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美尼亚士兵尸横遍野,停火后的纳卡地区究竟是怎么样的惨状?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0 10:58:37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阿塞拜疆无人机空袭亚美尼亚士兵是怎么回事?不是已经达成停战协议吗?

2020年10月10日,在俄罗斯的调解下,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个达成了停战协议。但是这起停战协议似乎根本就没有起到停火的作用,仅仅5分钟后就又发生了交火情况。当地时间13日,阿塞拜疆公布了一段阿塞拜疆无人机空袭亚美尼亚士兵画面,这件袭击时间发生在停过协议之后,一度又引起了国际的关注。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袭击过程
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十多名的亚美尼亚士兵正在道路边上休憩。也就在这所有士兵放松警惕的时候,一架人机突然间飞到了一群士兵中间瞬间自杀式爆炸。不少的亚美尼亚士兵被气浪震飞,在爆炸核心周围横七竖八的散落着阵亡士兵支离破碎的尸体。
无视停火协议
两国在莫斯科磋商达成的停火协议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并且在协议生效之后,两个依然是没有停火的迹象,并且互相指责对方。10月14日,亚美尼亚公布了17名在战斗中丧生的士兵姓名,其中就包括了被无人机炸死的。截止目前为止,亚美尼亚方面士兵丧生人数已达到542人。
亚美尼亚的指责
两个的停火协议未能阻止战火的蔓延。就在协议生效后没多久,亚美尼亚国防部就职责阿塞拜疆军队在协议生效5分钟之后对纳卡地区发动了进攻,完全无视了停火协议。于是亚美尼亚军方被迫开始反击。
在纳卡当地,有好几个大型村落都有遭到阿塞拜疆军队的袭击,纳卡地区首府斯捷潘纳克特也遭到了炮击,在1小时候内落下了7-8枚炮弹。在10日深夜,斯捷潘纳克特两次传染来爆炸声,11日早些时间还想起了空袭警报和多次爆炸声。
阿塞拜疆的指责
阿塞拜疆方面则是指责在停过协议生效之后,亚美尼亚无视协议在前线发起攻势,并且使用火炮炮击了人口密集的区域,公然违反停火协议。阿塞拜疆方面称阿塞拜疆第二大城市占贾在10月10日的夜晚遭遇到了亚美尼亚的导弹袭击,这次袭击造成了7名平民死亡,33名名平民重伤,这些平民中包含了妇女和儿童。
阿方同时还表示在12时停火协议生效之后,亚方对阿格达姆和泰尔泰尔地区发动了进攻,很多无辜居民遭到了炮击,这一举动严重的违反了在莫斯科所达成的停火协议。于是阿塞拜疆方面变采取了适当性的报复性行为。而触目惊心的无人机袭击亚美尼亚士兵便是报复行为之一。

停火后的纳卡地区究竟是怎么样的惨状?

和平太久了,总有人期待世界发生点什么事情。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两个国家因为土地问题发生了冲突,战争就这样爆发了,这场战争打到非常的惨烈,特别是亚美尼亚,男人战死战场,女人都带枪上阵,可见战争的惨烈程度。最后在俄罗斯和土耳其的斡旋之下,战争暂时结束了,但是纳卡地区却是惨不忍睹,到处都是士兵的尸体以及倒塌的房屋。停火后的纳卡到底有多惨?我给大家说说吧。
一、到处都是尸体。
纳卡停火之后,俄罗斯军人进入纳卡地区,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公路两边都是士兵的尸体,而且这些尸体还没有腐烂,但是,身体上到处都是子弹。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到处都被炸毁的汽车,坦克,现场可以用惨不忍睹,触目惊心来形容,没有经过过战争的人,看到这样的图片会被震惊甚至感到恶心想吐,这就是真正战争带给大家的伤害。
二、房子被烧掉。
根据停火协议有部分地区交给阿塞拜疆保管,但是这里以前是亚美尼亚人的家,他们不想给阿塞拜疆人留下任何东西,所以,当他们把东西搬出之后,自己点火把房子给烧了,看到自己的家被自己烧了,这种背井离家的苦楚和惨状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这种惨状是深入骨髓让人久久难忘。
三、失去亲人后的无助。
亚美尼亚是小国,人口才几百万,这场战争导致很多人失去亲人,孩子没有了父亲,女人没有了老公,这种惨是会影响孩子几十年的,这种伤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战争只会增加大家的痛苦,给大家带来无法磨灭的伤害,好好珍惜现在和平的日子吧,看看纳卡地区,我们太幸福了,好好珍惜吧。
停火后的纳卡地区究竟是怎么样的惨状是:公路边堆满了损毁的汽车和大量遇难士兵的尸体。
停火后的纳卡地区公路边堆满了损毁的汽车和大量战争中身亡士兵的尸体,到处尸横遍野惨不忍睹,看不到任何生机的存在。
纳卡地区在停火之后一片狼藉,双方士兵的遗体层峦叠嶂,许多房屋倒塌,民众流离失所,现场惨不忍睹
地区和平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纳卡地区在经历战火之后,许多房屋纷纷倒塌,房子都被烧掉, 公路两边都是士兵的尸体,而且这些尸体还没有腐烂,但是,身体上到处都是子弹。同时到处都被炸毁的汽车,坦克,现场可以用惨不忍睹,触目惊心来形容,
当地人被逼走,大量房屋被焚毁
首先大家都知道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是因为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而发生战争。但纳卡地区究竟是什么样的,面积多大,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纳卡地区的全称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面积是44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深圳那么大。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17万人,最初纳卡地区在国际上,普遍被认为是阿塞拜疆的一部分。1923年7月7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在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下建立 。
但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苏联的政权出现一些问题,纳卡地区也变得有些复杂。当时阿塞拜疆可能是想快速将这一地区吃下,引起了当地人的反感。而这时候亚美尼亚给那卡地区精神与物资的支援,纳卡地区的人便想站到 亚美尼亚那边。1987年8月纳卡地区的居民,写了一份要求与亚美尼亚统一的请愿书交给莫斯科。这份请愿书上有纳卡地区数万人的签字,1988年2月20日,纳卡地区议会投票决定,纳卡地区与亚美尼亚统一,后来亚美尼亚跟阿塞拜疆多次因纳卡地区的问题,而发生冲突。
总而言之阿塞拜疆跟亚美尼亚,争这个那卡地区几十年了,中间谁也不服谁,但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直到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后续并持续了数日的军事对抗,但两个国家的实力不对等,战争没开始多久阿塞拜疆就占了上风。首先阿塞拜疆背后有土耳其的支持,而亚美尼亚这边想抱俄罗斯大腿,奈何俄罗斯跟阿塞拜疆的关系也不错,所以迟迟没有出手。
其次阿塞拜疆这个国家拥有1000万的人口,而亚美尼亚只有306万人。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最终以亚美尼亚战败收场。协议上写明除维和区外的纳卡地区控制权全部归还阿塞拜疆,而且还要赔偿500亿给阿塞拜疆。协议上还有一点比较特别的是,阿塞拜疆要求纳卡地区的居民全部搬走。也就是说他们只想要纳卡地区的土地不想要当地人,可能阿塞拜疆方面是担心,留下当地人会有隐患,怕他们到时候又会闹独立之类的,干脆就直接赶走。
但纳卡地区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地方,现在却突然要他们搬走,大部分人肯定是不愿意的。但这时候反对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当地人离开之前都将自己的房屋烧毁,将基础设施全部破坏掉。因为从纳卡地区撤离的路线只有一条,所以这段时间纳卡地区堵车特别严重。

亚美尼亚惨案是怎么回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也是主要的参战国之一。不过土耳其人在这一场战争期间犯下了难以想象的罪行,那就是针对亚美尼亚人的血腥大屠杀。这起屠杀事件几乎导致了最为古老的基督教国家的后裔灭绝。土耳其人在与俄国的对战当中遭受到了失败,最痛苦的一次是在1915年1月的Sarikamis。土耳其人错误的将这次失败的责任全部归咎于亚美尼亚人,于是酿成了血腥屠杀。
1、亚美尼亚人是谁?
亚美尼亚人称其家乡为哈贾斯坦,尽管他们以亚美尼亚为名。从历史上看,该国占领了高加索,小亚细亚和波斯之间的高地。该国始建于301年,位于欧洲和亚洲的边界上,建立了基督教作为其宗教信仰,从而成为第一个基督教化的国家。
然而,随着安纳托利亚领土的变化,亚美尼亚整个国家最终被奥斯曼帝国所吸收。奥斯曼帝国的鼎盛时期从里海延伸至几乎维也纳。只要他们同意按照苏丹规定的规则开展活动并定期缴纳对其施加的税款,少数民族的生活就会相对和平。
这个异质的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旨在其边界上确保生活的不同民族和公民的安全共处。虽然一开始效果不错,但这一切都随着19世纪的到来而发生改变。随后,民族认同开始强烈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分离主义思想,包括亚美尼亚人的分离主义思想。他们不喜欢帝国的权力,这导致了苏丹阿卜杜拉二世对亚美尼亚人口的第一次大屠杀。
这些事件发生在1894-1896年间,据估计大约有30万亚美尼亚人死于这些事件。这是一场悲剧的语言。
1908年,新的政治运动开始,青年的土耳其人在奥斯曼帝国上台。他们发动了军事政变,迫使独裁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下台。该组织自定义为,一个比苏丹更有远见的组织。他们认为,没有宪法和议会,国家就无法发展。他们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预示着对不忠诚者态度的改变。这至少反映在亚美尼亚人同意加入军队。但这些变化带来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
在1912年和1913年,由于两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巴尔干半岛70%以上的土地,它的欧洲领土。从这些地区涌入的土耳其难民的浪潮使这一打击更加严重。而在很短的时间内,有超过10万人出现在伊斯坦布尔。战争移民,他们是一群苦涩的人,因为政府无能为力,他们的命运在城市的街道上迷失。他们与基督徒所发生的故事强化了民族主义情绪和内部紧张局势,把重点关注了留在奥斯曼帝国的异教徒。
夺回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土地已经成为土耳其民族主义的主要推动力。土耳其民族担心失去安那托利亚,并因此相信捍卫它的所有方法都是合理的。
在这些事件的影响下,一个激进的民族主义青年队伍在1913年获得了政府的完全控制权。它由穆罕默德·塔拉特(MehmetTalaat)领导,他与国防部长伊斯梅尔·恩维尔(Ismail Enver)和海军部长艾哈迈德·塞马尔(AhmedCemal)共同组成了年轻的土耳其三军。土耳其民族主义是其意识形态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为安那托利亚的土耳其人创造一个家园。他们行动背后的口号是:土耳其人,土耳其。
2、内在的敌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与德国并肩作战。恩维尔指望利用德国的影响力来扩大该国的东部边界。他计划征服高加索和中亚的俄罗斯部分,从而使居住在那里的土耳其人团结起来。这是建立伟大的土耳其国家的下一阶段。
不幸的是,土耳其人在与俄罗斯的第一次冲突中遭受了失败,最痛苦的一次是1915年1月在萨里卡米斯。正是由于这次失败,奥斯曼帝国才错误地将责任归咎于亚美尼亚人。
俄罗斯军队中有许多亚美尼亚士兵。他们来自沙皇领土,但队伍中也有土耳其难民。正是他们在敌人军队中的存在激怒了奥斯曼帝国的指挥官们。由于担心更多的亚美尼亚人加入敌人,年轻的土耳其三军认为该州边界内的亚美尼亚民族对他们构成了威胁。决定解除土耳其军队中所有亚美尼亚人的武装,并将他们聚集到劳工营中。修路或打扫厕所,最后导致被杀的结果。这是亚美尼亚人被种族灭绝的第一步。
3、死亡行军
在1915年4月24日,发布命令逮捕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和精神领袖。他们与社区其他人隔离开来,被安置在内陆的监狱中,在那里遭受酷刑和谋杀。几乎整个亚美尼亚知识分子都被杀害了。这一战略举措使人们感到困惑,使其更容易遭受种族主义灭绝的影响。
另一个方面是紧急法律行为,允许从帝国各个地区逮捕和驱逐亚美尼亚人。这些行动导致整个村庄和城镇的流离失所。人们被告知,他们将被转移到该国内陆的未知定居点。实际上,在警察和士兵的陪同下,将毫无防卫能力的亚美尼亚人赶往现在叙利亚的德尔佐尔沙漠。
这些计划是使尽可能多的人走上死亡行军。在高温,缺水,缺乏休息和特种部队(由前犯罪分子组成)以及库尔德人和煽动性的袭击又导致数十万亚美尼亚人死亡。
前进的路线沿着最长的路线穿过山脉。人们不停地停下来,没有食物,水和医疗,他们一个一个地死去。最弱者,儿童、老人和孕妇首先离开。赶不上队伍的人当场被杀害。由于死亡行军导致路边遗留了很多尸体,时间一长成为了路过商队的路标。
还有证据表明,有许多尸体被丢入幼发拉底河,河水被血染成红色。无法忍受痛苦和苦难的人们选择跳跳河淹死而自杀,只是为了结束这场噩梦般的游行。
一部分亚美尼亚人是通过货车运抵德尔佐尔的。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旅途本身就是致命的。他们像牛一样被挤在一起,死于口渴和缺乏空气。可怕的事实是,亚美尼亚人不得不为自己的这次旅行支付费用,这是土耳其政府对及其种族灭绝行动的掩饰。
土耳其人对亚美尼亚人的残暴令人震惊;凶手故意把他们带到一种自我腐烂的状态。他们被赶出自己的家园,在沙漠中无处驱赶,沿途遭到掠夺和残酷杀害,最终因饥饿和欲望而发疯,不再表现出正常的人反应。很难想象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即使是一些有文件记录的案件,焚烧、残害、大规模强奸是土耳其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常见做法。
到了沙漠的人很少在临时集中营定居。他们中的许多人被饿死或被杀害。据估计,在整个大屠杀期间,有100多万亚美尼亚人死亡。许多外国记者、传教士、外交官和军官观察了1915-1916年的事件,他们把死亡行军和死亡集中营的报道发回了祖国。大约有4000名目击者讲述过这些事件的描述。
4、流离失所的过程
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将这些罪人被判有罪,但土耳其国家至今仍拒绝将这些事件称为种族灭绝。但是,值得记住的是,种族灭绝一词的创建者拉斐尔·莱姆金曾提到亚美尼亚人的悲剧是这种危害人类罪行的重要例子之一。

亚美尼亚大屠杀是怎么回事?

1915年4月24日傍晚,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数百名亚美尼亚社会领导人被政府围捕并杀害,这一事件是对亚美尼亚种族实施大规模屠杀的前兆。接下来发生的惨剧,是20世纪第一起灭绝种族的大屠杀。
帝国走向衰落,宗教分歧带来的紧张气氛挥之不去。19世纪晚期,奥斯曼帝国处于苏丹阿布达尔哈米德二世的统治之下,这位苏丹以血腥统治闻名于世。由于担心亚美尼亚人要求民权的呼声引发独立运动,他促成了一系列大规模屠杀事件。在1894到1896年间,共有20万至50万名亚美尼亚人因此丧生。
1908年,阿布达尔哈米德二世在土耳其革命期间被迫让出王位,青年土耳其党允诺对所有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对待。然而,到1913年时,一个极端民族主义团体掌握了土耳其政权,试图创造一个“纯粹”的土耳其国家,强烈排斥亚美尼亚这样的非穆斯林少数民族。不久,集团的三名领导人开始策划亚美尼亚种族屠杀,他们是军事部长恩维尔·帕夏、内务部长塔拉阿特·帕夏和海军部长杰玛尔·帕夏。
1914年,奥斯曼帝国主动与德国结盟,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一员。战争期间,德国向土耳其提供了军事援助。土耳其人在战争中要与基督教国家俄国交战,由于担心国内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会揭竿而起,站在敌人一边,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制定了一项灭绝人性的屠杀亚美尼亚人的残暴计划。
1915年初,奥斯曼土耳其政府开始逐步清除国家军队里的亚美尼亚人,发配他们去当筑路工或苦力,直到劳累而死,甚至被枪杀。一些亚美尼亚人还被迫在临死前自掘坟墓。
1915年4月24日傍晚,政府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杀害居住在伊斯坦布尔的亚美尼亚政治、文化精英。因为这些人很可能是反种族灭绝运动的组织者。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政府下令将所有亚美尼亚人驱逐出境。事实上,“驱逐”只是一个相对好听的借口。在这次事件中,成千上万名妇女、儿童和老人被迫离开家园,徒步跋涉数百英里。一路上,很多人由于疾病和饥渴横尸荒野,其他人则被军队组织的“屠宰营”残忍杀害。
“屠宰营”由罪犯和杀人犯组成,是政府秘密组织的“特别团体”,专门用来屠杀疲惫不堪、手无寸铁的亚美尼亚难民。他们的手段极其残暴野蛮,奸淫、偷盗、残杀,无恶不作。
年轻的亚美尼亚妇女被卖到土耳其人家里做奴役,更多的亚美尼亚人在这场暴行中被吊死、枪杀,甚至烧死。无数婴儿被活活摔死,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则被毒死,连教堂也被夷为平地。少数逃过一劫的亚美尼亚人来到了叙利亚北部,被送进肮脏的难民营,随后又被发配到沙漠,干渴而死。
1915到1918年间,大约有100万亚美尼亚人被杀害,这是土耳其当局筹划的种族灭绝政策的一部分。
土耳其屠杀亚美尼亚人的暴行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1915年5月24日,法国、英国和俄罗斯发表联合声明,认为这是一起反人类、反文明的暴行,并要求对此项暴行的肇事者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与会各国代表强烈谴责了屠杀亚美尼亚人的罪行,迫于国际压力,土耳其法院依据其国内法缺席审判了屠杀事件的肇事者,包括前内阁部长和政党领袖,并将肇事者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美国驻土耳其大使亨利·摩根索对发生在身边的暴行感到震惊。在他的宣传鼓动之下,美国成立了“近东救济委员会”。委员会为大屠杀的幸存者筹措基金、建立医疗及教育设施,最终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亚美尼亚人。而另外一些幸存者大都逃往前苏联亚美尼亚、叙利亚、欧洲其他地区以及中东。
流亡中的亚美尼亚人,在瑞士设立了一个流亡国会。坚守着原有的宗教文化生活,同时开始复国大业,他们经常组织暗杀土耳其外交官,引起世人关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土耳其人战败,前领导人因其暴行被新政府判处死刑,可他们早已逃离了土耳其。1921年,屠杀的主要策划者塔拉阿特帕夏在柏林被亚美尼亚行动主义者暗杀。可悲的是,不久,土耳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民族主义运动,策划者卡玛尔·阿塔特克在1920年到1923年间组织了一系列军事行动,结果,幸存下来的亚美尼亚人又有一大批惨遭杀害。截止到1923年,又有数十万亚美尼亚人被杀戮。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新政府拒绝承认这段不幸的历史。许多年来,世界似乎已经遗忘了这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在为自己的疯狂行为辩护时,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曾说过:“现在还有谁会谈起亚美尼亚人的灭绝?”
种族大屠杀之后,幸存下来的几万名亚美尼亚人来到世界各地定居,他们的后代今天依然生活得很好。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经过多年努力通过了《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以下简称《防灭公约》)。公约第一条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灭绝种族行为,不论发生于平时或战时,均系国际法上的一种罪行,承允防止并惩治之。”国际法院在对《灭防公约》做出的保留咨询意见中指出 :“本概念所引起的第一个后果是公约所强调的原则,即使没有条约的义务,也被文明国家认为对各国具有约束力。”
然而,有的国际法学者甚至主张,防止并惩治灭绝种族罪应成为国际法中强行法的规则。现在,该公约已有130多个缔约国,成为缔约国较多的国际公约之一。
1991年9月21日,亚美尼亚宣布独立,亚美尼亚人又一次有了自己的国家。今天,世界各地的亚美尼亚人每年4月24日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悼念那些被屠杀的牺牲者。
http://kxyjr.a.lunqun.com/read.php?tid=105243
http://www.chemnew.sdu.edu.cn/xuesheng/graduate/wdb/wdbread.php?forumid=22&filename=f_35
http://gb.chinabroadcast.cn/2201/2005/04/18/1425@519608.htm
  亚美尼亚位于外高加索南部,与土耳其东部接壤,在历史上曾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据亚美尼亚方面的史料记载,1915至1923年期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政策,导致150万人死亡。
  亚美尼亚人提出“大屠杀”的根据是由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撰写的人称“蓝皮书”的一份报告,题目是“奥斯曼帝国时期亚美尼亚人受到的遭遇1915-1916年”。“蓝皮书”有150处引用了“大屠杀”证人的表述,称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镇压始于1877年的俄罗斯-奥斯曼战争之后。报告中有如下的描述:
  大屠杀之前,亚美尼亚男子和他们的家庭往往会接到被驱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们被驱逐的目的地和时间。如果有人不到规定地点的话,奥斯曼政府的安全部队就会搜查他的家,然后把他投入监狱,最后在不通知他们家属的情况下就把这名“犯人”转移到摩苏尔或者巴格达的一家监狱。被关押的这些亚美尼亚人的结局通常是几百个人一组地被用链条绑在一起,然后带到空旷地带执行大屠杀……
  奥斯曼士兵在搜查亚美尼亚村庄时,还会告诉亚美尼亚妇女,如果她们和穆斯林男子结婚、改信伊斯兰教的话,就可以免遭被驱逐的命运。尽管如此,还是有数万名亚美尼亚妇女被迫踏上了迁徙之路,成千名亚美尼亚妇女在途中因饥饿、缺水和传染病而丧生。
  作为“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的证据之一,当时奥斯曼帝国内政部长帕夏给迪亚巴克尔省长发的一份电报经常被引用。电报说,得知最近一段时间来,你省不加区分地对亚美尼亚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实施大屠杀计划。情报表明,在马尔丁已经有700名亚美尼亚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间被带出城外后,像羊一样遭到割喉杀害,估计目前已经有2000人死于这场屠杀。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会扩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马上停止这种可能对公众舆论产生坏影响、并可能威胁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为!
  联合国、欧洲议会、比利时、法国、希腊和俄罗斯均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称这宗屠杀为“违反人性的罪行”。
  联合国于1978年将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欧洲议会20年来也一直在提“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在去年10月6日公布的“土耳其进展报告”中谈到了这一问题,希望土耳其政府就此问题与亚美尼亚达成协议,这为在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谈判中提出这项要求埋下伏笔。
  去年12月15日,就在决定正式启动与土耳其的入盟谈判前两天,欧洲议会通过了一个谴责土耳其实施大屠杀的报告。英国、法国等国家纷纷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对亚美尼亚人犯下的“大屠杀”史实。
  其中,法国巴黎市议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巴黎市竖立一尊高6米的青铜雕像,纪念1915年“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死难者。这项决议是在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一项关于“法国公开承认奥斯曼帝国在1915年屠杀了生活在帝国境内的150万亚美尼亚人”的决议后作出的。
  国内看法 两派观点不一
  塞利姆是土耳其海峡大学的老师,近15年来一直在研究奥斯曼帝国档案。他表示,当时亚美尼亚人有组织的武装反抗是事实,也没有人否认他们和俄罗斯人的合作。但另一方面,不管法律上怎么定义,“有计划的灭绝”是存在的。研究发现,那些亚美尼亚人被从这片土地上赶走,并踏上没有希望的旅途。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塞利姆认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是一个道德责任。
  对于政府提出的由土耳其、亚美尼亚两国历史学家来共同调查研究的说法,塞利姆和其他一些学者认为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档案馆不是实验室,两国历史学家本来就是有倾向性的,让一方来说服另一方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相反,双方受到的伤害可能更深。
  塞利姆同时建议开放与亚美尼亚之间的边界,边界打开了,两国关系自然而然地就会正常化。
  另有一派认为奥斯曼帝国历史上不存在种族屠杀一说,其代表人物是土耳其历史学会会长尤素夫教授。
  尤素夫表示,亚美尼亚人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不和与冲突早在1881年就开始了,期间受到了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干涉。翻开这个时期的档案就可以发现,在阿纳托利亚东部的亚美尼亚人在俄罗斯人的支持下,对穆斯林村庄发动了袭击,其后又开始了大规模的起义。
  面对这种情况,奥期曼帝国决定把亚美尼亚人驱逐到其他地方。尤素夫教授称,开始时,新教徒、天主教徒、寡妇和儿童不在被驱逐之列。南部阿达纳市的2.5万名亚美尼亚人只有1.7万人被驱逐,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历史上并不存在“亚美尼亚大屠杀”。至于迁徙过程中的死亡现象,尤素夫把它归咎于疾病,称有20万人死于疾病。
  主动出击 强硬策略进行“全球斗争”
  1923年推翻奥斯曼帝国后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一直坚决否认“大屠杀”一词,指称当时处于种族动乱时期,双方互有伤亡。土耳其方面还表示奥斯曼帝国也留有官方文献,证明在1916—1917年间,土耳其人也遭到亚美尼亚人屠杀,死亡人数在50万人左右,因此拒绝向亚美尼亚政府及人民道歉。
  当来自美国、欧盟等方面的压力加大时,土耳其决定主动出击,采取强硬的新策略。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4月13日发表声明认为,一些外国议会怀着政治目的对有关奥斯曼帝国亚美尼亚族人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作出决定(通过“亚美尼亚大屠杀”法案),是对一个事实尚未弄清的历史问题作出决定,这是不公正的。
  土耳其议会在即将递交给英国议会的信中,要求英国议会宣布“蓝皮书”只是一个宣传材料,不能作为历史资料。这封信将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所有550名议员签名后递交给英国议会。
  土耳其总参谋部也宣布,将向公众公开所拥有的近1000个文件。这些文件有奥斯曼语、土耳其语和英语3种语言,主要包括1914―1918年期间奥斯曼帝国政府部门之间的一些文书往来。
  另外,土耳其副总理兼外长居尔也在4月13日举行的议会会议上发表讲话称,土耳其将采取新策略进行“全球斗争”,还历史以真相。“历史不会原谅那些在‘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上毫无根据地谴责土耳其的人。”
  而就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举行会议的当天,亚美尼亚外长奥斯卡尼扬发表讲话指出,在“种族灭绝日”90周年之际,土耳其本应该更加慎重的,但它却采取了反击态度。他说,土耳其不仅想单独篡改历史,还想把它灌输给其他国家。
  与两国政府针锋相对的态度所不同,土耳其和亚美尼亚两国人民却希望尽早解决问题,发展两国关系。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0.9%的土耳其人和62.7%的亚美尼亚人都希望两国开放边境。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最近在纳卡地区的冲突中,亚阿双方损失有多惨重?

因为纳卡地区的主权问题,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冲突到目前为止,已持续有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双方你来我往,互相发射炮弹,已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建筑物损毁。
一.冲突已造成双方至少1000人死亡,受亡人数更是不计其数。据新闻报道,双方持续一个多月的战争,已至少造成1000人死亡,受伤人数更是不计其数。战争中最苦的还是老百姓,除了双方大量的士兵死亡,还有更多的贫民因为战争死于非命,这在当然的世界来说,可以说是一场人间惨剧。
二.冲突造成双方军事装备及基础设施损毁,经济损失惨重。在这场武装冲突中,双方互射炮弹,并且使用无人机对对方进行侦察及作战,造成多辆装甲车辆损毁,战争中也造成多架无人机被击落。战争拼得就是谁的钱多,拼得是综合实力,也是最烧钱的,每辆装甲车及无人机都是价格昂贵的,所以这场战争对双方来讲,都是损失惨重的。
三.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现在已经进入到了21世纪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同属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虽然现在已经独立成国,但兄弟间的情分应该还是存在的。兄弟间存在矛盾这是很正常的,但也不能一言不和就开打,这只会造成双方的经济发展停滞,而且也给老百姓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
虽然主权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但战争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和平对话,积极处理纳卡的主权问题,还世界及两国人民一个和平的环境。
阿亚双方损失惨重,纳卡冲突终于落下帷幕,给世界提了个醒
双方损失非常惨重,因为在这一次冲突中,双方都是用的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
近在纳卡地区的冲突中,亚阿双方损失非常大,大量的遇难士兵死亡,并且造成数千平民伤亡,到处都是尸横遍野,一片狼藉。
首先,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人口和经济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亚方最后割地赔款,其国民经济雪上加霜,大量的赔款会对将来经济留下隐患。
从9月27日开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为了争夺纳卡地区的领土主权,再次发生了新的战争。 双方都指责对方最初引起了这场争端,两国都宣布进入全面战争状态,进行了战争总动员。 但是,战争规模扩大、军事力量占优势的阿塞拜疆在这场冲突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亚美尼亚也不少。
俄罗斯卫星网10月1日根据亚美尼亚国防部发表的战报阿塞拜疆军队在纳卡地区冲突中受重伤,在这一天,亚美尼亚军队击落了阿方的3架军机和1架军用直升机。 360多名阿方兵被杀,600多名阿方官兵受伤。冲突爆发后,亚美尼亚军队摧毁了阿塞拜疆的137辆坦克和装甲,击落了阿方的8架战斗机。 这包括七架直升机和一架飞机,另有72架无人机被击落。 前苏联时代,纳卡地区属于阿塞拜疆共和国,当地居民大部分是亚美尼亚人。 前苏联解体后,控制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要求并入亚美尼亚,两国就该地的归属权发动了多次战争。
亚美尼亚人为防备阿军的攻击在纳卡地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御设施。因此,阿塞拜疆使用大量坦克、装甲车和营团级机械化部队向纳卡地区发起了攻击,但损失惨重。 亚美尼亚拥有5个S-300PT-1/PC防空导弹营地,不久前从俄罗斯购买了“托尔-M2KM”地空导弹,因此在这次冲突中可以迅速击落阿塞拜疆的大量战斗机和无人机。阿方没有掌握制空权,用地面部队对纳卡地区坚固的防御设施和阵地发动攻击,一天内有数千人死伤。 亚美尼亚军队还装备了16枚“伊斯坎德尔”和“埃尔布鲁斯”战术导弹,以及少量的“日元-U”战术导弹,可以对阿塞拜疆装甲部队造成很大威胁。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10月2日报道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战斗进一步加剧,双方造成6000多人死伤。 亚美尼亚发表了新的战报,阿塞拜疆有1280名军人被杀,2700人受伤。 亚美尼亚击落阿塞拜疆90架无人机、12架直升机和4架飞机,摧毁了181辆坦克和装甲车、3辆重喷火坦克和2辆“龙卷风”火箭炮。阿塞拜疆国防部的战报显示,阿塞拜疆军队摧毁了亚美尼亚130辆坦克和装甲车、200多辆火炮和导弹系统、25个防空系统、50辆反坦克炮和55辆汽车。 被迫放过亚美尼亚收容所的士兵。 亚尔在纳卡地区的战争非常激烈,国际社会对此表示强烈关注,俄罗斯法德等国家的领导人强烈要求双方立即无条件停战。 但是,战争至今仍在继续。

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停火,亚美尼亚签署和平协议在乌克兰大反攻的时候

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停火,亚美尼亚签署和平协议在乌克兰大反攻的时候,俄罗斯的后院也失火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边境处展开了激烈交火,双方都说是对方先动的手,打到现在双方已经死亡数百人了;而在俄罗斯的调停下,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表示他将会签署一份“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协议”,从而确保亚美尼亚的和平,而阿塞拜疆也表示归还了316具亚美尼亚士兵的尸体。对于这个“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协议”是什么协议,大概是类似于投降协议,毕竟亚美尼亚打不过阿塞拜疆,阿塞拜疆的无人机水平不仅远超亚美尼亚,还有土耳其在背后支持,并且自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后,阿塞拜疆就成了这些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供应国。那为什么同样作为集安组织成员的俄罗斯不帮助亚美尼亚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在亚美尼亚是亲美,俄罗斯在以前两国开打的时候就说了,除非是危害到了本国利益,否则不会出一兵一卒,现在亚美尼亚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搞得两头都不是。

亚述人的历史记载

亚述人可以说是恐怖主义的始作俑者。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亚述君王阿述纳西帕二世的碑刻铭文,这样讲到他对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的洗劫:“我用敌人的尸体堆满了山谷,直达顶峰;我砍去他们的头颅,用来妆饰城墙。我把他们的房屋付之一炬,我把他们的皮剥下来,包住城门映墙;我把人活活砌在墙里,我把人用木桩钉在墙上,并且斩首”。在历史记载中,仗着铁器的应用和推广穷兵黩武的亚述士兵,被描述为凶猛残暴、杀人如麻的魔鬼。他们的劣行甚至纪录在《圣经》里。他们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片哀鸣。亚述将士功劳的大小,以所斩敌人的首级的多少为标准。因此,所掳战俘,大多斩首。对战败一方的贵族,处置更为残忍:有割耳割鼻的,有断手断脚的,有五马分尸的,还有剥皮剐肉的。令人触目惊心。而且,这些酷刑的记载并不是来自敌方骇人听闻的传说,而是亚述人自己史官的记载。这说明在亚述人看来,这不是残暴,而是体现了亚述士兵的英勇,是一种荣耀。后来由于军中流行瘟疫,亚述军队在圣城耶路撒冷遭到惨败。当新巴比伦王国的缔造者那波帕拉萨尔王与米底王国结盟,向亚述都城尼尼微进发后,在熊熊的宫廷烈火中,亚述都城陷落。持续了300年的亚述功业,与末代王萨拉克一起消失在无情的大火中。在中世纪阿拉伯人侵占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以后,亚述人由于没有全民改信伊斯兰教而成为受压迫的对象。在近代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末期,居住在其疆域内的亚述人由于信奉基督教,同亚美尼亚人一样,也遭到了土耳其奥斯曼当局的大规模屠杀,许多亚述人被迫离开故土开始流亡,其中小亚细亚地区(现在的土耳其)的亚述人数量锐减。亚述人由于迫害和战乱,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了世界范围的大离散。

十年间屠杀两次150余万,土耳其对待亚美尼亚人有多残忍

基督教徒亚美尼亚人
公元301年,也就是中国的西晋末年,为了抵抗波斯人拜火教的同化,亚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定基督教为国教,尼亚美亚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时光缓缓流逝,但亚美尼亚的信仰始终没有改变,即使周围的民族国家全是穆斯林,他们依旧坚持。
时间来到19世纪,这时的亚美尼亚被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分割成了两块,分别占领。由于伊斯兰教是奥斯曼帝国的国教,所以生活在奥斯曼的亚美尼亚人成为了二等公民,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齐米制度。他们被规定不能骑马、不能穿绿色的衣服、不能随意建造房屋、多缴税并且在法庭的证词不一定被采纳,如果触犯这些规定那么后果很严重,他们在人身和财产方面将不再被保护,因为穆斯林认为在穆斯林国家异教徒是在受到我的保护才得以生存的。
在这种严重的歧视下,被奥斯曼征服的希腊及巴尔干半岛的几个基督教国家无法忍受,在欧洲豪强的支持下,先后独立。奥斯曼帝国慌了,在欧洲列强的压力下,为了稳定国内局势便承诺要改善国内基督教徒的待遇,但这只是停留在了口头上,抢夺土地,强迫妇女及儿童改变宗教信仰、纵火、强奸每天还在上演。
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结束后,亚美尼亚地区被沙俄全部占领,由于大家都信仰东正教,所以亚美尼亚对俄国人感到十分的亲切,希望俄国来统治亚美尼亚,但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沙俄占领亚美尼亚地区,因为沙俄如果占领整个南高加索,那么对老牌列强的殖民地西亚和南亚就会产生威胁,于是迫使俄国进行谈判,奥斯曼承诺进行改革实现民族平等。
第一次屠杀
这次结果和上次一样,奥斯曼人仅仅只是停留在了口头上,声称亚美尼亚人所在省份他们并不占大多数,而且表示他们是不诚实的,实际上他们在土耳其人的庇护下过的很好。一连串的上访并没有起到多大的用处,亚美尼亚人的独立倾向越来越烈,并且不断的寻求西方国家的帮助,而奥斯曼则认为亚美尼亚人是外国敌对势力的延伸,欧洲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在最重要的地方,撕毁我们。于是,为了专门对付亚美尼亚人奥斯曼专门成立了一个由库尔德组成的武装队伍“哈米迪耶”去“处理”亚美尼亚人,两派多次发生冲突。
1895年10月1日,2000名亚美尼亚在君士坦丁堡集会要求奥斯曼政府落实改革政策,奥斯曼苏丹在收到改革政策之后,表示这项业务将以血结束,于是集会者被警察武力驱逐,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大屠杀开始,成千上万的亚美尼亚人死在了邻居和政府士兵手里,杀戮一直持续到了1897年,在屠杀了将近30万亚美尼亚人之后,奥斯曼苏丹哈米德宣布亚美尼亚问题解决。
第二次屠杀
这只是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开始,1914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加入同盟国的奥斯曼帝国,战争部长恩维尔帕夏的部队在高加索被俄军打得大败,在返回君士坦丁堡后,他公开宣传是因为尼亚美亚人的出卖,导致了奥斯曼的惨败。为了坐实这个罪名,奥斯曼当局开始大肆的宣传亚美尼亚人准备举行暴动,将在伊斯坦布尔迎接俄国人,煽动民愤。
1915年2月开始把军方的所有亚美尼亚人解除武装,编入后勤部队,这是整个屠杀最关键的一步。进入4月份在凡城开始以征兵为由挑起事端,调戏亚美尼亚女人制造冲突,亚美尼亚人被迫自卫,最后在俄军的介入下才得以解救。俄军的介入这是奥斯曼当局最想要的结果,里通外国、威胁国家安全罪名坐实。5月通过《特西尔法》容许驱逐对国家有威胁的人,9月又通过新法律,亚美尼亚人的所有财产可被政府充公。
手续做全屠杀正式开始,亚美尼亚人居住的社区成了屠宰场和妓院,在强奸完亚美尼亚女孩后,他们强迫女孩坐在尖头的十字架上。就这样,尖尖的木头穿过女孩的下体,致使女孩在惨痛中死去,第一波扫荡完之后,幸存者开始被驱逐,负责押送亚美尼亚人的军队不但自己抢劫、杀害及强奸尼亚美亚人,还鼓励他人一起进行,甚至放出监狱里的犯人专门实施屠杀,实在杀不动了就用火烧,或者被夺取随身财物之后直接赶进沙漠活活饿死,在现在的土耳其与伊拉克及叙利亚的边境上建立无数个死亡集中营,每个亚美尼亚人都逃不掉,因为这是一个要灭绝全部亚美尼亚人的计划,到1917年约有150万人亚美尼亚人遇害,在肃清了所有集中营后屠杀随之结束。
由于土耳其至今也不承认大屠杀的发生,所以亚美尼亚大屠杀成了一桩无主的血案,为了阻止大屠杀在国内的传播,土耳其甚至出台了《至今侮辱土耳其》法案,如果有人敢公开在土耳其说亚美尼亚大屠杀,那么他将面临的是法律的制裁甚至是暗杀。但,事实终究是事实,1978年联合国将此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当土耳其人带上耳机,掩耳盗铃时,我们要做就是不断重复重复重复,
民族、宗教问题是当今最复杂也是最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请看西方,简单化请看东方大国,不管怎么样我就是对你好,好到你被融合。

终于停火!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达成协议,已致近百人死亡,还有啥信息?

这次冲突的发生,双方都指责是对方挑起的冲突,而双方损失差不多,一个死了四十九人,一个死了五十人。
阿塞拜疆和土耳其是联盟国家,因此土耳其一直支持阿塞拜疆,对亚美尼亚在政治、经济上都形成压力。亚美尼亚传统上是依靠俄罗斯的,但俄罗斯近来一直保持平衡的政策,和两国都有合作,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合作。
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的纳卡距离亚美尼亚约50公里。苏联时期,纳卡为阿塞拜疆自治州,但当地大部分居民为亚美尼亚人。苏联解体后,纳卡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引发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战争。
终于停火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达成停火协议,不过已经造成百人死亡,除此以外伊朗呼吁两国能够保持克制,和平解决此事。在和平年代是很难挑起战争的,但是在两国的边境就容易发生擦枪走火,无论是哪两个国家边境都是最容易出事的,总会有一个国家的士兵中喜欢在边境挑事进而就引发战争。就比如说在我国的边境印度士兵就喜欢在那里挑事,造成很大的困扰,但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最终他们还是遭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当地时间13日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因为边境事件而发生战争,但是在13日9:00的时候就达成了停火协议,可是亚美尼亚武装部队还在不断的挑衅,最终停火时间延迟了15分钟。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达成停火协议,此次事件造成了亚美尼亚49人身亡,阿塞拜将50名军人死亡。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交火的地点是在纳卡地区,但是两个国家都在指责对方先开的火,目前谁先开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调停此次战争,两国的争端可以说是俄罗斯后院起火,造成了100名士兵丧生,是自202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冲突。除了俄罗斯之外土耳其欧盟等国纷纷督促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停火。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所以屡次发生战争,是因为阿塞拜疆一直坚持纳卡是该国的一部分,但是亚美尼亚并不承认。纳卡地区夹杂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而阿塞拜疆一直认为纳卡是他们国家的,可是亚美尼亚官方一直都不承认这件事情,自从1994年停火之后,纳卡地区多次发生冲突,2016年的时候曾经造成200人死亡。2020年9月份交火两周造成6600人丧生。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目前已经达成停火协议,但是有专家指出这可能也只是暂时的,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仇恨是有史以来的。

纳卡战争:阿塞拜疆为何损失惨重?


原因竟是玩手机,新一轮报复又要开始了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称,纳卡战争已经爆发,虽然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但双方均称对方的阵亡士兵数量要超过己方,但根据克林姆林宫的消息称,俄方掌握的真实情报,表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伤亡数字基本一致,均为5000人左右。
虽然伤亡人数基本一致,但是从武器损坏的情况来看,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已经进入了消耗比拼的阶段,而根据局势来看,阿塞拜疆因为国内有巴库油田的加持,让阿塞拜疆有着更大的优势,再加上背后还有土耳其的支持,所以战争的局势对阿塞拜疆更有利。
毕竟依靠丰富的油田收入,可以购买大量的先进武器,而反观亚美尼亚,因为本身军事武器的储备就比较薄弱,再加上没有无人机等先进武器,让亚美尼亚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状况当中。
再加上士兵的人数也没有阿塞拜疆多,这也导致了战争已经出现了倾斜的问题,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亚美尼亚已经慢慢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并夺回了几个纳卡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
亚美尼亚虽然一直处于劣势,但是从近期的消息来看,阿塞拜疆著名的传奇指挥官哈米多夫上校,在纳卡地区被亚美尼亚狙击手击毙,这也让亚美尼亚军队士气大增,同时让阿塞拜疆失去了一名极具作战经验的指挥官。
据了解这位传奇的指挥官,曾经多次在针对亚美尼亚的战争中立功,并在2016年被授予阿塞拜疆民族英雄的最高荣誉勋章,不仅如此,哈米多夫在阿塞拜疆的军队中有着极高的声望,本以为可以在这次纳卡战争中再次立功,没想到却因为一个疏忽,死在了亚美尼亚狙击手的枪下。
哈米多夫上校在纳卡地区进行视察时,因为拿着手机拍摄视频,目标太过于明显,被狙击手发现,随后被狙击手开枪射杀,根据战场上的规则来看,哈米多夫明显违反了战场纪律,并且还穿着军官服装,这也是为何成为狙击手猎物的主要原因。
这个传奇的指挥官,死的却一点都不传奇,实在让人惋惜。根据消息人士透露,哈米多夫出生在纳卡地区,在90年代的纳卡战争期间,跟随家人逃往阿塞拜疆,随后参军,并在与亚美尼亚的战争中多次立功,此次视察,可能是因为多年没有回到纳卡。
所以有感而发想拍摄视频留作纪念,但却没有想到由于目标太过于明显,成为了枪下游魂,这个消息对于阿塞拜疆民众来说是极其悲痛的事情,但是对亚美尼亚来说确是好事,由于击毙了阿塞拜疆传奇将领,这名狙击手也得到了上级的奖赏。
这种战场上狙杀高级将领或者重要目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由于使用手机被狙杀,可能目前还没有先例,自从失去了哈米多夫之后,阿塞拜疆军队也发出了“追杀令”。
将悬赏并找出这名狙击手,为传奇将领报仇,而这一举动无疑给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仇恨又添了一把火。作为之前曾多次虐杀战俘的阿塞拜疆,此次遭遇重创,可能之后针对亚美尼亚的报复会更加疯狂,而美国、伊朗和俄罗斯想要制止两国之间的战火。
可能还会出现更多不确定的因素,毕竟两国之间已经存在仇恨这么多年,再加上这场战争发生了很多耸人听闻的事件,后期阿塞拜疆又会使用何种报复手段,目前国际社会也在关注当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