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打一成语是什么
- 2、???????? 打一成语?
- 3、打一字的成语谜语
- 4、打一成语是什么
- 5、猜成语。(打一成语)谜底是什么?
- 6、打一成语的谜语
- 7、打四字成语什么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成语
- 8、打一四字成语
- 9、打一个成语是什么
打一成语是什么
成语: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
有头有尾
蛇头蛇尾
一刀两段
124356789--打一成语 颠三倒四
33322--打一成语 三三两两
3.5--打一成语 不三不四
5 10 --打一成语 一五一十
12345609--打一成语 七零八落
???????? 打一成语?
你好!
成语是:一鸣惊人
【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国家、集体
【近义词】: 一举成名、一步登天、名满天下
【反义词】: 身败名裂、臭名远扬、丢人现眼
应该是 衣食父母
谜底: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
【拼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解释】: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举例造句】: 一鸣惊人,实在是出乎意外。 ★ 郭 沫 若《革 命 春 秋 · 创 造 十 年 续 篇》
【拼音代码】: ymjr
【成语繁体】:
【成语注音】: 一 ㄇ一ㄥˊ ㄐ一ㄥ ㄖㄣˊ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辨形】: 鸣,不能写作“呜”。
【近义词】: 一举成名、一步登天、名满天下
【反义词】: 身败名裂、臭名远扬、丢人现眼
【歇后语】: 立春响雷;半夜里放炮
【灯谜】: 最大的叫声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表现
【英文】: amaze the world with a single brilliant feat
【故事】: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打一字的成语谜语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 打一字的成语谜语,欢迎阅读。
打一字的成语谜语 篇1 1.一马平川 解析:“一马”和“平川”,
2.一往无前 解析:一个“往”字没有前面,即“主”字。即“驯”字。
3.一字之师 解析:“之”就是到达、变成的意思,什么字加上个“一”字就会变成个“师”字呢?当然是“帅”字啦。
4.一步登天 解析:什么字让“一”字走过来登上去就变成个“天”字呢?当然是“大”字啦。
5.一针见血 解析:某字别上一针就会出现一个“血”字,即“皿”字。
6.有目共睹 解析:有“目”和它在一起就成了“睹”字,即“者”字或者是“焦”,因为“瞧”与“睹”近义。
7.一叶障目 解析:一叶障在目上,即“自”字。
8.一字千金 解析:“千斤”为“少女”,一个字就是千斤,即“妙”或“钎”字。
9.不拘一格 解析:“不”字拘泥于“一”字和方格(口),即“呸”字。
10.口若悬河 解析:“口”若悬上则为“河”,即“汀”字。
11.择木而栖 解析:择取一个“木”字就变成了“栖”字,即“西”字。
12.日积月累 解析:积累“日”和“月”,即“明”字。
13.三十而立 解析:由“三十”而且还有“立”字组成,即“莘”字。
14.文武双全 解析:斌。
15.充耳不闻 解析:补充上一个“耳”字,反倒“不闻”(聋)了,即“龙”字。
16.引火自焚 解析:引入一个“火”字自然就成了个“焚”字,即“林”字。
17.大开眼界 解析:睁大眼睛的意思,即“瞪”字。
18.饥不择食 解析:“饥”字中不要“食”,即“几”字。
19.乌合之众 解析:“乌”(黑)字,再加上“众”(多)字,即“黟”字。
20.头重脚轻 解析:上面重下面轻,即“炭”字。
21.晕头转向 解析:“晕”字的“头”转移了个方向,即“晖”字。
22.闻风而动 解析:“票”加上“风”成了“飘动”的“飘”,因而是“票”字。
23.出口成章 解析:“吝”字剔出个“口”字成了个文章的“文”因而是“吝”字。
24.半路出家 解析:半个“路”字走出了“家门”,即“阁”字。
25.交头接耳 解析:“交”字为头,再接上一个“耳朵”,即“郊”字。
26.白头偕老 解析:“白”字的头再加上“古老”,即“舌”字。
27.半推半就 解析:“推”和“就”两个字的各一半,即“扰”或“掠”。
28.水落石出 解析:“水”字落在下面,“石”字出来了,即“泵”字。
29.走马观花 解析:马走失了就能看到花(华)了,即“骅”字。
30.白璧无瑕 解析:“白璧”即“白玉”,因而是“皇”字。
31.画龙点睛 解析:有“龙”有“睛”(目),即“眬”字。
32.近水楼台 解析:“亭”即是楼台,因而是“渟”字。
33.有声有色 解析:“黯”字中有黑色还有声音,因而是“黯”。“白”既表白色又表道白,因而也可以是“白”字。
34.众矢之的 解析:显然是靶子,因而是“靶”字。
35.如鱼得水 解析:“鱼”得“水”,即“渔”字。
36.食古不化 解析:吞食“古”而变得顽固不化了,即“固”字。
37.移花接木 解析:移来“花”(华)与“木”相接,即“桦”或“椛”字。
38.小心翼翼 解析:“小”字之心再加上两个小翅膀,即“水”字。
39.手到擒来 解析:“手”到了,“擒”字就出来了,即“禽”字。
40.非驴非马 解析:驴马杂交的.变种,即“骡”。
41.唇齿相依 解析:“唇”(口)与“齿”(牙)紧挨着,即“呀”字。
42.措手不及 解析:“措”字,“手”没有来到,即“昔”字。
43.独具匠心 解析:仅仅具有“匠”字之心,即“斤”字。
44.言多必失 解析:多出个“言”字必将成“失误”,即“吴”字。
45.开源节流 解析:将“源”字分开,把“流水”节去,即“原”字。
46.前功尽弃 解析:将“功”字的前半部弃去,即“力”字。
47.黯然失色 解析:“黯”字,然而却失去了其中有色的部分,即“音”字。
48.有口难言 解析:有了个“口”字,就变成个“哑巴”了,即“亚”字。
49.别有用心 解析:有“别”(分)字,也用有“心”字,即“忿”字。
50.单刀赴会 解析:“刀”字去找“会”字,即“刽”字。
51.舍己为人 解析:舍去“己”(我),就成了“人”,即“俄”字。
52.出言不逊 解析:“言”字剔出,则为“不逊”(狂),即“诳”字。
53.西装革履 解析:何字西边装上个“革”字,就变成了“履”(鞋),即“圭”字。
54.同流合污 解析:同“流水”结合就变成了“污”字,即“亏”字。
55.各不相让 解析:同时含有“个”、“个”、“争”的字,即“筝”字。
56.言而有信 解析:有“言”,而且有“信”(柬),即“谏”字。
57.无以复加 解析:没有“以”字后,就只剩两个加号(艹)了,即“苡”字。
58.星星之火 解析:加上“星”(·)、“星”(·),就变成了“火”字,即“人”字。
59.恻隐之心 解析:“恻”字,隐匿去其中的“心”字,即“则”字。
60.推心置腹 解析:“推”字之心(亻)和“置”字之腹(十),即“什”字。
打一字的成语谜语 篇2 哑巴聚会(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指手划脚
大肚婆踩高跷(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铤而走险
活埋土地公(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死得其所
老乞丐终日吃豆腐(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一穷二白
一个人练台词(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自言自语
狐狸精败给关二爷(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邪不胜正
屌丝成了大富豪(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一步登天、平步青云。
最细的针(打一成语) —— 谜底: 无孔不入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自讨苦吃
鲁智深讨债(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气势汹汹
七仙女下凡(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神不守舍
水盆里边按葫芦(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此起彼落
活蹦乱跳的跳蚤(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不知去向
蜜蜂钉在挂历上(打一成语) —— 谜底: 风(蜂)和日丽(日历)
绸缎被子黑心棉(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表里不一、虚有其表。
抱着百万大钞跳楼(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爱财舍命、爱财如命。
茅房里边挂口钟(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有始有终
瞎子女婿拜见胖子岳父(打一成语) —— 谜底: 有眼不识泰山
打一字的成语谜语 篇3 鼻孔看人(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有眼无珠
清水洗玻璃(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一尘不染
花心大萝卜(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摇摆不定
坟场上的酒鬼(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醉生梦死
天上掉下个凤姐(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无妄之灾
模仿别人的样子(打一成语) —— 谜底: 东施效颦
电影里的小夫妻(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有名无实
日食月食(打一成语) —— 谜底: 日月合璧
吸血鬼晒太阳(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无影无踪
脖子前的大刀(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危在旦夕
显摆(打一成语) —— 谜底: 招摇过市
大太阳天打爆雷(打一成语) —— 谜底: 晴天霹雳
一人上战场(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孤军奋战
同等尺寸的杯子(打一成语) —— 谜底: 统一口径
冬天里的蚊子(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销声匿迹
瘸老头与瞎太婆(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相依为命
菜市场买卖(打一成语) —— 谜底: 斤斤计较
头顶太阳(打一成语) —— 谜底: 夏日炎炎
带水袖做动作(打一成语) —— 谜底: 长袖善舞
深山中的瀑布(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放任自流
打一成语是什么
是打一成语
你的问题有误。采纳后重发。
问题有误吧
打一成语:
倒打一耙、打成一片、倒打一瓦、一网打尽、一棍子打死、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千日打柴一日烧、千棰打锣,一棰定声
猜成语。(打一成语)谜底是什么?
谜面:化妆学(打一成语)
谜底:谈何容易
【成语】:谈何容易
【拼音】:tán hé róng yì
【解释】: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
【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汉书·东方朔传》:“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示例】:说的,~,他肯由你要回,方才不带他们去了。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回
1.家喻户晓(打一成语) —— 谜底: 无所不知
2.乒乓球比赛(打一成语) —— 谜底: 你来我往
3.清真食品味道好(打一成语) —— 谜底: 回味无穷
4.欲上月宫折桂枝(打一成语) —— 谜底: 高不可攀
打一成语的谜语
导语:民间风格的猜谜多以百姓常见、熟悉的事物为谜材,谜面语言朗朗上口,易记易传。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成语谜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最大的差别打一成语--天壤之别 2、 最多的颜色打一成语--万紫千红 3、 最难说的话打一成语--难以启齿 4、 最大的家打一成语--四海为家 5、 拔河比赛屡战屡败(打一成语)--有进无退 6、 云长娶媳嫁女(打一成语)--关门大吉 7、 最宝贵的话(打一成语)--一字千金 8、 难以启齿(打一成语)--祸从口出 9、 一看吓一跳(打一成语)--触目惊心 10、给动物穿袍戴帽(打一成语)--衣冠禽兽 1、 囫(打一成语)--不拘一格 2、 腿最长的人(打一成语)--一步登天 3、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打一成语)--飞龙在天 4、 人口普查(打一成语)--国计民生 5、 张仪助秦游说六国(打一成语)--横行霸道 6、 石油钻井(打一成语)--急转直下 7、 江面冰封难行船(打一成语)--融会贯通 8、 最短的季节打一成语--一日三秋 9、 一切错误归他人(打一成语)--好自为之 10、 闭月羞花(打一成语)--两全其美 11、 慢行有好处(打一成语)--欲速则不达 12、 小人常戚戚(打一成语)--皆大欢喜 13、 择其善者而从之(打一成语)--好为人师 14、 短处经常说(打一成语)--不足挂齿 15、 最深的呼吸打一成语--气吞山河 1、 陶恭祖三让徐州(打一成语)--推崇备至 2、 一对耗子狭路相逢大干一场(打一四字成语)--两鼠斗穴(穴:地势险狭之处) 3、 味蕾有病(打一成语)--食不甘味 4、 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半路出家 5、 卧倒(打一成语)--五体投地 6、 飞机上放鞭炮(打一成语)--响彻云霄 7、 农民种的菜(打一四字成语)--土生土长 8、 徐庶进曹营打一成语--一言不发 9、 休闲种萝卜猜一成语--息事宁人 10、偷瞄露 *** 姑娘(打一成语)--随波逐流 11、蒲公英落地(打一成语)--一声不响 12、最有学问的人--文江学海、道山学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13、抱着黄金出门(打一四字成语)--犹豫不定 14、一死囚在椅子上排队等枪决(打一四字成语)--坐以待毙(“椅”谐音“以”) 15、狐狸精遇上孙猴子(打一四字成语)--邪不压正 16、 遁入空门(打一成语)--俗不可耐 17、 夜涨八月潮(打一成语)--暗送秋波 18、 汕(打一成语)--半壁江山 19、 夜话(打一成语)--不可同日而语 20、 丈夫喝出啤酒肚,妻子总穿减肥裤。(打一成语)--重男轻女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打四字成语什么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成语
1. 四字猜成语大全 发廊没生意,吵架发脾气(打一成语) —— 谜底: 无理取闹
容易(打一成语) —— 谜底: 改头换面
香山庐山都爱恋(打一成语) —— 谜底: 脉脉含情
不正的门和有只耳朵的路(打一成语) —— 谜底: 歪门邪道
捏死蚂蚁(打一六字成语) —— 谜底: 不费吹灰之力
狡猾之徒夭亡,嫦娥之宠涕零(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狐死兔泣
最长的寿命 —— 谜底: 寿比南山、寿山福海、河清人寿
脱了裤子看电视(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有眼无珠
老战友(打一成语) —— 谜底: 总角之交
鲁比克方块(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拨乱反正
三混混他哥,大混混他弟(打一成语) —— 谜底: 二流子
骗自己的小偷(打一成语) —— 谜底: 掩耳盗铃
病谜住院猜一成语 —— 谜底: 养虎为患
汕(打一成语) —— 谜底: 半壁江山
尽量去(打一成语) —— 谜底: 全力以赴
捏紧鼻子吃榴莲(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忍气吞声
百雀羚抹嘴巴(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油腔滑调
滴水穿石(打一个成语) —— 谜底: 泵
聋哑人聊天(打一成语) —— 谜底: 翻手为云(古文里云是说的意思)
两个人合谋已久(打一成语) —— 谜底: 从长计议
买了机票 (打一成语) —— 谜底: 有机可乘
养得鸡没有隔壁家养的鸡大(打一成语) —— 谜底: 技不如人(鸡不如人)
相扑(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赤膊上阵
2. 看图猜四字成语答案及图片
鱼目混珠、水滴石穿、东张西望、指鹿为马、只手遮天、一目十行、胆小如鼠、狐假虎威、沉鱼落雁、天旋地转、出水芙蓉、雾里看花、岿然不动、蛇蝎心肠、五颜六色、水天一色、出口成章、龇牙咧嘴、昂首挺胸、四通八达、网开一面、命悬一线
【鱼目混珠】
不少商人想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只见大师走到画作前一看,就说:「这是鱼目混珠的假画!」
我们要抵制仿冒品,绝不允许鱼目混珠,侵犯智慧财产权。
【水滴石穿】
他辛苦了好几年,终于水滴石穿,完成这部钜着。
他认为谈恋爱要有水滴石穿的功夫,磨久了自然会有成果。
别看我们现在很不强大,只要我们坚持努力,总会水滴石穿,取得成功。
【东张西望】
上课的时候要聚精会神,不能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小明平时上课不注意听讲,总是东张西望,可一到考试就什么也不会,坐在那左顾右盼。
妈妈给我讲故事,我东张西望,妈妈生气了,问我讲了什么,我答不上来。
3. 四字词语有哪些 和风细雨、东山再起、热火朝天、不由自主、火烧眉毛、青山绿水、取长补短、冷言冷语、安居乐业、白日做梦、先入为主、你追我赶、一言为定、一表人才、自以为是、五花八门、舍己为人、植树造林、春风化雨、头头是道、十字路口、一心一意、安身立命、百花齐放、风和日丽、快言快语、旁若无人、古今中外、一路平安、一事无成念念不忘、众多非一、张三李四、风平浪静、走马观花、面目全非、十指连心、莺歌燕舞、红男绿女、助人为乐、贪生怕死、千人一面、落花流水、炎黄子孙、明明白白、马到成功、答非所问、千军万马、一团和气、一五一十、长年累月、三心二意、再三再四、山清水秀、古往今来、白手起家、毛手毛脚、百发百中、自由自在、人来人往冬虫夏草、星星点点、春暖花开、落地生根、回天无力、先人后己、常来常往、语重心长、顶天立地、乐极生悲、瓜田李下、坐井观天、大吃大喝、狗急跳墙、别有洞天、心直口快、先来后到、美中不足、鸟语花香、面红耳赤、诗情画意、南来北往、窗明几净、天网恢恢、天罗地网、多种多样、满面春风、十全十美、非亲非故、张灯结彩目中无人、骑马找马、多多少少、水深火热、喝西北风、弱肉强食、万众一心、名胜古迹、五谷丰登、七上八下、显而易见、一鸣惊人、弯弯曲曲、奇形怪状、实话实说、另眼相看、耳聪目明、隐隐约约、刨根问底、川流不息、九牛一毛、志同道合、过眼云烟、繁荣昌盛、一知半解、单刀直入、众志成城、活蹦乱跳、天寒地冻、勾心斗角哄堂大笑、后继有人、两面三刀、推陈出新、尺有所短、一年一度、航天飞机、蹦蹦跳跳、神话故事、丰功伟绩、八仙过海、小题大做、宇宙飞船、指手画脚、脱口而出、千家万户、四面八方、怦然心动、自始至终、二话不说、欣欣向荣、枯木逢春、自取灭亡、出尔反尔、惊涛骇浪、灵丹妙药、滴水穿石、雨过天晴、井底之蛙、一动不动枝繁叶茂、求之不得、叫苦连天、脚踏实地、漫不经心、天高云淡、寸有所长、度日如年、五彩缤纷、独树一帜、探头探脑、春华秋实、举世闻名、鹅毛大雪、纹丝不动、省吃俭用、千变万化、寿比南山、无边无际、呼风唤雨、焦头烂额、大显身手、龙飞凤舞、漫山遍野、千秋万代、代代相传、卓尔不群、甜言蜜语、轰轰烈烈、少数民族日积月累、凤毛麟角、斤斤计较、画龙点睛、吞吞吐吐、少年儿童、面面相觑、朝思暮想、聚精会神、魂牵梦萦、大名鼎鼎、数不胜数、名列前茅、密密麻麻、铺天盖地、乘风破浪、妙不可言、心急火燎、完整无缺、斩钉截铁、姹紫嫣红、口是心非、若隐若现、专心致志、东张西望、掩耳盗铃、步步登高、议论纷纷、首屈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3626466一指、背水一战。
4. 求成语,什么成语都可以,最好是4字成语 1.描写颜色的成语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翠 *** 流 姹紫嫣红 五光十色 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2.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3.描写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垂头丧气
4.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心慌意乱,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心烦意乱,心粗胆大,心乱如麻,心如刀割 横眉冷对
5.描写景色的成语
水天一色、郁郁葱葱、青山绿水 、山青水秀、湖光山色、江山如画 、春暖花开、春雨绵绵、桃红李白、百花争艳、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万紫千红、万物复苏、含苞欲放、花枝招展、五彩斑斓、桃红柳绿
5. 是什么四字成语 联袂而至 比喻一同来到。
随踵而至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1、“()()而至”的成语如下: 接踵而至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形容行动迅速。
无胫而至 犹无胫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
2、没有“()以计()”的成语,常见的“难以计数”不是成语,含“以计”的成语只有一个。 联翩而至 形容人接连来到。
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闻风而至 一听到消息就来。
蜂拥而至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以计代战 yǐ jì dài zhàn 【解释】用计谋来代替阵前的交战。
打一四字成语
打一四字成语:倒打一耙
倒打一耙,汉语成语,拼音是dào dǎ yī pá,意思是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责,反而指责对方。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反咬一口。
成语辨析
【近义词】:反咬一口、恩将仇报、混淆是非。
【反义词】:以德报怨、是非分明。
造句
1、他非但不认错,还倒打一把。
2、搞谋诡计的人总爱倒打一把。
3、这“倒打一耙”是猪八戒的看家本领。
4、猪八戒败阵一倒打一耙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5、猪八戒败阵一一倒打一西游记歇后语。
6、说多了,人家还倒打一耙,说你怎么怎么了。
7、做了恶事,还反倒打一耙,而且视百万人命如空气的态度,让人惊悚8、如今他们的后人回鹃落难,唐朝不但不给予帮助,还趁机倒打一耙9、相反,它被反斥为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的倒打一耙。
10、明明是你不负责任发生了事故,怎能倒打一把,说是别人造成的呢?
11、这“倒打一耙”是猪八戒的看家本领。那件事明明是他干的,他不但不认错,反而倒打-
把,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
12、老公:倒打一把!今天不是说好你给我打电话的嘛。结果我等了一天,还是我打给你的。
13、一百信贷危机来袭后,保时捷的还债能力受到了严重打击。
14、你到处开新贴,明明是你自己与俺比幸福,还倒打一耙,歪扯一些鬼话来比幸福!
15、那件事明明是他干的,他不但不认错,反而倒打一把,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
16、那件事明明是他千的,他不但不认错,反而倒打一耙,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
17、天下文章一大抄,是*文人的习惯。只要你抄出水平,抄出技巧,就是原作者也告不倒你更高竿的,还可以倒打一耙。李鬼打败李逵也不算什么稀奇事了。
18、一百零枝头雪含春,贼喊捉贼,站务告黑状嘿,你这个老女人,竟敢恶人先告状,贼喊捉贼,倒打一耙,杀人的喊救命。
19、真心觉得这种老年人穷怕了,头脑不清,儿子一家尽心尽力地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到了分钱的时候却倒打一耙,说尽儿子的坏话。
打一个成语是什么
大打出手
dà dǎ chū shǒu
【解释】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出处】《南京印象》:“这儿在三天前正是大打出手的地方,而今天却是太平无事了。”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大动干戈、短兵相接、龙争虎斗
【反义词】偃旗息鼓、鸣金收兵、风平浪静、握手言和
【例句】这个人脾气暴躁;常常是言语未落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