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风马牛,不相及是什么意思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意思是
四年春,齐桓公统率诸侯联军进犯蔡国。蔡国溃败后,齐桓公继而征伐楚国。楚成王派遣使者向联军统帅齐桓公交涉说:“贵国位于北方,敝国处于南方,两地相距甚远,即便马牛走失,亦不会越过彼此的疆域。未曾料到贵国军队会踏入敝国领土,不知是何缘故?”管仲回应道:“昔日,召康公曾赋予吾先君太公权力,统领五等诸侯与九州长官,以辅佐周王室。康公更赐予吾先君广阔的领土:东达大海,西抵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然贵国应缴纳的贡品包茅却未进贡,导致周王祭祀无法如期进行,缺乏过滤酒渣之物。此外,周昭王南征后未归,吾乃前来追究此事。”楚使者回应:“贡品未进,乃敝国之过。岂敢不供应?至于昭王未归之事,还请贵国询问水滨之神。”
这段文字的背景是楚国围攻郑国,郑国向齐国求援。于是齐国采取攻打楚国毗邻的蔡国并进而进攻楚国的战略。在齐桓公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攻楚国。面对齐国的强势进攻,楚王派遣了两位使者以外交手段寻求和解。管仲作为齐桓公的高级助手,利用历史依据与现实情况责问楚国使者。而楚国的使者则表现出强硬的外交态度,既承认错误又拒绝承认与周昭王之死有任何关联。整个外交斗争场面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四位历史人物的形象也栩栩如生。
君居北方之陲,寡人处南方之野,两地相隔甚远。即便马牛走失,亦不会越过彼此的界限。这不仅是一种地理上的距离,更是事物间相差太远、毫不相干的象征。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春秋时期的外交斗争氛围,以及历史人物间的交锋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