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拯不救岳飞原因曝光,包拯不救岳飞原因曝光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9 07:22:22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包拯为什么不救岳飞?

不是一个时期的。你怎么不问,海瑞为啥不救袁崇焕。
因为包拯和岳飞不是同一个时空的人;所以救不了。
岳飞生于公元1103年,终于公元1142年。包拯生于999年,终于1062年。
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包拯,字希仁,男,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
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不救岳飞原因曝光是什么?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包拯死后约40年岳飞才出生,这就是包拯不救岳飞的根本原因。你是不是“关公战秦琼”的故事听多了?弄出这个惊人的历史研究发现成果,佩服!
说到宋朝就不得不说包拯等人了,还有这个岳飞,都是在宋朝时代都非常知名的历史人物了。包拯和岳飞其实并不在同一个时代,一个在北宋,一个在南宋。包拯是北宋名臣,据考据其生活的时间是公元999年-1062年7月3日;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他生活的时间据考是公元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在包拯死了41年之后,岳飞才出生,所以包拯怎么救?戏剧、评书等文艺作品曾把宋朝的清官包拯演绎成包青天,说他是从小没了爹娘,是兄嫂养大的苦孩子。
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出身于殷实的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的父亲包令仪曾在宋太宗时代任职刑部侍郎。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三十六岁那年出任天长县知县。
因断案出名,庆历元年(1040年),四十岁的包拯调任端州(今属广东肇庆)知府,后屡次升迁,先后任职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开封府尹、枢密副使等官职。
包拯在任内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执法严格,扬善惩恶,任职开封府尹期间,京师奸佞大为收敛,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包拯是春秋时代楚国忠臣申包胥的三十五世孙,祖父包士通是耕读为家的平民百姓,父亲包令仪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任职刑部侍郎。包拯有两个哥哥,大哥包莹、二哥包颖均过早去世,他自然成了包家传宗接代的独苗。
为了陪伴父母,包拯十余年不离开家乡,父母去世后,又守孝三年,直到三十多岁才离开家乡踏上仕途。
包拯有一妻一妾,妻子董氏生长子包繶[yì],先于父亲去世,包繶妻子崔氏生子包文辅,不幸夭折。
包拯不忍心看着儿媳崔氏孤苦伶仃过一辈子,就劝她改嫁,但崔氏却发誓不离开包家:“生为包妇,死为包鬼,誓无它也!”
包拯五十九岁再得一子,即次子包绶,是他的小妾孙氏所生。
可惜这个孩子五岁的时候,六十四岁的老爹就去世了。
包拯临死前,将小妾孙氏遣回娘家,嘱托儿媳崔氏抚养包绶,崔氏对小叔子视若己出,抚养他长大成人,包绶对嫂子“以母礼侍之”,称呼嫂子为“嫂娘”。
后人把这段历史移花接木到了包拯身上,以讹传讹,包拯就被传言说成是个没娘的孩子了。岳飞被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主政者重文轻武,总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在宋高宗跟宰相秦桧那里,就变成了妥协投降的和谈政策了,南宋广大君臣的软弱屈膝跟岳飞的强硬抵抗主张水火不容,必然要受到南宋权臣的排斥与打压。
其二,宋朝赵太祖起家于五代时期后周武将,自然对五代时期武将动辄自立为帝的事非常敏感,杯酒释兵权后,一直采取重文轻武的策略,让文官掌握调兵权,武将掌握练兵权,文官级别比武官高,将帅与士兵频繁调动,难以形成稳定的隶属关系,防止了武将拥兵自重或者叛乱。靖康之变后,武将集团在抗金过程中逐渐势力壮大,在朝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官集团跟宋朝皇帝都不愿意看到武将势力坐大,必然联手打压武将集团。
其三,宋高宗是在宋徽宗与宋钦宗被俘后被立为皇帝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秦桧也是宋高宗认命的丞相,他们君臣得势都是靖康之变后的权宜之策,而岳飞打着雪靖康之耻的旗号,想迎回徽钦二宗,这已经犯了宋高宗与秦桧的大忌,徽钦二宗回来,宋高宗势必要让位与父兄,甚至性命难保,这种结果,宋高宗与秦桧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宋高宗与秦桧必然会联手阻止岳飞北伐迎回二帝。
其四,宋高宗让岳飞北伐,只是想打击一下金军,适可而止,就撤军。而岳飞性格倔强固执,太过自我,在宋高宗十几道令牌召其撤军时,岳飞却拒不执行,这就是抗命,宋高宗必然愤怒,同时岳飞手握重兵威信极高,况且要迎回二帝,这让宋高宗感到无比的恐惧,直接促成了高宗与秦桧提前动起了杀心,最终被害死,一代抗金英雄就此陨落。
包拯不救岳飞的原因太简单了,不是不救,是救不了,没法救。
因为岳飞需要救的时候,包拯已经去世好几十年了。
包拯的生卒年代是999年~1062年。而岳飞的生卒年代是1103年~1142年。
就是说,包拯去世41年后,岳飞才出生。岳飞面临生存危机时,包拯已经去世80年了。
你让包拯怎么救岳飞?
包拯不救岳飞的原因曝光是岳飞没有穿越,两人不是一个时代的。
包拯和岳飞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包拯去世的时候岳飞还没有出生,所以不不在包拯不救岳飞这种情况。
因为包拯和岳飞不在一个时代。
包拯和岳飞不在同一个时代,包拯在北宋,岳飞在南宋。包拯是北宋名臣,据考据其生活的时间是公元999年-1062年7月3日;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路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他生活的时间据考是公元1103年3月24日至1142年1月27日。
岳飞之死
还有一种说法是岳飞是被毒死的,之后又被砍掉脑袋,这种说法在《三朝北盟会编》中有记载,里面记载说:侯(岳飞)中毒死,枭其首,卒葬临安菜园内。
这种说法比拉肋而死更加悲惨,因为前一种最起码还可以留全尸,而后一种则是身首分离,按理说宋高宗在圣旨里的说法是:“岳飞特赐死。”应该会留全尸,这样比较体面,不至于被砍头,无论如何岳飞的死法都可以说是非常悲惨的。

包青天为什么不救岳飞

因为两人不在一个时期。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人,而岳飞是南宋时期,两人不在一个时期。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
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
直到景_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包拯为什么不救岳飞

包拯不救岳飞是因为两人不在一个时代,包拯生活在北宋,岳飞生活在南宋。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考中进士,但为了侍奉年迈的父母而辞官在家。庆历三年(1043),被大臣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为监察御史。庆历五年(1046)出使辽朝,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奏请免除了七个州的河桥竹索税,还请求分发土地给百姓耕种,以及准许解盐通商买卖。在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最激烈之时甚至上奏直接指责皇帝。由于包拯敢弹劾,上出现了“包弹”的谚语。
皇祐四年(1052),任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请求转移河北军队到内地,未果。嘉祐元年(1056),升任开封府知府。在任期间,包拯了诉讼,又因在开封不惧权贵、执法严峻而威名震动。后升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等重要职位。由于其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又被称为“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病逝于开封,终年64岁。被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包拯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被称誉为“包公”、“包青天”等。包拯的形象被后世民间不断演绎,被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的塑造,衍生出许多轶事传说,有小说《包公案》、《三侠五义》,戏曲《陈州粜米》等大量的作品问世。包拯甚至被神化,在中国民间宗教中传其为文曲星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之一。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宋朝抗金名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在北宋末年投军,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南宋王朝建立,他上书指责黄潜善、汪伯彦等,反对南迁,被革职。后改从王彦,与金兵战于太行山;复随宗泽守卫开封,任统制。
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在此十余年间,岳飞率领岳家军与金军进行过数百次大小战斗,收复建康,平农民叛乱,功勋卓著。绍兴十年(1140年),金太祖四子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城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绍兴和议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绍兴十二年(1142年),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冤死,时年三十九岁。被宋孝宗平反,追谥武穆、后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故后人称呼岳武穆、武穆王、岳忠武王。
岳飞统帅的军队严明,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并且训练严格,被百姓称为“岳家军”。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并著有《武穆遗文》(又称《岳忠武王文集》)传世。

包拯不救岳飞原因曝光是什么?

包拯和岳飞不是同一时期的人,包拯救岳飞,犹如关公战秦琼,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包拯是北宋时期名臣,死于1062年,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生于1103年,就是说包拯去世后41年岳飞才出生。岳飞被害是1142年,距离包拯去世已经80年。因此,对于岳飞被害,包拯在天之灵只有洒泪叹息而已,又岂能相救!
【扩展】
包拯,生于999年5月28日,逝于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杰出清官代表。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不阿,其出任公职时,务求忠诚厚道、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不爱乌纱只爱民”,深受百姓敬仰。他断案英明刚直,民间多有作品描述其断案故事,如《包公案》等。1062年,包拯因患病逝世,终年64岁。他去世的噩耗传出,朝野震惊,全城尽悼,后获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曾先后四次从军,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1140年,他挥师北伐,大败金军,逼近北宋故都开封,后被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物,包拯主政开封府,是北宋的人物,而岳飞抗金,是发生在南宋的历史,这两个人物根本不可能见个面儿。
这两个历史人物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时代的,因此,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存在,答案就更不可能存在。
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如果有幸得在一个时代该是多么幸运。
怪包拯没有活两百岁!!
包拯和岳飞其实并不在同一个时代,一个在北宋,一个在南宋。包拯是北宋名臣,据考据其生活的时间是公元999年-1062年7月3日。
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他生活的时间据考是公元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在包拯死了41年之后,岳飞才出生,所以包拯救不了岳飞。
包拯和岳飞两人在宋朝的功绩。
包拯一代清官,成为不少在司法上公正批判的榜样。把整个社会阿谀奉承的小人物都治的服服帖帖。社会治安变得开明公正,而且造就了在公判法庭上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风气。
而岳飞的功绩那就更不用说了。著名的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故事都耳熟能详,誓死报国的忠贞不渝被后世所推崇。此外,岳飞也是中兴四将之后,也是后来的挽救南宋的英雄,成为南宋的救世主。

《包青天》包拯不救岳飞原因是什么?

包拯不救岳飞,这是因为包拯和岳飞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时代,这俩人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人。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2][3]、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从时间上看,这两个人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年代,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人,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人。
所以,包拯肯定没法救岳飞。
请采纳回答谢谢
1、包拯生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逝于北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岳飞生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逝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这一年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约定自大散关一界南北划分。
2、仁宗和徽宗,差着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姑且不论包拯能不能救下岳飞,假设包拯得知岳飞将会是“中兴四将”之首,未来南宋王朝的救世主,他总不能在垂垂老矣的暮年时期,再硬挺上四十年吧。
包拯(999年至1062年7月3日),岳飞(1103年至1142年),两个人虽都是宋朝人,但不是一个年代的人。
《包青天》中的包拯不救岳飞,原因是他们不是一个朝代的人,岳飞是南宋的抗金英雄,包拯是北宋的龙图阁大学士,即使是在同一时期的人,包拯也救不了岳飞,因为岳飞是南宋的皇帝想要岳飞的命,秦桧只不过是个替罪羊,包拯就算是铁面无私也不能做皇帝的主。
“包拯和岳飞不在一个时代。 包拯和岳飞不在同一个时代,包拯在北宋,岳飞在南宋。包拯是北宋名臣,据考据其生活的时间是公元999年-1062年7月3日;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路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他生活的时间据考是公元1103年3月24日至1142年1月27日。
包拯和岳飞并不在同一个时代,一个在北宋,一个在南宋,包拯救不了岳飞。
包拯和岳飞在大的时间范畴来说都是宋朝的英雄人物。但细分时间点的话,包拯是生于北宋死于北宋1062年。而岳飞是生于南宋,在那时包拯已经去世有一百年的时间,所以两人是注定无法遇见的。而且那时包拯即便是再长命也不可能顶着衰老的身躯去拯救岳飞,也不可能与岳飞结识。
不仅如此,包拯生于北宋。在北宋时期的包拯还不知道岳飞会成为未来南朝的大将,岳飞在那时也还未达到这种地步。在漫长的宋朝王国中经历变故特别多,历经过南北宋的变更,经历过风风雨雨,也出现过不少英雄人物。包拯和岳飞总的来说都是宋朝的名人,在整个宋朝对这两人都倍感推崇。
岳飞之死
还有一种说法是岳飞是被毒死的,之后又被砍掉脑袋,这种说法在《三朝北盟会编》中有记载,里面记载说:“侯(岳飞)中毒死,枭其首,卒葬临安菜园内。”
这种说法比拉肋而死更加悲惨,因为前一种最起码还可以留全尸,而后一种则是身首分离,按理说宋高宗在圣旨里的说法是:“岳飞特赐死。”应该会留全尸,这样比较体面,不至于被砍头,无论如何岳飞的死法都可以说是非常悲惨的。

包拯不救岳飞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是包拯逝世八十多年后,岳飞才被害含冤而死,不是包拯不想救,而是包拯都已经不在人间八十多年了。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包拯死后41年岳飞才出生,你自己动动脑子再问;
包拯和岳飞不在一个时代。
包拯和岳飞不在同一个时代,包拯在北宋,岳飞在南宋。包拯是北宋名臣,据考据其生活的时间是公元999年-1062年7月3日;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路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他生活的时间据考是公元1103年3月24日至1142年1月27日。
主要成就
包拯以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为肃正纲纪,惩处贪官赃吏,他弹劾贩卖私盐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役使兵士为自己织造一千六百余匹驼毛缎子的汾州今山西汾阳。
知州任弁及监守自盗的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弹劾王逵。王逵曾数任转运使,巧立名目盘剥百姓钱物。激起民变后,又派兵捕捉,滥用酷刑,惨遭其杀害者不计其数,因而民愤极大。但王逵与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又得宋仁宗青睐,故有恃无恐。

包拯为什么不救岳飞 包拯和岳飞是同一个朝代的吗 ?


包拯和岳飞是一个朝代,但不是一个时期的,包拯死的时候岳飞都还没出生。
包拯在庐州合肥出生,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天圣五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
而岳飞字鹏举,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现在虽然有非常多的古装剧,但是有一些古装剧跟事实并不是相符合的,有的古装剧基本上是很浮夸的,他们把跟我之间的关系改变的非常的过分,甚至时间不在一起的人,他们也会把他们弄出现在同一个年代,是非常的搞笑的。比如说前段时间有网友在网上质疑说为什么包拯跟岳飞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这么的好,当岳飞出事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救呢?那么包拯为什么不救岳飞呢?他在当时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包拯为何不救岳飞
两个人处于不同的时期,没法救啊大兄弟,包拯死的时候岳飞都还没出生。脑洞太大了,总不能穿越时空去救吧,这不是搞笑的吗?
包拯不救岳飞原因曝光
没法救啊大兄弟,包拯死的时候岳飞都还没出生呢。总不能穿越时空去救吧。
包拯地位有多高
那么包拯在当时的地位又有多高呢?虽然在一些电视剧上体现出包拯的地位非常的高,但其实包拯在当时的官位也只算是一个五品官而已,所以他的地位并不算特别的高。所以在当自己的朋友出事的时候他也是无能为力的,毕竟很多时候都是这个样子的。

包拯为什么不救岳飞?

包拯去世和岳飞出生中间差了41年,朝代从北宋变成了南宋。你让包拯救岳飞,是想让包拯托梦给赵构吗?赵构也不认识包拯呀,托梦了估计也没用。
包拯是北宋真宗与仁宗时期,岳飞是北宋徽宗钦宗和南宋的高宗时期,同朝不同时,前后相差百年,往近的说,包拯逝死,岳飞出生也要相差四、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