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烷烃的命名,烷烃的命名方法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4 04:20:03 浏览7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烷烃如何命名?

1、烷烃的命名法常用的有3种。普通命名法亦称习惯命名法,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烷烃。碳原子数在10以下的烷烃,分别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天干名称表示碳原子数目,例如:CH4称为甲烷,C2H6称为乙烷,C3H8称为丙烷,余此类推;

2、碳原子数在10以上时用汉文数字表示,例如C11H24称为十一烷,C18H38称为十八烷。

3、为了区别异构体,可用“正”、“异”、“新”等作前缀来表示。“正”表示直链烷烃;“异”表示碳链一端具有(CH3)2CH—结构,此外再无其他侧链者;“新”表示碳链一端有(CH3)C—结构此外再无其他侧链的含5、6个碳原子的烷烃。例如:CH3—CH2—CH2—CH2—CH2—CH3被称为“正己烷”。

烷烃的命名方法

1. 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
一般只适用于简单、含碳较少的烷烃,基本原则是:
(1)根据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称“某烷”。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用天干字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在十个以上时,则以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2)为了区别异构体,直链烷烃称“正”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新”某烷。例如: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分别称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烷基的命名
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形成的一价基团叫烷基。烷基的名称由相应的烷烃命名。常见烷基如下:
CH3—、CH3CH2—、CH3CH2CH2—、(CH3)2CH—、CH3CH2CH2CH2—、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CH3)3C—、(CH3)2CHCH2—、CH3CH2CH(CH3)—、(CH3)3CCH2—、(CH3)2CHCH2CH2—、叔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新戊基、异戊基
烷基通式为CnH2n+1,通常用R-表示,所以烷烃也可用RH表示。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烷烃,应使用系统命名法。
3.系统命名法
直链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与普通命名法相同,只是把“正”字取消。对于结构复杂的烷烃,则按以下原则命名。
(1)在分子中选择一个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根据主链所含的碳原子数叫做某烷。主链以外的其它烷基看做主链上的取代基,同一分子中若有两条以上等长的主链时,则应选取分支最多的碳链作主链。
(2)由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上的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将支链的位置和名称写在母体名称的前面,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之间必须加一半字线隔开。
(3)如果含有几个相同的取代基时,要把它们合并起来。取代基的数目用二、三、四??表示,写在取代基的前面,其位次必须逐个注明,位次的数字之间要用逗号隔开。
(4)如果含有几个不同取代基时,取代基排列的顺序,是将“次序规则”(见第二章第一节)所定的“较优”基团列在后面。
几种烃基的优先次序为(CH3)3C—>(CH3)2CH— >CH3CH2CH2—> CH3CH2— > CH3—(“>”表示优先于)。例如,甲基与乙基相比,则乙基为较优基团。因此乙基应排在甲基之后;丙基与异丙基相比,异丙基为较优基团,应排在丙基之后。
(5)当主链上有几个取代基,并有几种编号的可能时,应当选取取代基具有“最低系列”的那种编号。所谓“最低系列”指的是碳链以不同方向编号,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编号的系列,则逐次比较各系列的不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
上述化合物有两种编号方法,从右向左编号,取代基的位次为2,2,3,5;从左向右编号,取代基的位次为2,4,5,5。逐个比较每个取代基的位次,第一个均为2,第二个取代基编号分别为2和4,因此应该从右向左编号。
1、取分子中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其他的碳原子看成是侧链(也叫取代基)
2、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编号,根据其长度叫“某烷”
3、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取代基的位置,相同取代基可以合并,用汉字“一 二 三 ……”表示取代基的个数,将取代基的个数和位置卸载“某烷”的前面,位置和个数间有“-”隔开
如你画的那2个,第一个叫2,2-二甲基丙烷;第二个叫2,2,3-三甲基戊烷
烷烃命名方法:
先找最长碳链,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命名为某烷,然后在这一碳链上的碳原子标上1,2,3…(标注时要使各支链所在碳原子上标注的数字之和最小),然后就在各支链前写上此之链所在碳原子上的数字,并用"-"隔开。
2,2-二甲基丙烷
2,2,3-三甲基戊烷
2,2-二甲基丙烷
2,2,3-三甲基戊烷
1.、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
为了区别异构体,直链烷烃称“正”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新”某烷。例如: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分别称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烷基的命名
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形成的一价基团叫烷基。烷基的名称由相应的烷烃命名。
烷基通式为CnH2n+1,通常用R-表示,所以烷烃也可用RH表示。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烷烃,应使用系统命名法。
3、系统命名法
直链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与普通命名法相同,只是把“正”字取消。对于结构复杂的烷烃,则按以下原则命名。
物理性质
1、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他的烷烃常温下呈固态或液态(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
2、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
4、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烷烃的密度一般小于水的密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烷烃

烷烃如何命名?

根据桥环上的环数和所含碳原子数称X环某烷(x为环数)命名。
根据桥环上的环数和所含碳原子数称X环某烷(x为环数),然后在x环和某烷间插入方括号,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明每一条桥上的碳原子数(不包括桥头碳原子),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并在下脚用圆点隔开。环碳原子的编号顺序是从一个桥头碳原子开始,沿最长的桥路到第二个桥头碳原子,再从次长的桥路回到第一个桥头,最后给最短的桥路编号,并注意使取代基位次最小。
拓展资料:
烷烃(wán tīng),是开链的饱和链烃(saturated group),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通式为CnH2n+2,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烷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物资。
参考资料来源:烷烃(命名规则)_百度百科

烷烃的命名方式是什么?

烷的通式:
烯的通式:
炔的通式:
醇的通式:R-OH
醛的通式:R-CHO
烷烃,是开链的饱和链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炔烃,为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种不饱和的脂肪烃。
分子中含有-CHO(醛基)的化合物称为醛。
扩展资料:
烷烃命名规则:
普通命名法亦称习惯命名法,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烷烃。碳原子数在10以下的烷烃,分别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天干名称表示碳原子数目。
衍生物命名法是以甲烷为母体,把其他烷烃看作是甲烷的烷基衍生物来命名。在命名时选择连有烷基最多的碳原子,烷基按大小顺序排列,较小的排在前面。
系统命名法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IUPAC命名原则,并结合我国的文字特点而制定的系统命名法。直链烷烃的命名与普通命名法基本一致,只是把“正”字省略;而把带有支链的烷烃看作是直链烷烃的烷基衍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烷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烯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炔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庚七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醛

烷烃怎么命名的?

烷烃中的各个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按照与它直接相连的其他碳原子的个数,可分为伯、仲、叔、季碳原子。
伯碳原子又称一级碳原子(primarycarbon),以1°表示,是只与1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仲碳原子又称二级碳原子(secondarycarbon),以2°表示,是与2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叔碳原子又称三级碳原子(tertiarycarbon),以3°表示,是与3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季碳原子又称四级碳原子(quaternarycarbon),以4°表示,是与4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扩展资料
自然产生的碳由三种同位素组成:12C和13C为稳定同位素,而14C则具放射性。其半衰期约为5,730年,是少数几个自远古就被发现的元素之一,是构成碳基生物的最基本元素。
碳原子一般是四价的,这就需要4个单电子,但是其基态只有2个单电子,所以成键时总是要进行杂化。最常见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4个价电子被充分利用,平均分布在4个轨道里,属于等性杂化。
这种结构完全对称,成键以后是稳定的σ键,而且没有孤电子对的排斥,非常稳定。金刚石中所有碳原子都是这种以此种杂化方式成键。烷烃的碳原子也属于此类。

烷烃的命名规则

烷烃的命名规则如下:
1、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
2、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3、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其他官能团,命名时顺序越低名称越靠前。
链或主环系的选取:以含有主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靠近该官能团的一端标为1号碳。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个环(系),那么该环系看作母体。除苯环以外,各个环系按照自己的规则确定1号碳,但同时要保证取代基的位置号最小。
烷烃的用途:
1、可以作为燃料,最常见的用途就是作为燃料来燃烧,比如天然气、打火机燃料、汽油等等。
2、它可以用作溶剂,如动物油、植物油、有机颜料、纺织添加剂等。
3、它也可以用作润滑剂,如凡士林。
4、也是各种化妆品、护手霜、护肤品的原料。
5、它也可以用于动物和植物的护理和保护。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烷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碳碳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分为环烷烃和链烷烃两类。链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环烷烃的通式为CnH2n,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为烃。根据烃分子骨架的不同,烃可分为链烃(脂肪烃)和环烃(脂环烃)两大类。链烃又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整体构造大多仅由碳氢原子以碳碳单键与碳氢单键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饱和意味着分子中的碳原子和其他原子的结合达到了最大限度。

烷烃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根据IUPAC命名法及1980年中国化学学会命名原则,按各类化合物分述如下.
1.带支链烷烃
主链 选碳链最长、带支链最多者.
编号 按最低系列规则.从靠侧链最近端编号,如两端号码相同时,则依次比较下一取代基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定为最低系统(不管取代基性质如何).例如,
命名为2,3,5-三甲基己烷,不叫2,4,5-三甲基己烷,因2,3,5与2,4,5对比是最低系列.
取代基次序IUPAC规定依英文名第一字母次序排列.我国规定采用立体化学中“次序规则”:优先基团放在后面,如第一原子相同则比较下一原子.例如,
称2-甲基-3-乙基戊烷,因—CH2CH3>—CH3,故将—CH3放在前面.
2.单官能团化合物
主链 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带侧链最多者,称为某烯(或炔、醇、醛、酮、酸、酯、……).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醚则以烃为母体,以卤素、硝基、烃氧基为取代基,并标明取代基位置.
编号 从靠近官能团(或上述取代基)端开始,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列在后面.例如,
3.多官能团化合物
(1)脂肪族
选含官能团最多(尽量包括重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官能团词尾取法习惯上按下列次序,
—OH>—NH2(=NH)>C≡C>C=C
如烯、炔处在相同位次时则给双键以最低编号.例如,
(2)脂环族、芳香族
如侧链简单,选环作母体;如取代基复杂,取碳链作主链.例如:
(3)杂环
从杂原子开始编号,有多种杂原子时,按O、S、N、P顺序编号.例如:
4.顺反异构体
(1)顺反命名法
环状化合物用顺、反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原子或基因处于同侧称为顺式,处于异侧称为反式.例如,
(2)Z,E命名法
化合物中含有双键时用Z、E表示.按“次序规则”比较双键原子所连基团大小,较大基团处于同侧称为Z,处于异侧称为E.
次序规则是:
(Ⅰ)原子序数大的优先,如I>Br>Cl>S>P>F>O>N>C>H,未共享电子对:为最小;
(Ⅱ)同位素质量高的优先,如D>H;
(Ⅲ)二个基团中第一个原子相同时,依次比较第二、第三个原子;
(Ⅳ)重键
分别可看作
(Ⅴ)Z优先于 E,R优先于S.
例如
(E)-苯甲醛肟
5.旋光异构体
(1)D,L构型
主要应用于糖类及有关化合物,以甘油醛为标准,规定右旋构型为D,左旋构型为L.凡分子中离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与D-(+)-甘油醛相同的糖称D型;反之属L型.例如,
氨基酸习惯上也用D、L标记.除甘氨酸无旋光性外,α-氨基酸碳原子的构型都是L型.
其余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转变的方法,与标准物质相联系确定.例如:
(2)R,S构型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Cabcd命名时,先将手性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原子或基团按“次序规则”由大到小排列(比如a>b>c>d),然后将最小的d放在远离观察者方向,其余三个基团指向观察者,则a→b→c顺时针为R,逆时针为S;如d指向观察者,则顺时针为S,逆时针为R.在实际使用中,最常用的表示式是Fischer投影式,例如:
称为(R)-2-氯丁烷.因为Cl>C2H5>CH3>H,最小基团H在C原子上下(表示向后),处于远离观察者的方向,故命名法规定Cl→C2H5→CH3顺时针为R.又如,
命名为(2R、3R)-(+)- 酒石酸,因为
C2的H在C原子左右(表示向前),处于指向观察者的方向,故按命名法规定,虽然
逆时针,C2为R.C3与C2亦类似.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中,有“次序规则”规定“较优”基团的排列顺序:原子序数大的为较优基团,如Cl > S > O > N > C > H.
又有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中各官能团的优先次序,按优先次序由大到小排列,其中有:-COOH > -SO3H > --- > -NH2 > -CH=CH- > -O- > -R > -X – > NO2.
次序规则指的是优先命名取代基的次序
官能团的优先次序指的是怎样选择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