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灰吟古诗,石灰吟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8-08 08:41:27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石灰吟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石灰吟》是明代于谦所作的一首诗。原诗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的石灰石,面对烈火的焚烧也毫不畏惧,如同面对寻常的事情一样。即使粉身碎骨,也决不会害怕,只希望能够留下清白的本色在人间。这首诗借咏石灰,表达了作者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和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是对石灰形象的生动描绘,更是作者自我情操的写照。首句中的“千锤万凿出深山”,形象地描绘了开采石灰的艰难过程;次句中的“烈火焚烧若等闲”,表现了石灰面对烈火时的从容不迫;第三句中的“粉骨碎身全不怕”,则表达了石灰为了留下清白而甘愿牺牲的决心;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表达了作者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和追求。

据传,这首诗是于谦在观察师傅烧制石灰时所作。他通过描绘石灰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是于谦个人的心声,更是他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在明英宗时期,他力排众议,坚守京师,击退瓦剌入侵,表现出坚定的爱国信念和勇气。但不幸的是,他最终因为被诬陷而被冤杀。

总之,《石灰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描绘石灰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更在于其深刻的哲理内涵和对于人生价值的探索。

希望这段内容符合您的要求。

石灰吟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

《石灰吟》古诗,明代杰出文人于谦所撰。全文如下: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开采出的石灰石,经受烈火的焚烧也如同平常一般。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愿留下清白留在人间。

译文注释如下:

1. 石灰吟:赞颂石灰的诗歌。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用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向。

2.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的过程非常艰难,需要经历无数次的锤打和开凿。

3. 若等闲:形容石灰经受烈火焚烧的情境,好像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彰显石灰的坚韧和无畏。

4. 清白: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情操和节操。

5. 人间:指人世间,表达作者希望留下清白名声于世的愿望。

于谦(1398年-1457年),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他在永乐年间成为进士,一生为官清正,忧国爱民。曾参与镇压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因功被封为巡按江西。后又巡抚河南、山西,并任兵部右侍郎。因不向权臣王振献媚送礼,被陷害下狱。但因其深受百姓爱戴,得以复任。在明代土木堡之变中,他力排南迁之议,坚守京城,并升任兵部尚书,表现出其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这首诗通过赞颂石灰的坚韧和无畏,表达了于谦自己坚守清白、不惧磨难、忠诚国家与人民的决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