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茧自缚是什么意思,作茧自缚的意思 什么是作茧自缚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8-09 16:52:18 浏览4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作茧自缚的意思 什么是作茧自缚

“作茧自缚”这一成语的含义极为深刻。它所描述的是,蚕吐出丝来制作茧,最终将自己紧紧包裹其中。此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一种境况:人们在行事之后,由于某些选择或行为,最终使自己陷入困境或自我制造的麻烦之中。

拼音为:zuò jiǎn zì fù。这一成语源自唐朝白居易的《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在其中提到:“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裹。”其字面意思为烛火上的飞蛾无人救援,蚕所结的茧将自己紧紧捆绑。

换句话说,这种境况有如人们面临困境无法自救,如同蚕将自己包裹在茧中一般。从语法角度来看,此成语为连动式结构,既可以作为谓语,也可以作为宾语。然而,其带有贬义色彩,警示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己见或者采取某些自我限制的行为。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过于坚持己见而忽视他人的意见,或在处理问题时不顾其长远影响而仅考虑眼前之利益,便可能“作茧自缚”。我们的选择可能会逐渐限制自己的发展空间,最终导致不必要的困扰和烦恼。因此,我们应当保持一颗宽容的心,适时地放下坚持己见的态度,以免使自己陷入“作茧自缚”的境地。

“作茧自缚”是什么意思?

“作茧自缚”这一成语,其字面含义是蚕吐出丝来作茧,将自己包裹其中,无法逃脱。它的深层寓意则是形容某人由于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决策,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困境,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

原意是蚕吐丝作茧,将自己包裹在丝里面,无法自由出入。在比喻意义上,这表示某人由于做了某件事,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如同蚕吐丝成茧,把自己包裹其中,行事不慎或决策不当,最终会陷入自我制造的困境。

该成语的读音为:zuò jiǎn zì fù。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的白居易的《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诗:“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以及宋代的陆游的《剑南诗稿·书叹》:“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从前有一副拆字对联,上联为“鸿为江边鸟”,下联则是“蚕是天下虫”。蚕这种小青虫,通过不断地吃桑叶,最终会作茧自缚。大约一个月后,蚕会破茧成蝶。人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因为自己的决策或行为而使自己陷入困境的情况。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们二人的并称“元白”,并与刘禹锡有“刘白”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语言平易通俗,深受后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