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乌氏粘度计与奥氏粘度计的区别
1. 乌氏粘度计的原理:当外部力量作用于流体引发流动时,流动的液体层间存在切向的内部摩擦力。要让液体通过管道,必须克服这种流动阻力,这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在低速流动时,液体在管道中沿与管壁平行的直线方向移动,靠近管壁的液体几乎静止,距离管壁越远,流动速度越快。
奥氏粘度计的原理:该设备是一种U形玻璃管,带有两个球泡,球泡下方有一段毛细管。使用时,两种不同性质的液体体积相等,分别流过同一毛细管。由于液体的粘滞系数不同,流完所需时间也会不同。测量时,通常使用水作为标准液体。将水注入第二个球泡,然后吸入第一个球泡至刻痕线a以上。受到重力影响,水通过毛细管流入第二个球泡。当水面从刻痕a降至刻痕b时,记录所经历的时间t1。之后,用相同体积的待测液体替换,以同样的方法测定时间t2。
2. 乌氏粘度计的优点:设备简单,操作便捷,且实验精度高,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求得的摩尔质量被称为粘均摩尔质量。
奥氏粘度计的优点: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较高。尤其适用于粘滞系数较小的液体,如:水、汽油、酒精、血浆或血清等的研究。
3. 关于精度:乌氏粘度计相较于奥氏粘度计增加了一支管,使得在测定时能够形成气承悬液柱,减少液体下流时的压力差与所加待测液体积的关联。因此,乌氏粘度计的精度更高。可以在粘度计中稀释液体而不会影响测定结果。而奥氏粘度计在测定时,液体下流时的压力差与管中液面高度有关,因此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必须相同。
扩展材料:
奥氏粘度计的构造:该设备由两个球泡和一段毛细管组成。在标定时利用重力原理进行操作。测量时使用的两种不同液体的体积必须相等。水常被用作标准液体来标定设备。使用水进行测试时,水面应达到特定刻痕线以上,然后让其自然流动并记录时间。之后用待测液体进行同样的操作并记录下相应的时间数据。奥氏粘度计适用于多种液体的测量,特别适用于粘滞系数较小的液体如水、汽油、酒精、血浆或血清等的研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乌氏粘度计、百度百科-奥氏粘度计。
毛细管粘度度计分类
毛细管粘度计系列包括:品氏粘度计、平氏粘度计、运动粘度计、乌氏粘度计、逆流粘度计、奥氏粘度计以及药典型乌氏粘度计等。同时,我们也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
使用毛细管粘度计的注意事项:
1. 清洁与烘干:使用前必须对粘度计进行彻底的清洁。首先,使用能溶解内部残留物的溶剂反复洗涤。接着,用酒精或汽油进行清洗。随后,使用发烟硫酸或重铬酸钾洗液浸泡2-3小时。之后,用自来水冲洗并用蒸馏水过一次。最后,将其放入烘箱中,升温至约150度,或自然温度下倒置数天直至完全干燥。
2. 装油:对于乌氏粘度计,可直接从粗管子倒入样品。其他型号粘度计则应用带有小嘴的橡皮球(洗耳球)或注射器与粗管子上小玻璃管相连。左手持粘度计,食指堵住粗管子口,将粘度计倒置,使毛细管长玻璃管伸入样品内。通过拉动注射器,将样品吸至第二个圈线处(使液面与圈线相切),然后垂直放置。对于逆流粘度计,装好样品后需用夹子夹紧乳胶管,并套在吸样品的管子上。
3. 恒温及调整垂直度:将装好样品的粘度计放置在恒温槽架子上(夹子上)。调整毛细管至完全垂直状态,在设定的测定温度下保持恒温10分钟。之后开始测定并记录第二圈线间流出时间。建议进行三次测定(排除异常值)并取平均值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