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望王师又一年,移民泪尽胡城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意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8-08 07:37:56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移民泪尽胡城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意

在胡人的压迫下,中原人民饱受苦难,泪眼模糊,期盼着王师的救援。年复一年,他们的希望与失望交织,内心的期盼与绝望的挣扎令人心痛。在秋夜将晓的时刻,他们打开篱门,出门迎凉,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焦虑。陆游的诗歌深情地描绘了这种情感。

三万里河东流入海,五千仞岳高耸入云。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被敌人占据,让人心生痛惜。遗民们在胡尘中泪流满面,他们渴望王师的救援已经整整一年。银河西坠,鸡鸣欲曙,诗人用这样的景象渲染出苍茫静寂的气氛,展现出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的感慨。

每一个“望”字都透露出诗人和遗民们的希望与失望,他们期待着王师的到来,却又不断承受着失望的痛苦。这种心情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诗人通过描绘大好河山陷于敌手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对王师北伐的期盼。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内容是什么?怎么翻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在即将破晓的秋日夜晚,走出篱笆门,感受秋风的凉意,不禁让人思绪万千。望向远方,三万里黄河滔滔入海,五千仞高山巍峨耸立,触碰云天。心中惦念着那些生活在金占领区的遗民,他们饱受苦难,泪已流尽。远眺南方,期盼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失地,让他们重获希望。

注释:

1. 将晓:黎明时分。

2. 篱门:以竹片或竹竿编织的门。

3. 三万里、五千仞:虚指广阔无垠的河山。河,指黄河;岳,指华山等高山。

4. 摩天:形容山之高峻,几乎接触天空。

5. 遗民:生活在敌占区却仍心向宋朝的人民。

6. 泪尽:形容痛苦至极,眼泪都已流尽。

7. 胡尘:指金兵的铁蹄扬起的尘土,代表金朝的暴政。

8. 南望:眺望南方,期盼宋朝的军队。

9. 王师:宋朝的军队,被期望为收复失地的力量。

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中原地区被金兵占领。诗人陆游在罢斥归故乡后,仍然心系中原的大好河山与人民。他渴望宋朝能够尽快启用良将,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统一。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勤于创作,保存下来的诗歌有9300多首。其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特别是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诗风豪放,气魄雄浑,有《剑南诗稿》、《放翁词》等传世之作。

当诗人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时,他依然向往着中原的河山,惦记着那里的遗民,期盼宋朝能够尽快收复失地,实现统一。这份深深的爱国之情和对人民的关怀,都凝聚在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