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哪里?
- 2、他山之石的解释
- 3、他山之石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 4、他山之石的意思 他山之石的含义
-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是什么意思?
- 6、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的出处?
- 7、他山之石的成语解释
- 8、他山之石是什么意思?
- 9、他山之石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哪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词源于《诗·小雅·鹤鸣》。表面的意思是说,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喻指他人的做法或意见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
【原文】
鹤鸣于九皋(1)
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
或在于渚(2)。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3),
其下维择(4)。
它山之石(5),
可以为错(6)。
鹤鸣于九皋,
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
或潜于渊。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
其下维彀(7)。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注释】
①皋(gāo):沼泽。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②渚(zhǔ):水中的
小块陆地。③爰: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檀:紫檀树。④择(tuó):
落下的树叶。⑤它:别的,其他。(6)错:磨玉的石块。(7)彀:楮
树。
【译文】
白鹤鸣叫在深泽,
鸣声四野都传遍。
鱼儿潜游在深渊,
时而游到小清边。
那个可爱的园林,
种着高大的紫檀,
树下落叶铺满地。
其他山上的石块,
可以用来磨玉石。
白鹤鸣叫在深泽,
鸣声响亮上云天。
鱼儿游到小清边,
时而潜游在深渊。
那个可爱的园林,
种着高大的紫檀,
树下长的是榕树。
其他山上的石块,
可以用来磨玉石。
邵雍是北宋鸿儒,一代易学大师。他认为在修身处世方面同样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把遇到的侵犯欺凌比作砺石,把品行高尚的人比作美玉。因为要成就美玉必然需要经过砺石的琢磨才行,以此看来,所谓的侵犯欺凌就成为了使自己磨炼成为“美玉”的好事。
邵雍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释道(译文):玉,是温润的物品,如果用两块玉石来互相琢磨,肯定磨不成美玉。必须得用粗糙的砺石,这样才能磨出美玉。
他山之石的解释
他山之石的解释《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毛 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 郑玄 笺:“它山喻异国。”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毛 传:“攻,错也。”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 正如 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 琢磨 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 帮助 自己改正 错误 缺点或 提供 借鉴 的外力。 明 李贽 《复陶石篑》:“生因质弱,故尽 一生 气力与之敌斗,虽犯众怒,被谤讪, 不知 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鲁迅 《集外集 拾遗 补编·< 中国 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他山之石’的 东西 实在太贫乏。” 词语分解 他山的解释 .别处的山。 唐 郑谷 《登杭州城》诗:“潮来无别浦,水落见他山。” 宋 苏轼 《儋耳山》诗:“ 突兀 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引申泛指山石。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庆碑》:“於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 石的解释 石 í 构成地壳的矿 物质 硬块:石破天惊(喻 文章 议论 新奇惊人)。 指石刻: 金石 。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药石 。药石之言(喻规劝 别人 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 之一 。 姓。 石 à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
他山之石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他山之石的意思是: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出自】战国·孔子《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例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国的先进经验,我们也可以学习和借鉴。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反义词】重蹈覆辙、就地取材
扩展资料
1、他山之石的近义词
前车之鉴
【解释】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自】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前面的车子翻倒,后面的车子要引以为戒。
【示例】我们要把一次事故作为前车之鉴,避免再次发生。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劝告人
2、他山之石的反义词
重蹈覆辙
【解释】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现在不考虑以前的教训,又沿着翻车的轨道行车。
【示例】 失败后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说、希望和警告的场合
他山之石的意思 他山之石的含义
1、他山之石释义:《诗经·小雅·鹤鸣》:“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外力。
2、他山之石 - 拼音: [tā shān zhī shí]
3、出处:《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是什么意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出处】战国·孔子《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
【例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更好的建设发展我国。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反义词】不足为训
扩展资料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近义词
引以为戒
【解释】: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所以近七八年来,历任巡抚者引以为戒,不敢委他事情。”
所以最近七八年以来,历任的巡抚都引以为戒,不敢安排给他职务。
【示例】井底之蛙是很可悲的,我们要引以为戒,开放眼光。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反义词
不足为训
【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出自】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你的诗好像无角的龙巨大的鲸,步骤虽然奇特,但是不值得作为效法。
【示例】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对事情不以为然,不值得仿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的出处?
原为“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意思是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将玉器打磨好。比喻借助外力(一般指朋友的批评)来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有云:“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错"是磨刀石的意思.表面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拿手来当磨石,可以来雕琢我们的玉石。现在比喻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强调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
他山之石的成语解释
【成语】:它山之石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简拼】:tszs
【解释】:
它山:别的山。《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治。错:磨石。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意为别国的贤才可作为本国的辅佐。后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亦作“他山之攻”。晋.葛洪《抱朴子.畅玄》:“藏夜光于嵩岫,不受他山之攻。”《聊斋志异.司文郎》:“甲申之年,竟罹于难,岁岁飘蓬,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一快之耳。”亦作“他山之石”。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逾于万里。”
【顺接】:石中黄子 石人石马 石华娥绿 石城汤池 石室金匮 石室金鐀 石崇斗奢 石庆数马
【顺接】:安于盘石 安于磐石 安如盘石 安如磐石 不分玉石 补天炼石 餐云卧石 穿云裂石
【逆接】:奇请比它 之死靡它 至死靡它
【逆接】:它它藉藉 它山之石
他山之石是什么意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为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语出《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汉语文字词语解释: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的人或意见。字词解释:可:能够,可以。以:用来。攻:琢磨。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可以借鉴的东西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八字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成语例子: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中,“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他山之石,比喻可取以为法,帮助自己提高、改进的学习对象。
词语解释:
他,本作“它”。《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错:琢玉之具;攻:琢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后以“他山之石”比喻可取以为法,帮助自己提高、改进的学习对象。
引证解释:
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引:《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
郑玄笺:“它山喻异国。”
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毛传:“攻,错也。”
明李贽《复陶石篑》:“生因质弱,故尽一生气力与之敌斗,虽犯众怒,被谤讪,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他山之石’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国语词典: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