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寄人篱下是什么意思?寄人篱下出自哪个的典故
“寄人篱下”这一成语的含义是依附于他人篱笆之下,形象地比喻个人或团体需要依赖他人而生存。这一表达源自《南齐书·张融传》。
张融,这位南朝才子,虽相貌平平,但才情横溢,于诗文、书画等领域均有深厚造诣,尤其在狂草方面表现突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不受传统束缚,只与真正有才华和见识的人交往,对普通的王公贵族则不屑一顾。
南朝皇帝萧道成在担任前朝太尉时,因赏识张融的才华而与之结为好友。当萧道成建立南齐政权并登上皇位后,两人仍会共同讨论文学艺术。在一次关于书法的讨论中,皇帝对张融的书法风格提出了评价,并指出其虽具风骨,但仍需吸取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法度。张融对此回应,他并非未吸取二王的法度,而是已将其转化为自己的风格。他进一步强调,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如孔子般创立自己的法则和风格,不应仅仅依赖或模仿他人,而要自立门户,开拓新境。这里,“寄人篱下”用来比喻依附他人、缺乏独创性的行为。
关于“结草衔环”的成语,其含义及相关的成语故事,可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或关注相关微信订阅号以获取更多信息。简而言之,“结草衔环”通常用来表示感恩报德、忠诚之心。
若想获取更多关于这些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lishi/暴走大历史,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寄人篱下名词解释 寄人篱下的意思
寄人篱下(拼音:jìrénlíxià)是一则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其典故最早出现在南朝梁萧子显所著的《南史·张融传》中。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像麻雀一样寄居在人家的篱笆底下生活。后来人们使用这个成语来比喻文章著述因袭他人,缺乏独创性,无法自立一格。同时,这个成语也被用来比喻寄居在别人的家里生活,意味着依附他人,缺乏自立的能力。在句子中,它可以作为谓语、宾语或定语使用,带有贬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