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晨钟暮鼓的意思
- 2、“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
- 3、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晨钟暮鼓成语故事
- 4、晨钟暮鼓的意思及造句
- 5、晨钟暮鼓什么意思晨钟暮鼓怎么读
- 6、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
- 7、晨钟暮鼓的意思 晨钟暮鼓解释
- 8、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啊?
- 9、暮鼔晨钟是什么意思?
晨钟暮鼓的意思
闻钟声 烦恼轻
叩钟偈简谱
智慧长 菩提增
离地狱 出火坑 愿成佛 度众生
唵伽啰帝耶莎婆诃(三遍)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一字一叩)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一字一叩)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叩钟)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叩钟)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叩钟)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叩钟)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叩钟)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叩钟)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叩钟)
令我早证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叩钟)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罗心无动转
(叩钟)
南无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
(叩钟)
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叩钟)
叩钟偈简谱
叩钟偈简谱
(叩钟)
南无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叩钟)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叩钟)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叩钟)
南无清凉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叩钟)
南无峨嵋山银色界大行普贤王菩萨
(叩钟)
南无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观世音菩萨
(叩钟)
南无九华山幽冥界大愿地藏王菩萨
(叩钟)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华严海会佛菩萨
(一字一叩钟)
南无三洲感应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轻鸣三声)
暮叩钟偈
(口白)
愿此钟声超法界
铁围幽暗悉皆
扩展资料:
晨钟暮鼓
晨钟暮鼓,读音为chén zhōng mù gǔ,意思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出自唐·李咸用《山中》诗。
晨鼓暮钟
敲钟击鼓,确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但是并不在除夕之夜作为除旧迎新之举,而是每天早晚撞击。在城楼响起钟声鼓声,既可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佛教传人,寺内也敲钟击鼓,则是集众(僧徒)参禅的寺规。两者性质是不同的。
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老百姓都习以为常。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所写《李娃传》提到:“久之日暮,鼓声四起。姆曰:‘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一禁,即夜禁。鼓声一响,街上就禁止行人,违者称为“犯夜”,要受拘禁。
不过,在汉魏时期,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恰恰与唐代相反。汉蔡邕撰《独断》记:
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
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
滴漏是古代计时器具,根据刻度分夜漏和昼漏。夜漏尽,乃夜时将尽,天将明;昼漏尽,则日时将尽,夜已临。汉代击鼓迎晨,是因为鼓声振奋,催人劳作。早在先秦时期,鼓已作为壮音,出征先要击鼓,如《诗经·邶风·击鼓》所记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唐朝年间(804—850),日僧空海、圆仁等大师将梵呗请至日本大原生根,谓之“鱼山声明”。真鉴大师请至韩国,称之“鱼山”。故历史上曹植一直被尊为佛教音乐始祖,鱼山也成佛教梵呗标准“丛林腔”典范的代名词。
流失千年至今,经肩负传承使命的梵呗高僧永悟禅师正本清源,传承重辉,2008年6月成功申报,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全称“鱼山梵呗”。永悟法师重建的鱼山梵呗寺,享有“梵呗祖庭”之美誉,历来著有《鱼山声明集》《中国鱼山梵呗论文集》《鱼山梵呗声明集》《中国梵呗传承法要》等行世。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晨钟暮鼓
晨钟暮鼓的意思是早晨的钟声和晚上的鼓声。
另外晨钟暮鼓的几种用法:
一、常用来做一种氛围描写
晨钟暮鼓四字浓缩了时间,空间,物体和声音,同时“晨暮相对”“钟鼓相近”可以说十分巧妙。
例句:
宋朝欧阳修《庐山高》诗曰:“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写的是庐山的佛寺。佛寺清晨撞钟,傍晚击鼓,用以报时。
二、作为时间的推移
陆游《短歌行》就有“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之句。在这里表示时间的推移。
例句:
元朝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第二折也有“时间推移”的意思:“程婴,你只依着我便了,我委实的捱不彻暮鼓晨钟。”
三、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
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所写《李娃传》提到:“久之日暮,鼓声四起。姆曰:‘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一禁,即夜禁。鼓声一响,街上就禁止行人,违者称为“犯夜”,要受拘禁。
内容整理自《汉典》《古典》和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多指教
“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
晨钟暮鼓::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释义:暮:傍晚。晨:早晨 晚上打鼓,早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子: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近义词 暮鼓晨钟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击钟,夜来击鼓。
简单点说,就是古时候统一时间用的。
像西安,钟楼旁边不远处,就是鼓楼
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晨钟暮鼓成语故事
晨钟暮鼓拼音 [ chén zhōng mù gǔ ]
晨钟暮鼓的意思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晨钟暮鼓近义词
暮鼓晨钟、
晨钟暮鼓反义词
晨钟暮鼓出处
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晨钟暮鼓造句:
1、一如既往,内府之中相继传出了三声悠扬动人的钟声,听在耳朵里,仿佛听到了晨钟暮鼓般,精气神感受到清爽愉悦之意。
2、四合院格局的老宅院,十三家人是一个姓氏聚合的小社会,没有五柳为号,没有晨钟暮鼓,却几近于陶潜心中的世外桃源的和谐,又怎不让人回味
3、再说深山幽谷少林寺,每日晨钟暮鼓。
4、自出家以来,他每天青灯黄卷,早诵晚唱,晨钟暮鼓,自感沾山水之灵气,吸佛道之精华,已经六根清净,六尘不染,了却了一切尘缘
5、晨钟暮鼓惊醒多少江湖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无边苦海梦中
晨钟暮鼓的意思及造句
晨钟暮鼓的解释
读音: chén zhōng mù gǔ
释义: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自: 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晨钟暮鼓的成语接龙
晨钟暮鼓 → 鼓唇摇舌 → 舌战群儒 → 儒雅风流 → 流水无情 → 情同手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美中不足 → 足不出户 → 户枢不蠹 → 蠹国害民 → 民贵君轻 → 轻而易举 → 举一反三 → 三三两两 → 两袖清风 → 风卷残云 → 云消雾散 → 散马休牛 → 牛毛细雨 → 雨过天青 → 青红皂白 → 白日做梦 → 梦寐以求 → 求志达道 → 道听途说 → 说白道绿 →绿水青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晨钟暮鼓的造句
1) 节约,节约,母亲的口头禅如暮鼓晨钟,天天在耳边敲响。也作“晨钟暮鼓”。
2) 在倾尽了一生的阳光之后,遂悄然夹伴着丝丝的细雨,于晨钟暮鼓的敲韵下,洒落在香鼎遮掩、枝桠倒映的空阶上,完成生命中注定的腐烂。
3) 真想在繁华尽处,寻一处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4) 缪泉一席话义正言辞,有根有据,掷地有声,处处敲打在众人心中,犹如晨钟暮鼓。
5) 不用卷轻霜言喻,辰欢也知道他们已经到了百竹陵,那阵阵涛声仿若晨钟暮鼓一般,节奏韵律都有一股宁静心神的效果,他平生少见。
6) 然而,当君玄机欲要说出什么之时,梦璃那一声低喝宛如晨钟暮鼓般在君玄机耳边回荡,这才提醒了君玄机。
7) 一如既往,内府之中相继传出了三声悠扬动人的钟声,听在耳朵里,仿佛听到了晨钟暮鼓般,精气神感受到清爽愉悦之意。
8) 不必说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古色古香古城墙,晨钟暮鼓的钟鼓楼,也不必说幽静美丽的兴庆宫,庄严肃穆的历史博物馆,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单是小小的碑林,就让我感慨万分。
9) 晨钟暮鼓常盈耳廉洁自律挂心中。
10) 古人云:“晨钟暮鼓,惊醒多少名利之客。”。
11) 晨钟暮鼓常盈耳,激浊扬清治源头。
12) 既然进了寺院,就得尽快熟悉这种晨钟暮鼓的生活。
13) 佛寺林立,佛徒众多,晨钟暮鼓,香烟燎绕,颇引一些虔诚僧众来此观光求法。
14) 在万年寺住了几日,晨钟暮鼓,明月孤云,很有一种清寂寥落、超凡脱俗的感觉。
15) 每当我想坏事时,就会想起妈妈对我的晨钟暮鼓的叮咛。
16) 晨钟暮鼓:每当我想坏事时,就会想起母亲对我的晨钟暮鼓的叮咛。
17) 他隐居寺院后,岁月就随着晨钟暮鼓而一天天消逝了。
18) 我们于晨钟暮鼓挥洒青春的激情!
19) 佛院寺庙不比市井繁华,整日对着晨钟暮鼓、贝音梵唱,真真难为季伦你这位热血男儿了。
20) 一道刺眼的金光忽地照亮原本漆黑的空间,晨钟暮鼓佛音阵阵,祥和宁静的气息将韩啸周身阴柔的气息驱散,瞬间仿佛置身于阳光下。
21) 晨钟暮鼓般的意境,若是生在心里便会一生追求,可是这种意境如果生在灵魂里,那会怎样?最后一切终究是梦幻,恰如那东流水,尽覆了迷茫中的一丝清明。
22) 入佛岂是儿戏?既然入了佛,就要一生晨钟暮鼓,忘却尘世间的繁华。
23) 巫的话就如晨钟暮鼓一般,直接震散了王莫的思想观。
24) 大慈大悲大悲山大悲庙,一朝成为废墟,梵音不再有,晨钟暮鼓亦消声。
25) 一声过后,又有百声千声相和,汇成一道洪流,直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
26) 传统文化相融合,让浸润在古道苍柏、晨钟暮鼓的流风遗韵中的西安交大异伦骏茂。
27) 俗话说,晨钟暮鼓,不过这个世界里,却是暮钟晨鼓,也不知道有什么说道。
28) 繁华尽处,你是否愿与他晨钟暮鼓,细水长流。
29) 再说深山幽谷少林寺,每日晨钟暮鼓。
30) 老平的话犹如晨钟暮鼓一般撞击在袜子的心上,袜子的眼神当即就散了神,回到了过去?心里震惊了一阵,便又平复了下来。
看了晨钟暮鼓内容的人也喜欢:
1. 带有钟的成语
2. 描写语言的成语并解释
3. 晨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4. 早上敲钟晚上打鼓打一成语
晨钟暮鼓什么意思晨钟暮鼓怎么读
晨钟暮鼓什么意思?晨钟暮鼓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简 拼:czmg
成语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出处: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成语例句: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繁体写法:晨钟暮皷
注音:ㄔㄣˊ ㄓㄨㄙ ㄇㄨˋ ㄍㄨˇ
晨钟暮鼓的近义词:暮鼓晨钟 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使人警悟的言 语。“晨钟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the matin bells and vesper drums--daily call to religious life
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例句: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晨钟暮鼓的意思 晨钟暮鼓解释
1、晨钟暮鼓,读音为chén zhōng mù gǔ,意思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出自唐·李咸用《山中》诗。
2、古文引证:宋·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3、例句:导师一席话如晨钟暮鼓,撞击着我的心扉,使我恍然大悟。
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啊?
说的是寺院的钟鼓声和念佛念经声,惊醒了在苦海追逐名利的迷途人,使他们能回头不再去追求虚幻的名和利,珍惜短暂的生命去修行佛法,返迷归真,离苦得乐。
世人大多是梦迷人,不知生而何来死而何去,不信因果,不懂离苦的途径。一味追求那虚无的名利,不知生老病死谁也不能逃脱,不知有生就有灭,唯有佛性永恒。
糊涂生糊涂死,随业流转轮回六道,苦不堪言,却不知回头。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早日修行,不枉人身。
晨钟暮鼓是寺院动静,一般寺院生活。
晨钟暮鼓
【拼音】
chén zhōng mù gǔ 【含义】
寺庙中早晚用钟鼓报时,早晨撞钟,黄昏击鼓。形容僧尼孤寂单调的生活。也用以比喻令人警觉醒悟的话语。
【示例】
① 冯英子《“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是多么有力的呼唤,多么激动的号召,它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
② 郑逸梅《老上海孙玉声》:“有了这些真实资料,在书中尽情揭发,借以警惕青年,作为晨钟暮鼓,用心亦属良苦。”
【出处】
① 宋·欧阳修《庐山高》诗:“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② 宋·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另见】
① 暮鼓晨钟
暮鼔晨钟是什么意思?
解 释: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使人警悟的言语,也形容时光推移。“晨钟”也作“朝钟”。
出 处:南北朝·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用 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示 例: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数种祸惊心惨目,述阴谋~。”
近义词:暮鼓朝钟
故 事 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晨钟暮鼓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释义: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上敲钟,以报时后因以“晨钟暮鼓”谓时日推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子: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近义词 暮鼓晨钟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击钟,夜来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