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不果腹的意思,食不果腹的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8-08 06:43:08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食不果腹的意思

食不果腹是一个成语,意指无法吃饱,形容生活的艰难。这一表达源自《庄子·逍遥游》与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诺皋记》。在这两个文献中,描述了人们因生活所迫而无法充分满足饮食需求的情况。

关于该成语的出处,我们可以追溯到《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适莽苍者,三往而反,腹犹果然。”而在唐代的《酉阳杂俎·诺皋记下》也有相关记载:“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他食量甚大,远超常人,但即便如此也常说未曾真正吃饱。”

关于该成语的基本字义,“食”意味着食物或饮食;“不果腹”则指未能使肚子得以满足的状态。这一成语用“食不果腹”形容生活的艰辛。其中的“果”表示充实或饱足的状态。而“腹”指的是躯体的一部分,位于胸部和骨盆之间,包含腹壁、腹腔以及内脏等。此外,“腹”也常被用作比喻,表示亲近的人或事物的内部或中部等概念。例如,“腹地”指的就是一个地区的中心地带。总的来说,“食不果腹”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语,通过简洁的表达传达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食不果腹的意思是什么?

“食不果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hí bù guǒ fù。有些朋友可能想了解这个成语的具体含义。

1. 解释:其中的“果”意为充实。因此,“食不果腹”直译为吃不饱肚子。

2. 出处:这个成语源于先秦时期庄周的《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 造句:在解放前,劳动人民虽然终年辛勤劳作,但仍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艰辛无比。

4. 用法:这个成语是一个主谓式结构的短语,可以作为谓语或定语使用,用于形容生活的艰难。

5. 褒贬解析:食不果腹是一个中性成语,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

6. 近义词:与“饥肠辘辘”意思相近。

7. 反义词:与“酒足饭饱”形成鲜明对比。

以上便是关于成语“食不果腹”的详尽解释及其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