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义正言辞的用法释义
【词目】义正言辞(严肃正义之辞)
【拼音】yì zhèng yán cí
【释义】理由正当且言辞严肃有力,表现出坚定的正义立场和不妥协的态度。
【出处】源自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之书信,不仅仅是翰墨之精妙,更在于其辞严义正。即便千年之后,读者仍能感受到其深邃的意蕴,引发内心的振奋。我何德何能,竟得辱承此等赐言。”
【示例】在鲁迅的《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中,所描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始终秉持着一面义正言辞的立场,如同军旗一般鲜明,同时,他也在寻找一条尤为义正辞言的出路。
【用法】常作为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表达严肃、正义、坚定的立场和态度;与“义正严辞”、“义正词严”同义。
【英文翻译】Speak with sternness and justice, expressing one's righteous立场.
义正言辞什么意思
言辞犀利,义理庄重。此成语源于宋·张孝祥的《明守赵敷文》:“欧公之书不仅技艺卓越,更是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千载之下,使人振奋崛起。我何德何能,得到您如此赐言。”这是一般常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言辞严肃、义理正大,表达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