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教师渎职罪立案标准
1. 对于在职教师,若收受教辅回扣,将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
2. 若情节较重,将会受到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的处分。
3. 若情节极其严重,则会被开除。
4. 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必须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相适应。
教师渎职罪的立案条件细述如下:
1. 涉案人员须具备教师资格并在职任教。
2. 行为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违反了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
3. 由于教师的渎职行为,导致学生或其他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或引发其他严重后果。
4. 教师的行为表现出主观的故意或过失,即教师明知或应知其行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但未采取措施避免。
5. 该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了教育行业的形象。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条,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和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中,滥用职权罪的具体情形包括:
1. 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2人以上,或其他相应的伤害和财产损失情况。
2. 导致至少10人严重中毒。
3. 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一定数额。
4. 造成公共财产或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的重大损失。
5. 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大事故危害扩大或延误抢救、调查、处理工作。
6. 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7. 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渎职罪立案标准
关于渎职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详细分为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等多种犯罪形式。以滥用职权罪为例,当满足以下任一情况时,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处理:
1. 导致死亡1人或以上,或重伤2人以上,或重伤1人伴随轻伤3人以上,或轻伤5人以上的情况;
2. 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
3. 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万元以上,或虽未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达到50万元以上;
4. 公共财产或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万元以上,或虽未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万元以上;
5. 即使未达上述经济标准,但各项损失合计达到一定程度;
6. 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超过6个月或破产;
7. 故意隐瞒、谎报实情,导致重大事故危害扩大或影响抢救、调查工作的情况。
以上立案标准的具体法律依据,可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三百九十七条。除此之外,还包括严重损害国家声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以及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也将会依法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