不允许自己的丈夫取其他的妾侍,于是在刚进鱼玄机的亭子下的时候,就让身边的侍女对鱼玄机施压,甚至将她按在地上,用藤条鞭打鱼玄机,心地善良的鱼玄机想着,或许在夫人发完火之后会慢慢的接纳她的,结果却和她想象的不一样。夫人裴氏每天都为难她,非要李亿将鱼玄机赶出家门,李亿当然拗不过她,所以只好迫于无奈将鱼玄机赶了出去,就这样鱼玄机独守空房,每天都用写诗来代替自己的寂寞。
好不容易等到李亿来到了长安,可是由于裴氏的原因,李亿还是没能让鱼玄机跟着自己走。李亿虽然表面上和鱼玄机一刀两断了,但是私下为她找了一处幽静的道观,就这样鱼玄机在这里住了下来,当时的鱼玄机想的是肯定有一天会重逢的。玄机这个名字就是道观的年迈的道姑为她取的。鱼玄机的故事到这里才一半。
在进入道观之后,鱼玄机每天也只能写诗安慰自己,想着李亿总有一天回来接自己的,但是迫于裴家的势力,李亿从未到道观里来看过鱼玄机。这就样过了三年,道观里的人越来越少,而就在这个时候,鱼玄机听说李亿和他的妻子早就去了扬州当官去了,鱼玄机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从这里开始鱼玄机的故事就达到了高潮。鱼玄机开始收养贫困人家的幼女,将自己的诗词传授与她们,也过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鱼玄机还在自己的道观门口贴着“鱼玄机诗文候教”的告示,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传遍了长安,来道观的人越来越多,觉得自己有几分诗意的人都会在这里来拜访,而就是在这个期间,鱼玄机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她和这些文人雅士进行诗词的切磋,但是同时又长得好看的才子,就会留宿在观中,男女偷爱。一代诗人鱼玄机就这样堕落。
鱼玄机的故事是以自己的死亡结束,她的死亡是因为她杀害了她的一个弟子,也只因为这个弟子趁她不在的时候,做了男女之事,在鱼玄机死的时候,她才24岁,一代诗人香消玉殒,鱼玄机的故事也到此结束。
温庭筠长得丑还花心,为什么鱼玄机会喜欢他?
鱼玄机这个名字,在古代历史上可以说也是很有名了,古代的出名的女性人物有不少,出名的才女却并不多,但鱼玄机就是其中之一。据说鱼玄机不仅很有才,而且还长得很漂亮,但令人很不解的是,她却对一个长相丑陋,还特别花心的人死心塌地,那就是温庭筠。温庭筠的容貌和他的名字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那鱼玄机究竟喜欢他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鱼玄机简介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鱼玄机生平不见正史。尽管鱼玄机名传千古,但因其非官宦显要,正史官文终不能留下片纸只字,其生平传记资料散见于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等书。另外《太平广记》、《南部新书》、《直斋书录解题》和《全唐诗》等书中还存留有相关的断章短句。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志对鱼玄机之记载资料均甚少,故于其之研究多在其诗。其作品有《鱼玄机集》一卷,诗作现存有五十首之多,《全唐诗》有收录。
鱼玄机之诗存世一卷,收诗49首,中国国家图书馆(北图)藏的是南宋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此外,在《文苑英华》中收有鱼玄机《折杨柳》一首,不见于集中,故世存鱼玄机诗50首。
北图所存宋本《唐女郎鱼玄机诗》,乃宋陈起陈解元书籍铺所刻,卷尾镌有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此本,明代曾先后为朱承爵、项元汴等藏书家收藏。至1803年(清嘉庆八年),又为大藏书家黄丕烈所得。1916年(民国五年),又落入袁克文之手。其后散出,为北图收藏,终成国家藏书。
2、鱼玄机貌美且聪慧,却遭遇夫君的抛弃
鱼玄机的父亲饱读诗书,但参加科举多年都没有得到功名,最后只能将成名的希望寄托在鱼玄机身上。在父亲的刻意培养下,鱼玄机聪慧过人文采不俗,诗作受到文人的追捧热议。因为美貌与才华,鱼玄机吸引了温庭筠的注意,二人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随着交往的时日越来越久,鱼玄机开始对温庭筠产生朦胧的爱情,温庭筠不可能没有察觉。其实,鱼玄机的心情可以理解,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鱼玄机身边最合适的人选便是温庭筠,再加上他才华横溢、与鱼玄机意气相投,难怪鱼玄机会倾心于他。只不过,他们之间的年龄差实在是太大了,几乎不可能走到一起。最后,温庭筠离开长安去了湖北,鱼玄机经常给他写信写诗,以寄托思念之意。
在鱼玄机十四岁那年,她遇到了年少有为的李亿,郎才女貌甚是般配。温庭筠看出了好友的心思,便撮合鱼玄机与李亿在一起,这对于她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归宿。只可惜,李亿的妻子非常讨厌鱼玄机,更不希望有人介入分走丈夫的爱,所以便日日磋磨想把她赶走。李夫人的方式无可厚非,每个女子都不希望夫君纳妾,有些人碍于颜面名声不敢反抗,李夫人却敢于捍卫自己的权益。况且,鱼玄机长得漂亮又有才华,让这样的女子进门做妾,很可能撼动正妻的地位。
眼看着后院日日鸡犬不宁,李亿只能将鱼玄机安置在道观中,待寻到合适的时机再将她接回。道观中的日子过于平淡,鱼玄机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写诗上,以思念丈夫李亿。可是,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鱼玄机的夫君再也没来看过她,更遑论接她回府。鱼玄机四处打听才知道,李亿早就带着妻子外出做官,这个消息让她痛不欲生。冷静下来以后,鱼玄机彻底放开了自己,既然安分守己的女人得不到宠爱,还不如趁年轻好好享乐。鱼玄机在道观外挂上了以诗会友的牌子,饱学之士们慕名前来请教,文采最好的人会被鱼玄机留下寻欢作乐,他们的风流韵事传遍了长安城。在那些醉生梦死的时日里,鱼玄机过得潇洒却也可悲,这显然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3、温庭筠条件很差,为何赢得鱼玄机的芳心?
与温庭筠初相识的时候,鱼玄机只有十岁,那份懵懂的爱情还没开始便宣告结束。只不过,越是这种不可得的东西,越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待温庭筠年过半百之时,还是跟鱼玄机走到了一起。在旁人看来,他们二人并不般配,一方面是因为巨大的年龄差,另一方面便是温庭筠的个人条件。
温庭筠长相丑陋,甚至有温钟馗这一名号,面容可想而知。除此以外,温庭筠生性风流喜欢逛妓院,这样的男人怎么过日子呢?首先来讲讲温庭筠的风流事,有段时间他穷困潦倒,为了填饱肚子,便前去淮南投奔好友。没想到,温庭筠很快便故态复萌,跟着达官显贵喝酒逛妓院,一旦喝醉了便耍酒疯。后来,温庭筠又偷偷跑到了扬州城,因为违反宵禁而被官兵盘问。此时的温庭筠估计还没醒酒,居然对官兵口出狂言胡说八道,最后被人家毒打了一顿。
温庭筠的性格的确不讨喜,但是,他的诗词华美受人追捧,这才吸引了鱼玄机的注意。经历了重重风波后,鱼玄机的心早已遍体鳞伤,似乎只有温庭筠才能理解她的难处,成为她的蓝颜知己。在别人眼中,温庭筠是个一事无成的油腻中年男,可鱼玄机并不在意,只求温庭筠的真心相待。
很显然,温庭筠对鱼玄机并不是真心,他从一开始便知道身份悬殊,始终偷偷摸摸在一起。后来,温庭筠竟然和鱼玄机的婢女偷欢,鱼玄机一怒之下便犯了杀人罪。按理来说,诛杀自家的奴仆不算死罪,尤其是对方有错在先时,可鱼玄机却被判了重罪。为鱼玄机审理案情的乃是温璋,这个人本就是一名酷吏,又遭到过鱼玄机的拒绝,这次断案不过是假公济私罢了。
温庭筠和鱼玄机有什么故事
1、约公元854年,十岁左右的鱼玄机在返回_杜途中与温庭筠相识。当时,温庭筠非常欣赏鱼玄机的聪慧和才华,对她多加指点。慢慢的,鱼玄机对温庭筠有了几分少女的情愫。温庭筠也察觉其心意,以收徒的方式委婉拒绝了鱼玄机。分别后,两人常常书信往来,一直保持着师父兼朋友的关系。2、鱼玄机原名幼薇,字蕙兰,也有说是冒姓鱼氏的。其父是个落魄秀才,因病过世后,鱼幼薇母女生活无着落,只好帮着一些妓院洗衣谋生。温庭筠长得虽丑,却很风流,是个著名的浪子,喜欢在妓院里混。他就这么认识了鱼玄机。那一年,鱼幼薇也不过十一岁左右。温庭筠看鱼幼薇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诗,也顺便照顾一下她们母女的生活。后来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得离开长安,离开鱼玄机,到外地去了。在一起不觉得什么,离开了温庭筠,鱼幼薇才觉得缺少什么,心里空落落的。3、鱼幼薇觉得她爱上老师温庭筠了,于是连续修书,表白心迹。温庭筠虽然风流,但师生的界限还是坚守住了。他想了好久,才想到拒绝鱼幼薇的方式,他决定把她介绍给少年才子李亿。4、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5、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_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称“三十六体”。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温庭筠和鱼玄机不得不说的故事
导读: 温庭筠长得这么丑,但人却这么风流,而且颇有男人魅力,以至于让鱼玄机这个著名的美女难以忘怀。接下来我们来讲讲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
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温庭筠的词,写得真是太好了,那么虚无缥缈,那么轻快而空灵。你听听“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读起来那么美,那么意犹未尽的感觉。暖香惹梦,惹得人心里痒痒的,有恋爱的感觉。我一遇到心情不好或者工作疲惫,就想读诗词,读一会儿就什么都忘记了,进入到那个低碳的世界里去了。
上面这首词我用今天的话“翻译”一下,大意如下:一个美女,睡在水晶帘里面玲珑的颇黎枕上,在这上面睡觉的女人干嘛呢?相思怀念呢,屋里并不冷,暖暖的,香炉上焚着香,连绣着鸳鸯的锦被都是香的,这样的环境下少不了惹梦。江边那绵长而细软的柳丝,刚刚发新芽,看上去朦朦胧胧,像笼罩在一片烟霭之中。春天来了,大雁开始向北飞了,大雁一字飞过时,天上那一轮残月就要消失了。
藕丝衣服上染上了浅浅的、像秋天一样的颜色,在正月初七那天,我剪的五彩花朵,戴在头上,一定比其他人剪得好看。我的双鬓被一朵鲜红的花朵隔开了,玉钗呢,在头上也好像能随风飘动。
这样美好的词,确实不太好“翻译”,用今天的话讲出来就不是那个味道了。我们只是感觉,温庭筠写得美,太美了。“温八韵”名不虚传,果然大才。这样的才子竟然屡试不中,可见大凡考试,都免不了埋没天才,今天如此,唐代也不例外。
温庭筠能将汉字驾驭得出神入化,却独不能驾驭自己的命运。他的一生就是穷困潦倒的一生。我有时候想,是不是另类天才在哪个时代都难以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呢?你看,那个时代李商隐的诗也写得好吧?同样不得志,总是遭人排挤,同样承受落魄之苦。温庭筠和李商隐还是好朋友呢,两个人私交还比较深,人们常常将他们两个叫为“温李”。可是,人家李商隐至少在长相上没那么丑,温庭筠不一样,他太丑了。《旧唐书》里说他貌丑且不修边幅,那个时代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温钟馗”。温庭筠长得太“惊世骇俗”、“随心所欲”了,这似乎昭示了他一生的悲情命运,这种丑相甚至延续到他的孙子。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记载:温庭筠有个孙子,官至常侍,别无他长,就是善于隐僻绘事。后来游至四川,本来想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
到州牧门下做个门客,结果当面被拒绝,理由是他长得太像他爷爷温庭筠了,长得太悲情了。
温庭筠长得这么丑,但人却这么风流,而且颇有男人魅力,以至于让鱼玄机这个著名的美女难以忘怀。接下来我们来讲讲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认识应当是机缘巧合。鱼玄机是晚唐著名的才女,女诗人。原名幼薇,字蕙兰。鱼玄机的父亲是个落魄秀才,因病过世后,鱼玄机母女生活无着落,只好帮着一些妓院洗衣谋生。温庭筠长得虽丑,却很风流,是个著名的浪子,喜欢在妓院里混。他就这么认识了鱼玄机。那一年,鱼玄机也不过11岁左右。温庭筠看鱼玄机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诗,也顺便照顾一下她们母女的生活。快60岁的时候,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他得离开长安,离开鱼玄机,到外地去了。在一起不觉得什么,离开了才觉得缺少什么,心里空落落的。鱼玄机觉得她爱上老师温庭筠了。于是连续修书,表白心迹。温庭筠虽然风流,但师生的界限他还是坚守了。该怎么拒绝鱼玄机呢?他想了好久,决定将少年才子李亿介绍给她做老公。
李亿对她还不错,但是李亿老家的老婆见丈夫带着鱼玄机进门就不客气了,先是打,然后赶出家门。万般无奈,李亿将鱼玄机送进一座道观内,说三年后再来接她。她成了道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叫道号“玄机”的。
“过尽千帆皆不是”,三年的等待,是一场空。她开始改变自己,不再等什么男人。她成了艳丽女道士,什么男人都陪过夜,不少男人成了她的入幕之宾,把个修行所变成了妓院。后来因为争风吃醋,一时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贴身丫环鞭打致死。这起命案很快被搞到官府,声名狼藉的鱼玄机被判处死刑,斩首。那一年,鱼玄机还是个妙龄 *** ,26岁。这就是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可惜了,一代才女。
温庭筠在千里之外,听说自己的学生落得如此下场,痛心疾首。而他自己呢,日子混得也很狼狈。在襄阳当小小的巡官时,温庭筠与段成式、周繇等一起交游,喝酒,酬唱。后来,离开襄阳,去了江东,又到了淮南。
每到一处,温庭筠都喜欢和歌女厮混、不检行迹。大家都知道他的词写得好,但他自己不珍惜自己的名声,总是讽刺官员,得罪了一些人。有关温庭筠品行不太好的话就这样被传来传去,传到了现在。也许,正因为温庭筠的生活经历太失意,所以,他在无意中将词中的美女写得总是那么寂寞,得不到人的欣赏。
词人小传 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排行十六。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
《诉衷情》引出的这段旷世的传奇故事,与当时一位才女鱼幼薇有关。那时候,温庭筠二十八岁,鱼幼薇十二岁,但她已经是长安城内小有名气的一位美女诗童,被传闻是“出口成章,三步成诗。”就这样,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温庭筠的关注,带着好奇之心,他在一个暮春的午后,专程来到了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去访她。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这时鱼父已经谢世,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靠着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就在低矮阴暗的鱼家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俨然一派小美人风韵。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么不相称,不由得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过其实。小幼薇显得十分落落大方,毫无拘促为难的模样,她请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扑闪着大眼睛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温庭筠想起来时路上,正遇柳絮飞舞,拂人面颊之景,于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为题。鱼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会儿,便在一张花笺上飞快地写下一首诗,双手捧给温庭筠评阅,诗是这样写的:“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反复吟读着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这样的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让这位才华卓绝的大诗人叹服。从此,温庭筠经常出人鱼家。为小幼薇指点诗作,似乎成为了她的老师,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时地帮衬着鱼家,他与幼薇的关系,既象师生,又象父女、朋友。 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南方。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他,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也许是年龄相差悬殊,也许是自惭形秽,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一步。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老师身上,温庭筠离开后,她第一次借诗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的心声。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心明如镜的温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倘若他报以柔情万种的诗句,鱼幼薇也许就成了温夫人,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则,不曾跨出那神圣的一步。 唐懿宗咸通元年,温庭筠回到了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展。两年多不见,鱼幼薇已是婷婷玉立、明艳照人的及笄少女了,他们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 她在自己的院中种植了三棵小柳树,分别给三棵小柳树都起了名字。她天天在做工之余,精心地侍候着它们,如同侍候着自己的生命。她等待着温庭筠的到来,等待着他问起这三棵小柳树。温庭筠是时常都来的,可他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他来只做两件事情,一件是接济她们母女的生活,另一件就是指点鱼幼薇的诗作。 这天,鱼幼薇拽住了温庭筠的衣袖,将他拉到了三棵柳树前问:“你知道这三棵柳树分别叫什么名字吗?”温庭筠摇摇头。鱼幼薇红着脸,痴迷地望着温庭筠说:“你听清楚了,它们就叫‘温’、‘庭’、‘筠’”,说罢将温庭筠的手臂拉进自己怀里。温庭筠吓得抽出手,撒腿就跑。 在鱼幼薇面前,温庭筠有些自卑,毕竟自己是个又老又丑的中年人。虽然在他们那个时代,像温庭筠这样的名人,纳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为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温庭筠却控制着自己的感情,使它不出师生之轨。但这样在一起也是一种折磨,于是他想到了离开,离开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所以,他就走了,又去了江南。他离开后,她朝思幕想,给他写了无数封信,但却没有得到一封回信,时间长了,她才渐渐的从失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一段雾中花水中月式的师生恋就这样随风而逝。 那一年,她已二十岁。如花似玉,才华横溢。来鱼家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鱼幼薇把那些所谓的风流公子一一拒绝,因为她知道这些人看中的不是她的才华,而是她的姿色。鱼幼薇对他们,对他们的财富与地位毫不动心。而对温庭筠,她依然怀念,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她依然忘记不了他,他现在哪里,他过的好不好。 仿佛上天听到了鱼幼薇的思念,温庭筠回到了长安,这是在做梦么?前面明明站着一个自己多么熟悉的男人,那慈祥的微笑多么像她的父亲。可是。她马上从惊喜的颠峰跌落到悲伤的深渊。温庭筠缓慢祥和的告诉她,他已经结婚了。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和贤惠的妻子,还有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他要对她说这些?她明白,他是在拒绝她。他还说,他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回到了长安,这次和她见面的目的是他的一个朋友想认识她。 这时候鱼幼薇才注意到在温庭筠的身边还站着个有些拘谨的男人,温庭筠说,他叫李忆,是他很好的朋友。正是这个李忆,使得鱼幼薇的生活再掀波澜。 李忆出身名门望族,一次在风光秀丽的崇祯观中游览,看见了鱼幼薇在墙上题下的一首诗,对她的才华仰慕不已,当他又听说鱼幼薇才貌双全时,心里就有了一种很想见见鱼幼薇的渴望。 李忆不认识鱼幼薇,但他认识温庭筠,温庭筠认识鱼幼薇。李忆和温庭筠也算是知交,于是温庭筠就把李忆带到了鱼幼薇的面前。两个男人同时出现在鱼幼薇的面前,鱼幼薇第一眼看的不是李忆。而是温庭筠。几年不见,温庭筠身上散发出的沧桑气质再次出触动了鱼幼薇内心深处最敏感的心弦,但是她知道这已经不可能。这已经成为往事。 于是她把目光转向了李忆。李忆三十多岁,仪表堂堂,玉树临风,事业也小有所成,又是温庭筠推荐的,爱屋及乌,鱼幼薇对李忆生出些好感,答应交往一阵子。李忆是个好情人,但他不是个好男人。他一方面非常怕妻子,另一方面又瞒着妻子和鱼幼薇打的火热。用甜言蜜语加海誓山盟把鱼幼薇哄的云里雾里。那时的她天真的以为这就是爱了,甚至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爱情终究是要有归宿的。于是,她提出了结婚。李忆慌了,只好把有妻室的真相告诉了她。 鱼幼薇大怒,她决然没有想到李忆在骗她!她也怨恨温庭筠没有把真相告诉她,自尊心强烈的她哪里受的了这等欺骗。一气之下跑回了家,发誓不再与李忆见面。李忆追到鱼幼薇的家门口。把门都敲破了,说了一大堆好话,就差跪在她的面前了。女人毕竟是女人,女人的心很容易软下来。李忆敲门,每一声都敲在了鱼幼薇的心上,这个执着的男人,终于打动了鱼幼薇。 鱼幼薇开门,李忆一把抱住她,说对不起,说不该欺骗她,说答应与她结婚,只不过要委屈她做偏房。他还说,他虽然欺骗了她,但他始终是爱她的,不告诉她真相是因为不想伤害她。 她割舍不下好不容易得来的一份爱,她看着他的眼睛,他的眼睛里有深情有忏悔有泪水,最后,她含泪答应做他的偏房。就这样,她跟着他回到了故乡辽阳。 李忆的原配裴夫人是个凶狠,泼辣的女人。李忆怕她,因为她娘家有权有势,裴夫人得知自己的丈夫有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妾,醋海兴波,像发疯的母狮一样,对李忆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李忆这个懦弱的男人,一个屁也没敢放。 李忆把鱼幼薇安置在一栋别墅里。 一天中午,鱼幼薇正在窗前翘首以待李忆的到来。结果,李忆没盼到,却盼到个母夜叉,李忆的妻子裴夫人凶神恶煞的冲进来。用世界上最下流最低级最不堪入耳的话辱骂鱼幼薇,面对裴夫人流氓式的辱骂她没有半点还口之力,裴夫人骂了鱼幼薇之后,还不解气,不由分说的又用已经准备好的鞭子把鱼幼薇打了一顿。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确实没有理由辩解,因为她是第三者。 裴夫人发泄完后,又跑回家,硬是逼李忆写了休书,把鱼幼薇赶出了家门。鱼幼薇被休后,便出家做了女道士。玄机就是这时候取的法号。面对李忆,鱼幼薇已无话可说,他没有错,他的妻子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她瞎了眼,看上李忆这样一个懦夫。 从此鱼幼薇不再是鱼幼薇,鱼幼薇成了鱼玄机。鱼玄机就这样成了一个女道士。一年后,李忆从鱼玄机的生命里彻底消失了。带着愧疚与无奈离开了家乡,再不来见她。 鱼玄机变了,变的连她自己都认不出来了,她开始颓废了,荒唐了。寂寞的道观里住着两个寂寞的人,一个是观主,一个是鱼玄机。不久,观主死去,鱼玄机更加寂寞。鱼玄机在愤怒绝望的同时又走向她人生的另一个极端。几乎在一念之间,鱼玄机从天使变成了魔鬼。她开始破罐子破摔,她开始放纵自己,丢掉所有的高尚,丢掉所有的冰清玉洁,她要报复,报复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男人。 鱼玄机为了排遣寂寞,招收了几个女徒弟,专门用来服侍自己,接着,她在自己道观门口帖了一张告示,说愿意与天下风流才子切磋诗文,排遣寂寞的时光。鱼玄机是京城来的名人,名人打出这样的广告,立马惊动了这个小城的文人骚客,当然还有很多纨绔子弟,鱼目混珠其中,打着切磋的幌子,沾花惹草。 一时间,鱼玄机的道观门庭若市,比任何一座道观都热闹。鱼玄机的做法也惊动了温庭筠,这个一惯不会隐藏自己的男人,这个曾经被鱼玄机暗恋的男人在踯躅中,还是来到了道观。他劝她:“不要再这样下去,再这样下去一切就都完了。” 鱼玄机背对着温庭筠沉默了,她不知道说什么好,温庭筠叹息着离开了,她转过身,看着他的背影,眼泪流了下来。“别叫我鱼幼薇,鱼幼薇已经死了。”这是她对温庭筠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她现在只是一个坏女人,一个丑陋的女人,一个万劫不复的女人。 被仇恨和欲望撑破了脸的鱼玄机,心胸越来越狭窄,和女徒弟之间的一个冲突,最终使得鱼玄机走向了刑场。 这一夜,也许是心有灵犀的原因吧,温庭筠怎么也睡不着,他觉得鱼幼薇在不停的呼唤他,在不停的诉说着什么,他心跳不安地颤粟着,觉得鱼幼薇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半夜披衣而起,无眠的他吹起了笛子寄托着思念,吹的曲子正是唐玄宗创的这首《诉衷情》。他吹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意犹未尽表达不出自己的心思,最后干脆展纸在案,挥毫泼墨,按《诉衷情》的调子填了一首词:“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并且流泪了。他再也按捺不住思念,收拾东西黎明动身,奔赴辽阳而去。 等赶到的时候,鱼幼薇已经被推到了断头台上正欲行刑,她说道:“我想最后向老天说一句话。”刽子手默许了, 鱼玄机悲伤的说:“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这辈子唯一爱过的一个男人,他的名字叫——温庭筠!” 然后她哀叹:“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不是
不是,他们只是师生关系,鱼玄机喜欢温庭筠,温庭筠也喜欢鱼玄机,但是,温庭筠很自卑不敢面对这份感情就一直在逃避,直到最后鱼玄机被送上断头台
不是
但是也别看上面那个字多就是对的 这么多细节自己是想的???因为鱼玄机不是官宦显世所以正史很少记载 野史也只有一小部分 而且鱼玄机是十四岁嫁给了李亿 杀掉侍女绿翘(也叫绿珠这个不确定)野史是说因为绿翘和李亿私通被鱼幼薇发现所以半夜叫她脱光衣服拿鞭子打 而且野史正史都不缺人温庭筠也喜欢鱼幼薇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故事:
相传温庭筠是唐代才女诗人鱼玄机的初恋情人。温庭筠和鱼玄机的认识应当是机缘巧合。鱼玄机原名幼薇,字蕙兰,也有说是冒姓鱼氏的。
其父是个落魄秀才,因病过世后,鱼幼薇母女生活无着落,只好帮着一些妓院洗衣谋生。温庭筠长得虽丑,却很风流,是个著名的浪子,喜欢在妓院里混。
他就这么认识了鱼玄机。那一年,鱼幼薇也不过十一岁左右。温庭筠看鱼幼薇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诗,也顺便照顾一下她们母女的生活。
后来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得离开长安,离开鱼玄机,到外地去了。在一起不觉得什么,离开了温庭筠,鱼幼薇才觉得缺少什么,心里空落落的。
鱼幼薇觉得她爱上老师温庭筠了,于是连续修书,表白心迹。温庭筠虽然风流,但师生的界限还是坚守住了。他想了好久,才想到拒绝鱼幼薇的方式,他决定把她介绍给少年才子李亿。
扩展资料: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学者们主要根据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和《赠蜀将》等文进行推算。
温集旧注断为唐穆宗长庆四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
除此之外,还有生于元和十二年、贞元十四年、元和十一年等说法。关于温庭筠卒年的说法也有三种。
分别为咸通七年、咸通十一年、中和二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于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则他享年66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庭筠
鱼玄机温庭筠的爱情故事,鱼玄机和温庭筠是什么关系?
鱼玄机温庭筠 鱼玄机温庭筠不仅同为唐朝诗人,更有师徒之谊,野史中还将温庭筠描绘成鱼玄机的初恋情人,但两人最终因为温庭筠的自卑怯懦错失终生。
鱼玄机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一生诗作五十余首,皆收录在《全唐诗》中。鱼玄机自幼聪慧美貌,才思敏捷,嫁与丈夫李亿为妾后,被正妻裴氏所不容,新婚三月便被休弃,出家成为女道士。出家后的鱼玄机饱尝辛酸与背叛,最终自甘堕落,过着半妓半娼的日子,直至杀死侍女,被判斩首。
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庭筠是他的艺名。温庭筠出身没落官宦之家,虽有才情却屡试不第,抑郁不得志,行为放浪。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的诗作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对时政少有反应。温庭筠词的造诣较高,是“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传说,鱼玄机温庭筠早年相识,温庭筠非常欣赏鱼玄机的聪慧和才华,对鱼玄机多加指点,亦父亦师。而鱼玄机自幼丧父,对于这个才华横溢、温暖多情的男人产生了少女情感,并不可自拔。但温庭筠自觉样貌丑陋,而且与鱼玄机相差三十岁,不忍辱没鱼玄机,只肯与鱼玄机以师徒相称。最后更是奔走他乡,娶妻生子,甚至撮合鱼玄机与新科状元李亿为妾,直接促成了鱼玄机的悲剧婚姻。
鱼玄机是唐朝的风流奇女子,而温庭钧作为与鱼玄机有交集的放浪文人,他们的私生活难免为人演绎和杜撰,所以,鱼玄机温庭筠的爱情故事恐怕至今也难断真假。
鱼玄机绿翘 鱼玄机绿翘是唐朝野史中密不可分的两个人物,鱼玄机是唐朝著名的女诗人,绿翘是鱼玄机的侍女。鱼玄机出名是因为其才色双绝,行为豪放,那么绿翘作为卑贱的侍女,为什么有幸与鱼玄机一同被提起呢?
鱼玄机的生平没有正史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杂谈笔记中知晓,鱼玄机原名鱼幼薇,字蕙兰,生于没落官宦之家。鱼玄机自幼美貌多才,酷爱诗书,及笄后嫁曾与李亿为妾,却惨遭抛弃,只能出家做道士。出家后的鱼玄机饱受情伤,并为此沉沦,成为了一代豪放女,裙下之臣如过江之鲫。绿翘仅在野史中可见,说是鱼玄机的侍女,颇有姿色,善于卖弄风情,但聪明伶俐,为鱼玄机所信任。
鱼玄机绿翘的纠葛源于情感和嫉妒,野史中记载,有一天鱼玄机外出归来,发现他的情夫陈韪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等她回来,而侍女绿翘头发散乱,眼角含春,一副不自然的样子。鱼玄机恍然大悟,知道情夫陈韪与侍女绿翘有染,妒火中烧的鱼玄机将绿翘一顿毒打,绿翘恼羞成怒,反讽鱼玄机行为放荡,并尽数其风流韵事。鱼玄机大怒,抓住绿翘的脖子,将她的头往墙上撞,等鱼玄机筋疲力尽收手时,绿翘早已断气多时了。鱼玄机因此被判处斩刑,一代红颜就此殒命。
鱼玄机绿翘的故事虽然广为流传,但只是野史杂谈,自唐朝以来,很多的学者都对于这各故事秉持怀疑态度,甚至并列举了很多的疑点,这段故事也因此而成为了悬案。
鹤顶红之鱼玄机 关于唐代才女鱼玄机的故事,很多后人都将其加以改编写成了一本小说。其中鹤顶红之鱼玄机便是其中的一个小章节。特殊的是,在这个地方,鹤顶红并不是后人理解的毒药,它只是荔枝的另一个品种。因为外表通红,又是当时杨贵妃的最爱,所以给它取名叫鹤顶红。
在鹤顶红之鱼玄机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的是陈韪给鱼玄机送鹤顶红的故事。话说,自从绿翘和陈韪有了私情并发生关系后,这件事当天便被细心的鱼玄机发现,一怒之下鱼玄机失手打死了丫鬟绿翘。但这件事陈韪并不知情。一天,陈韪便带着上好的荔枝鹤顶红去看望鱼玄机,因看不到绿翘所以询问一些关于绿翘的消息。这一问不仅勾起了鱼玄机的伤心事,也让她对陈韪这个男人恨之入骨。被两个都是自己心爱的人同时背叛,又将其中一个打死,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啊!所以在鹤顶红之鱼玄机这一节中,心灰意冷的鱼玄机告诉陈韪自己将绿翘杀死了,让他去报官。
在确定事情属实后,陈韪没有犹豫,将鱼玄机举报给了官府。快要崩溃的鱼玄机将他带来的鹤顶红推翻,红彤彤的鹤顶红洒落的遍地都是,似乎在暗示着鱼玄机不久的下场。在鱼玄机被抓入狱后,接受审理这一案子的是小时候和她一起长大的温璋。即便如此,杀人偿命,在鹤顶红之鱼玄机这一节中,这位年轻貌美的才女尽管只有二十七岁,可生命还是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