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治华,贺治华的生平经历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8-09 07:55:46 浏览3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贺治华的神秘身份

经过详细的资料查找与研究,诸多名字中终于确认了贺芝华、贺治华、贺兴华以及何芝华、郝稚华等名字的存在。通过深入探究,有人特意查阅了前苏共中央档案馆的档案。在一份档案(全宗号530,目录号2,卷宗号1)中,可以追溯到1925年9月4日中共旅莫支部的一次重要会议记录。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西欧同志的留去问题,其中决定留在东方大学读书的学生名单中,首位便是霍家新,而第十五位清晰记载着“贺治华”的名字。

此外,在中共的早期档案里,还有一份关于1927年中共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的名单被发掘出来。在这份名单中,邓颖超担任了中共中央妇委书记的职务。同时,蔡畅、杨之华、李文宜、贺治华以及周秀珠等人被明确列为妇委委员。这其中,“贺治华”的存在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她的名字不仅出现在旅莫支部的会议记录中,还在中共早期关于妇女工作的档案中有明确记载,这都充分证实了当年“贺治华”的真实身份及其在历史中的位置。

贺治华的生平经历

在1925年7月,朱德因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不幸被捕,仅三天后获得释放,随后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经过波罗的海,他前往苏联。当时,他的伴侣贺治华已经怀孕。朱德便将贺治华安顿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处农庄,悉心照顾。同年9月下旬,他根据中共旅俄支部的安排参加了实际工作训练班的学习。不久后,贺治华诞下一女,朱德欣喜若狂,为其取名为“四旬”。尽管贺治华给女儿起了个传统的名字“菲菲”,但她对朱德的朴实性格和缺乏浪漫情调依然心存不满。甚至在德国时,她对朱德的冷漠与日俱增,女儿的诞生也未能改变她的态度。

在1926年5月,党中央指派朱德回国,前往四川进行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考虑到国内严峻的环境,朱德只能让妻子贺治华和女儿暂居苏联。贺治华更多的是看重朱德的地位和物质财富,而非愿意共同面对国内的艰辛。朱德离别时难舍难分,留下充足的生活费并准备齐全她们所需的生活用品。他对贺治华承诺,一旦情况稍有好转,必接她们回国团聚。

然而,朱德回国后不久,贺治华便让妹妹将女儿四旬接回成都,并改名为贺飞飞。此后,贺治华爱上了革命青年霍家新并与之结婚。当组织上安排他们夫妇回国在上海工作时,贺治华背离了革命的初衷。她贪图享乐,经常出入酒楼舞厅,因不遵守秘密工作纪律多次受到批评。她心生怨恨,甚至以出卖同志为换取敌人赏金,渴望过上更加奢华的生活。

关于贺治华的结局,《邓颖超传》记载她回到四川老家并再次嫁人,最终在解放前病逝。而《中国高干子女沉浮录》则提到,贺治华回到四川开江县,并与后夫育有两个女儿。1928年,国民党反动派因她背叛革命而对她进行追捕,残忍地在她面前枪杀了她,以彰显“宁杀错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残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