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成语先声夺人的意思
- 2、先声夺人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先声夺人的意思
先声夺人是一个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它的基本含义是首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制对方的气势,进而在行动或竞争中抢先一步取得优势。这个成语的解释为:通过提前展示自身的实力或策略,以压制对手的信心,从而在比赛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也常被用来比喻在做事时抢先一步,争取主动。
这个成语的结构是连动式,通常在句子中作为谓语、定语或状语使用。在发音时需要注意,“声”字不能读作“sēnɡ”,而应当读作“shēng”。在书写时,“声”字也不能与“生”字混淆。
先声夺人与“先发制人”这两个成语都有“抢先一步,争取主动”的意味。然而它们之间存在微妙的差异。“先发制人”更多地强调先下手为强,先行发动进攻以制服对方;而先声夺人则侧重于通过提前展示声势来挫败对方士气,重点在于制造一种强烈的心理压迫感。
在球赛或其他竞技比赛中,我们可以经常观察到先声夺人的策略。例如,在乒乓球比赛中,当两位选手水平相近时,其中一位选手因为准备充分、气势如虹,通过连续得分,可以迅速取得比分上的领先,这种情况就可以形容为“先声夺人”。
再比如说,我们在其他竞争场合,无论是商业谈判、学术研讨还是社交场合,都可以运用先声夺人的策略。通过提前准备、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实力,我们可以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例如:“我们在这次商业洽谈中实力超出对方甚多,只要我们稳住阵脚,先声夺人,充分展示我们的优势和策略,必定能够取得胜利。”
综上所述,先声夺人是一种通过提前展示声势以压制对手、抢先一步取得优势的策略。它在各种场合都有广泛的应用,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准备、展示自身的实力和策略,就能够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先声夺人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先声夺人
【拼音】:[xiān shēng duó rén]
【解释】:先行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或超越对方,比喻做事先行一步,以夺取优势或胜利。
【出处】:源自先秦时期左丘明的《左传》。最初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后也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的成语典故中有所提及。
【举例造句】:这部电影的宣传策略是先声夺人,在上映第一周就通过各种渠道放出消息,最终得到了入围奥斯卡的口碑。
【成语典故】:该成语源自韩信听从广武君李左车的策略,先行展示自身的实力与决心,以图震慑燕国,最终成功地使燕国投降。
当时,韩信想要北攻燕、东伐齐,于是向广武君请教策略。广武君建议他先行展现自己的实力与声势,使燕国自行投降,而非直接进攻。韩信听从了这一策略,派遣使者前往燕国,燕国听到韩信败赵的消息后,立即选择投降。这是因为广武君运用了“先声夺人”的智慧,使韩信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
广武君的策略是,让韩信先展示其实力,通过一系列军事胜利,展现其强大的军事能力,以此来震慑燕国。同时,他也强调在战争开始前先行安抚赵国百姓,以此巩固后方,使士兵们士气高昂。这种策略体现了“先声夺人”的精神内涵,即通过前期的准备与策略布局,先行一步夺取优势。
最终,韩信听从了广武君的建议,成功地使燕国投降,也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与策略智慧。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世用以描述先行一步、以夺取优势或胜利的经典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