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以身作则是什么意思?
- 2、以身作则是什么意思?
以身作则是什么意思?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他人树立榜样。这个词中的“则”代表着规范或范例。简而言之,就是以自身行为作为表率或榜样。这种精神源于巴金《家》的第二十五回:“在那充满挑战的途中,无畏所有阻碍、身体力行地为人们铺设前进之路的便是许倩如。”这个表达赞赏了一种好的领导风格——领导者只有自身成为典范,言传并结合身教,才能鼓舞团队成员共同努力。这一短语为偏正式用法,常作谓语或宾语,蕴含褒义。其近义词有“身先士卒”、“为人师表”、“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反义词如“以身试法”等则表达了负面的行为。
接下来探讨一下“身先士卒”。这个词描述的是一位领导者在战场上不仅指挥士兵作战,更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这一成语也被用来比喻在工作或生活中,领导者能够率先垂范,走在群众前面。它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意思是每当遇到敌人时都表现得非常勇敢,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这种精神值得称赞,它鼓舞团队士气,共同面对挑战。该词语主谓式用法,常作谓语或定语使用,充满了褒义色彩。正如我们在某个实例中所见:“她一直身先士卒地作为我们公司的发言人,勇敢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困境。”这展现了她在工作中的决心和勇气。
至于“以身试法”,这个词则意味着明知故犯法律的行为。出自《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告诫人们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切勿尝试挑战法律的权威和界限。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表明,“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遵纪守法,绝不以身试法”。这个词语是偏正式用法,常作谓语、宾语或定语使用,带有贬义色彩。总之,我们应该了解以身作则的精神和其相关的近义词与反义词含义,并且以身作则的好品质应当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参考资料来自权威的百科全书。
以身作则是什么意思?
释义:以自己的行为作为榜样示范。在《论语·子路》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味着,当一个人自身品行端正,即便不发布任何命令,其言行举止也会引导人们跟随;相反,若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布再多命令,人们也不会服从。
典故:楚威王曾向莫敖子华询问:“从先君楚文王至今,有无不图爵禄而忧国者?”莫敖子华列举历史上诸多忧国忧民的人物。楚威王听后长叹一声,感慨这些皆为古人,如今该如何寻得此类人才。
扩展阅读:近义词
一、身先士卒
释义: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最前面。现多用来形容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列。
出处:《宋书·檀道济传》载:“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 激励士兵,使他们勇往直前,将领更要亲自带头冲在最前面,如此才能所向披靡。
二、身体力行
释义:亲身体验并努力实行。
出处:《礼记·中庸》中提到:“力行近乎仁。”意味着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感受到其重要性并尽力去实行,这样的行为可以称之为仁德之举。
以上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中关于“以身作则”的词条。