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尾葵,散尾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0 18:59:35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散尾葵是什么?散尾葵的养护技巧



散尾葵是什么?散尾葵的养护技巧
散尾葵的介绍
散尾葵又叫黄椰子,是常绿的灌木或小乔木。由于其耐阴的特质和秀美的株形,在华南地区多作为庭院或室内的栽种植物,以供观赏。散尾葵除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有能够净化室内的空气,增加室内的适度。
散尾葵的特征
散尾葵外形秀美,茎干光滑,叶细长光滑,羽状复叶,叶柄稍弯曲。叶鞘淡黄绿色,圆筒形。叶鞘下有圆锥状肉穗花序,花很小,金黄色。圆形果,橙黄色。
散尾葵的养护技巧
1、从“养”这个角度看看。
播种要很多细心。播种繁殖所用种子国内不宜采集到,多从国外进口。常规的多用分株,于4月左右,结合换盆进行,选基部分蘖多的植株,去掉部分旧盆土,以利刀从基部连接处将其分割成数丛。每丛不宜太小,须有2~3株,并保留好根系;否则分株后生长缓慢,且影响观赏。
盆栽要进行消毒。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分株后的管理: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
2、病虫防治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
叶枯病的防治。散尾葵叶枯病是由真菌侵染造成的一种常见病害,对散尾葵生长影响很大,轻者使叶片干枯,重者会导致植株整株死亡。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发病症状病菌最先侵染叶尖和叶缘,发病初期染病处呈褐色斑点或条块状斑块,中期斑点或斑块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后期叶片呈现灰白状干枯。

散尾葵怎么养

散尾葵的养殖方法有盆土的选择、光温管理、水肥管理、修枝剪叶、光照条件等。
1、盆土的选择
散尾葵适宜生长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配土时,可将腐叶土、珍珠岩、基肥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选择大而深的花盆作为栽培的容器,保证植株的根系有足够大的生长空间,上盆前还需往土壤中掺入足量腐熟的有机肥来提升土壤的肥力。
2、光温管理
散尾葵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在春秋冬三季可将放置到通风阴凉的散光处养护,给予全天候的散光照射。在夏季光线过强时,需在上方搭建一层遮阳网来弱化光线的强度。此外,还需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冬季需做好保暖措施。
3、水肥管理
日常给散尾葵浇水时,可根据叶片的蒸发量来决定浇水量,在夏季气温较高时,需每隔2~3天浇一次水,冬季水分蒸发较慢,可每隔10~15天浇一次时。为了使散尾葵叶片颜色更为翠绿,还需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机肥。
4、修枝剪叶
在散尾葵的生长过程中,还需定期观察它的生长状态,及时对徒长枝以及生长过于密集的枝叶进行疏剪,并修剪掉徒长的枝条,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使散尾葵生长的更为旺盛。
5、光照
对光线要求不严,喜欢阳光充足,也耐半阴,但光照充足时生长得更好。在室内栽培观赏宜置于较强散射光处。它也能耐较阴暗环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线较好处养护,以利恢复,保持较高的观赏状态。

散尾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散尾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移栽、土壤、浇水、施肥、注意事项。
1、移栽:散尾葵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厘米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厘米,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1-2厘米,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2、土壤:散尾葵室内盆栽应选择偏酸性土壤,北方应注意选用腐殖质含量高的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制成培养土。
3、浇水:散尾葵浇水应根据季节遵循干透湿透的原则,干燥炎热的季节适当多浇,低温阴雨则控制浇水。北方地区特别是水内含盐、碱较多的地方,应注意经常用黑矾调节土壤酸度。
平时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秋高温期,还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
4、施肥:散尾葵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复合肥,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叶色浓绿,夏季适当追施含氮有机肥,冬季可施芝麻酱渣等有机花肥同时保持盆土干湿状态。
5、注意事项: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每隔2-3年于早春换盆1次,老株可隔3-4年换盆1次。换盆后,应放置在半阴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

散尾葵的养殖方法

散尾葵的养殖方法为选择排水能力比较好的土壤和光照要求。
土壤:散尾葵喜欢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推荐使用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混合土,在土壤里加入少量的腐熟饼渣或者腐熟的香蕉皮做基底肥。
花盆:因为散尾葵的植株比起其它我们经常养植的植物要高大,所以选择花盆的时候,根据植株的大小尽量选择深一点的花盆,但也不要选太深的盆,一般用盆径为20㎝~30㎝的花盆就可以了。
修剪根系:给散尾葵脱土之后,将过长的根系、老根、枯根进行适当修剪,晾干伤口,或者在伤口处抹上木炭粉、草木灰消毒。
散尾葵对光照的需求
散尾葵喜半阴环境,忌强光暴晒,适宜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殖,除冬季可以全光下养植之外,其他季节都要适当遮阴。尤其是夏季,光照强烈,一定要及时拉上纱帘或者摆放在散光处养植。
在散尾葵的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夏季蒸发快,适当的增加浇水量,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向叶面或者周围环境喷水,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叶片的颜色。进入秋季之后,减少浇水量。冬季根据室内温度进行浇水,保持盆土微湿。空气干燥的时候,可适当给叶片喷雾,水滴越小越好。

散尾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散尾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土壤、施肥、浇水、温度和光照、注意事项。
1、土壤
培养土一定要排水良好,最好使用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壤。盆栽可用腐殖土或泥炭土加1/3的河沙或珍珠岩加少量基肥配制成培养土。
2、施肥
栽时要埋得稍深些,以利新芽吸收肥料,旺盛生长的5-6月,每1-2周施肥水1次。肥料以迟效性复合肥为好;深秋后停止施肥。散尾葵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
3、浇水
浇水应把握“干透湿透”的原则,生长期注意及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生长旺盛时一天要浇2次水;深秋后及阴雨天控制浇水。散尾葵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70~8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会使叶尖干枯。
4、温度和光照
散尾葵生长适温为25-35℃。耐寒力弱,对低温十分敏感,越冬温度应在10℃以上,若低于5℃,植株必定受害。北方散尾葵冬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过低。
夏天应遮去50%的阳光,最忌烈日直射,即使短时间曝晒也会引起叶片焦黄,很难恢复。在室内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过于阴暗对散尾葵生长不利。冬天可置于光照良好的地方。
5、注意事项
(1)冬季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2)每隔2-3年于早春换盆1次,老株可隔3-4年换盆1次。换盆后,应放置在半阴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还需及时剪除枯黄枝叶。
(3)春季到来时,由于通风不畅可能有白粉虱危害,可用加德士敌死虫200倍液喷雾防治,叶片及根部都要喷到。

散尾葵是什么 散尾葵介绍


1、散尾葵(学名: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H. Wendl.):又名黄椰子、紫葵。棕榈科、散尾葵属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干光滑,黄绿色,无毛刺,嫩时披蜡粉,上有明显叶痕,纹状呈环。叶面滑细长,羽状全裂,长40~150cm,叶柄稍弯曲,先端柔软。
2、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且通风良好的环境,怕冷,耐寒力弱,幼树盆栽作室内装饰;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中国南方一些园林单位常见栽培;对吐血咯血、便血、崩漏等有相关治疗效果。

散尾葵怎么养

1、养殖环境 (1)土壤:主要要求有排水性好、疏松透气、含有腐殖质多。可将腐叶土和泥炭土混合,并加入小堆河沙和珍珠岩。有条件的还可加入少量基肥。
(2)温度:植株喜温暖,最好在二十到三十五度。不耐寒,低于五度会受冻害。为了保证第二年的正常成长,冬季温度最好在十度以上。
(3)光照:喜散射光,不可受直射光照射。平时的养护以散射光为宜,遇到强光要及时移动它的位置。
(4)浇水:根据天气来把握,如炎热可多浇一些,如阴雨天则少浇。还可根据季节,夏季除了浇水,还要洒水;冬季浇水量要少。
(5)施肥:成长最快的阶段在五六月份,每一到两周就需要施加一次肥水,可用复合肥。另外,夏季可追施含有氮元素的有机肥。

2、换盆 每隔两到三年需要换盆一次,土壤的配制可以根据前面的要求。除了土,盆也可以换,最好是泥盆或釉盆。

3、防治虫害 散尾葵容易受虫害影响,比如红蜘蛛、白粉虱等。需用百分之四十浓度的氧化乐果乳油喷杀,叶子和根部都要喷。同时,注意通风。

散尾葵的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养殖散尾葵时,可将腐叶土、泥炭土以及珍珠岩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光温管理,需将室温稳定在20~35℃之间,春夏秋三季需遮荫50%;水肥管理,夏季气温较高,可适当增加浇水量,并每隔1~2周施加一次腐熟的液肥补充营养。
1、土壤条件
散尾葵适宜生长在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厚、排水性能较强的土壤中,进行盆栽养殖时,可将腐叶土、泥炭土、珍珠岩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配土完成后,需往土壤中掺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来提升土壤的肥力。
2、光温管理
散尾葵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植物,适宜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日常养护期间,需将室温稳定在20~35℃之间,夏季需做好遮荫措施,避免强光暴晒。夏季短时间的暴晒,也会使得叶片出现枯萎发黄的状况。在春夏秋三季需遮光50%,冬季需做好保暖以及防冻工作。
3、水肥管理
日常给散尾葵浇水时,需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浇水量,夏季气温较高,空气较为干燥,可适当增加浇水量。在冬季低温季节需控制浇水量。可选择浇灌干净的纯净水,并且需每隔1~2周施加一次腐熟的液肥以及复合肥,使植株生长的更为旺盛。
4、病害防治
散尾葵适宜生长在通风透气性较强的环境中,生长环境过于密闭,就会容易使散尾葵感染上白粉虱等害虫,染病后叶片会出现黄叶、长斑的状况。发现后需往叶片上喷洒稀释后的敌百虫进行治疗,再将其转移到通风向阳的环境下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