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汉朝历代皇帝列表,西汉东汉有哪些皇帝简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6 18:31:07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汉朝有多少个皇帝分别是谁在位多少年

汉高祖刘邦在位11年
汉惠帝刘盈在位7年
吕后吕雉在位8年
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
汉景帝刘启在位16年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13年
汉宣帝刘病已在位25年
汉元帝刘奭在位16年
汉成帝刘骜在位26年
汉哀帝刘欣在位6年
汉平帝刘衎在位5年
孺子刘婴在位2年
汉更始帝刘玄在位3年
汉光武帝刘秀在位32年
汉明帝:刘庄在位19年
汉章帝:刘炟在位14年
汉和帝: 刘肇在位17年
汉殇帝:刘隆在位时间不到1年
汉安帝:刘祜在位19年
汉顺帝:刘保在位20年
汉质帝: 刘缵在位时间不到1年
汉桓帝:刘志在位21年。
汉灵帝:刘宏在位21年
汉献帝,刘协在位31年
西汉帝系
汉高祖 刘邦 (前206-前195);
汉惠帝 刘盈 (前194-前188);
汉高后 吕雉(汉少帝 刘恭,汉少帝 刘弘) (前187-前180)
汉文帝 刘恒 (前179-前157)(窦皇后)
汉景帝 刘启 (前156-前141)
汉武帝 刘彻 (前140-前87)
汉昭帝 刘弗陵 (前86-前74)
汉宣帝 刘询 (前73-前49)
汉元帝 刘爽 (前32-前7)
汉成帝 刘骜 (前32-前7)
汉哀帝 刘欣 (前6-前1)
汉平帝 刘衍 (1-5)
孺子 刘婴 (6-8)
王莽(新)(8-23)
东汉帝系
汉光武帝 刘秀(25-57)
汉明帝 刘庄(58-75)
汉章帝 刘炟(76-88)
汉和帝 刘肇(89-105)
汉殇帝 刘隆(106)
汉安帝 刘祜(107-125)
汉顺帝 刘保(126-144)
汉冲帝 刘炳(145)
汉质帝 刘缵(146)
汉桓帝 刘志(147-167)
汉灵帝 刘宏(168-189)
汉献帝 刘协(190-220)
汉朝的“29位皇帝”列表及简介
28位,西汉14位,东汉14位。
一、西汉皇帝列表(名字/在位时间/在位年数):
1、
2、
二、东汉皇帝列表(名字/在位时间/在位年数):
1、
2、
3、
三、皇帝资料
1、刘邦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
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
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
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206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
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
2、刘秀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经过长达12年统一战争,灭亡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
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
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中元二年(57年),驾崩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3、刘祜
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即汉安帝(106年—125年在位),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母左小娥,东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9年。
汉安帝即位时,东汉朝廷内忧外患,百事多艰。首先是河西急报,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以后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的苛政,纷纷叛汉。接着就是羌族起义,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
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于车中,终年三十二岁。葬于恭陵,庙号恭宗,谥号孝安皇帝。
4、刘骜
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5、刘彻
刘彻生于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41年登基。他是景帝第十子,母亲王娡是景帝第二任皇后。
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去世于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二月丁卯日)。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其在位期间,曾用年号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君主

汉朝皇帝列表简介记忆顺口溜介绍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学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汉朝皇帝,但是可能对汉朝皇帝并不是很了解。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汉朝皇帝列表,希望能帮到大家!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顺口溜   汉高祖,始定鼎;惠文景,天下宁;武皇帝,开疆土;昭宣元,匈奴定;成哀平,王莽替;光武帝,再复兴;明章和,国运平;殇安顺,后垂帘;冲与质,皆夭折;桓和灵,行衰运;献江山,分三国,为禅让,归曹魏。
  汉朝皇帝列表简介    汉朝皇帝列表
  一、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0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公元前二0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汉朝皇帝列表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前206年称帝,在位12年
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惠帝刘盈
(前211-前188)
前195年即位,在位8年
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吕后
(前241-前180)
(前188-前180)年称制掌权
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
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年)
前180年即位,在位24年
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
景帝刘启
(前188-前141)
前157年即位,在位17年
景帝,文帝的儿子。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
武帝刘彻
(前157-前87)
前141年即位,在位55年
武帝,景帝第九子。武帝在政治上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并与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先后以卫青,霍去病为将,屡次大败匈奴。武帝时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武帝死于前87年,时年71岁。
昭帝
(前95-前74)
前87年即位,在位14年
昭帝刘弗陵,武帝幼子。昭帝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对匈奴的关系处理也较得当。昭帝死于前74年,时年21岁。
宣帝
(前91-前49)
前74年即位,在位26年
宣帝刘病已,一名询,汉武帝曾孙,祖父刘据,父刘进。昭帝无子,刘病已立。宣帝时,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史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可谓中兴”。死于前49年,时年43岁。
元帝
(前75-前33)
前49年即位,在位17年
元帝刘奭,宣帝子。即位后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马,侯十余,埋下外戚专权的祸根。元帝时有王昭君出使匈奴,但元帝时汉朝国力开始衰弱。元帝死于前33年,时年43岁。
成帝
(前52-前7)
前33年即位,在位27年
成帝刘骜,元帝子。成帝时,汉王朝衰落,外戚专权,元帝终日与赵飞燕饮酒作乐,成帝死于前7年,时年46岁。
哀帝
(前26-前1)
前7年即位,在位6年
哀帝刘欣,元帝的庶孙,成帝的侄子。哀帝时,社会矛盾尖锐化,但哀帝却只信鬼神天地,宠幸男宠董贤,造成王莽专权。哀帝死于前1年,时年26岁。
平帝
(前9-5)
公元元年即位位,在位5年
平帝刘衎,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子。即位时9岁。王莽掌权。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时年14岁。
孺子婴
(5-25)
(6-8)年在位,在位2年
孺子婴,宣帝的元孙,刘显的儿子。即位时才2岁。公元8年,王莽自立,公元25年,孺子婴被杀,时年21岁。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1、太祖/高皇帝(世称汉高祖)刘邦: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2、孝惠皇帝刘盈: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即汉惠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
汉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 但是仁弱的汉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3、前少帝刘恭:刘恭(约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4年),即西汉前少帝,西汉第三任皇帝,汉惠帝七年(前188年)9月至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汉惠帝刘盈嫡长子。
汉惠帝朝,皇太后吕雉教汉惠帝皇后张嫣假装有身孕,取惠帝与宫人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并鸩杀其生母,立刘恭为太子。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汉惠帝驾崩。吕后立刘恭为皇帝,因为刘恭年幼,由吕后临朝称制。
4、后少帝刘弘:刘弘(?―前180年),即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西汉前少帝刘恭死。同年五月十一日(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刘弘继任帝位,娶吕禄之女为皇后。高后八年八月(前180年9月),吕太皇太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说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在迎立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文帝)后,废杀了刘弘及其四个兄弟。
5、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6、孝景皇帝刘启: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 ),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7、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中朝,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
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8、孝昭皇帝刘弗陵: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赵婕妤(钩弋夫人)所生。 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
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9、汉废帝/昌邑王刘贺: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生于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10、中宗/孝宣皇帝刘询: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
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 。后元二年(前87年)遭赦,被祖母史家抚养 。汉武帝遗诏 掖庭养视 ,并令宗正录其属籍 ,刘病已于是被养育于掖庭 。元平元年(前74年)刘贺被废。七月,霍光等大臣将他从尚冠里住处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随后即皇帝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
11、(高宗)/孝元皇帝刘奭:刘奭(前74年—前33年),即汉元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 。
12、(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13、孝哀皇帝刘欣: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即汉哀帝(前7年―前1年在位),字和,汉元帝刘奭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
阳朔二年(前23年)八月二十二日,刘欣父定陶恭王刘康去世,刘欣袭封定陶王爵位。刘欣年长后,伯父汉成帝无子嗣,在与叔父中山王刘兴经过一年的激烈争夺后,于绥和元年(前8年)被立为太子。绥和二年(前7年)三月十八日,汉成帝病逝,刘欣即位为帝,改元建平。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前1年8月15日),在位仅七年的刘欣驾崩,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孝哀皇帝,葬于义陵。
14、(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即汉平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汉哀帝于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当年七月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元始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元6年2月4日)刘衎去世,一说被王莽毒杀,终年14岁,庙号元宗(后除庙号),谥号孝平皇帝,葬于康陵(今陕西咸阳西25里处)。
15、孺子婴刘婴(王莽摄政。刘婴未称帝,仅为傀儡皇太子):刘婴(公元5年―公元25年),即汉孺子,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于居摄元年三月己丑日(公元6年4月17日)—始建国元年正月癸卯日(公元9年1月10日)居西汉皇太子位,没有当上皇帝,王莽呼之为“孺子”,世称“孺子婴”。
刘婴一生仅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四岁即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孺子婴长大后,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成了一个傻子。更始三年(公元25年)2月,在临泾被李松杀死。
扩展资料: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 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 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朝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妣吕雉。邦公国号西汉高祖,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曰。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 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 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 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曰(甲辰曰)。享年六十一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生八子:长庶齐悼惠王肥,曹氏生。次子恵帝盈,吕雉生。三子和意,戚后生,封赵王,后被吕雉所杀。四子恢,梁王,后自杀。五子文帝恒,先封代王,后为文帝,薄姬生,薄姬卒于公元前一五五年丙戌岁,葬于霸陵。六子友,先为淮阳王,后为赵幽王,后自杀,生二子:遂(赵王)、昂(胶西王)。七子建,燕王,后被吕雉所杀。八子长,淮南王,后被文帝废王。
汉惠帝
汉惠帝刘盈,谥号孝惠,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盈公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妣张氏、冯氏二妣双修。生六子:太子之以(恭),公元前一八八年为少帝,公元前一八三年四月被太后吕雉暗害。次子强为淮阳王,后卒,无嗣。次子不疑为恒山王,后卒。次子弘为襄城侯。次子朝为轵侯。武为壶关侯。
前少帝
汉朝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父亲是汉孝惠帝刘盈,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
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生于公元前二○二年,汉高祖刘邦第五子,薄姬生,公元前一九五年封代王。吕后死,周勃等杀少帝吕产,迎恒公为帝,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登基。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并减轻刑罚;励行节约,兴修水利,加速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驻军北方,增强边境防御。汉朝由此趋向安定繁荣。在位二十三年,卒于前一五七年,享年四十六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霸陵。妣窦氏。生四子:长子景帝启、次子武(梁孝王,后为梁王)、三子代王参、四子梁王揖,后谥梁怀王,无子。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97年封为代王,建都晋阳。惠帝崩,吕后分立刘恭、刘弘为帝。吕后死,齐王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之。公元前180年登基为帝,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6岁。葬于霸陵(在今陕西长安区东)。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繁荣,国内殷富,府库充实;同时实行“削藩”,任周亚夫平“吴楚七国之乱”,集权中央,削弱诸侯王之力量;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文景之治”。在位十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阳陵,坐东向西。生十四子:河间王德、临江王阏(无子)、淮阳王馀、汝南王非、临江王荣(太子,后废,无嗣)、广川王彭祖、汉武帝彻(先封胶东王)、长沙王发、中山靖王胜、胶西王端、广川王越(子齐为广川王,后绝)、胶东王寄、清河王乘(无嗣)、常山王舜。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帝。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公元前一五○年立为太子,公元前一四○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茂陵。生六子:戾太子据、齐王闳、燕王旦、广陵王胥、昌邑哀王髆,少子汉昭帝弗陵。
汉昭帝
汉昭帝刘弗陵,婴儿号钩弋子,字不,号尧母门。谥号孝昭帝。生于公元前九四年,卒于公元前七四年。公元前八六年乙未岁,八岁时登基,武帝刘彻之少子,无嗣。公元前七七年,年满十八岁开始亲政。在位十三年,享年二十一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平陵。
汉宣帝
汉宣帝刘询,名病已,谥号孝宣帝。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前四九年,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据,生三子:进(进,生一子:汉宣帝询)。据公因发动夺宫事败,三子同时遇害,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于民间。公元前七三年戊申岁,霍光等将其从民间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岁。生五子:汉元帝奭、钦(淮阳王)、嚣(定陶王)、宇(东平王)、竞(中山哀王)。
汉元帝
汉元帝刘奭,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生于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岁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生三子:汉成帝骜、济阳王康(生一子:汉哀帝欣)、中山孝王兴(生一子:衎)。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渭陵。
汉成帝
汉成帝刘骜,谥号孝成帝,庙号同宗。生于公元前五一年,卒于公元前七年,公元前三二年己丑岁登基,在位二十六年,享年四十五岁。葬于延陵。
汉哀帝
汉哀帝刘欣,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二二年,刘康去世,年仅三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岁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夷陵。
汉平帝
汉平帝刘衎,小名箕子,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岁,九岁时登基,后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康陵。
更始帝
汉更始帝刘玄(卒于25年),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中国两汉之际绿林军建立年号更始的政权的皇帝。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祖父为苍梧太守刘利,父刘子张,母何氏,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
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父亲曾任南顿令。光武帝(25-57),姓刘名秀,南阳蔡阳人(今湖北枣阳西南)人,刘邦九世孙,新莽末年与兄刘演加入绿林军,以恢复汉室为号召,于昆阳一战立下大功。刘秀在更始政权中,利用在河北作战的机会,经营自己的基地。更始三年(25年)六月,他在高(今河北柏乡北)称帝,是为光武帝,年号建武。九月,更始军洛阳守将投降刘秀。十月,刘秀定都洛阳。刘秀仍称汉朝,由于其都城洛阳在长安以东,史称东汉。建武三年(27年),刘秀灭赤眉军,又经过十多年的战争,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至建武十六年(40年)完成统一。刘秀建立东汉后,在政治上改革官制,加强对官吏的监察,强化对军队的控制。在经济上,实行度田,把公田借给农民耕种,提倡垦荒,发展屯田,安置流民,赈济贫民。在思想上提倡经学,表彰名节。由于这一切措施,使当时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东汉王朝得以兴盛,史称「光武中兴」。在位三十三年卒。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昆阳之战中,他知人善任,中兴二十八将大部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鲔。光武在战争中所以能够克敌制胜,还在于他注意讲求策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在统一战争中,善于采用政治攻势,如宣布释放奴婢、刑徒,减免赋税刑法,用以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势力。他还注意整饬军纪。早在他担任更始政权的将军时就注意约束部下遵守军纪,这就有利于取得更多的支持。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汉书》作者范晔论曰:“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马光也说:“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他们对于光武帝在统一全国后的政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虽因迷信图谶,宣布图谶于天下;贬逐了桓谭、冯衍等直言敢谏之士,有拒谏之失;但大体说来尚能始终保持谨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

汉明帝
汉明帝刘庄,字子丽。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阴皇后阴丽华。公元57-75年在位,凡十九年。年号永平(58-75),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二月,即皇帝位。 明帝是东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薛莹《汉纪》对他极力称赞,说他“及临万几,约身率礼,恭奉遗业,一以贯之,虽夏启,周成继体持统无以加焉”。华峤《后汉书》一方面称他“中兴以来追踪宣帝”。另方面又含刺地说:“夫以钟离之廉法,谏诤恳切,以宽和为首,以此推之,亦难以德言者也。”意谓其稍欠宽和。范晔《后汉书》评汉明帝,也有这个意思。执法严明,严于驭下是汉明帝加强皇权、整顿吏治的重要手段,并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但执法过严,以致发生冤狱,如楚王刘英案件株连而死者竟达数千人之众,这是明帝政治之累,范晔《后汉书》所谓“弘人之度未优”这个批评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后来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大体沿袭范史的观点。中国东汉皇帝刘庄,字子丽。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阴皇后阴丽华。公元57-75年在位,凡十九年。年号永平(58-75)。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明帝及其子章帝(75-88)在位的三十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国家相对稳定,史称“明章之治”。汉明帝热心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边少数族侵扰的威胁,使汉族和少数族的友好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永平十六年,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卢地。其后,窦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自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至此,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65年后又恢复了正常交往。次年,又复置西域都护。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并于洛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因此,史-载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死后葬于显节陵。
汉章帝
汉章帝刘炟(公元58-88),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公元75-88年在位,凡十四年。年号:建初、元和、章和。 即位第二年建年号为建初(76年一84年七月),后来又改元元和(84年八月—87年七月)、章和(87年八月—88年),在位十三年。明、章二帝统治时代是东汉皇朝臻于富强的极盛时期。他们所奉行的各项政策,对于东汉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可以说他们都是东汉时代继光武帝之后有作为的封建皇帝。历代史学家都对他们予以肯定,然而肯定的角度则有所不同。大抵明帝以严明著称,章帝则以宽厚著称。范晔《后汉书》论曰:“魏文帝称明帝察察,章帝长者。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薛莹《汉纪》也说:章帝“除苛法,蠲禁铜,抑有仁贤之风矣!”范、薛二家只见明帝持法过严之弊,而未见章帝持法过宽之失。袁山松《后汉书》则说:“孝章皇帝弘裕有余,明断不足,-谗惑,外戚擅宠,惜乎!若明、章二主损有余而补不足,则古之贤君矣。”这种评论,比起上述范、薛二家所云,似乎较为确切些。
汉和帝
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是东汉第四位皇帝,他是汉章帝次子,公元88年—105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27岁,母亲梁贵人。他是章帝次子,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他即位时,只有10岁,由母后窦太后执政,从此汉朝由稳转乱,进入外戚、宦官相继掌权的时期,和帝在位时期东汉日益衰败,窦太后排斥异己,让弟弟窦宪掌权,窦家人一犯法,窦太后就再三庇护,窦氏的专横跋扈,引起汉和帝的不满。永元四年壬辰年六月二十三日(92年8月14日),汉和帝联合宦官郑众将窦氏一网打尽,但是也由此进入宦官专权时期。元兴元年乙巳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06年2月13日),汉和帝郁郁而终。汉和帝在位时期,科技、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班固、班昭写了《汉书》。另外,和帝初年窦宪灭亡了匈奴,扩张疆土数千余里,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是东汉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105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27岁,他是汉章帝次子,母亲梁贵人。刘肇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公元88年,年仅31岁的汉章帝刘炟突然病逝,而太子刘肇这时只有10岁。刘肇生于建初四年(79年),生母为梁贵人。刘肇是汉章帝的第四子,在他上面有千乘王刘伉(kàng)、平春王刘全、清河王刘庆三个哥哥,下面有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城阳王刘淑、广宗王刘万岁四个弟弟。由于窦皇后从中作祟,汉章帝废掉太子刘庆,逼死刘庆生母宋贵人,改立刘肇为太子。当时,刘庆5岁,刘肇才4岁。变故与危难可以让人迅速成熟,刘肇似乎也明白政治地位变化所具有的意义,懂得要扶危济困,于是对刘庆格外亲近和爱护,入则同室,出则同车。这也许是出自刘肇善良的天性。但作为皇帝,年仅10岁的刘肇显然无法懂得管理国家事务,于是政权只好交由养他成人、最为亲近的太后来掌管。东汉从和帝起,每个皇帝都是儿时即位。在幼儿皇帝当朝的时期,外戚与宦官的专权、斗争便不可避免,政治的纷争和社会的-将随时发生,东汉政权也就进入了永无宁日的历史阶段。汉和帝刘肇于章和二年(88年)壬辰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改明年为“永元元年”。
汉殇帝
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汉和帝次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106年在位)。谥号孝殇皇帝和帝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皇子大都夭折。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永元二年(106年)一月汉和帝死,邓皇后因长子刘胜有痼疾,将刘隆迎回皇宫做皇帝,刘胜被封为平原王。 刘隆登基时候刚刚好出生满100天,是为汉殇帝,改元“延平”。朝政由外戚邓氏掌权。 可怜一个婴儿皇帝汉殇帝,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当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汉殇帝得了场大病就死在襁褓之中了。 汉殇帝是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
汉安帝
汉安帝:名祜,父清河王庆,汉章帝子。生于公元94年,公元106年即位,在位十九年。公元125年崩,年三十二,葬于恭陵。年号:永初、元初、永宁、建光。他是汉章帝的孙子、当年被废太子清河王...汉安帝即位后,仍由邓太后执政。外戚邓氏吸取窦氏灭亡的教训,联合宦官,袒护族人。汉安帝名祜,父清河王庆,汉章帝子。汉安帝,生于公元94年,公元106年即位,在位十九年。公元125年崩,年三十二,葬于恭陵。年号: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初,安帝为清河王子,汉殇帝崩,邓太后征立为嗣皇帝。帝遂即入京即位,时年十三岁。帝初立,邓太后总揽政权,至永宁二年(121)二月,邓后卒,帝始亲政,年已二十八岁已。安帝既掌权,其乳母王圣、亲信宦官李闰,遂与邓氏争权,乃诬告邓后兄大将军邓骘、宦官蔡伦等图谋废立,安帝遂下诏查办,邓氏悉灭,蔡伦自杀。邓氏既败,宦官李闰、江京及安帝乳母王圣等,遂即参与朝政,皇后阎氏之兄弟亦封侯拜将,参与朝政。宦官、外戚共掌朝政,自安帝始。宦官、外戚掌权,而安帝则不理朝政,吃喝玩乐。宦官、外戚遂相互勾结,玩弄权柄,胡作非为,危害百姓。司徒杨震数次-力谏,请安帝理政,安帝不为所动。安帝亲政不过数年,西羌数次进攻金城、武威,鲜卑进攻居庸关,北匈奴和车师进攻河西。大敌当前,而安帝仍不理朝政,将朝中军政交于宦官樊丰。安帝之荒唐,无以复加。他曾封乳母王圣为野王君,为她修建豪宅宫殿。司徒杨震-劝谏,希望安帝罢黜宦官,反而被安帝罢官。杨震不堪屈辱,愤然自杀。时为延光三年(公元124年)。第二年三月,安帝与阎皇后、国舅阎显、宦官樊丰、江京等,离开洛阳,到江南巡游。安帝突发疾病于宛城,未几,崩于宛城。年三十二岁。安帝本来立后宫庶妃李氏所生子刘保为太子,而皇后阎氏未生子,阎氏惧怕李氏依仗太子夺其地位,遂将李氏毒死,后诬告太子保谋反,使安帝废黜太子保,贬为济阴王。安帝崩,而太子被废。阎后遂立章帝之孙、北乡侯刘懿为帝,而北乡侯在位半年,卒。刘懿卒后,阎氏秘不发丧,屯兵宫中自守。而宦官孙程等,联合宫中几大掌权宦官,秘密迎立废太子济阴王保为帝,是为顺帝。而阎后则被囚禁起来,不久死去。阎显、江京等被杀。史称此事为夺宫之变。
汉顺帝
汉顺帝刘保,汉安帝长子也。生于公元115年,公元125年农历十一月即位,在位二十年。至公元144年八月卒。年三十岁,死后葬于宪陵。年号: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刘懿做了7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曹腾、孙程等19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11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元“永建”,那19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 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顺帝本人则温和但是软弱。 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汉朝政治更加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怨声载道,简直是民不聊生。建康元年,汉顺帝死,享年30岁,在位19年。 顺帝死后谥号孝顺皇帝,庙号敬宗。
汉冲帝
汉冲帝刘昺(143年—145年正月),东汉第八位皇帝(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在位仅半年,享年3岁。汉顺帝死后,2岁的太子刘昺于八月庚午登基,是为汉冲帝,改元“永嘉”,顺帝的皇后梁氏被尊为皇太后。冲帝在位时,由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冲帝在位期间九江发生暴乱。145年,3岁的冲帝病死死后葬于怀陵,谥号孝冲皇帝。
汉质帝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东汉第九位皇帝。于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谥号孝质皇帝。
汉桓帝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东汉第十位皇帝(146年—167年在位),他是汉章帝曾孙,在位21年。汉桓帝刘志能够登上皇位,纯属偶然。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只因为一句“此跋扈将军也”,就被亲自挑选迎立他为帝的大将军梁冀毒死。皇嗣问题再一次摆到朝廷面前,三年之中每年一次,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在公卿大臣议立新君的会上,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大鸿胪杜乔等再一次推举清河王刘蒜。但中常侍曹腾(这位曹腾大家可能记不住他的名字,但日后威名赫赫的曹操可是他的“后人”)曾经拜谒过刘蒜,刘蒜未以大礼接待他,由此宫内的宦官们担心刘蒜上台会对自己不利,因而坚决不同意。这时,刘志虽然只有15岁,但已经继承了刘翼蠡(lǐ)吾侯的封爵。梁太后想把自己的妹妹梁莹嫁给他,于是宣他进殿相亲,正好赶上质帝被毒死。梁冀就想不如顺势立他为帝,亲上加亲,朝政便可完全掌握在梁家手中了。曹腾探知此意,连夜赶到梁家劝说梁冀立刘志,梁冀深以为然。本初元年闰六月初七日,大将军梁冀持节以帝王的青盖车迎刘志进入南宫,当天,登基即位,是为汉桓帝。桓帝年少,梁太后继续临朝执政。刘志生于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他是汉章帝的曾孙,祖父是河间孝王刘开,父亲是蠡吾侯刘翼。刘志对外戚不恭顺不行,对宦官不依赖不行,而完全依靠宦官,党人又不答应。他这一生与外戚、宦官和党人-在一起。
汉灵帝
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死后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汉少帝
汉少帝刘辩。在世 176年—190年。在位 189年四月-九月。汉少帝,他皇帝只当了五个月,就被董卓废为弘农王,悲剧人物。汉灵帝刘宏的儿子,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是189年四月-九月。刘辩为灵帝和何皇后所生,汉献帝刘协的哥哥。初灵帝嫌刘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欲立刘协为帝,但因何皇后受宠且何进位高权重而犹豫未决。189年灵帝病重,将刘协托给蹇硕,灵帝去世後,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刘协为帝,于是请何进入内,但是何进刚进入,蹇硕司马潘隐是何进的旧识,便前来看何进。何进大惊,先退出,从儳道归营,然后称疾不入,蹇硕的计划因此失败,而刘辩也得以继承帝位,是为汉少帝。董卓入京後,少帝被董卓废为弘农王,置于阁上,使郎中令李儒进鸩。王曰:“是欲杀我耳。”不肯饮。强之,乃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别。酒行,王悲歌曰:“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因令姬起舞,姬抗袖而歌曰:“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兮命夭摧。死生异路兮从此乖,奈何茕独兮心中哀。”,歌竟,泣下呜咽,坐者皆欷歔。王谓姬曰:“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幸自爱!从此长辞。”遂饮鸩死,时年十八。他弟弟刘协後来追谥他“弘农怀王”。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祖籍江苏沛县,生于洛阳。生年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卒年青龙二年(公元234年)。父汉灵帝,其生母是王美人,由于备受汉灵帝的宠爱,被嫉妒心极强的何皇后设计杀害了。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分别有高祖刘邦、惠帝刘盈等29帝,共四百零五年。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
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END
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
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END
高祖刘邦
前206年——前193年
汉族与
汉字
的得名,都与
大汉帝国
密切相关联,而大汉帝国却是由一个近似“不务正业的无赖”平民刘邦创建的。
惠帝刘盈
前194年——前186年
刘邦共有8个
儿子
,刘盈是其
次子
,生于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属虎,其母
吕雉
是刘邦的
原配
夫人
。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病死,
五月
,17岁的刘盈即位,是为惠帝。“惠”有“仁慈、柔顺”的意思,这个
谥号
可谓概括了
刘盈的一生
。从惠帝开始,
汉朝皇帝
的谥号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这是因为
汉朝
统治者
推崇孝道,“以孝治天下”的原故。
惠帝做了7年有名无实的
皇帝
,在24岁的时候就过早地死去。惠帝
死后
,吕后又执政八年。这前后15年,是
汉王
朝从建国到
文景之治

过渡时期
、奠基时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元帝刘奭初元元年(前48)——竟宁元年(前33)
汉元帝刘奭生于昭帝元平六年(前75),属马,是
刘询

嫡妻
许平君
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
月后
,其父即位做了皇帝。
两年后

母亲

皇后

霍光

霍显
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四月,刘奭被立为
太子
。黄龙三年(前49)十月,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元帝,
庙号
高宗。
http://lianzai.china.com/books/html/813/
这里都有,你自己去看把
1、太祖/高皇帝(世称汉高祖)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2、孝惠皇帝刘盈:
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即汉惠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
汉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 但是仁弱的汉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3、前少帝刘恭:
刘恭(约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4年),即西汉前少帝,西汉第三任皇帝,汉惠帝七年(前188年)9月至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汉惠帝刘盈嫡长子。
汉惠帝朝,皇太后吕雉教汉惠帝皇后张嫣假装有身孕,取惠帝与宫人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并鸩杀其生母,立刘恭为太子。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汉惠帝驾崩。吕后立刘恭为皇帝,因为刘恭年幼,由吕后临朝称制。
4、后少帝刘弘:
刘弘(?―前180年),即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西汉前少帝刘恭死。同年五月十一日(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刘弘继任帝位,娶吕禄之女为皇后。高后八年八月(前180年9月),吕太皇太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说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在迎立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文帝)后,废杀了刘弘及其四个兄弟。
5、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6、孝景皇帝刘启:
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 ),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7、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中朝,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
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8、孝昭皇帝刘弗陵:
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赵婕妤(钩弋夫人)所生。 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
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9、汉废帝/昌邑王刘贺:
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生于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10、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
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 。后元二年(前87年)遭赦,被祖母史家抚养 。汉武帝遗诏 掖庭养视 ,并令宗正录其属籍 ,刘病已于是被养育于掖庭 。元平元年(前74年)刘贺被废。七月,霍光等大臣将他从尚冠里住处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随后即皇帝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
11、(高宗)/孝元皇帝刘奭:
刘奭(前74年—前33年),即汉元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 。
12、(统宗)/孝成皇帝刘骜:
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13、孝哀皇帝刘欣:
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即汉哀帝(前7年―前1年在位),字和,汉元帝刘奭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
阳朔二年(前23年)八月二十二日,刘欣父定陶恭王刘康去世,刘欣袭封定陶王爵位。刘欣年长后,伯父汉成帝无子嗣,在与叔父中山王刘兴经过一年的激烈争夺后,于绥和元年(前8年)被立为太子。绥和二年(前7年)三月十八日,汉成帝病逝,刘欣即位为帝,改元建平。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前1年8月15日),在位仅七年的刘欣驾崩,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孝哀皇帝,葬于义陵。
14、(元宗)/孝平皇帝刘衎:
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即汉平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汉哀帝于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当年七月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元始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元6年2月4日)刘衎去世,一说被王莽毒杀,终年14岁,庙号元宗(后除庙号),谥号孝平皇帝,葬于康陵(今陕西咸阳西25里处)。
15、孺子婴刘婴(王莽摄政。刘婴未称帝,仅为傀儡皇太子):
刘婴(公元5年―公元25年),即汉孺子,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于居摄元年三月己丑日(公元6年4月17日)—始建国元年正月癸卯日(公元9年1月10日)居西汉皇太子位,没有当上皇帝,王莽呼之为“孺子”,世称“孺子婴”。
刘婴一生仅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四岁即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孺子婴长大后,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成了一个傻子。更始三年(公元25年)2月,在临泾被李松杀死。
扩展资料: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 ,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公元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 ,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两汉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朝

西汉皇帝列表

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婴
依次是高皇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成帝,哀帝,平帝和王莽的小傀儡刘婴
西汉皇帝列表
一、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0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公元前二0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二、汉惠帝刘盈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惠帝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
三、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年)。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霸陵。
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死后葬霸陵。在古代,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所以,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四、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繁荣,国内殷富,府库充实;同时实行“削藩”,任周亚夫平“吴楚七国之乱”,集权中央,削弱诸侯王之力量;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文景之治”。在位十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阳陵,坐东向西。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五、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帝。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公元前一五0年立为太子,公元前一四0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茂陵,庙号世宗。
汉武帝为巩固皇权,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六、汉昭帝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七、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刘询,谥号孝宣帝,庙号中宗。生于公元前九0年,卒于公元前四九年,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刘据因发动夺宫事败,三子同时遇害,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于民间。公元前七三年戊申岁,霍光等将其从民间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岁。
宣帝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史称“宣帝中兴”,还有史家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著称的西汉历史中,中宗宣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 。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
八、汉元帝刘奭(shì)
汉元帝刘奭,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生于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岁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渭陵。
九、汉成帝刘骜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前7年)。元帝子,元帝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延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5里处)。谥号孝成皇帝。
十、汉哀帝刘欣
汉哀帝刘欣,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二二年,刘康去世,年仅三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岁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
十一、汉平帝刘衎
汉平帝刘衎,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岁,九岁时登基,后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
十二、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被刘秀封为淮阳王,在位3年,被赤眉军勒杀,葬于霸陵。
西汉,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西汉上承秦朝,享国210年,与东汉统称为汉朝。经过汉初文景之治,西汉在汉武帝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域,奠定汉武盛世局面。自汉元帝后,西汉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废西汉末帝,西汉灭亡。
  
西汉历代共有15位皇帝,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

汉朝历代帝王一览表

汉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如下:
1. 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道德天尊,庙号高祖,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指挥家,雄韬伟略的创业家。
2. 汉惠帝刘盈,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即位后沿用汉高祖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奉行黄老之道,不轻易变更旧制,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3. 汉文帝刘恒,即汉太宗,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三位皇帝,在位二十三年,享年四十六岁。
4. 汉景帝刘启,即汉中宗,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窦皇后,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十六年。
5.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
6. 汉昭帝刘弗陵,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亲为钩弋夫人。
7.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刘询。
8. 汉元帝刘奭,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
9. 汉成帝刘骜,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母孝成许皇后,公元前33年刘骜继位,史称汉成帝。
10. 汉哀帝刘欣,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六年。
11. 汉平帝刘衎,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12. 孺子刘婴,西汉第十五位皇帝,年号“居摄”,在位三年。
13. 更始帝刘婴,西汉第十六位皇帝。
以上是汉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汉朝各代帝王分别如下:
1、汉高祖,名邦,在位8年(前202年 - 前195年),汉始祖第三子。
2、汉惠帝,名盈,在位9年(前195年 - 前188年),汉高祖长子。
3、前少帝,名恭,在位5年(前188年 - 前184年),汉孝惠帝长子。
4、后少帝,名弘,在位5年(前184年 - 前180年),前少皇帝之弟。
5、汉文帝,名恒,在位24年(前180年 - 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汉惠帝庶弟。前196年受封代王,都晋阳(今太原)。
6、汉景帝,名启,在位17年(前157年 - 前141年),汉文帝第五子。
7、汉武帝,名彻,在位55年(前141年 - 前87年),汉景帝第十子。前153年受封胶东王,都即墨。
8、汉昭帝,名弗陵,在位14年(前87年 - 前74年),汉武帝少子。
9、汉废帝,名贺,在位1年(前74年,仅27天),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前86年,嗣位昌邑王。
10、汉宣帝,名询(原名病已),在位26年(前74年 - 前49年),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11、汉元帝,名奭(shì),在位17年(前49 - 前33年),汉宣帝之子。
12、汉成帝,名骜,在位27年(前33年 - 前7年),汉元帝长子。
13、汉哀帝,名欣,在位7年(前7年 - 前1年),汉元帝之孙,汉成帝之侄,定陶康王刘康之子。前23年,嗣位定陶王。
14、汉平帝,名衎(原名箕子),在位7年(前1年 - 6年),汉元帝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前7年,嗣位中山王。
15、汉光武帝,名秀,在位33年(25年 - 57年),汉景帝六世孙,南顿县令刘钦之子。
16、汉明帝,名庄,在位18年(57年 - 75年),汉光武帝第四子。39年受封东海公。41年进封东海王。
17、汉章帝,名炟,在位13年(75年 - 88年),汉明帝第五子。
18、汉和帝,名肇,在位17年(88年 - 105年),汉章帝第四子。
19、汉殇帝,名隆,在位1年(106年,仅220天),汉和帝之子。
20、汉安帝,名祜(hù),在位20年(106年 - 125年),汉章帝之孙,清河王(追谥孝德皇)刘庆之子。
21、前少帝,名懿,在位1年(125年,仅224天),汉章帝之孙,汉和帝之侄,济北惠王刘寿之子。
22、汉顺帝,名保,在位21年(125年 - 145年),汉安帝之子。124年被废为江阴王。
23、汉冲帝,名炳,在位2年(144年 - 145年),汉顺帝之子。
24、汉质帝,名缵,在位1年(145年),汉章帝玄孙勃海孝王刘鸿之子。
25、汉桓帝,名志,在位22年(146年 - 167年),汉章帝曾孙,蠡吾侯刘翼之子。146年入南宫,即皇帝位。159年诛梁冀、孙寿。165年除内嬖。166年行党锢之政。
26、汉灵帝,名宏,在位22年(168年 - 189年),汉章帝玄孙,解渎亭侯刘苌之子。嗣位解渎亭侯。168年即皇帝位。184年黄巾起义,解除党锢。
27、后少帝,名辩,在位1年(189年),汉灵帝长子。
28、汉献帝,名协,在位31年(189年 - 220年),汉灵帝次子。
汉朝历史:
汉朝(Han Dynasty 前202—公元220年),史学上分为西汉和东汉,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在“昭宣中兴”时达到极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25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万国来朝。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之后的唐朝合称为“强汉盛唐”。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
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400多年。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汉朝是刘邦开国的,以王莽之乱为界,分为西汉、东汉,也叫前汉、后汉,这与“汉朝”是名实相同的;后来的三国时的蜀国,那是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王室血统”;五胡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前汉、后汉”,则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可以肯定与汉室的刘姓血统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西汉皇帝列表一览表

1、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汉朝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2、汉惠帝刘盈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惠帝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3、汉文帝刘恒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霸陵。4、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繁荣,国内殷富,府库充实;同时实行“削藩”,任周亚夫平“吴楚七国之乱”,集权中央,削弱诸侯王之力量;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文景之治”。在位十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阳陵,坐东向西。5、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帝。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公元前一五0年立为太子,公元前一四0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茂陵,庙号世宗。6、汉昭帝刘弗陵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7、汉宣帝刘询谥号孝宣帝,庙号中宗。生于公元前九0年,卒于公元前四九年,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刘据因发动夺宫事败,三子同时遇害,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于民间。公元前七三年戊申岁,霍光等将其从民间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岁。8、汉元帝刘_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生于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岁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渭陵。9、汉成帝刘骜元帝子,元帝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延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5里处)。谥号10、汉哀帝刘欣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_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二二年,刘康去世,年仅三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岁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11、汉平帝刘_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_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岁,九岁时登基,后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12、更始帝刘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被刘秀封为淮阳王,在位3年,被赤眉军勒杀,葬于霸陵。

汉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图(汉朝29位皇帝顺序列表)

汉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图汉朝各代帝王分别如下:1、汉高祖,名邦,在位8年,汉始祖第三子。2、汉惠帝,名盈,在位9年,汉高祖长子。3、前少帝,名恭,在位5年,汉孝惠帝长子。4、后少帝,名弘,在位5年,前少皇帝之弟。5、汉文帝,名恒,在位24年,汉高祖第四子,汉惠帝庶弟。前196年受封代王,都晋阳。6、汉景帝,名启,在位17年,汉文帝第五子。7、汉武帝,名彻,在位55年,汉景帝第十子。前153年受封胶东王,都即墨。8、汉昭帝,名弗陵,在位14年,汉武帝少子。9、汉废帝,名贺,在位1年,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_之子。前86年,嗣位昌邑王。10、汉宣帝,名询,在位26年,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11、汉元帝,名_,在位17年,汉宣帝之子。12、汉成帝,名骜,在位27年,汉元帝长子。13、汉哀帝,名欣,在位7年,汉元帝之孙,汉成帝之侄,定陶康王刘康之子。前23年,嗣位定陶王。14、汉平帝,名_,在位7年,汉元帝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前7年,嗣位中山王。15、汉光武帝,名秀,在位33年,汉景帝六世孙,南顿县令刘钦之子。16、汉明帝,名庄,在位18年,汉光武帝第四子。39年受封东海公。41年进封东海王。17、汉章帝,名_,在位13年,汉明帝第五子。18、汉和帝,名肇,在位17年,汉章帝第四子。19、汉殇帝,名隆,在位1年,汉和帝之子。20、汉安帝,名祜,在位20年,汉章帝之孙,清河王刘庆之子。21、前少帝,名懿,在位1年,汉章帝之孙,汉和帝之侄,济北惠王刘寿之子。22、汉顺帝,名保,在位21年,汉安帝之子。124年被废为江阴王。23、汉冲帝,名炳,在位2年,汉顺帝之子。24、汉质帝,名缵,在位1年,汉章帝玄孙勃海孝王刘鸿之子。25、汉桓帝,名志,在位22年,汉章帝曾孙,蠡吾侯刘翼之子。146年入南宫,即皇帝位。159年诛梁冀、孙寿。165年除内嬖。166年行党锢之政。26、汉灵帝,名宏,在位22年,汉章帝玄孙,解渎亭侯刘苌之子。嗣位解渎亭侯。168年即皇帝位。184年黄巾起义,解除党锢。27、后少帝,名辩,在位1年,汉灵帝长子。28、汉献帝,名协,在位31年,汉灵帝次子。汉朝历史:汉朝,史学上分为西汉和东汉,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在“昭宣中兴”时达到极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万国来朝。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之后的唐朝合称为“强汉盛唐”。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400多年。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汉朝是刘邦开国的,以王莽之乱为界,分为西汉、东汉,也叫前汉、后汉,这与“汉朝”是名实相同的;后来的三国时的蜀国,那是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王室血统”;五胡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前汉、后汉”,则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可以肯定与汉室的刘姓血统就没有任何关系了。汉朝29位皇帝顺序列表汉朝皇帝顺序如下: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西汉第二任皇帝:汉惠帝刘盈西汉第三任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西汉第四任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西汉第五任皇帝:汉文帝刘恒西汉第六任皇帝:汉景帝刘启西汉第七任皇帝:汉武帝刘彻西汉第八任皇帝:汉昭帝刘弗陵西汉第九任皇帝:昌邑王刘贺西汉第十任皇帝: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一任皇帝:汉元帝刘_西汉第十二任皇帝:汉成帝刘骜西汉第十三任皇帝:汉哀帝刘欣西汉第十四任皇帝:汉平帝刘_西汉第十五任皇帝:孺子婴西汉第十六任皇帝:汉更始帝刘玄东汉开国皇帝:汉世祖刘秀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三任皇帝:汉章帝刘_东汉第四任皇帝:汉和帝刘肇东汉第五任皇帝:汉殇帝刘隆东汉第六任皇帝:汉安帝刘祜东汉第七任皇帝:东汉前少帝刘懿东汉第八任皇帝:汉顺帝刘保东汉第九任皇帝:汉冲帝刘炳东汉第十任皇帝:汉质帝刘缵东汉第十一任皇帝:汉桓帝刘志东汉第十二任皇帝:汉灵帝刘东汉第十三任皇帝:东汉后少帝刘辩东汉第十四任皇帝:汉献帝刘协季汉开国皇帝:季汉昭烈帝刘备季汉亡国皇帝:季汉孝怀帝刘禅国号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莽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政权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季汉,又称西蜀。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图中国朝代顺序表: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时期、晋、南北朝【南朝】、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北汉)】、宋、辽、西夏、元、明、清。夏公元前2070----1600年共470年姒启商公元前1600----1046年共554年子成汤周公元前1046----256年共790年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共275年姬发东周公元前770----256年共515年姬宜臼春秋公元前770----475年共295年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共254年秦公元前221----206年共15年嬴政西楚公元前206----202年共4年项羽南越公元前203----111年共93年赵佗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共426年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邦新公元9----23年共13年王莽更始公元23----25年共2年刘玄东汉公元25----220年共196年刘秀三国公元220----280年共60年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丕蜀公元221----263年共43年刘备吴公元222----280年共59年孙权晋公元265----420年共156年西晋公元265----317年共53年司马炎东晋公元317----420年共104年司马睿十六国公元304----439年共136年汉.前赵公元304----329年共25年汉公元304----319年共15年刘渊前赵公元319----329年共10年刘曜成.汉公元304----347年共43年成公元304----338年共34年李雄汉公元338----347年共9年李寿前凉公元314----376年共62年张轨后赵公元319----350年共31年石勒前燕公元337----370年共33年慕容_前秦公元351----394年共43年符洪后秦公元384----417年共33年姚苌后燕公元384----409年共25年慕容垂西秦公元385----431年共46年乞伏国仁后凉公元386----403年共17年吕光南凉公元397----414年共17年秃发乌孤北凉公元397----439年共42年沮渠蒙逊南燕公元398----410年共12年慕容德西凉公元400----420年共20年李_夏公元407----431年共24年赫连勃勃北燕公元409----436年共27年冯跋代公元315----376年共61年拓跋猗卢冉魏公元350----352年共2年冉闵西燕公元384----403年共19年慕容泓仇池公元196----552年共356年杨腾翟魏公元388----392年共4年翟辽西蜀公元405----413年共8年谯纵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宋公元420----479年共60年刘裕齐公元479----502年共24年萧道成粱公元502----557年共56年萧衍陈公元557----589年共33年陈霸先后梁公元555----587年共33年萧_北朝公元386----581年共196年北魏公元386----534年共149年拓跋_东魏公元534----550年共17年元善见西魏公元535----556年共22年元宝炬北齐公元550----577年共28年高洋北周公元557----581年共25年宇文觉隋公元581----618年共37年杨坚唐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李渊武周公元684----705年共21年武_渤海公元689----公元926年共237年大祚荣南诏公元738----902年共165年皮罗阁五代公元907----960年共54年后梁公元907----923年共17年朱温后唐公元923----936年共14年李存勖后晋公元936----946年共11年石敬瑭后汉公元947----950年共4年刘知远后周公元951----960年共10年郭威十国公元892----979年共87年吴公元892----937年共45年杨行密南唐公元937----975年共38年李升吴越公元893----978年共85年钱_楚公元896----951年共55年马殷闽公元909----945年共36年王审知南汉公元917----971年共54年刘_前蜀公元903----925年共23年王建后蜀公元933----965年共22年孟知祥荆南公元924----963年共39年高季兴北汉公元951----979年共28年刘崇宋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共168年赵匡胤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152年赵构契丹.辽公元907----1211年共305年契丹公元907----947年共41年耶律阿保机辽公元947----1125年共178年耶律阮西辽公元1124----1211年共88年耶律大石金公元1115----1234年共120年完颜阿骨打西夏公元1038----1227年共189年李元昊大理公元937----1253年共316年段思平蒙古.元公元1206----1636年共430年蒙古公元1206----1271年共6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元公元1271----1368年共98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北元公元1371----1636年共236年孛儿只斤妥_贴睦尔明公元1368----1644年共276年朱元璋后金.清公元1616----1911年共295年后金公元1616----1644年共28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公元1644----1911年共267年爱新觉罗福临中国伟大的皇帝1.唐太宗李世民,他使一个民族有了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汉武帝刘彻,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2.秦始皇,他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大统一。隋文帝杨坚,他使一个民族绝处逢生,得以延续。3.成吉思汗,他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汉文帝刘恒,严于律己,轻徭薄赋,甚至十二年免收全国田赋。4.明太祖朱元璋,他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清圣祖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5.一代女皇武则天,她为中国古代史最大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仁宗赵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受到历代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汉朝24位皇帝列表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61岁,葬于长陵。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惠帝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3、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年。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霸陵。4、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文景之治”。在位十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阳陵,坐东向西。5、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帝。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公元前一五0年立为太子,公元前一四0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茂陵,庙号世宗。6、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7、汉宣帝刘询谥号孝宣帝,庙号中宗。生于公元前九0年,卒于公元前四九年,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刘据因发动夺宫事败,三子同时遇害,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于民间。公元前七三年戊申岁,霍光等将其从民间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岁。8、汉元帝刘_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生于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岁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渭陵。9、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前7年。元帝子,元帝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延陵。谥号孝成皇帝。10、汉哀帝刘欣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_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二二年,刘康去世,年仅三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岁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11、汉平帝刘_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_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岁,九岁时登基,后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12、更始帝刘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被刘秀封为淮阳王,在位3年,被赤眉军勒杀,葬于霸陵。13、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登基,公元57年去位出生,元前6年--去世:公元57年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14、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登基公元75年去位出生:公元28年--去世:公元75年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15、汉章帝刘_公元75年登基公元88年去位出生:公元58年--去世:公元88年章帝,明帝第。章帝“好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增长.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16、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登基,公元105年去位出生,公元79年--去世:公元105年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17、汉殇帝刘隆公元105--106年。和帝幼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和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18、汉安帝刘祜公元106年登基,出生公元94年,去世公元125年,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19、汉顺帝刘保,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21、汉质帝刘缵公元145年登基公元146年去位,出生:公元138年--去世:公元146年,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22、汉桓帝刘志公元146年登基,公元167年去位,出生:公元132年--去世:公元167年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23、汉灵帝刘宏168年登基,公元189年去位,出生:公元156年--去世:公元189年,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24、汉献帝刘协公元189年登基,公元220年去位,出生:公元181年--去世:公元234年,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汉代为什么只承认24个皇帝主要是他们继续大统不合法,或者是傀儡或者有大错亦或是年龄过小,一直不为历代史学家承认。1、西汉前少帝,叫刘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其父是汉孝惠帝刘盈,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惠帝病逝后,吕后将刘恭过继到惠帝皇后张嫣的膝下,并除掉了他的生母。吕后随后拥立刘恭为帝,史称“汉前少帝”。待小皇帝逐渐长大,获悉了其生母死亡的真相,十分怨怼吕后和张嫣,发誓要报仇雪恨。吕后得知后,决心不留祸害,将他废黜,最后将他杀害。2、刘弘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联合发动政变,清除了吕氏一族后,就以刘弘并非惠帝亲生子为借口,将其废黜、幽禁,随后迎立汉高祖之子代王刘恒即位。等到刘恒坐上宝座后,刘弘和他的三个弟弟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便都被杀害。3、刘贺在其父死后,年仅19岁的刘贺便继承了昌邑王之位。由于汉昭帝早逝且没有留下子嗣,刘贺被大将军霍光征召入朝,立为皇太子。同年六月,刘贺接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年轻气盛的刘贺权柄初握,还没立稳根基,不先去褒奖旧臣,而是忙着把昌邑部属一一超擢拜官,因此对以大将军霍光为首的朝廷元老造成威胁。因此,在仅仅拥立为帝二十七天后,以其“荒淫无度、不保社稷”为由,被废,史称汉废帝。4、刘懿在汉少帝在位期间,阎氏兄弟大权在握,权倾朝野,将朝廷弄得乌烟罩气,好不得意。然而,短命皇帝刘懿在位两百余天后驾崩,随即,宦官孙程等人发动政变,诛杀阎显、江京,软禁阎太后,并迎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扩展资料汉朝皇族出自彭城刘氏。汉高祖刘邦是沛郡丰邑中阳里人,平时不参加农业劳动。喜欢劫富济贫。到青年时代,秦始皇已统一中国,他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并与郡县小吏关系非常密切。秦二世元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泗水亭长刘邦亦于沛县起兵响应,称沛公。后在四川进行游击战争。后加入项氏叔侄的反秦义军。秦二世二年十月,楚怀王迁都彭城,封沛公刘邦为武安侯,任砀郡长,领砀郡兵。公元前207年,刘邦从汉中率两万精兵出发攻入咸阳,秦王子婴降,秦亡。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西汉东汉有哪些皇帝简介

说到汉朝,这绝对是一个历史上最值得让人骄傲的朝代,现如今我们之所以叫做汉族,正是因为有汉朝的存在,此后一直都在延续这个称呼,直到今天。汉朝虽然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是它的影响力却是非常大非常深远的,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有一个好的皇帝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看,汉朝时期有哪些皇帝,汉朝的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1.西汉
1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姓名刘邦,在位时间前202—前195,年数7年,陵寝长陵
2谥号孝惠皇帝,姓名刘盈,在位时间前195—前188,年数8年,陵寝安陵,刘邦次子,嫡长子
3谥号少帝,姓名刘恭,在位时间前188—前184,年数5年,刘盈长子
4谥号少帝,姓名刘弘,在位时间前184—前180,年数5年,刘盈四子,刘恭异母弟
5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姓名刘恒,在位时间前180—前157,年数24年,陵寝霸陵,刘邦四子,刘盈之弟
6谥号孝景皇帝,姓名刘启,在位时间前157—前141,年数16年,陵寝阳陵,刘恒五子,嫡长子
7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姓名刘彻,在位时间前141—前87,年数54年,陵寝茂陵,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征和、后元,刘启十子
8谥号孝昭皇帝,姓名刘弗陵,在位时间前87——前74,年数13年,陵寝平陵,年号始元、元凤、元平,刘彻六子
9谥号废帝,姓名刘贺,在位时间前74,年数27天,陵寝海昏侯墓 沿用元平 刘彻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
10庙号中宗,谥号孝宣皇帝,姓名刘询,在位时间前74——前49,年数25年,陵寝杜陵,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
11谥号孝元皇帝,姓名刘奭,在位时间前49—前33,年数16年,陵寝渭陵,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刘询嫡长子
12谥号孝成皇帝,姓名刘骜,在位时间前33—前7,年数26年,陵寝延陵,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刘奭长子
13谥号定陶恭王、恭皇,姓名刘康,刘奭之子,刘欣追谥
14谥号孝哀皇帝,姓名刘欣,在位时间前7—前1,年数6年,陵寝义陵,年号建平、元寿,刘奭之孙,刘骜之侄
15谥号孝平皇帝,姓名刘衎,在位时间前1—6,年数6年,陵寝康陵,年号元始,刘奭之孙
16姓名王莽,在位时间6—23,年数17年,年号始建国天凤上戊,始建国地皇上戊
2.两汉之交
1谥号淮阳武顺王,姓名刘玄,年号更始,在位时间23—25,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光武帝族兄
2姓名刘圣,在位时间23,汉景帝刘启后裔
3姓名王昌,在位时间24,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
4姓名刘永,在位时间25—27,梁孝王刘武八世孙,梁王刘立之子,玄汉梁王
5姓名刘盆子,年号建始,在位时间25—27,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城阳景王刘章之后,式侯刘萌之子
6姓名卢芳,在位时间25—37,假称汉武帝曾孙刘文伯
3.东汉
1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姓名刘秀,在位时间25—57,年数32年,陵寝原陵,年号建武、建武中元
2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姓名刘庄,在位时间57—75,年数18年,陵寝显节陵,年号永平、刘秀四子
3庙号肃宗,谥号孝章皇帝,姓名刘炟,在位时间75—88,年数13年,陵寝敬陵,年号建初、元和、章和,刘庄五子
4谥号孝和皇帝,姓名刘肇,在位时间88—106,年数18年,陵寝慎陵,年号永元、元兴,刘炟四子
5谥号孝殇皇帝,姓名刘隆,在位时间106,年数220天,陵寝康陵,年号延平,刘肇少子
6谥号清河孝王,孝德皇(子刘祜追谥),姓名刘庆,刘炟三子
7谥号孝安皇帝,姓名刘祜,在位时间106—125,年数19年,陵寝恭陵,年号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刘庆之子
8谥号少帝,姓名刘懿,在位时间125,年数206天,年号沿用延光,刘寿(刘炟五子)之子
9谥号孝顺皇帝,姓名刘保,在位时间125—144,年数19年,陵寝宪陵,年号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刘祜之子
10谥号孝冲皇帝,姓名刘炳,在位时间144—145,年数148天,陵寝怀陵,年号永熹,刘保之子
11谥号孝质皇帝,姓名刘缵,在位时间145—146,年数2年,陵寝静陵,年号本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
12谥号河间孝王,孝穆皇(孙刘志追谥),姓名刘开,陵寝乐成陵,刘炟六子
13谥号孝崇皇(子刘志追谥),姓名刘翼,陵寝博陵,刘开之子
14谥号孝桓皇帝,姓名刘志,在位时间146—168,年数22年,陵寝宣陵,年号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刘翼之子
15谥号孝元皇(孙刘宏追谥),姓名刘淑,陵寝敦陵,刘开之子
16谥号孝仁皇(子刘宏追谥),姓名刘苌,刘淑之子
17谥号孝灵皇帝,姓名刘宏,在位时间168—189,年数年,陵寝文陵,年号建宁、熹平、昭和、中平,刘苌之子
18谥号少帝,姓名刘辩,在位时间189,年数136天,陵寝弘农怀王墓,年号光熹、昭宁,刘宏嫡长子
19谥号孝献皇帝(魏明帝曹叡谥),孝愍皇帝(昭烈帝刘备谥),姓名刘协,在位时间189—220,年数31年,陵寝禅陵,年号永汉、中平、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汉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公元221年,自认是汉室后代的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是三国之一,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史学上并不将其并入汉朝历史。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汉朝皇帝简介】西汉皇帝简介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汉朝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汉朝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父亲是汉孝惠帝刘盈,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汉朝的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朝臣选定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遂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汉朝的第五个皇帝,刘邦第4子:汉朝皇帝刘恒简介,汉文帝刘恒,汉代第五位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刘邦镇压陈_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前157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死后葬霸陵。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出生于代地中都。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孝景皇帝,无庙号。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简介: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他的雄才伟略是真正的使中华民族世代光荣的。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就是汉武帝刘彻。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原名刘弗陵,汉武帝少子,母为钩弋夫人,武帝崩后继位。即位后,刘弗陵因名字难避讳的缘故更名刘弗,弗字避讳不。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在位13年,病死,终年21岁。葬于平陵。年号有始元、元凤和元平。汉朝第九位皇帝:汉废帝刘贺,汉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_的儿子。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分封到了今天的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贬到江西省永修县做海昏侯,史称汉废帝。汉朝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为王翁须。汉昭帝元平元年,汉昭帝驾崩,由于无嗣,大司马霍光拥立的昌邑王刘贺在即位的27天就被权臣霍光提请其外孙女上官皇太后废掉。在确立继任人选时,时任光禄大夫的邴吉此时向霍光推荐刘病已,昭帝元平元年秋七月庚申,刘病已入宫见上官太后,被封为阳武侯,同日登基为皇帝,承嗣汉昭帝,隔年改元本始。汉朝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_,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四月,刘_被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十月,汉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元帝,庙号高宗。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西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庙号统宗。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孝哀皇帝刘欣,在位7年。刘欣是汉元帝庶孙,汉成帝弟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氏。西汉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刘_简介:刘_,即汉平帝,汉族,原名刘箕子,汉元帝之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之子,母卫姬。刘欣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17日迎立年仅9岁的刘_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共在位6年,他不是被王莽毒死的,而是病死的。终年14岁,葬于康陵。西汉末代皇帝:汉孺子刘婴人物简介及生平资料,号孺子,乃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之子、汉宣帝玄孙也。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刘婴逃离长安,到了临泾,立刘婴为帝,2月,因推翻王莽而被拥立为更始帝的刘玄,派部将带兵前去攻打。混战中,刘婴为乱兵所杀。更始帝刘玄字圣公,南阳蔡阳人,西汉皇族后裔。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更始元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了天下之主。两年后的更始三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不久,刘玄亦被赤眉军所杀,后刘秀大将邓禹遵刘秀之意将刘玄葬在了长安附近的霸陵。刘玄才智平庸,性格懦弱。他一朝为帝,便沉湎于宫廷生活,即位后将政事都委托于自己的岳父赵萌,放任其专权。东汉皇帝简介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汉族,南阳蔡阳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西汉皇族后裔刘秀与兄在家乡舂陵乘势起兵,与众英雄并争天下。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绿林、赤眉、隗嚣、公孙述等诸多割据势力和为数达百万的大小农民起义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20余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从而奠定了日后东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东汉第二任皇帝:汉光武帝之子刘庄,即汉明帝,性格刚毅严酷。父刘秀,母阴丽华。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永平十六年,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东汉第三位皇帝:东汉章帝刘_的事迹,肃宗孝章皇帝刘_,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公元75-88年在位,历十三年。年号:建初、元和、章和。庙号肃宗,死后谥号孝章皇帝,享年仅31岁。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建初四年出生,生母为梁贵人,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继子,建初七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执政,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将窦氏一网打尽,在位17年,元兴元年病死,终年27岁。葬于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