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栝楼薤白白酒汤简介
- 2、张仲景的名方,可以缓解胸部疼痛,通治痰阻气滞、胸阳不振病症
- 3、瓜蒌薤白白酒汤
- 4、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在组成、功用和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 5、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痰堵肺中的方子;医生说:白酒不是现代白酒
- 6、瓜蒌薤白白酒汤的附注
- 7、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枳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的具体药方
- 8、瓜蒌薤白白酒汤的介绍
- 9、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枳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的具体药方
- 10、瓜篓薤白白酒汤放水熬吗
栝楼薤白白酒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金匮要略》卷上方之栝楼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栝楼薤白白酒汤的用法用量 3.4 方解 3.5 运用 3.6 现代适应证 3.6.1 冠心病 3.6.2 胁间神经痛 3.6.3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 3.7 栝楼薤白白酒汤的药理作用 3.7.1 对心脏、血管、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7.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7.3 对肿瘤的影响 3.8 各家论述 3.9 附注 3.10 摘录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栝楼薤白白酒汤 1 拼音 guā lóu xiè bái bái jiǔ tāng
2 概述 栝楼薤白白酒汤又名瓜蒌薤白白酒汤,其组成为瓜蒌实24g、薤白12g、白酒适量。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化痰之功效。主治胸阳不振,气滞痰阻,致成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
3 《金匮要略》卷上方之栝楼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汤) 该方剂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抗粥样动脉硬化,并具有一定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
3.1 处方 栝楼实1枚(捣)薤白12克 白酒700毫升
瓜蒌实24g、薤白12g、白酒适量[2]
3.2 功能主治 通阳散结,行气化痰。治胸阳不振,气滞痰阻,致成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
3.3 栝楼薤白白酒汤的用法用量 上三味,同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3.4 方解 本方所治胸痹系由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所致。因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肺失宣降,而见喘促,短气,咳唾等。治宜通阳散结,行气祛痰。方中以瓜蒌实理气宽胸,涤痰散结,为君药。薤白温通滑利,通阳散结,行气止痛,为臣药。两药相配,一祛痰结,一通阳气,相辅相成,为治胸痹之要药。佐以辛散温通之白酒,行气活血,增强薤白行气通阳之功。药仅3味,配伍精当,共奏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使胸中阳气宣通,痰浊消而气机畅,则胸痹喘息诸症自除。[2]
3.5 运用 [2]
1.本方是治疗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证的基础方剂。以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
2.若寒邪较重者,可酌加干姜、桂枝、附子等以通阳散寒;气滞甚者,可酌加厚朴、枳实以理气行滞;兼血瘀者,可酌加丹参、赤芍等以活血祛瘀。
3.6 现代适应证 [2]
适应证: 冠心病、心绞痛、非化脓性肋骨炎、肋间神经痛等见胸阳不振、痰浊内阻症状者。
3.6.1 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增高的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吸烟者及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脂血症的条件下,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对动脉内膜造成功能性损伤,使血管内皮细胞及白细胞表面特性发生变化,黏附因子表达增加。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上的数量增加,并移入内膜下成为巨噬细胞,通过清道夫受体吞噬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肪蛋白,形成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同时巨噬细胞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离子,并合成和分泌6种细胞因子,包括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E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PDEF和FGF *** 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和游移到内膜,也 *** 新的结缔组织形成。PDGF和PDEFβ不但使平滑肌细胞游移到富含巨噬细胞的脂肪条中,并转为泡沫细胞,且促使脂肪条演变成纤维脂肪病变,发展为纤维斑块;除此之外血压增高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使动脉内膜内皮细胞连续性中断,暴露内膜下组织,此时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使之黏附,聚集在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血小板释出包括巨噬细胞释出的上述各种因子在内的许多细胞因子,这些因子进入动脉壁,促进了动脉硬化;同时发现动脉硬化各阶段的病变中有T淋巴细胞,提示病变的发展可能与免疫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猝死,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心绞痛最常见的症状为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所致。
3.6.2 胁间神经痛 胁间神经痛多数由细菌、病毒感染,创伤、肋间神经肿瘤或神经根、脊髓部感染或肿瘤压迫所致,临床表现为胸部沿神经分布的刺痛或灼痛。
3.6.3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即非特异性胁软骨炎,病因不明,有人认为可能与劳损、慢性损伤、病毒感染等有关。病理切片胁软骨多无改变,临床表现为局部压痛,转身、咳嗽、活动时疼痛加剧。
3.7 栝楼薤白白酒汤的药理作用 [3]
3.7.1 对心脏、血管、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瓜蒌水煎醇浓缩剂所制瓜蒌注射液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瓜蒌注射液还能抑制花生四烯酸或ADP所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2的合成,其作用几乎与心得安相同;瓜蒌注射液能改善微循环障碍,除直接扩张血管外,还能增加机体红细胞表面电荷,促进红细胞解聚,降低血黏度,增加毛细血管开放和调节血管通透性,因此瓜蒌注射液可减轻心肌缺血的恶性发展,保护可逆性缺血心肌,使梗死范围缩小;同时瓜蒌还有降血脂作用。臣药薤白具有强大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PGI2对血小板聚集产生强大抑制作用,TXA2是强大的血小板释放及聚集的诱导剂,而薤白精油能抑制TXA2合成,从而使PGI2/TXA2比值升高,因而产生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薤白能升高血浆中PGE1水平,且随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PGE1可促进动脉硬化斑块消退,并抑制其形成,PGE1升高血浆cAMP,还能稳定缺血组织细胞的溶酶体膜,PGE1的这3种作用可抑制斑块内泡沫细胞崩解,抑制平滑肌的增生;PGE1还能增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从而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阻碍胆固醇在细胞内堆积,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同时薤白还能使动脉壁中过氧化脂升高,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从而进一步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佐药白酒主要是乙醇,少量乙醇可助瓜蒌、薤白中的某些成分提出,而乙醇可扩张血管,兴奋心脏。
由此可见该方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及心绞痛有一定积极影响。
3.7.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瓜蒌煎剂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及星形奴卡氏菌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薤白煎剂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乙醇在一定浓度时也有杀菌作用。
3.7.3 对肿瘤的影响 瓜蒌和薤白均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3.8 各家论述 《古方选注》: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阴;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
3.9 附注 瓜蒌薤白白酒汤(《冯氏锦襄》卷七)。
3.10 摘录
张仲景的名方,可以缓解胸部疼痛,通治痰阻气滞、胸阳不振病症
在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了许多治疗胸部疼痛的经典名方,对胸阳不振、痰阻气滞引起的胸闷、咳唾喘息等病症,都会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但是在这诸多的药方中,这个方剂却被认为是最基础的代表方,它就是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白酒汤主要由瓜蒌、薤白、以及适量的白酒组成,药方的组成特别的简单,除了饮用的白酒,就只有两味中药,而且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见的植物,但就是这三种看似平常的东西,却对缓解胸部疼痛,治理痰阻气滞有着很好地效果。
瓜蒌薤白白酒汤中的瓜蒌不仅是农田常见的瓜果,其实也是有名的理气药,瓜蒌甘寒入肺,善于化痰散结、理气止痛。在《本草思辨录》中更是评价瓜蒌可以“导痰浊下行”,所以胸痹疼痛等证,都可以用它来调理。
薤白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小野葱的根,性味辛散,散则能通,所以薤白有着通阳散结、行气止痛的作用。这两味中药相互配伍,可以化解上焦胸中的痰浊,消散胸膈中的寒邪,疏通整个胸腔的气机,达到缓解胸部疼痛的效果。
绝大多数的方剂都是直接用清水来煎药,但是瓜蒌薤白白酒汤却特立独行,用了白酒。其实白酒辛散温通,不仅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还有着行气活血、增强行气通阳的功效。这个方剂虽然只有三味药,但是配伍得当,共同有着散结通阳、行气祛痰的作用。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主要功效是缓解胸阳不振、胸痹、痰气互结的症状。这里有个概念需要了解一下,那就是什么是“痹”?所谓“痹”,就是闭塞不通。气机在我们体内的各个脏腑游走,当全身的阳气聚集在胸腔,逐渐地向我们后背转移的时候,胸阳不振,阳气不能转化成阴气,津液水分也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长时间如此,便会凝聚成痰,痰湿困阻,因此引起胸中闷痛或者是后背疼痛,痰液的积聚也会导致肺腑的功能受阻,肺气的宣降失职,出现咳喘,短气懒言。所以,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方剂以调理胸阳不振为本,痰阻气滞为标,起着通阳散结、行气化痰的效果。
为什么瓜蒌薤白白酒汤会被成为是治疗痰阻气滞、胸阳不振这类病症的基础方?主要还是在于方药组成后的基础功能,而这个方剂则是行气化痰和通阳宽胸相互配伍,恰好可以起到行气祛痰、散结通阳的作用,而且这个方剂的药味组成还十分简单,针对性也很强。
很多具有行气祛痰、散结通阳功效的方剂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例如《金匮要略》中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在本方的基础上,增加了半夏,增强了化痰行气的作用,缓解患者的胸部疼痛;《金匮要略》中另一个方子枳实薤白桂枝汤,也是在本方中增加减药材,增强了通阳散结的功效,善于舒缓气机的运行,适用因为胸痹而引起气机郁滞比较严重的患者。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瓜蒌薤白白酒汤
[出处]《金匮要略》[组成]:瓜萎实一枚(24g),薤白半升(12g),白酒七升(适量)。
[用法]: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本方所治胸痹系由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所致。因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胸中阳气不振,津液不得输布,凝聚为痰,痰阻气机,故胸中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痰浊内阻,肺失宣降,而见喘促,短气,咳唾等。治宜通阳散结,行气祛痰。方中以瓜萎实理气宽胸,涤痰散结,为君药。薤白温通滑利,通阳散结,行气止痛,为臣药。两药相配,一祛痰结,一通阳气,相辅相成,为治胸痹之要药。佐以辛散温通之白酒,行气活血,增强薤白行气通阳之功。药仅三味,配伍精当,共奏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使胸中阳气宣通,痰浊消而气机畅,则胸痹喘息诸证自除。
[运用]:
1、本方是治疗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证的基础方剂。以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
2、若寒邪较重者,可酌加干姜、桂枝、附子等以通阳散寒;气滞甚者,可酌加厚朴、枳实以理气行滞;兼血瘀者,可酌加丹参、赤芍等以活血祛瘀。
3、冠心病心绞痛、非化脓性肋骨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胸阳不振,痰浊内阻见症者,可加减用之。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在组成、功用和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均有瓜蒌、薤白;同治胸痹,都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的作用。但瓜蒌薤白白酒汤以白酒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为主,用以治疗胸痹而痰浊较轻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中配有半夏,祛痰散结之力较大,用以治疗胸痹而痰浊较盛者;枳实薤白桂枝汤中配伍枳实、桂枝、厚朴三药,通阳散结之力尤大,并能下气祛痰,消痞除满,用以治疗胸痹而痰气互结较甚,胸中痞满,并有逆气从胁下上冲心胸者。
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痰堵肺中的方子;医生说:白酒不是现代白酒
人靠肺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从而达到气体的交换。
肺很是娇嫩,一有不舒服就咳,太热不行、太冷不行、太干不行、太湿不行。太干燥会干咳,会出血;太湿润了,会咳嗽,会生痰。
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津微上输到肺,再经过肺布散全身。如果肺中阳气不足,宣发肃降功能出现问题,那水饮就容易停聚在肺脏,如果未能及时排出,就水饮炼化为痰,痰堵肺内,影响呼吸,气堵在肺内,与痰交结在一起,更加影响肺的功能。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温补胸阳,宣肺祛痰。
瓜蒌薤白白酒汤是由瓜蒌、薤白。白酒组成的。
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的作用。
瓜蒌是开胸行气化痰的中药,平时用药痰多的情况,经常也会加一下瓜蒌。
薤白是一个辛温的中药,能通利胸阳,下气散结。
再加上白酒辛温,更加能帮助宣通胸中阳气的作用。
古代是用一升多的白酒,煮瓜蒌和薤白,煮到两百毫升左右。我们现代是用水来煎,加入适量的酒。
需要指出的是瓜蒌薤白白酒汤是出自东汉时期的张仲景,那时候的是没有纯净透明的高度白酒的,所以那时候说的白酒是现在的米酒或黄酒一类。
胸阳不振,胸中痰气交结,会出现胸闷、胸痛、背痛、咳嗽、咳痰、呼吸不畅、喘息、短气等表现。
瓜蒌薤白白酒汤是短时间用的,偏向于治标,不适合长期吃的,就是用于症状比较明显的时候,用来通一下胸阳,祛一下痰的。
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情况的一般病程比较久了。
胸阳长期不振,津液无法四布,五脏六腑无法得到充足的滋养,脏腑的功能多少也是会受到影响;胸阳不振的情况下,脾阳、肾阳一般也是受损了的。
比如有吃不下饭,没胃口,一吃冷的就拉肚子等情况,就需要兼顾脾阳,可以加上干姜、茯苓、陈皮、白术等健脾温胃的中药。
比如出现全身怕冷,腰膝酸软,五更泄泻等表现的,就需要兼顾肾阳,可以加上熟地、肉桂、附子、牛膝、杜仲等温补肝肾的中药。
如果胸中阳气明显不足,咳嗽没力气,胸背部冷痛,可以加上桂枝、厚朴、枳实、加强温阳,行气。
如果肺中痰非常多,就可以加上半夏、贝母、桔梗等来辅助排痰。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附注
附方 瓜蒌薤白半夏汤组成:瓜蒌实24g,薤白9g,半夏12g,白酒适量。用法: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主治:痰阻气滞之胸痹。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出处:《金匮要略》
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枳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的具体药方
四方都出自《金匮要略》,经方用量和当前用量悬殊很大,据考证其时一两约等于如今15g,一升约等于200毫升。如果没把握不可轻易尝试!①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实一枚〈约50g〉捣、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约35.g〉、白酒一斗〈十升约2000毫升,注意白酒既低度米酒〉。三味同煮取二升〈400毫升〉分温再服〈每日两次服尽〉。②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四枚〈约20g〉、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实一枚,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渣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③橘皮枳实生姜汤: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④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以水一斗〈2000毫升〉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原文如上,折算后的当前剂量供参考,再次提醒:没十成把握,万不可恣用!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介绍
瓜蒌薤白白酒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效。主治胸痹。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属胸阳不振,痰阻气滞者。
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枳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的具体药方
意见建议: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枳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是《伤寒杂病论》里用来治疗胸(心)痹的代表方。
1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实(捣)15克 薤白24克 白酒30ML【用法】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作两次服。【功效】:通阳蠲痰,行气宽胸。【主证】:痰瘀阻胸(心)阳痹证 胸痛,胸闷,以闷、痛并重为主,气短,气喘,胸痛引背,舌淡或紫,苔白而腻,寸脉沉迟,关脉紧明显。
2瓜蒌薤白桂枝汤:枳实9克 炙厚朴12克 薤白24克 桂枝9克 瓜蒌实15克 【用法】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三次温服 【功效】通阳行气,化瘀化痰【主证】气血瘀痰阻胸(心)痹证 胸痛,胸闷,胸满,以痛、闷、满具重为特点。或胸中痞痛,或喘,或喉中有痰,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而腻,脉弦或涩或沉紧。
3橘枳姜汤【组成】橘皮20克 枳实12克 生姜25克【功效】通阳理气,宽胸化痰【主证】气郁痰阻胸(心)痹证 胸痛,胸闷而满,以满闷为主,短气,或咯吐浊痰而色白,舌淡,苔薄,脉弦或紧。
4茯苓杏仁甘草汤【组成】茯苓12克 杏仁12克 甘草6克 【功效】通阳化饮,宣导气机【主证】饮邪阻胸(心)痹证 胸痛,胸闷,以闷为主。短气,或呕吐痰涎,量多而色白,或胸中似有饮动感,舌淡,苔滑,脉滑或沉或迟
瓜篓薤白白酒汤放水熬吗
不用放水
【方名】瓜蒌薤白白酒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实一枚(24g)、薤白半升(12g)、白酒七升(适量)。
【用法】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功用】通阳散结,豁痰下气:用于胸痹,证见胸背疼痛、痰多喘闷、气短不得卧,苔白腻而滑,脉沉弦者。
【方歌】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仍加半夏良。
【各家论述】《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薤白滑利通阳,瓜蒌润下通阴,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胸中阳也,而反痹,则阳不用矣。阳不用则气上下不相顺接,其津液必凝滞而为痰,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证见矣,脉紧沉迟为阳虚之验,故主以通阳。”
三味同煮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